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週末論壇

盤點行情發展的因素(2004.09.17)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0日 14:57


  主持人:今天是本週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這一週對於很多的投資者來説這個心情都非常的複雜,可能有遲疑、焦慮和衝動,那麼今天我們就是要來幫你梳理一下,讓你在一個更為平和的心態下,來對目前的這個行情做一個更加清晰的判斷。今天我們請來了兩位業內的資深人士,説他們是證券業界的老人,倒不是説他們年紀有多大,是説他們在這個證券市場裏頭有很多年的這种經歷,這位是一直關注證券市場發展歷史的李幛喆,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另外一位也是親自在這個市場裏面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投資人童奇勝,二位好,我想先問一下二位,這一個星期的交易結束以後,你們都有一些什麼樣的感覺呀?

  李幛喆(特約財經評論員):我的感覺就是借我們國家的航天員楊力偉的一句話,他説感覺良好。

  主持人:你呢?

  童奇勝(投資者):從我的角度來説,我感覺到很欣喜,興奮。

  主持人:你看我這兩天也是去營業部看了看,也跟股民朋友聊了聊現在可能定盒飯的多了,我在外面數了數自行車跟上一週就完全不一樣了。你説這個是不是也算是一個指數了?

  李幛喆:對,應該是市場轉暖的表現,所以我們看到股市好,它不光自行車多了,或者是盒飯多了,它更主要的是帶動了我們整個國民經濟各個行業的發展。

  主持人:也就是説這個信心是在恢復的過程當中了,其實今天京滬深三地的記者,他們在本週交易結束以後,也是對市場各個層面做了一些了解。我們先來連線上海的記者。

  楊芳:就當前市場最關心的問題,我們對70家機構進行了調查,結果有51%的機構認為如何抓緊落實國九條,儘快出臺後續的配套措施是他們當前最為關心的,他們尤其對這個週末會出臺什麼政策表現出強烈的期待;有22%的機構對本輪行情的級別和性質非常關心;還有11%的機構表示關注推動行情的後續資金能否跟上。

  調查結果統計:

  1、抓緊落實國九條 51%

  2、行情性質 22%

  3、後續資金 11%

  4、其他 16%

  主持人:再來連線駐深圳的記者信勇,看看他了解到基金公司有哪些看法。

  信勇:就當前最關注的後續政策和後市的操作策略這兩個問題,我們和今日投資財經資訊公司一起對40位基金經理進行了隨機調查,結果是這樣的: 基金經理們對後續政策關注較多的依次是:股權分置、流通股東的保護和如何落實國九條;個別基金經理對制度創新、加息和分類表決也表示關注。

  基金經理普遍關注

  1、股權分置

  2、流通股東的保護

  3、如何落實國九條

  主持人:在收市以後,我們的記者張光明,到營業部裏頭髮放了60張調查問卷,是針對中小投資者的,我來讀一下調查到的情況,目前最關注的市場因素是否會有後續的利好政策這條佔到了37%,其中還有基金重倉股的走向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佔到了30%,此外市場的增量資金佔20%,上市公司的業績佔11%,市場的一些傳聞佔2%。

  你們聽了我們剛才調查的結果,各個層面都有,券商基金還有中小投資者,其中有一點肯定是共同的,就是對怎麼去抓緊落實國務院九條意見抓緊,這個是大家非常關注的是吧?

  李幛哲:對,首先我們看到作為管理層來講,它是一言九鼎的,那麼它一舉手一投足都是舉足輕重,所以投資者關心這是非常正常的。

  第二我們看到國九條落實確實有一個過程,當然我們看到這個過程正在加緊執行。比如説7月15號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正式成立了6個工作專題小組,這是一個具體的行動,另外9月13日我們知道國務院開會部屬了八項工作,八項工作我們注意對比一下就是7月14號國務院也開過常務會議,這一次也叫常務會議,那個常務會議是佈置下半年的工作,有八個工作,但是裏面沒有提到證券市場,但是這一次的工作它提到證券市場,第五條提到,第七條提到,所以你看這個層很重視這個事情。

  主持人:那童奇勝你有什麼感覺?

  童奇勝:從剛才統計的結果來看我覺得大家都比較顧忌眼前的利益,就是更多的是看後續資金的利益能不能跟得上,你比如説看國九條的落實情況,説到底還是看後續資金能不能跟得上的問題,如果説我有什麼感覺到疑惑的話,就是連我們的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這樣的機構,也不太把公司的經營情況,公司的業績放的很重要的位置,我感到很奇怪。

  主持人:比如説也許那個基金沒有跟我們大家説這個話?

  童奇勝:我感覺最關鍵的一點,投資股票還是關注上市公司的業績,如果上市公司好就不在乎後面的資金能不能跟得上,因為它如果業績好的話,資金是不請自到,因為市場都是足力的,那麼從目前來看,就是説後續的落實情況,應該説央行反映是最積極的,也就是説在消息公佈的第二天,央行就召集了商業銀行來開會,四大行都已經表態了,要組織基金管理公司,當然他們的側重點強調的是債券市場,同時也兼顧股權市場。這樣的話,也給大家甚至提了個醒,就是銀行的資金,或者説銀行組織的基金,還是比較注意風險控制。

  主持人:也就是説我們感覺到的抓緊落實國九條,這個抓緊還是非常迅速地在落實對吧?

  李幛喆:對,因為它也是這樣,國九條的落實,它不僅是一個過程,它是需要各個部門,同心協力共同把這個證券市場搞好,所以我們看到有完全稅收政策的專題小組,有拓展融資渠道的小組,有關於債券市場的小組,有關於QFII的小組,等等,還有剛才童奇勝提到的一些,所以我想同心協力證券市場應該是能夠搞好,而且我們注意到如果説我們過去講八個方面,講法制資本監管規範的話,那麼這一次我們注意又到八個字,叫抓緊、推進、促進和保護,抓緊叫抓緊落實國九條,要促進證券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要推進證券系統、保險系統、銀行企業的改革,保護就叫保護我們中小投資者。

  主持人:那也就是説我們現在最關心的核心的焦點,還是在抓緊落實國九條上,它可能對整個市場未來的這個趨勢,長期的也好,短期的也好,會起到一個非常大的作用,那對於下一步具體的操作策略,我們也做了一個調查。

  信勇:對於後市的操作策略,大部分接受調查的基金經理表示持“觀望偏淡”的態度,這個比例高達88%,只有10%的基金經理表示會“適當增倉”。應該説基金經理們如此謹慎的表態有些出乎意料,這也增加了本輪行情的懸念。

  後市操作策略統計:

  適當增倉 10%

  持股待漲 2%

  觀望偏淡 88%

  主持人:中小投資者的操作策略,與基金經理有什麼不同?看看張光明的調查。

  短期如何操作:

  倉位不動 持股觀望 65%

  高位減倉 22%

  加倉 13%

  短期對後市的判斷:

  保持上漲的趨勢 53%

  橫盤整理 30%

  下跌 10%

  看不清楚 7%

  主持人:我想問你們一下剛才這個機構和中小投資者對後市的判斷當中好像是有一些不一樣的?

  童奇勝:我看到這個統計數字就是基金經理們有88%的人表示觀望偏淡,我想從理性的角度來説這個調查結果可能有用,我覺得他們好像沒有講真話。

  主持人:你的意思就是他們可能沒有建好倉,所以現在不便於更積極是嗎?

  童奇勝:我想有一些基金肯定沒有建好倉的,它應該是倉促應戰,因為誰都沒有想到國務院常務辦公會議上會專門強調要加緊落實國九條這個問題,從我們上市公司來看1300多家A股,如果統計一下就會發現大約有10%左右的公司,至少它的動態市盈率是在10或者是10以下的,那麼我查了從1900年以來,也就是100多年來美國的標準普爾500指數裏面,在10倍市盈率以下的機會也不是很多,那麼如果我們那些理性的基金經理們在這個時候還表示觀望偏淡的態度,我就不知道他在跟誰接軌了。

  主持人:你的意思就是説現在市盈率水平整個從歷史上比較一下,或者是中斷比較起來的話,都還是處於一個偏低的水平。

  童奇勝:因為基金經理們比較強調國際化統一嘛,對吧。

  李幛喆:可能在操作上,或者是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看法,或者所處的背景跟環境不一樣,可能在操作上有進有退,比如説最近這個成交量放出來了,那肯定還有人在賣呀,所以這種賣者它對於這個信息的把握度,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基金的這個情況或者説我覺得可能它有它的考慮。

  主持人:那麼你在對後市的操作上你們有一些什麼樣的觀點呢?

  李幛喆:我總體上覺得,這個政策恐怕落實包括釋放,包括支持股市這個過程會逐漸地加大,所以應該講對中國的股市總體上還是應該看好。

  童奇勝:從我分析的情況來看,在那次談到何大媽的問題,還有股民老張的問題的時候我就談到了,事實上跌破了1400點以後,我們市場上有大約10%的是有投資價值的,其中的20%,就是10%裏面的20%是極有投資價值的,那個時候我就想如果投資人仔細的研究一下上市公司的情況,跟我們的國民經濟發展在保持高速運行的這個背景下,對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應該是很有信心的,那麼現在市場的基本面沒有發生相當大的變化,你比如説資金供給方面,如果説加緊落實國九條,真的加緊了,那麼後續資金會有多方面來,比如説證券公司可以正常的融資,還要大力發展基金,還有QFII,QFII今天還是昨天又跌了6億美元。

  李幛喆:一共是27.25億美元了,反正將近200億人民幣了。

  童奇勝:對,那麼作為正常的市場投資人,對於這些周邊的資金增長的情況不得不考慮,另外如果銀行一旦開始組織基金來的話,儘管它有很小的比例來投入這個股市,我想也不是一個小的數字。另外社保基金、企業年金、養老金等等,我想如果他們對上市公司做過仔細的研究的話,這10%的東西他們肯定會考慮,如果不考慮那就奇怪了。

  主持人:今天其實請二位來還有一個原因,説你們是證券市場的老人,我就是想讓你們回憶一下,我們過去這個市場裏頭,就是在前幾年1994年、1992年、1993年,或者是這些早一些時候,發生這種V型反轉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當時是什麼樣的情況,或者是當時給了我們一些什麼樣的思考,我覺得這可能對我們現在更清晰地判斷目前行情會更有幫助。

  童奇勝,我記得你剛才來的時候告訴我,你把前幾年的你的交割單找了幾份出來,你那個交割單是什麼時候的?

  童奇勝:對,因為這個消息公佈以後,國務院專門開常務工作會議,加緊落實國九條,我想這是歷史上是罕見的,那麼歷史上出現過這個政府級別的重視這個市場的,在1994年有過一回,我把它稱為八一行情,也就是1994年8月1號開始的那股行情,當時市場是從1500點多跌到了300多點,那個時候是損失慘重的,因為我記得我從7、8百點開始買起,一直買到了400多點就彈盡糧絕了,到了300多點的時候虧損了50%以上,當時從8月1號做到9月。因為我感覺到這一次行情和當時的是有一定的相關性,所以我就專門把我當時操作的情況,重復研究了一下。當時我想我把這個操作給你重復一下,就是8月1號的時候,已經大家都知道消息了,我當時也比較謹慎,我就把我的股票, 8月1號早上10:51,把深華實業賣出了100股,當時還是散戶,很小很小的散戶。然後鹽中實業在10:50賣掉了,到了下午的時候就坐不住了,在下午2:27的時候,就買了還沒有漲的福建水泥,因為這個深華實業和鹽中實業當時是很活躍的股票,漲的特別多,當時還沒有漲停板呢,所以趕緊就補回來還沒漲到福建水泥,到了8月2號又害怕,開盤不久,9:44,又賣100股深華實業,當時因為對行情把握不準嘛,究竟這個政策力度有多大,心裏一點底都沒有,到了下午又老老實實補進了還沒有漲的福建水泥,到3號和4號還在重復這樣的動作。

  到了8號的時候,這個市場已經連續漲了兩個星期了,那個時候就有相當的位置了,我做了一次大面積的減倉,但是隨後又滿倉了,滿倉以後一直到了9月上旬,我查看了一下,各家股票都漲的比較高的,我就慢慢地減倉了,減倉一直到了9月20號……

  主持人:李幛喆,從他的這個操作裏頭你能發現什麼樣的心態呢?

  李幛哲:我覺得是這樣,就是我們對於政策的理解要有一個過程,或者是政策對市場的影響也有一個從認識到不認識的過程,因為這個歷史的經驗我們經常説叫什麼,好經驗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經驗也是萬萬不能的,比如説1994年剛開始3月份的時候,管理層宣佈的4步政策,不讓配股,55億新股不上市,公股不流通。還有一個是不得亂配股,但是你看3、4月份宣佈這個4步政策以後這個股市還在跌,按同年人説,他還在加倉,還在買,如果説按照大家的理解,説你看你這兒有利好政策,為什麼股市還在跌,這就是我們政策在這個利好的釋放過程中它有一個過程,市場要認識它,所以到了八一的時候,才又宣佈這個漲停,新股的發放,這樣的話,才促使一個八一的行情。

  主持人:那剛才你自己也在想,回憶自己過去做的這一段,反過來今天我們再碰到這一次行情的時候,我們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呢?

  童奇勝:首先是要相信政策的力度和政策的效應,那麼政策效應在當時我看了從8月1號持續到9月20號,我徹底清倉,那麼前後就有40天,50天的交易日期,除掉了當時的星期六、星期天,應該還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那麼一輪行情我理解,絕對不是三五天的事。當然這個絕對可能對於別人不適用,對於我是適用的,我是相信不止三五天的行情,另外落實一個政策他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跟咱們決策買蘿蔔買青菜不是那麼簡單的。

  李幛哲:它不可能立竿見影。

  童奇勝:對,1月31號,國務院推出國九條,要推進穩步發展資本市場,那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相信國務院的相關部委都開始在那兒積極做準備了,但是它要做出一系列的制度來,做出一定的運作來,是需要時間的,我想作為投資人來説,起碼我要有一定的耐心等待,這個等待期有時候可能會很長的,但是我想在我們上市公司有一定投資價值的時候,還是耐心的等待。

  主持人:他剛才説了一個等待兩個字。

  李幛喆:對,因為我上次好像説過等待是爺爺,買是徒弟,賣是師傅,實際上買也是師傅,你比如我這一次要買好了,是不是賺上錢了,賣當然也是師傅,等待他也是師傅,當然會止損,更是師傅,實際上這個等待很重要,我們有一些投資者要有耐心,因為政策確實是需要一個過程,因為你要起草一個政策不像咱們買股票一刷卡就完了,他得需要斟酌。

  主持人:我感覺我總結你們剛才説的話就是説在面對一輪行情的時候,我們要有一種平靜的心態,包括這種剛才童先生説他回憶了過去,然後又去整理過去,可能都是為了更清晰地來判斷現在。

  李幛喆:回顧過去是為了展望未來,這是我們鄧小平先生説的。

  主持人:剛才李幛喆説了,這個等待很重要,但是現在有一個投資者,他對你的這個意見可能有一些不太贊同了,他説果斷是快槍手的致勝法寶。

  李幛哲:等待和果斷這個並不矛盾,因為你等待到一定程度,你不能老等呀,你比如説現在你老等,就剛才陳先生在分析行情的時候也説,你這個一天等,兩天等,三天等,這個恐怕,我記得1995年5月8號漲了三天,就是有等待的人,最後等不住了,最後第三天就給套住了,至於你説它等待嘛還是沒有等住,三天沒有繃住勁,最後一果斷,這一下果斷把自己給套住了,我記得很清楚好像還是一個 教授級的一個人物。

  主持人:還有一個投資者他説我是一個年輕人,因為我進這個市場的時候,它就一直在跌,所以好像消磨掉了我的這種衝動和激情,現在我該怎麼辦呢。

  童奇勝:應該是當動則動。

(編輯:小荷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