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科技頻道 > 慧眼識寶 > 慧眼識寶 > 正文

大型系列片《慧眼識寶》策劃案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30日 15:58

  亂世黃金,盛世文物。拍賣場上,一個又一個的成交紀錄帶來了文化藝術品的空前繁榮,收藏已經成為當今的熱點。隨著經濟的發展,文物字畫,古玩玉石,這些似乎是一些少數貴族階層所獨有的標誌,現在正被越來越多的人談論和關注,沉溺于收藏和躍躍欲試者形成了當今初具規模的藝術品消費市場。但是,由於大量贗品充斥其中,大多數人都很盲目,上當受騙或有寶不識,錯失良機的事例屢見不鮮。所以關於古玩鑒賞和收藏的知識對於很多人都很需要,這是我們策劃此系列片的出發點之一。

  古玩收藏和鑒賞是一門大學問,包括了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等多學科知識,沒有多年的修為難入其門。同時,文物的仿製和假冒自古就有,作偽的技術也水漲船高,至今可以説已經登峰造極,自成體系,有時有些偽作連專家也無法明鑒,這就需要更科學的鑒別手段。目前,在文物的鑒別上已經誕生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現代技術,讓人們認識這些方法,了解這些手段的應用也是科普電視欄目的分內工作。

  古玩是歷史的見證,通過本系列片,觀眾還將領略到歷史的殘片所引發的聯想,從中能夠折射出傳統文化的淵源和演變。這也應該是本系列的一個特別之處。

  在電視欄目中儘管有涉及的類似題材,但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往往專注于價格竟猜,娛樂的成分多,介紹鑒定中的科學知識的幾乎沒有,而這方面正符合我們欄目的宗旨。策劃這樣一個系列專題片,不僅對於搞收藏的人,對於其他大眾,在提高文化和科學素養方面都有好處。同時,鑒寶背後的故事,也迎合了觀眾的收視需求。

  文物收藏涉及的面很廣,本系列片主要把關注點放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文物的鑒定上,擬分七集,分別是字畫、陶瓷、玉器,青銅,錢幣,傢具和郵票。

  翡翠——《賭翠》

  青銅器——《青銅器誕生記》

  古陶——《淘陶》

  書法——《鑒墨》

  郵品——《方寸乾坤》

  古傢具——《前世今生老傢具》

  古錢幣(45分週末版)——《孔方傳奇》

  自古文物的鑒寶多憑主觀,憑經驗。俗話説見多識廣,有些文物傳世稀少,甚至非有緣而不能相見。所以,見都沒見過,就別説鑒別了,普通百姓就是因為這些基本知識不具備或是根本達不到,以致無從著手。從文物的基本知識,它的年代,起源,包含的歷史,文化內涵,到每一件個體的物件,它的創作者的個性體現,以及經過歲月的侵蝕,演變,其中的變化規律怎樣。不但要了解正版,還要精研盜版。整個藝術品的多方面細節,都要全面掌握,缺一不可,這是一門綜合的科學。即使這樣,由於主觀判斷難免有錯,還需要現代技術提供後盾。

  這麼多的知識和方法是講不完的,也説不清楚,好在我們有很多故事可講。每一件收藏品都會有一個歷史由來,它的文化,它的經歷都會有一段故事,收藏者本人是如何得到它的,是如何鑒別的,情景怎樣,假如是贗品或偽作,作偽的情節是怎樣的,這些內容構成了節目的主線,在講述這些細節的同時,文物鑒別的知識就附帶過來了。不同於泛泛的講座式灌輸,這種事例説明會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觀眾從中更能體會到文物收藏和鑒賞的精髓。

  節目形態:採用鮮活的個案,舉案説事。穿插專家鑒別知識,故事情節可再現。

  8月30日《走近科學》陸續播出。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