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證券頻道 > 《中國證券》(下午) > 正文

老薑信箱:雞年的祝願與聯想(02.24)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25日 09:58)

  小學生作業:了解投資來做社會實踐

  主持人:老薑信箱在週四提前開啟,我們先來看第一封信。

  老薑:第一封信非常有意思,這是一位小朋友寫的,開始我們還以為是一位投資者,後來打開一看不是,他是寧波市北侖區一所學校的小學六年級學生,他是這樣説的,姜伯伯你好,我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最近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社會實踐的能力,佈置了這類作業,希望您能告訴我怎樣購買股票以及它的相關知識,謝謝,希望你能儘快回信。

  主持人:看來我們股市有希望了。

  老薑:我們下一代的投資者已經做好了準備開始學習,但我還是有一絲擔心,如果讓一個可愛聰明的孩子這麼快就面對如此殘酷的市場是不是太早了?而且他即便進來,為了提高社會實踐的能力,恐怕市場也不見得適合這個孩子,我們大人虧掉了吃飯錢沒關係,別虧掉了小孩兒的壓歲錢。

  主持人:這可能跟我們節目播出的時間有關係,我們節目播出的時間是在5點至6點,這時經常是在播放一些兒童的卡通片,所以這個孩子經常看我們的節目,喜歡姜伯伯。

  老薑:他沒有説明白理由,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的親屬或他的父母有可能是做股市投資的。

  個股操作愛莫能助

  主持人:我們來看第二封信,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比較難回答,他説,我是在2月23日以3.69元購進遼寧成大的,以5.83元購進了涪陵電力,後市該如何操作?還有一位他説,我在8.35元買入了新華醫療1000股,該怎麼操作?好難的問題。

  老薑:我覺得這幾個問題不是難回答的問題,是根本就沒法回答的,我想不只是沒辦法回答,最多能找到一些諮詢上的意見,而且我們老薑信箱對此也是愛莫能助,但老薑信箱接到這樣的信非常多,都是屬於個股諮詢,如果我們真能知道股價走勢的話,可能我們就不會坐在這裡了,肯定去挖掘淘金去了。

  解決股權分置:再看我的獨家方案

  主持人:我們再來看下一個問題,在上周我們説到股權股民分置的問題,我列舉三封來信,一位四川叫阿勝的朋友他就説了他的觀點,我們認為牛津大學教授古前進提出複權全流通方案完全可行。

  老薑:對,我們上周談到過這個問題。

  主持人:還有一位衛民的,所謂的證券投資研究人。他説解決非流通的全流通股的建議是流通股東、非流通股互享對方股權的這種辦法,他説我們都知道在證券市場存在的諸多弊端中,全流通問題是最為嚴重的癥結。所以同股同權事實上是不同股卻同權。

  老薑:我説一句,這句話可能稍微有點毛病。實際上現在確實是不同股卻同權,因為他説不同股同權是不對的,因為非流通股東它沒有流通權,所以實際上是不同股,不同權。

  主持人:這位是湖南農山縣的張河貴先生,他説,真的非常慶倖還有老薑信箱可以傾訴心聲,表示對你的感謝,熱愛之類的,他提出他非常多的觀點。

  老薑:我們在上周談了現在時下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股權分置,上周我們的老薑信箱收到了差不多幾百份的個人關於解決股權分置的獨家解決方案。上周談了之後,接到了差不多有一百多個關於解決股權的,你剛才讀的這三個只是其中之一。我想説一點題外話,就是我們知道80年代有一個叫大家破解歌德拔河猜想,叫全民都來參與破解。後來,著名攝影家不得不出來做解釋,説這個歌德拔河猜想是屬於非常高深的社論,不要説平常人,就連造詣非常高的學者破起來恐怕都是很難很難的問題,投資者之所以關注這個問題,我想不妨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之所以關注它是為了了解更多市場的情況,了解它為什麼呢?是了解到這個問題相關的風險和機會,這是我們關注股權分置的一個重點所在。不是每個人拿出解決方案,因為我們不知道,它最終方案是什麼樣的趨向,而且這個問題也過於複雜,過於龐大,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説,顯然這裡面的機會和風險才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所在。

  主持人:好的,接下來還有什麼問題?

  老薑: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我們剛才談到這幾個方案都是大家贊同的,認為現在已經到了解決股權分置時,還有一個反對意見,這也是通過E-MAIL發過來的,他叫林中豹,他説關於股權分置,我們認為不是當務之急,是個反對意見,當天最大的利空有四,他指高管的不規範行為,監管問題,還有一些惡撞坑人,還有一些盲目增發擴容的。他説我是深受其害,這位投資者運氣可能不是那麼好。他説南方新老總攜鉅款外逃,股票由11元跌到0.4元,監管方面,電力發行價11元,股價由15元跌到2元,確實很慘,還有一個,從8元到暴炒到126.1元,問題是什麼呢?他説為什麼不能不在60元制止,而任其炒到126元。我想這可能是大家對市場關心的角度不一樣,比如他認為股權分置沒什麼大不了,他認為容下四個問題才是最重要的,可能大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雞年的祝願與聯想

  老薑:接下來的這封信比較有意思,我們都知道,每年都會有一些投資者,包括其他方面都會説每年的屬相,比如説雞年,馬年,然後做一些文字遊戲。我們今天接到江西省福州市紅石嘴三號一位叫吳秀珍的朋友來信,我認為她在這個文字裏有很多都是和雞相關的,寫得非常好。他説年復一年夢難圓,杯弓蛇影,然後羊腸小道,猴年馬月,但願雞年股市雄雞一唱天下白,雞窩裏飛出金鳳凰。接下來,不奢望,雞年股市一飛沖天,烏雞變鳳凰,指望金雞報曉,與時俱進。別殺雞給猴看,別雞犬不寧,更不要殺雞取卵,鬧個雞飛蛋打。這裡很有意思,接下來還有,説涉及到市場各方面,髮發新股,不是雞群的小問題,而且是雞犬不留的大問題,都是和雞相關的。然後股市已門可羅雀,投資者呆若木雞,不要像老鷹捕小雞那樣盲目擴容,要用科學發展觀來駕馭股市,應該説她説得還是比較到位的。最後還有一個類似對對仗的,他説但願政策與民意同心,規範與發展同步,監管與法律同行,融資與回報同拍,共贏與需求同等,股指與GDP同進,金雞迎春,紅肥綠瘦,寫得非常之好。而且這裡情感色彩是非常濃。所以我想提醒這位投資者,我們現在這個市場,包括國外成熟的市場都有一個規劃就是必須儘量多的把一些情感性的因素扔在一邊,無論什麼時候在股市裏都是你的心機比較足夠深,你的忍耐必須足夠強,然後你的手法必須足夠老練,你才能夠賺到利潤,而且保持利潤。

  主持人:而且不管是遇到四年,還是四年半的調整,你都要保持一種,不斷對股市的雄雄燃燒的激情,我覺得這位投資者雖然寫信只有四五頁,但是卻凝聚了他十幾年來,對股市的這種割捨不斷的情懷,非常的難得。

  A+H:變革的代價由誰承擔?

  主持人:我們再來看下一封信。這封信是浙江金華市的金群先生寫來的,他説全世界這麼多的股市,各有各的特點,根本就沒有什麼模式,每個國家都要按自己的國情和歷史來發展,中國股市要脫離自己國家的實際,不管按那個國家的硬套註定是要失敗的。中國股市與香港股市不一樣,如果按20倍市盈率發行不一定銷得出去,而在中國內地可能就買不到。現在實行詢價,股價對香港股市看齊,不知道這樣實行對誰有利,有什麼意義,這不是把中國股市推倒重來,又是什麼呢?看來這談到了A+H的問題。

  同樣的問題,我們看到這一位觀眾是瀋陽新華有限實業公司的,這位陶先生,他説為什麼中國股市去年颳起了一股與國際接軌的風呢?持這種觀點的人他們到底要接的是什麼軌?人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交換搞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有今天這樣比較完善的軌道和規劃,而中國特色的這種股軌不過是十幾年,由計劃過渡到市場經濟,許多深層次的矛盾隱在其中,有這個能力去接軌呢?既然沒有這個能力,硬要接上去,那麼到底圖的是什麼呢?唯一的解釋就是要在2000多點,1700多點,1500多點的股價市盈率強制性的壓下來實現人為的接軌,他的結論是絕對不能夠生搬硬套外國的這種規則。

  老薑:現在市場對這種A+H應該説非常關注,因為它可能引起股價的大幅波動。我這裡也有一封信,這是一位來自紹興的周先生,他説市場上的一些機構,包括分析師提出A股股價與H股要接軌的觀點,本人認為這種提法是謬論,是在誤導市場,那麼請問A股中石化發行價是多少?香港H股發行價是多少?廣州藥業的A股是多少?H股是多少?顯然A股是偏高的。所以,綜合這三個得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知道,很多議論把這種A+H討論歸結到一些學者,一些機構的觀點上,我個人認為,這可能不一定單單就是學者觀點惹的禍,就是,當這個市場面臨某種可能時,那麼會有一些人和一切機構作出避嫌的動作,你這邊有股價高的市場,那另一邊有一個股價比較低的市場,大家就認為是不是有一種接軌的風險,一旦認識到後,作為風險市場,它會力圖來回避,所以我更願意認為,A+H是我們面臨的可能之一。接下來還有個問題,如果面臨這個可能,那麼這裡有一個市場變革的問題,就是説,我們當初的A股股價確實都是遠遠高於H股,包括B股也是這樣,A股股東承擔的代價現在因為市場變革了,如果真的到了那個地步,説明市場的演變,你説它改變也好,説它革命了也好,綜指市場的變化問題在於,這個代價由誰來負?那麼一旦將來有一天出現這種可能,就是A股和H股並軌,而當初的發行價就是不一樣,這個代價如果讓流通股來承擔這種市場變革,那就太沉重了。

  主持人:但我們看到,在二級市場股價上,A股受到H股的影響,受到港口的影響,甚至受到美國股市一些熱點的影響,這影響是可能存在的,我們也提醒投資者注意,這個影響存在的客觀性。

  老薑:紹興這位投資者談到,既然A股和H股發行價不同,所以A股和H股不能接軌,他推論的非常簡單,因為我們過去不同,所以我們將來還不能相同。我想這個觀點我不能完全贊同,因為有的時候市場的走勢不會以某些人甚至大多數人的意志為轉移,就説這個市場在變,當初比如2001年之前,投機方法盛行的市場,現在轉為價值投資為主。今天我們説的A+H確實有市場的代價由誰來承擔的問題,至於它可能會不會成為一種趨勢,一種現實,我想可能大家都會有不同的看法。

  主持人:我記得有一句話叫,出生不能選擇,但後市的表現是可以選擇的。

  老薑:這是過去年代的一舉老話。

  老薑信箱地址:

  1.北京市復興路11號中央電視臺《中國證券》老薑信箱

  郵編:100859

  2.電子郵件:laojiangxinxiang@sina.com(“老薑信箱”全拼)

責編:劉科研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