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週末論壇

回想何大媽的投資故事(2004.09.03)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6日 17:42

  主持人:上個月,我們播出了為何大媽想辦法的節目,在觀眾朋友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我們也收到了不少的觀眾來信,這兩天,我們的欄目組對此進行了專題討論,大家發現像何大媽這樣的投資者還非常多,經統計,我們收到的短信和電話共有六七百條,央視論壇上的熱貼一波接一波,這些是觀眾朋友寫來的信,全是有關何大媽的。

  安春霞:信太多了,有幫助何大媽分析投資失誤原因的、有安慰何大媽的,有的人乾脆就教何大媽自己的投資絕招的,更有一些人乾脆就是關注何大媽這樣的老年投資群體。後來我們欄目的好多同事就開始討論了,為什麼會有何大媽現象。因為市場裏有幾個或者幾十個是正常的,但為什麼它有這樣的普遍性呢?普遍性可能本身就説明這個現象值得研究和思考。

  主持人:今天我們演播室請到了兩位嘉賓,一位是李幛喆,一位是王維慶,都是大家的老朋友。

  王維慶,你上次參加過我們這個論壇的討論,有一個問題我不知道做完節目你碰到沒有,有沒有大家問你,為什麼這麼多像大媽的投資者,我們為什麼專門非要説何大媽呢?

  王維慶:因為我覺得我們在證券市場我呆了現在11年,我們在營業部一直呆,應該講這種狀況就像安姐説的,應該講是屬於非常普遍的,那麼只是我感覺,一個是《中國證券》現在主要的著力就是中小投資者,再一個我覺得這個時機,這個市場,尤其最近廣大中小投資者應該講心態不是穩定,或者講信心不是很行,剛好何大媽這個事情推出來,我覺得一下子就是一個石頭引起千層的波浪,我覺得非常具有普遍性。

  主持人:李幛喆你身邊有像何大媽這樣的投資者嗎?

  李幛喆:有啊,不光何大媽,還有什麼王大叔等等,就是有一群像何大媽們這樣的一群人。

  主持人:面對這麼多大媽向你請教股市問題的時候,你一般會回答他們什麼呢?

  李幛喆:這裡面怎麼説呢,主要告訴他操作上一些理念和操作風險

  主持人:上次這個話題幫何大媽想個點子,我記得王維慶剛才咱們説,一種路子可能讓大媽握著這個股票,18塊多錢跌到5毛多,現在可能你就是賣也回不來多少錢,一種方法可能握著,還有一種方法,那個可能不太讓大媽能夠接受,就是斬倉做這種了結,你們怎麼看呢?

  王維慶:客觀地講我們遇到這樣的股民比較多,上次有一個唐山過來的,專門找到我辦公室,但是我們每次遇到這樣的,説白了,我們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我們只能説讓他去儘量學習一些操作方法,然後儘量去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我們只能這樣。

  李幛喆:我覺得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我覺得實際上有一個高招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主持人:哪個高招?

  李幛喆:就是我們一定要積極支持上市公司資産重組。這裡面有兩個概念,第一個資産重組是共贏的,就是我們有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什麼東西拍死了以後流的是自己的血?

  主持人:什麼?蚊子。

  李幛喆:對呀,夏天挨蚊子蜇,既然這樣,你上市公司隨便給它拍死,流的是股民的血,所以我們儘量讓資産重組成功,我們有這個成功的例子,比如過去農墾商社,過去的北旅,過去的雙鹿,雙鹿最典型,不管黑貓白貓,逮住耗子就是好貓,最後組成白貓的股份,大家共鳴,這是第一。

  第二就是我還有一個概念,就是我們在資産重組過程中,我們上市公司如果發生問題了,一定要讓它停牌,不能仍讓它跌下去,比如説我們説銀廣夏,有問題,是有問題,我們必須要停牌,你不能説讓其跌下去,那不行。我們過去的瓊能源出問題就停牌,停牌等它重組成功了你再開盤,所以這兩個招,我覺得管理層今後應該考慮。

  主持人:你剛才提到資産重組,我有一個疑問,因為好多上市公司它借助於資産重組這個名稱或者打著這個旗號,它做了不少壞事。

  王維慶:其實我感覺是這樣,就是重組我覺得是個善良的願望,但是説白了,你比如這個上市公司,它如果被重組,如果它的殼很值錢,或者包袱不大,我覺得都會有人去選擇,但是如果它的負擔很重,你比方它如果欠銀行負債十幾個億,或者幾十個億,我想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會買這麼一個殼去做。那麼我記得上一級同期聲也講,就是説希望重組以後,讓它握著的主要原因,就是萬一有人重組怎麼怎麼樣,但是我個人感覺,大家做一個事情都有成本的,如果重組成本很高,這種方法就不可行。像他説那個停牌是個辦法。

  主持人:幛喆,剛才維慶説的這個也是我想問你的,資産重組它的殼的價值隨著我們證券市場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它的殼不會像以前那麼值錢了吧?

  李幛喆:儘管它不值錢我們剛才説,我們最終是要挽救這個中小股民,我覺得這一點山東省做的比較好。

  主持人:它怎麼做的?

  李幛喆:山東省公開宣佈,説我兩年之內必須扭虧為盈,我覺得如果我們所有的省市領導都有山東省這種魄力我想我們好多ST公司可以變成非ST公司,最終結果達成共鳴,我們何必把它退了市,一推了之。這是一個。

  第二還有一個問題我們投資者跟公司之間,要互相有一個忍讓,比如咱們舉一個例子,銀山化工它退市了,退市當時也説它要讓鄭百文50%過戶,最後不同意,不同意怎麼樣,現在到三板去,三板跌到7毛錢了,你説重組好,還是跌到7毛錢好。

  主持人:何大媽的故事也引起了股民朋友的熱烈討論,我的同事王曉忠走進了一家證券營業部,那兒的話題我們交給他,連線王曉忠。

  王曉忠:劉輝,你好,我現在是在國信證北京呼家樓營業部。兩周之前我們播出的幫何大媽想辦法這期節目在股民當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在今天,我們來到的這家營業部當中,我們發現有不少股民依然比較關注這個話題,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他們的看法。

  問:大爺,您好,看了何大媽那期節目了嗎?

  投資者1:看了

  問:您有什麼感想呢?

  投資者1:我感覺到辦這個節目對股民想辦法這個節目還是比較好的,何大媽買了藍田股份損失比較大,我們看了這個節目以後感到股市確實有風險,而且今後呢,我們要通過她這個事情,我們要總結點教訓,在操作當中儘量多看少動。同時要注意風險。

  投資者2:我認為作為中小股民來説,如果要是不具備心理承受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話,還是遠離這個市場為妙,去尋找一些更為穩妥的投資渠道,比如説國債。王曉忠:好的,我們看到何大媽的遭遇確實引起了不少股民朋友的共鳴。

  主持人:謝謝王曉忠。何大媽的故事和討論一段時間也成為其他財經媒體關注的一個點,比如説和訊和新浪財經,還有《證券日報》的編輯沈明她在看過節目以後,也約業內人士寫了一篇相關稿件,來看記者張光明對她的採訪。

  《證券日報》編輯:何大媽這個事情代表了一批投資者的這種呼聲,所以我們在辦公室裏説這個事的時候,正好也就約了這個稿子,也是通過何大媽這個事情來反映一下這個市場除了基金,除了這些機構之外,還有一大批這種投資者在裏面,而且是這輪行情下來直接受到衝擊的這個群體,也是被動的接受了這個行情。但是我覺得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説,高收益肯定是高風險,我覺得他們對這個肯定是防範不足,造成這些損失,所以我們也想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説一説。

  主持人:其實剛才看到這些情況,我們體驗到就是在這個市場中的一種風險,大家應該有的風險意識,因為説實在話,這個市場是瞬息萬變的,它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我們可以控制的是什麼,可以取決於我們能做到的因素是什麼?你們二位接著?

  王維慶:我覺得這樣,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個人感覺,打個比方,你比如我們坐地鐵,坐公車,你沒有辦法避免小偷的出現,你的時間、地點你沒有辦法確定,那怎麼辦,我只能自己把我包看好,那我可能放在胸前,不放在背帶後面,或者我少帶錢,在證券市場裏面它的風險應該像你説的不確定很多,但是我們從我們自己角度能不能操作的角度,及時止損,再有對上市公司的考量,不一定看平面媒體,或者立體媒體的宣傳,那麼比如我們看它的財務報表,它的主業,它的收入是不是從主業來的,有很多企業都是靠政府補貼,或者這種投資收益,那説明它的經營就是有問題的。再有你比如一些上市公司它的披露,那麼這樣的話,你比如我們應該常關注像何大媽這個事,沒有及時去關注,或者講沒有及時止損,這樣的話,我覺得從我們主觀上去避免,同時我們上市公司一種誠信的制度,如果我們及時跟進的話,我覺得這種東西是可以避免的。

  主持人:李幛喆你覺得呢?

  李幛喆:我覺得我想起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他説這個生活有時候是不公平的,你必須要去適應它,所以我們要求股市公平,完全公平,這不大可能,怎麼辦呢?我們只有去適應它,所以比爾蓋茨,他能成為世界首富,我想他這種心態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就是什麼呢?我們在股市上,我們比如説,大家説像何大媽這種情況,她買的不是ST股,她買的恰恰是一些大家公認的績優股,包括我們以前退市的粵金曼,曾經是績優股,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所以大家要注意,我們有些績優股,這個績優的概念是動態的,所以你在炒股的時候,一方面大家説我們要注意風險,不要買ST股,實際上我説所謂的注意風險,所有的股票你都要注意風險,特別一些所謂的績優股。

  主持人:你是説在股市裏頭,不管什麼股票,你一旦買股票,肯定就是時時刻刻你面對的就是風險?

  李幛喆:是啊,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王維慶:我覺得幛喆搞審計比較合適,懷疑一切的態度,這個在股市目前現有的建設制度下是對的,我想教大家我們平常一個竅門,有時候我們講操作痕跡,講有莊股,或者有一些過望的操作思路,就是你要買股票,一定要買有莊的,它才會漲,實際上我覺得你可以看一下它的資料,如果這只股票現在很好,信息次數是前十名的流通股,前十名,如果你看它這只股票前十名全部都是個人的名字,那麼這種操作痕跡很強了,如果你再看它的主業,是不是100%,絕大部分來源於主業的收入,再有我們比如日常生活看它的産品,你在市場上見得到見不到,我記得當時講這個(簾子)我見不到,那麼可能它就有問題。

  李幛喆:這個我想我們對這個風險的認識,剛才那位女編輯説對高收入和高風險她沒有充分認識到,我想我們認識風險是對的,不是説認識風險我們就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們這個股不炒了,我覺得有時候也不一定。

  主持人:我們來聽一聽投資者的一些想法。一位叫“chen-88”的投資者,他説我剛進股市的時候,也是經過無數次虧本,和何大媽感同深受,但是我拋棄幻想,不趨同於失敗,我不再去聽市場上講所有動人的故事,而是自己通過學習,掌握每根K線後面公司真實的故事?

  王維慶:這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或者講我一直在天津、北京講了這麼多年的分析,但是我們教給投資者一些基本方法,大家可以去聽,但是都不去用,所以我覺得如果每個股民都能夠這麼做的,我想何大媽這種人會少一些。

  主持人:一位叫“老牛”的朋友他説,我現在是幫何大媽有心無力,想自己又過於自憐,可能他現在是做虧了,他説看大盤,我還無可奈何,為了避免出現何大媽的現象,其實要多加強股民的交易風險,李幛喆你提到風險兩個字?

  李幛喆:對,他剛才説無可奈何,這個何字跟何大媽的何字是一個字。這個何字是疑問代詞,所以我們何去何從,還要看我們股民自己操作的心態,合理對策。

  主持人:一個叫“都市狂客”他文章特別長,他寫了在股市裏怎麼生存的一些經驗,有機會我要把這個轉交給何大媽,在這兒先説幾條,他説很多股民在市場裏表現這麼幾種狀況,求快,求全,盲從,他説這個可能不好,你們怎麼看?

  王維慶:我覺得我們講一直這麼多年大家投資都有一個誤導,或者給自己有一個一個夢想,説我今年一定要賺30%、50%,我覺得應該講包括現在投資渠道,你每年能夠超過銀行的收益率,從若干年的投資角度來講,也划算,其實我們看巴菲特都不到30%,平均下來,我覺得一個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再一個應該平常心對待收益率,我覺得這樣不會出現太快,太盲從。

  主持人:老李你覺得呢?

  李幛喆:這個怎麼説,不在牛市當中,你可以這麼做,求快,求強,弱勢當中,最好還是求慢,求穩。

  主持人:他還説,存在幾種心理狀態,比如依賴性,狂熱性和疑慮性,這幾個也是我們做股票很難突破的心理?

  王維慶:我覺得這幾點,就是依賴性和狂熱性,這個我個人感覺,我們做什麼行業都要有一個研究,或者講都要依靠自己,但是我們發現很多做股票的人,説,哎,維慶你幫我説一個股票,但是買的時候你告訴他,賣的時候沒告訴他,後來賺了錢後來又套上了,所以我覺得這個確實存在,在股市裏不管做什麼行業,依靠自己認真學習,掌握節奏,我覺得就應該有生的可能。

  李幛喆:你剛才説這個買,你看請示王經理買了,賣它也想請示你,我想這個賣,人家説賣比買是師傅,實際上買也是師傅,賣也是師傅,等待也是師傅,這理唸有一個什麼觀念,止損更是師傅,我們很多朋友都是這樣,掙一塊錢不走,賠一分錢他都捨不得走,這樣恐怕不行。

  主持人:也就是説落到最後一個,我們要説的點上,還是説提示股民朋友入市有風險。

  李幛喆:對。

  主持人:幫何大媽想辦法的專題播出後,我陸續收到很多投資者的來信,這是長春中民信證券的幾位大媽的來信。她們詢問st聖方民事賠償案結案後她們能不能也走民事賠償的路,最近這類查詢的信件非常多,這裡我想告訴您,有兩個地址和單位您可以記下來:

  投資者權益保障法律研究組

  中國證券民事賠償律師交流協作團

  聯絡方式:

  上海肇佳濱路366號9樓西座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

  郵政編碼:200031

  聯絡電話 021—63779488 徐小姐

  主持人:關於何大媽的話題前前後後已經延續了一個多月,它結束了嗎?我想肯定不會。這個話題會成為何大爺、李大媽的話題在市場里長期存在,因為只要在市場裏,風險無處不在。

(編輯:小荷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