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證券頻道 > 《中國證券》(下午) > 正文

眾説紛紜中小企業板(2004.07.16)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9日 16:34)

  主持人:今天江蘇瓊花發佈公告稱:公司已收到證監會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的通知書,而隨著事件的進一步發展,中小企業板的上市公司應如何保持公司誠信的問題,已成為我們《中國證券》欄目觀眾網上互動區上的討論的焦點話題,因此,我們邀請了部分熱心觀眾來到了節目中,請他們一起來參加現場的話題討論。

  主持人:歡迎大家今天來到我們的節目。今天到我們現場來的沒有學者,全部都是股民朋友。今天我們的話題是中小企業板,在節目開始之前,我想先請大家品嘗一下水果 ,我們不是美食節目, 但是我還是想先請大家嘗一下, 你先嘗一顆葡萄吧。這一口下去,就好比中小企業板。

  記者:剛才我用這個酸葡萄比喻中小企業板開出?

  投資者:貼切,非常貼切。

  投資者:我們第一天中簽的全賣了。

  記者:為什麼?

  投資者:因為我感覺到已經基本上都高開一倍了,100%,定位太高,所以後面又看不清,所以就全部走掉,而且到目前為止不敢參與。現在這種狀況更不敢參與,沒有誠信,不可靠。感到很悲哀的就是,瓊花出的這個事件,這個我覺得我們管理層應該很好的檢討,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問題。

  記者:你們身邊有沒有買中小企業板股票的朋友?

  投資者:買第一批沒有,有買第二批的。

  投資者:我身邊的朋友從不買這樣的股票,現在主要因為瓊花事件。

  記者:造成中小企業板整體形象不好,它沒有誠信度,所以現在感覺大家都不要它。剛才我們説的這個葡萄很酸,用一個風趣的話説看上去很美。

  投資者:至於美不美,江蘇瓊花已經給大家一點臉色看了,我不敢説所有的都像江蘇瓊花一樣,但是呢,至少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裏有桿秤。

  第一,就是説它定位比較高,第二,就是説它的公司是不是裏面確實有這種含金量,現在不好説。看到外面跟那個葡萄一樣,它的那個皮呀,非常好看,可是你吃起來也許非常酸,我感覺當初宣傳的有點過分。

  投資者:事實上我們看到的這些公司未必像宣傳的那麼好, 尤其是到現在有大約20隻股票都上市的時候, 你發現跟主板的,就像剛才他所説的,惟一的特點就是它的盤子比較小一點。

  記者:我們市場裏頭一直有逢新必炒這樣一個習慣 ,那麼現在中小企業板開板以後,你覺得我們中小投資者有參與它的能力嗎?

  投資者:肯定會有機會的,但是前提是股價跌下來,繼續跌下去。一定要跌到那個心裏位上才能買進。至少我現在還不敢買進, 因為我覺得它還有可能跌的機會。

  記者:您的這個判斷是基於什麼?

  投資者:這十九家企業它的經營能力有多強,我們還需要一段觀察期。那江蘇瓊花這麼一個事件蹦出來以後,我覺得這其中有一些公司的撒謊能力還是挺強的,超出了我的想象。

  投資者:在目前這麼一個保薦人制度情況下,在證監會調了那麼多專家搞審核制的情況下,過五關斬六將,還能上來真不容易,可見它的水平之高呀!

  記者:既然我們把話題扯到江蘇瓊花上,我們現在就江蘇瓊花這個事件再來深入談一談。因為我想它對中小企業板的影響可能太大了。

  投資者:近期也是引起了整個新股和次新股的價格下跌,都是因為江蘇瓊花。那麼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它完全有必要披露它的這些所作所為,它能夠不披露,而且是保薦人也沒有發現,證監會也沒有發現,誰來負這個責,為什麼都沒有發現!保薦人是拿著佣金,證監會拿著監管費,那麼誰來負責?

  投資者:我覺得這是一個最關鍵的因素,20隻中小板的股票上來就已經有一隻,就是5%的公司已經出了問題,我想一葉知秋,這一點可以説到的,我們沒有必要把挨家公司都揭露出來,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地説看到這麼一個瓊花,你就可以知道其他的花是怎麼樣的花。

  投資者:我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上面寫的瓊花事件,證監會就是監管部門對這個公司進行了及時的公開譴責,我看了挺氣憤,因為什麼呢?你為什麼不在讓它上市之前去譴責它,你去提醒它,不必要讓我們我們老百姓去上這個當呀!而且瓊花它現在上市之前,就可以有富餘錢去找別人理財,但是就是説,它有沒有必要去繼續上市,還上市去圈錢呢。

  記者:你的意思就是説它本來有那麼多資金了,它就沒有必要再融資了。

  投資者:對。你在審核的時候,你應該知道它這個企業是不缺錢的, 一看報表就應該明白。如果它的報表是缺錢的,這會兒它又能拿出1500萬去投資國債,那意味著它報表是撒謊的,那證監會應該給予什麼樣的措施。

  記者:前兩天我看到江蘇瓊花在上市前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説過一段話,記者問你到證券市場融資是因為你缺錢嗎? 公司方面説不是。因為我想改善我公司的治理結構。你們覺得它這樣的説法合理嗎?

  投資者:它要想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沒必要來上市,對不對?很簡單的。它那個目的,應該説就是跟上市公司要上市去融資這個目的肯定是不一樣的。我想為什麼會出現瓊花這樣的事件,你像我們的發審委,一天開會審六家公司,你想想作為一個發審專家,他把這個100多頁的材料好好看一遍得多長時間,我們看小説有時候看一本也得一晚上,專家平時還要幹他自己的本職工作,他有多少時間來好好看一下,來審一下,咱們別説審了,説好好看一下這些公司的招股説明書, 我估計他都沒有太多時間,而且,要讀那麼多的報表對吧,把每個數字的關係把它理順了,這得多長時間,你想讓發審專家不犯錯誤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上市的制度還是存在問題。

  投資者:這是肯定的。我們這個制度是有很大的問題,你比如説是否應該這麼火急火燎地一個公司接著一個公司的迅速拖出來上市。這是值得管理層重新考慮的問題。

  投資者:打個比方説,説我現在我沒錢,我想買好車、好玩的,我想吃好的、喝好的,但是我不能去搶,我也不能去偷,因為什麼,因為這個東西犯法。如果説我要搶了偷了之後,也許判我五年十年,也許一輩子就是前途也就沒有了。就是上市公司,我感覺它上市之前應該也有這個, 就是害怕的一件事,現在就把這個東西給它制約一下 叫它害怕點東西。

  記者:我想知道,大家覺得什麼樣的中小企業板是我們理想當中的中小企業板,我們可以描繪一下。

  投資者:現在中小企業板來説, 跟我想象的不一樣。因為我感覺是不是説中小企業板上市, 就應該跟美國的納斯達克風險投資這些公司差不多,就是説這只股票從1元錢可以漲到150元錢,但是它可以隨時破産。

  投資者:我知道在美國納斯達克,或者是在香港的創業板,那些公司它是具有高成長性,但是它也是具有高淘汰率是不是?在中國,淘汰率這個問題,它總是淘汰不了,實在不行就給你弄個ST,再不行就弄個星號,星號不行了,你再三個月之後你再出去找錢,找完錢之後, 把你資産重組完了之後,有了適當性的贏利之後,你又可以上市了。

  記者:打個比方,如果在商場買東西,你是到一個選擇非常少的商場去買好呢,還是在一個選擇相對多的商場去買東西好呢?

  投資者:如果要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寧願少而精,它這個商場沒有什麼太多的品種,但是每個品種都是好的。同時呢,你要是説,要是很大的商場,什麼樣的商品都有,結果大量的是偽劣産品,那我寧願不去那個商場,要我去的話,我就選擇這個人多的地方,因為它商品比較全,比較全適合我去挑選,他是過於相信他的眼光了。我覺得, 比方説咱們去國美買電器, 這個電視吧有高檔有低檔,高檔和低檔可能差了好多價,我感覺高了,如果值我可以買,如果説不值我就不去買,我可以去選擇。但是有一個前提那還是好的,並不是不好。

  記者:那肯定是好的前提下,所以你還是過於相信自己相信廠商。

  投資者:因為我只能這樣相信,我要不這樣相信我沒有其他的渠道。最後的結果,我們再打一個比方,你買回去了四川那個毒藥泡出來的鹹菜,買回了假的龍口粉絲,然後配上毒大米,吃上它半年十個月感覺如何,感覺可能身體應該有點不適應,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我知道印度有23個股票市場,那我們在主板之外,再開中小企業板,實際上這個市場的品種是豐富了。

  記者: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的意思給大家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性對不對?

  投資者:我覺得這肯定是一個好的主意,可是多樣化絕對不要變成了什麼呢,差的品種多,好的品種少這麼的一個多樣化。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我們理解它這個多層次,它可能風險也是多層次的。那麼有一些投資者,他偏好高風險的這個市場,他願意去做這種高風險,然後高收益的這種投資。我覺得高風險跟高欺詐是兩回事兒。

  投資者:高風險,我想在座的股民,包括我自己都是不怕的。如果我們要怕風險就不該做股票了。但是呢,有一點不要高欺詐,我根本不知道這裡面有多少騙子,這個是害怕了,你知道嗎……劉輝呀,你提的問題呀,股市上的品種多還是少, 它是靠投資者的金錢堆出來的,商場商品的多樣化 ,它是靠購買者的金錢來控制的。所以説這個品種多元化,必定應該是有創新的。這一個大好的機會被白白的浪費掉了,可惜呀可惜。説實在的,真是太可惜了。就跟這個葡萄,表面上你拿出來的葡萄真是太好看了,我很想吃到,沒想到人家吃完了,愁眉苦臉酸的一塌糊塗太可惜了。

  投資者:我們投資主板,投資國企,投了寶鋼,我虧了錢,至少我心裏想,我拿著我的錢支援了國家建設,我感覺這個中小企業板,我支援了他們家建設,他們家立刻成了百萬富翁、億萬富翁了。這個事兒我心裏確實也不平衡,再就是説我們冒險這個東西,高風險,我們來的就是奔著高風險來的,但是高風險後頭,你得給我一個高收益的可能在後面跟著。如果你這兒只有高風險沒有高收益,甚至連高收益的可能性概率都沒有的話,那你就是垃圾。

  投資者:兩個禮拜就出現問題了,你這個信任度太低了。那你説作為投資者信誰,信誰。所以剛才他們講的這個,我説實話我還有很多的,就是作為投資者,我們有很多不滿的地方。最關鍵的,是中小企業板必須全流通。

  記者:那如果是它全流通了,但是也碰上一個江蘇瓊花了,那怎麼辦呢?

  投資者:如果它是全流通的,它造假以後上市受損失的第一個就是它。它所持的股份的股價要大幅的降低。它就會走向破産,這從市場上就制止了造假的發生。監管是另一方面的問題,市場的力量就使它不敢造假。所以像上市保薦人制度來説,感覺也是缺乏監管還是得有部門去管管他們。

  記者:你覺得中小企業板如果要健康發展下去有什麼樣的建議?

  投資者:我感覺中小企業板就像您剛才那個葡萄,葡萄看著是挺好的,

  但是裏面是酸的。可能因為它太著急了,在大棚裏面弄點催化劑,叫它馬上就上市,上市就可以賣錢,賣它就可以賺錢。我想過一段時間叫它自己成熟了,也許兩三個月一兩個月到秋季了,那季節到了,可能在那兒買的葡萄,外面看著好看裏面吃著也甜了。

  投資者:不管是美國的也好,香港的也好,還是中國的也好,上市的公司尤其是證監會批准上市的公司,都是希望它是好一點,有發展前景的公司。所以我就是説,如果説我們目前沒有合適的公司可以上市了,沒有必要急急火火地所謂的發展市場,硬要湊那麼多數。我們在數量上要趕超哪個市場, 在市值上要趕超哪個市場,沒有必要。扎紮實實的來做這個市場工作,讓這個市場成為投資者真正可以投資的場所。

  記者:能不能告訴我,你們認為在中小企業板什麼最重要?

  投資者:對於企業來説還是含金量的問題。對我們的廣大投資人來説,更重要的一點,它是一個有錢大家賺這種心態的。企業家要誠實, 要平等對待每一個投資人,而不是説眼睛裏只有它自己的這個大股東的利益。

  投資者:對公司來説是誠信。我想市場的機制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好的市場機制就跟一個好的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重要性是一樣。

  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下,好孩子可以變成壞孩子,但在一個好的教育環境條件下,壞孩子也可以轉化成好孩子。也就是誠信的這個制度怎麼去切實的落到實處。

  記者:今天我們的討論就到這兒,在節目快要結束的時候,我想講一個小故事 。美國有一家公司是做咖啡生意的,當時咖啡市場上都是每一磅賣40美分、50美分,這樣價格的咖啡在市場上,一抓一大把哪兒都能買得到,但是它堅持去以1.2美元的這個價格去向農民收購環保的、綠色咖啡,它説它要給它的客戶端上來一杯有社會責任感的咖啡。不是像我剛剛在節目開始的時候端給我們觀眾朋友嘗的那種外表很好看,但是裏頭特別酸的那種葡萄。它説它特別希望給人端上的是有社會責任的咖啡。好今天我們的話題就到這兒,謝謝股民朋友的積極參與。謝謝。

責編:小荷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