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證券頻道 > 《中國證券》(下午) > 正文

劉嘯東解讀ETF(2004.07.15)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6日 14:38)

  主持人:在證券市場投資時,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種説法:“賺了指數沒賺錢”,許多中小投資者在大盤上漲的過程中由於沒有選對個股,最終無緣分享指數上漲的空間,好在隨著上證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即將推出,“賺了指數沒賺錢”這種難題就會被破解,那麼這個被稱為ETF也就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新産品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投資者該如何參與,它的問世能給目前的市場帶來什麼,帶著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本欄目記者楊芳專訪了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嘯東博士。在節目的一開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ETF獲准推出的過程。

  2000年底上證所首次提出ETF概念,並派專人到境外考察,此後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就操作可行性、發展模式和法律環節等相關課題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

  2002年9月 上證所正式成立ETF工作小組

  2003年2月 ETF運作框架基本形成

  2003年4月 向中國證監會提交“儘快推出ETF的報告”

  2004年4月 上證50ETF産品實施方案基本成型

  2004年6月 上證50ETF獲准推出

  記者:我們知道普通投資者這幾年對於基金已經從陌生變得越來越熟悉起來了,那麼相對於我們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股票型基金、保本型基金而言,即將推出的這個交易所交易基金它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您能不能用最簡單的話給我們通俗地描述一下。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 劉嘯東 :我可以從三句話來把這個情況説清楚。這個交易所交易基金首先它是一個指數基金;第二條它可以通過交易所繫統交易,也就是類似于我們現在看到的封閉式基金,所有的封閉式基金都可以交易,這是第二條;第三條它可以(通過交易所繫統)申購贖回,所以我們這個名字就叫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記者:那麼這個交易所交易基金,它和目前的這種傳統型開放式基金或者封閉式基金相比,到底有哪些方面不同?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 劉嘯東:交易所交易基金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在申購贖回這個過程中間它有兩點不同,第一這個申購贖回它是瞬間的,申購贖回它和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開放式基金的申購贖回不一樣,開放式基金的申購贖回,是要等到閉市以後,然後呢你再按照凈值來申購贖回,這個ETF的申購贖回是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也就是在交易的時間點,比方説現在兩點十五分,在這樣一個時間點你可以申購贖回,這是第一,第二拿什麼來申購贖回呢?傳統意義上是拿著現金,我們現在是用ETF對應的一籃子股票,具體到我們現在這個産品上證—華夏50,那就是上證50的指數的成分股(用)這一籃子的股票來換ETF的基金份額 。

  劉嘯東認為:從國外既有的經驗來看,交易所交易基金除了在交易方式上的便利之外,最吸引中小投資人的另外一大賣點是交易成本的低廉,這中間不論是付給基金公司的管理費還是申購贖回的手續費都比傳統的開放式基金便宜不少。

  記者:我們知道上交所在ETF這個産品的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耗時達四年之久,那麼為什麼你們對這個産品這麼熱衷,換句話説ETF的推出給這個市場 究竟能夠帶來些什麼呢?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 劉嘯東:這樣一個ETF的推出,實際上,可以説是奠定了我們産品創新的一個基礎,或者説拉開了産品創新的序幕。這是比較大的方面來説。這個産品的推出,從下階段的其他産品都可以按照這樣一個思路來搞各方面的協作,這是第一。第二,如果還有其他的衍生産品的話,那麼在這個上證50ETF的基礎上是非常好的,那麼從另一個層面來説,稍微小一點兒的,你(這個産品)對於投資人來説到底有什麼,對於散戶來説,那麼你當然可以挑一個上市公司,你説這個上市公司不錯,我去買,我做了很多研究,我覺得它的行業也不錯,贏利情況各方面都不錯,你去買一個,這是對的,還有一種呢,就是説我認為中國的經濟還是可以的,我認為證券市場還代表了中國經濟的一部分,那麼我來幹什麼呢 ,我就不要挑股票,我就買市場,買市場是什麼概念呢?你怎麼買呢?你就買上證50ETF, 你可以花10塊錢,花100塊錢,花1000塊錢都沒關係,你就可以買入了上證50(ETF相對應的)一籃子(股票),那麼對於機構來説,它就是有更新的一層模式了,這裡面因為ETF之所以複雜在(于)第一它的套利功能,這對於機構來説,應該説是一個非常好的贏利模式。

  記者:ETF的推出對於目前現有的傳統型開放式基金是否會産生一些衝擊?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 劉嘯東:我覺得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問題。實際上現在我們ETF特別像指數基金這樣一個“被動性投資”。它完全是另外一個投資的理念,和傳統意義的開放式基金也好,封閉式基金也好,它們要尋找投資機會,要尋找股票,這是兩個不同的投資概念。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所以它們相互之間應該説是相輔相成的。它不會産生直接的影響 。

  資料顯示: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管理人不進行主動選股,所跟蹤指數的成分股就是這只基金的股票構成,而判斷某只ETF操作成功與否的標準並不在於跑贏指數,而是要盡可能的與指數走勢一模一樣,這樣才能使基金持有人賺取到相應的指數上漲空間。

  記者:投資ETF的報酬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個是買進賣出之間的這種價差收入,另外一個就是持有的現金分紅的收入,那麼這個確實有別於過去開放式基金的收益主要來自於現金分紅這一部分,這個會不會造成將來ETF上市之後,市場過度的炒作行為呢?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 劉嘯東:對於ETF來説,這些(炒作)情況基本上不可能發生,你去坐莊,你有可能50隻股票同時做嗎?你可以控制住它的凈值嗎?當你要炒作(ETF)二級市場的價格時,當(交易價格)和凈值之間有差別的時候,別人就來套利,吃虧的是你 。

  記者:上交所在設計這個産品的時候有沒有想到未來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 劉嘯東:我覺得從這個産品的推出也是一樣,我們不能夠太莽撞、太急躁,要慢慢來。因為ETF雖然我剛才説很簡單,我説了這情況,但是還有很多人未必就能完全理解,所以對於這個産品來説,它有一個很長的時間(讓)大家來理解,所以剛開始我也不想説,一下上來就是多少多少,要慢慢來,逐漸地膨脹,逐漸地做大。從風險的角度來説呢,我覺得我們一方面是從交易的情況來看,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設置整個我們交易的監管,因為這畢竟是一個新的産品嘛,再一個還是從套利的方面,你比方説籃子的設計呀,各方面我們做比較科學的設計,還有呢現在因為我們要用一籃子的股票來換這個基金份額,那麼這裡面如何換,這個換的過程會不會有風險,這一塊我們(會)做非常深入的研究。

  主持人:劉嘯東在採訪中表示:目前上證50ETF已經是水到渠成,只是還需要做一些細化的工作,確保整個技術系統、法律環節等各個方面都不出現問題,他認為推出的時間點應該會在今年年內。

責編:小荷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