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週末論壇

老薑信箱(2004.11.12)

央視國際 2004年11月15日 15:10

  從郵票看股票走勢

  主持人:今天是週五,又到了老薑信箱開啟的時間,那麼在這一週,我們又收到了非常多的投資者的來信,提出了很多的問題,那麼今天我和老薑給大家來看一看這些信上的一些問題,給大家梳理一下,也請老薑給大家多多地解答一些投資者的一些疑問我們先從本週初期來看,老薑我覺得周初的時候,很多財經媒體,包括各大財經網站上,都登出來説,這個新股發不發的問題,又在討論了,有人説中石油可能要發,有人説今年年內暫停發新股,那麼結果這周你看有一封信是國信證券北京呼家樓營業部一位投資者,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他開始這樣説,他説最近大盤還是出現一些低迷的行情的時候,他説我們營業部門前看自行車的金大爺跟我説,什麼和國際接軌,理性回歸,重新估值,我不懂,我也不信,依我看就是股票發多了,更有意思他和郵局緊密聯絡在一起,我覺得很有意思,他説你看郵政局,濫發郵票太多了,8毛錢一張的郵票,到郵市上最多賣6毛,所以郵局的郵票是沒人買了,沒辦法,去年大量的銷毀,一銷毀就是幾億張,為什麼我對這個有興趣,原來我也集郵,我也發現原來1992年到1993年郵票發行的太多,結果後來我去買的時候,發現確實都是打折在賣?

  老薑:對,原來可能大家沒聽説過這種比方,你比如金大爺看自行車的,我原來以為你提的那種民間的自行車理論。

  主持人:自行車理論。

  老薑:不是,它裏邊提到一種郵票,我想這裡邊從數量上,這種需求和供給的關係肯定對的,但是這裡邊還有一個差別,就是過去我們那種股票的發行密度,尤其1994年的時候當時出了一個政策,把股票乾脆暫停了,促進股市當時一個大牛市行情,但是現在我們説,新股發行的改革,是指它新股發行方式,而不一定指的是密度,大家當然對密度更關心,你到底什麼時候重新發新股,包括剛剛有一位投資者還在留言説,你一定告訴新股年內暫停是不是真的,到目前為止它是一個傳言。

  主持人:對,其實這兩天市場調整,也有很多投資者,包括業內人士在交流的時候提到,可能老百姓對於新股,到底年內暫停不暫停,到底一些大盤股發不發行在心裏面還是有一種疑慮在裏邊。

  老薑:對,現在還沒有相關的權威部門出來澄清或者證實,所以只能説它是一個傳聞,但是對新股發行我想大家都能夠知道,到目前為止實際上它是暫停的,新股發行,我們不説再融資,就是新股IPO實際上是暫停的。

  長線擇股學問更大

  主持人:其實我想這種因素出現讓大家在比如説做一些中長線選股的時候,遇到非常多的這種麻煩、障礙,不確定因素太多?

  老薑:對,你看我手裏這是北京海淀塔院朗秋園的一個位朱先生他這個信寫的很有意思,他説老薑我很關注唐鋼股份,他説唐鋼最高6塊,最低4元,即使最高價買入每年拿分紅是4.66%他算的很仔細,那麼如果是低價買入4塊錢左右,就可以得到7%的分紅,應該説非常高,他説而且都是稅後,他説老薑能否評論一下這樣的公司除了唐鋼之外還有哪些?

  主持人:其實他想做長線?

  老薑:應該説很遺憾,類似這樣的公司是比較少的,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他最後署名並非炒股的股民,也就是説這個人作為純投資,他想計算,拿出一筆錢來每年能得多少分紅,這裡邊可能給我們提供一種思路,如果這樣的,他並不心存僥倖,來做投機,來補取差價,他並不這麼想,他只是和每年這種短期的存款利息相對照,如果你分紅高了,那麼我就拿一筆錢做投資過來,如果這樣的投資者多起來,這個市場格局顯然有相當大的變化,而且這種格局是不是就是我們設定一種比較理想的市場格局,我想這個大家可以多想。

  接軌與投資人“沉沒成本”

  主持人:所以你提到理想的問題,現在有一種言論就在説,重新估值,然後接軌,這樣股價下來了,同樣的分紅比例,分紅的數位顯示這個投資價值可能明顯一些,但是這裡頭會不會存在一個問題,那麼股價逐漸下跌,重新估值的風險是不是迫使投資者來承擔了?

  老薑:正好我手裏有一個成都的投資者,在成都新紅南路的一位投資者,他寫了信提到,他説和國際接軌,不要忘了中國股市的歷史,那麼大家知道我們是一個新興市場,過去起伏比較大,很多投資者付出的代價也比較多,所以他比較擔心,不要和沒有可比性的海外市場搞什麼接軌,整個市場如果都不好,還接什麼軌,接軌到底對誰有好處,這裡邊它的觀點比較明確,態度應該比較堅決,他説對這個接軌比較反感的,但是這裡邊這個問題,可能還含有一層意思,如果你一定要接軌的話,那麼我們過去這種損失怎麼辦。

  主持人:對,這個損失誰來承擔。

  老薑:我們知道經濟學上有一個承諾成本。

  主持人:怎麼解釋?

  老薑:你已經在某一件事情上損失過去成本,你再做一個新的,和這個聯絡不大的事情上的時候,不能把過去的成本拿過來計入現在的成本,也就是説一個理性的人,他在看待過去損失的時候,要保持一種理性的態度,比如説我們過去可能這種市場震蕩,包括市場這種不規範,包括公司的各種不規範,讓一些投資者付出的代價,能不能打入到現在,比如你做一種投資,打入到這個成本裏邊去,我想這個有疑問的,那麼如果做一個比較理性的規劃的話,顯然應該對現有的投資收益做一個非常現實的估計,至於接軌我更願意把它看做是一種現實的現象。那麼它可能可討論的餘地、可規劃、可設計的餘地是比較小。

  主持人:就是説理念上可以接軌,但是股價上各有各的實際的情況,可能説不完全應該是純粹股票的結構。

  老薑:對。

  主持人:但是你提到這個問題,關於成本的問題,是不是現在來補償,或者彌補。有一些投資者他是從另外一些角度考慮在做股票的時候,我也遇到一些投資者,我在股票上被套,我更希望在這只股票上……

  老薑:就把它拿回來。

  主持人:拿回來,我再解套,你看浙江省安吉縣一位投資者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他説你看基金經理人,尤其是新的基金經理人,會不會去買那些跌到一塊錢的股票,或者有的一塊錢不值,這些股票會不會買,風險會不會很小了,因為我在猜測,他比如説,這一類的股民,他的股票可能跌的很多了,是不是這些股票比較便宜了,有沒有新的機會進來?

  老薑:對,我還看到他這裡麵包有另一層意思,基金會不會選擇一些基金,一些股票,然後在他很便宜的時候,撿過來,然後自己發大財,但其他的投資者會搞得很慘,我想這裡面涉及一個情感問題和一個理智問題,比如我們都想低價買一些股票,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實際上都有這種想法,基金作為以贏利為目的這樣的機構,他當然也願意買便宜貨,我們知道原來有這樣一個比方,如果你認定一家公司值5塊錢,那麼這家公司沒有變,但是股價到4塊錢,你有什麼理由不加倉買進,那麼基金如果有更便宜,而且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它為什麼不買,它一定會的,所以這裡邊可能個人的損失,和對機構的理性判斷還是要分開。

  基金能買便宜貨嗎

  主持人:但是這裡邊就是説比較便宜的股票他為什麼要那麼便宜,大家對這個比較重要的?

  老薑:比較重要的。

  主持人:但是這裡邊就是很多可能不管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還有對是市場環境的一個判斷,這兒有一位投資者給你寫了一封信江蘇鹽城的,他是請你去做客的,他説老薑有一天你來鹽城的話,我會帶你看一看鹽城的海岸?

  老薑:為什麼看鹽城海岸。

  主持人:後面是這樣寫的,他説有一年我們家鄉周邊一條大河,他説一條大河可能是湖,乾涸了,但是有好多好多大船停在河床上不能動了,所以説他在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今天,很多機構會不會像停在河床上大船動不了,所以他請你看鹽城海岸,可能是看……

  老薑:我想可能他住在湖邊,可能這裡邊觀察到的景象,會影響到他,包括打比方拿船來做比方,我想比較貼切的,前兩天,前天,行情啟動,市場比較清淡的時候,包括市場最後一跌,就是那些機構重倉,包括像上海機場,中集,茅臺,這些都是等於説,像他打的比方一樣,一些大船被曬在河岸一樣,如果市場過於冷清我想恐怕誰也沒辦法,你比如説你基金再多,機構再多,如果這個市場已經徹底冷清,生機,沒有被激活,那顯然這個像一個大船被散了一樣,至於這位投資者我倒希望,真有一天這個河水少的時候,一定要留在岸上,不要在船上。

  主持人:這裡邊涉及他對這個市場行情的判斷,你是不是能夠及時判斷好,是一種什麼樣的?

  四位投資者的大勢判斷

  老薑:對,涉及這種判斷,這裡邊涉及一種市場判斷比較有意思,這裡邊有四封信,這四封信説的都是關於對大市判斷,而且都是應用自己的判斷,非常主觀的,我給你讀一封信,第一封錦州來的,錦州的這位先生叫“久聞五”,他説我是一個職業投機者,他很坦率,職業投機者,他説我想跟你談一下中國股市今後的走勢,而且這一談就是很遠,他説大盤會跌到多少點,不好説,原因是新股計入指數,到目前為止他説的比較專業,可能8百點,也可能7百點,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你看他確定什麼,他説2006年年底以前,滬深股市平均股價會跌破凈資産平均值。

  主持人:這是他個人主觀判斷?

  老薑:對,個人主觀判斷,而且有點聳人聽聞,而且這裡邊還有一個前提就是説他認為在2006年之前,一定會有國有股減持,而且滬深股市他據此判斷還會跌破凈資産,我想這個判斷個人色彩太濃厚一些,而且他前面提到説,800點,700點,這封信11月2號寫的,現在看來離他當初的心情,那種市場環境恐怕有很大關係。

  主持人:跟情緒有關係?

  老薑:我想這種判斷是比較主觀的,還有這封信來自吉林,這個小夥子是一位打工的,他也寫道,他是2000年4月25號入市的,大家知道那時候正是高點,他虧損很嚴重,他説我很傷心,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股市,後來他還提到,有一個現象比較有意思,他説你看上港集箱,他盯的是上港集箱,隨大盤有一波洗盤過程,之後提前大盤放量衝過年線,半年線,帶動中短期均線中穿,之後平臺震蕩整理。

  主持人:實際投資者很專業。

  老薑:很專業。他這種傾向比較值得注意,如果你觀察上港集箱,首先觀察公司的,而不應該過多把這種注意力留在技術層。

  主持人:其實現在很多投資者自己也有自己獨特的判斷方法,但是還有很多人還是在借助,比如説專業的公司,和專業機構的力量在做判斷。

  當心諮詢公司“會員制”陷阱

  老薑:對,我們幾乎每天能收到這方面的信,就是説有很多諮詢公司現在都在以一種招收會員制的方法,今天有一個來自福建福州,求助的這位讀者寫的就是咱們兩位,姚振山、老薑兩位你們好,他反映什麼問題,這個情況比較多,而且這裡邊還附有一份合同。

  主持人:和投資公司之間簽訂的合同。

  老薑:然後他匯了諮詢款的匯款單的一個複印件,他説的情況就是他曾經給廣州一家諮詢公司,福州一家諮詢公司,一家拿走1800的諮詢費,一家拿走5千塊,但結果非常的不如意,不光諮詢費他自己認為等於白花了,而且諮詢公司讓他買的股票反復跌來跌去,最終導致他損失嚴重,那麼他個人認為這完全市一種騙局,據我們了解的情況,現在很多諮詢公司都採取招收會員制的方式,雖然他簽的這個合同,很巧妙,這個合同裏邊諮詢公司幾乎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但是我也了解了一下,也打過電話,很多諮詢公司都在做電話溝通的時候,會做出明確的贏利承諾。

  主持人:但是這些他都不寫在合同上,到時候出了問題你也找不到他。

  老薑:對,你也沒有什麼證據,但是他電話裏説的非常肯定,比如説你跟我買股票,我推的股票每天會出現多少漲停板,我們原來會員會有多少贏利,到最終這個東西,根據我們經驗和觀察,幾乎都是陷阱。

  主持人:所以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説,我們也有必要就是説給大家一些建議和提示,去選擇這些專業諮詢服務的時候,確實可以看到他們有些有比較獨到的分析,但是真正接觸這些分析還是要三思後行,所以這裡邊我想做投資者其實有時候……

  老薑:也是量力而行。

(編輯:小荷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