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證券頻道 > 《中國證券》(下午) > 正文

本週看點:券商集合理財新動向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1日 13:07)

  主持人:今年來券商的委託理財,一直是券商經營過程中的晦澀地帶,券商的倒閉和一些公司的破産與此有密切的關係,但從現在開始這項業務開始規範了,日前廣大證券的結合信託理財計劃獲得的批准,那麼這個計劃到底意味著什麼?對於我們很多中小投資者來説,又意味著什麼呢?下面我們就來連線財經評論員李幛喆,李幛喆,可以看到廣大證券的結合信託理財計劃獲得了批准,將會發行20億的理財計劃,你認為今天披露的這個信息它的意義和背景是什麼呢?

  李幛喆:我們知道在2003年招行推出了一個結合産品,當時我記得每份是賣10萬,15天就賣完了,它的收益率達到了10.8%,大大高於銀行同期利率和當時上證指數0.01%的漲幅,所以受到了投資者的歡迎,當然它也有一定的風險,因為它畢竟是一個創新産品,證監會4月份就把這件事情給叫停了,但叫停不是禁止,就是2003年12月頒布了關於客戶資産管理的結合的一個實行辦法。事隔大約一年,2004年10月份又有關於這方面的通知,這樣,我們看到在完成了這些辦法後,光大的結合産品也是根據政策奠定的基礎而推出的。

  主持人:這個産品推出後,你認為和前段時間像股票基金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李幛喆:有相同的地方首先是它也可以申購新股,而且不設上限,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它與投資者叫榮辱與共,就是説它聲明永不退出,而且如果發生虧損,它先給予投資者予以補償,並且它承諾要在豐利期內,如果收益率達不到6%,它不受管理費,那麼基金是無論什麼樣的情況它都收管理費,這點是不同的,要説它有什麼劣勢,就是它不能在媒體上宣傳。

  主持人:按照這樣的情況,你認為現在的中小投資者對於這個産品應該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

  李幛喆:要注意風險,我們看到客戶資産管理辦法裏面提到,客戶發生的風險要自行承擔,並不是像我們有些結合産品推銷的那樣,有什麼隱性的保護措施。

  主持人:就是説風險還是要放在第一位來考慮的。

  李幛喆:對。

  民營企業上市獲支持

  《鼓勵非公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第十一條

  非公有制企業在資本市場發行上市與國有企業一視同仁

  在加快完善中小企業板塊和推進制度創新的基礎上

  分步推進創業板市場

  主持人:我們再來看在上周國務院出臺的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我注意到在這裡提到了這樣的幾點,第一就是在證券市場方面非公有制企業和公有制企業實行同等待遇;第二是加快完善中小企業板,發佈推進創業板市場,應該怎樣來理解這樣的一個政策措施對於市場的影響呢?我們再來連線李幛喆,李幛喆,對於上周國務院出臺的,現在市場上稱為非公有經濟的36條,關於證券市場方面的論述你怎麼看呢?

  李幛喆:我認為首先反映出我們管理層是非常支持非公有經濟發展的,因為非公有經濟包括個體、私營、外資三方面,這三方面為國家做的貢獻是多少呢?GDP的貢獻是在50%以上,最困難的也就是就業問題,非公有經濟為我們就業提供了也是50%以上的就業率,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我們看到一方面做出貢獻,一方面它在待遇方面,包括融資方面,包括市場準入方面等等,並沒有享受一定的待遇,所以國務院在待遇方面要跟上它本身對國民經濟回報上要做一個匹配的政策,所以就推出了這麼一個政策情況。

責編:劉科研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