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科技頻道 > 慧眼識寶 > 編導手記 > 正文

《青銅器誕生記》導演手記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31日 10:12

  


編導:陳瑤

  剛剛拿到選題的時候,有一點犯難,因為青銅器並不像系列中其他幾種收藏品一樣,可以在市場上見到,並且可以自由流通。作為一種國家嚴格限制出售的文物,我們最常見的地方還是博物館,所以,如果要找造假販假和買假的故事,真不容易。後來就想到以仿製青銅器藝術品的誕生過程作為一條線索,以彌補故事的不足,所以,就出現了觀眾們在節目中看到了以一條製作過程貫穿全篇的敘事結構。

  為了尋找這樣一個製作青銅器的工廠,編導溜達遍了北京出售青銅器藝術品的地方,在王府井的工美大廈,看到了一批製作精良的青銅器,是由一個叫做法門寺青銅器鑄造廠生産的,這下可高興了,急忙拿出手機和114聯絡,可114的話務員説沒這個地方,怎麼會沒有呢?納悶半天,才明白過來,人家法門寺可是在陜西,不是北京的法華寺!

  後來幾經輾轉找到了北京一家叫做萬隆合的青銅器製作公司,別小看這個名號,它可是從民國時候就有了的,而這家公司負責製作的也是民國萬隆合古銅局的第四代傳人,叫孟憲忠,他的父親孟海泉曾經在故宮裏負責青銅器的修繕工作。

  但是鑄造的工作是他們委託一家河北唐縣的工廠做的,我們很高興地希望能去工廠拍攝,但是人家工廠卻拒絕我們,原因是因為是農民自己辦的,條件簡陋,怕我們做負面報道,不過經過解釋説明,他們還是讓我們去了。

  去的當天河北剛下了很大的雨,農村的路極不好走,拍攝小組的車幾次陷入泥澤,並且數次熄火,還好有驚無險,順利抵達。後來回到縣城,才發現,排氣管裏全是泥漿,能回到縣城,真是萬幸。

  不過一切困難都過去,經過兩個月的拍攝和製作,片子總算是出來了,一切辛苦現在看來都是值得的,從聯絡,到拍攝,再到製作,從構想中雛形漸漸成為一部25分鐘的成片,其中既有自己的心血,也包括欄木組其他人員的努力,總之,《青銅器誕生記》出籠了。(編導:陳瑤)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