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民俗頻道 > 中華民族 > 正文

寨子系列——石頭寨(2004—第20期)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9日 17:20)


  中華民族2004-20石頭寨

  首播日期:2004年5月31日

  編導:劉劍魁

  石頭寨位於貴州省中部的黃果樹風景名勝區,距離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只有六公里,這是一個布依族村寨,寨子依山傍水,而寨子裏幾乎所有的建築,都是由石頭和石板建造而成,所以叫做“石頭寨”。

  走進寨門,就像走進了石頭的世界。街道是石頭鋪的,房屋是石頭壘的,屋頂也是石板蓋的,寨子裏現有住戶1300多人,全部是布依族。

  四月份是石頭寨的春天,也是農活兒最忙的時節。對於村民伍文勝來説,這幾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抓緊時間,把家裏的田地犁一遍,再趁著天氣好,趕緊插上秧苗,

  伍文勝今年54歲,從小就在石頭寨長大,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石頭寨村民的生活,主要以農耕為主,這裡是貴州省民族風情保存得比較完整的地區。數百年來,它一直不為外人所熟知,可是當都市文明對古老歷史的嚮往慢慢演變一種時尚的追求之後,這種原生態的民族風情,便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遊客。隨著黃果樹風景區的進一步開發,到石頭寨來遊玩的人,也越來越多。2004年5月,石頭寨就要作為一個旅遊景點,正式對外開放了。

  伍文勝一家七口人,家裏有三畝地,一頭耕牛,現在主要靠種植水稻、玉米和胡豆為生,偶爾還會做點豆腐賣,生活過得平淡而祥和。伍文勝的性格比較外向,業餘愛好也比較多,在閒暇時間裏,他喜歡拉拉二胡,吹點笛子,和鄰居的關係也很和睦,他還曾經做過寨子裏的村民委員。

  石頭寨幾乎全寨都是石墻石瓦的石屋。石屋層層疊疊,順山勢而建,錯落有致。有的石屋,房門朝向一致,一排排並列,有的組成院落,縱橫交錯。布依族的民居,一般是上中下三層,下層圈養牲畜,中層住人,頂層比較窄小,用來存放雜物。房間一般是單數,格局,也有沿襲下來的規矩。民居的主體部分,都是利用石頭來搭建的,只有在梁、柱等地方,才會使用少量的木材,而石頭與石頭的接縫處,也只是用了少量的沙漿來粘結。一般用來蓋房子的石頭分成兩種,一種是搭建主體結構的塊石,還有一種則是用來作屋瓦的片石。伍文勝家的房子,就屬於石頭寨民居典型的代表。

  和伍文勝家一樣,石頭寨的房頂的蓋法,吸引了歇山頂的基本建築樣式,規整中富含變化,冬暖夏涼,實用而獨具特色。石頭寨的男人,個個都會石匠活兒。手藝代代相傳,伍文勝在他的房子上,就傾注了不少的心血。

  (同期聲)下一層就是塊石,就是就地取材的,這裡原來都是一匹坡的,我把它開了,這就得到了石塊,把餘下的都壘上來了。這石板要從鎮寧旁邊那裏,我們這兒不産這種薄石板,都是給錢買的。其他的塊石,都是附近鄰居的兄弟朋友幫忙,等於現在就是説,我老了嘛,由於我在村子裏邊比較和睦,每一個人都是我一講,大家都來幫忙的,這個石板,用了大約是五萬斤左右的石板。

  在石頭寨地區蓋房子,一般都不對石頭進行特別精細的加工,不規則的長方形、菱形、三角形及多邊形的石塊,經過石匠們的巧手,總能有不同的壘砌組合。

  伍文勝蓋這座房子,前後用了十幾年,他對於自己親手建造出的房屋很自豪,他總是説雖然這房子看起來不好看,但住著特別舒服。

  同期聲:夏天在我家,自然比較涼快。一到澆制房,就熱得不得了。

  石頭寨距今,已經有六百年的歷史了。石頭寨中現有三百多戶人家,石頭之所以成為這裡主要的建築原材料,是因為這個地區獨特的地質和氣候條件,在這裡用石頭蓋房子,不僅造價比較便宜,節約木材,不怕火災,而且舒適耐用,冬暖夏涼。像伍文勝家的房子,當年蓋起來的時候,只花了不到一萬元,而如今蓋這樣的房子,大約三萬塊錢就能夠蓋好。

  石橋、石屋、石路,就連生産和生活的許多工具,也都是用石頭做的。不光是這裡,在石頭寨所在的扁擔山區,有四十八座類似的布依族村寨,也都是利用石頭,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這些石頭建築,歷經多年的風雨沖刷,越發顯得潔白,在秀麗的群山環抱之下,構成了一幅幅山野的圖畫。石頭的堅韌和滄桑,在這裡默默契地守護著歷史,見證著生活的每一個變化。

  同期聲:什麼磚瓦房,現在的什麼洋房子,澆制的房子我都不喜歡,只是我沒有錢,不是説不喜歡,那是漂亮,人家的那些澆制、水泥、鋼筋結構當然漂亮,人家裏面刷得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我家這樣呢,當然比不上人家,但我覺得石頭壘的房子,和那石片蓋的房子,所以説我們在底下,看我蓋的這石片,是看得到天的,可是我們地區,有這麼一句俗話,就是漏天不漏雨,可以看到天,但是雨不能漏過來。

  石頭寨的建築,處處顯示出布依族人民匠心獨具,善於就地取材的聰明才智,但是開放旅遊,僅僅依靠房屋的結構特色還不夠,為此,石頭寨管委會,專門撥款,扶持了幾戶村民,開辦農家樂餐館,伍文勝家就是這次寨子裏開辦農家樂的試點之一,伍文勝覺得自己家做這種事,挺合適的。剛剛從外地打工回來的女兒和兒媳婦,都能燒得一手好菜。他和老伴,身體也還硬朗,沒有什麼負擔。三個在外打工的孩子還能經常寄些錢回來,只是在外人看來,伍文勝家裏的地方,似乎不夠大,不過,伍文勝自有他的法寶。30年前他發現了一個溶洞,為此他在蓋房子的時候,把新家的地址選在了洞口附近,沒想到30年後,這個溶洞發揮了作用。現在溶洞的面積大約50平方米,這裡就是伍文勝準備用來經營農家樂餐館的場所。

  (同期聲)這個洞是在三十多年前,我就發現了,這個洞是開天闢地時存在的,這個是天然的,不是我開創的,所以以前這個洞是什麼樣子,沒法形容是怎麼樣的,現在就是説,改革開放了,所以我佔這個地利,我家的房子在這兒,就把它整好,供村民、朋友大家都來休閒。

  由於這麼一個獨特的溶洞,伍文勝決定給自己家的餐館起個名字叫“小洞天”。石頭寨所處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貌區,而喀斯特地貌的一個明顯標誌,就是這種地下溶洞。喀斯特地貌不僅僅為伍文勝家提供了冬暖夏涼的溶洞,更主要的是為村民們提供了大量優秀而又價廉的建築材料,這裡盛産的青石,質地堅硬而且韌度較小,容易修整成形,適合於建造墻壁等主體結構,而距石頭寨只有十幾公里遠的鎮寧縣又出産一種可以厚薄均勻的頁狀岩石,當地人把它叫做粉石,是做屋瓦的最佳材料。數百年來,布依族的祖先用這些獨特的石頭,在白水河畔,建起了這座美麗的石頭寨。

  石頭寨在布依族語言裏的發音是“波升”,石頭寨裏的村民以伍姓為主體,傳説是六百年一戶姓伍的布依人家到此後逐步繁衍而形成寨子的,所以村民彼此之間都有血緣關係,寨子內部不允許通婚,數百年厚重的歷史傳統,既維持著寨子的安寧與穩定,也使石頭寨只能以一種緩慢的節奏,被動地適應著外部世界的變化。而如今,隨著與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這裡人們的思想,也慢慢地開放了許多。

  這一天,伍文勝把全家人召集起來,要開一個家庭會議,會議的主題就是如何來辦這個農家樂。在石頭寨,像他們這樣試點開辦農家樂餐館的,一共有六家,到底怎麼辦出自己的特點來搞好旅遊接待,對於一向以農耕為主的伍文勝來説,並沒有特別清楚的想法,所以這樣的一個會議,也就具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同期聲)我們村呢,現在已經開發,所以你們回來了。我們家就有個溶洞要開旅館,所以希望你們對旅客待客必須要熱情,高興地好好招待人家,要飲食什麼都有的,茶呀然後還有麻將,裏面娛樂的。累了就歇一下可以打打麻將 打打牌,反正裏面挺涼快的。特別我們家的溶洞,比較涼快,人家都是累了從外面進來,你們的態度要好,特別是待客的態度要特別的要注意一些。就是所有的餐都是屬於民族特色,對,顯出我們民族的特色,特色民菜,跟這些菜就是一樣的。你們來了,做這些菜我感覺最滿意了,確實是我本人的感覺。但是慢慢地你們要搞得更好,好的開始,以後要搞得更好,味道要更真。

  伍文勝的妻子是從別的村子嫁到石頭寨的,從她身上可以看到,布依族婦女勤勞樸實的特質,和其他的布依族婦女一樣,農活家務活都要操持,在紡車和石磨的伴隨下,她平靜地生活著,這回家裏要辦農家樂,但多數兒女還在外地打工,她就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之一。

  (同期聲)這幾天特別農活太忙,你要特別抽時間,你要是起早三聲當愚公,天還沒亮,雞一叫,就出去打田,剛才我們出去犁田,不是很簡單嗎?對不對,禾,如果天還不晚,都可以犁的,所以儘量地擠時間,是這樣的,所以旅館並不是最主要的,還是農活佔主要的地位,,這個農家樂旅館屬於副業形式,是附帶作用。

  離5月1日石頭寨正式開放的日子只有幾天了,石頭寨管委會安排村民們在開放前進行一次綵排。寨子裏家家戶戶都把蠟染挂出了門外,開放旅遊,為布依族婦女們提供了展示他們手藝的極好的機會,也能為他們的傳統勞作,換來一些收益,貼補家用。貴州蠟染名揚中外,而石頭寒又是著名的蠟染之鄉,全寨約百分之八十的成年婦女都會這種傳統的民間手工藝。蠟染主要是用銅片製成的蠟刀,從溫在炭爐盆的瓷杯裏,蘸上熔化了的蠟,在手工織成的白布上,點繪出各種花紋圖案。

  (同期聲)那就是這種,然後這個比較簡單,這就是這一種,然後這個也有兩種,這種只有兩個,這是四個。

  由於蠟液易於凝固,附著力強,能夠滲附到白布的兩面。而畫好後將白布放在以藍靛做染料的染缸裏浸染時,用蠟畫過的地方染不上色,這樣經過煮沸脫蠟漂洗和晾幹,就會顯出藍底白花的各種花紋圖案。加上蠟容易龜裂,染色時染液會順著裂紋滲透進去,於是白布上就永久留下了人工難以描繪的天然紋路來。

  由於浸染和漂洗要反復多次才能夠使顏色永久地附著在布上,所以在石頭寨裏,經常可以看到布依婦女在河邊漂洗蠟染。在小河邊,柳樹下,布依族婦女用心製作著美麗的蠟染,也許他們製作的,已經不僅僅是一些作品,更多的還是一種希望吧。

  離石頭寨開放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小河邊的這條迎賓的長廊,也很快就要建成,村民們都盼望著這種開放,能夠真正地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一些改變。伍文勝對自己的未來,又有什麼期待呢?

  (同期聲)主要就是説能夠真正地開發下去,這個旅館能夠存在長和短,成和敗都是靠本人的,本店的房東的談不是什麼老闆,就説是一個吃的、住的、待的,待就是待客,要取得幾個滿意,一個吃的要旅客滿意,一個待客要取得旅客滿意,一個就是實惠,就是説人家投資了,比如説一個菜,本身就值五塊,不能跟人家拿十塊,五塊,你收了一個手工費五毛,五塊五,無所謂,這樣下去的,可能是百分之百的就能夠開得長。

  寨子裏的小夥子們都已經外出打工去了,女人和孩子們似乎守不住寨子裏傳統的節奏,為了慶祝石頭寨的開放,管委會特意邀請臨村的布依族青年,來寨子裏表演民族歌舞,村民都盼望著,隨著石頭寨的開放,日子一定會一天天好起來,而出去的孩子們也一定會回來,畢竟,這裡,才是他們的家。

  不久以後,一條通過石頭寨的高速公路就要竣工,石頭寨與外面的世界會更加接近。.也許,當這些新一代的布依孩子們長大的時候,石頭寨已經不會是現在的樣子,那個時候,村前的這條白水河,還會靜靜地流淌,但石頭寨,還能保持過去的寧靜嗎?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