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證券頻道 > 《中國證券》(晚間) > 正文

2005投資者眼中的關鍵詞(上)(2005.01.11)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2日 10:22)


  主持人:雨霏 

  嘉賓:吳明(國都證券研發中心高級研究員)

  主持人:歡迎回到《中國證券》,透視市場焦點,把握市場節奏,下面我們就進入焦點連線,新年伊始我們是通過一個系列節目大趨勢系統地為投資者展現了10家券商對於2005年股市的分析預測,那麼在投資者的眼中,2005年的股市又會是什麼情況,他們心裏又在想些什麼樣的問題,我們將會利用兩天的節目,對投資者進行一個調查,看看他們對於2005年的證券市場有一些什麼樣的關注和預期,那麼2005年中國股市投資者最關注的10大關鍵字是什麼呢?我手是有這樣一份調查問卷,這個問卷上主要是大概列出了大概有20幾項的關鍵詞,其中包括一些宏觀層面的,比如説宏觀調控,GDP,CPI走向等等,還有一些市場層面的,比如説數字電視概念,3G概念等等,那麼就是拿著這樣一份調查問卷,我們的記者走訪了營業部裏的投資者,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解説:記者來到中國中關村證券北京營業部,對這裡的投資者隨即發放了這份問卷,很多投資者都比較重視,認真思考並填寫著,不少投資者在填寫調查問卷的同時,也對記者説出了他們心裏話。

  投資者:我就關注這一個問題,就是看咱們國家調到什麼時間吧。

  投資者:監督改革,誰監督啊,國九條落實不好,對它(股市)沒信心。

  投資者:股權分置我覺得不可能馬上給你解決,這是個老大難的問題。價值投資,我覺得提倡價值投資,但是現在都不是。

  投資者:希望不要再跌啦。

  投資者:落實國九條,現在問題好像口號式的東西比較多,實質性的東西不太多,話語權的問題,網上投票的問題,一個就是説現在還不是很完善,投票率就比較低。

  投資者:關心,其實都關心,其實你列的這些東西,都是關心的東西,你説哪條不關心。

  解説:在北京營業部的調查中,投資者關注度較高的是落實國九條,增量資金入市,印花稅降低等問題,同樣的問卷我們欄目的記者,也在上海和深圳營業部的投資者中,進行了發放。

  主持人:好,我們剛才看到的,是本欄目在京滬深三地的營業部,對投資者進行的實地調查,那麼除此之外,我們還通過大智慧的網絡系統,對投資者進行了廣泛的網上調查,於是按照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我們進行了一個分類,發現投資者實際上是對兩大類比較關注,一個類就是關於政策變化,已經制度建設等等比較宏觀的問題,另一類就是和市場,投資者自身利益結合比較緊密的問題了。那今天我們就先來關注這第一類的問題。那麼在調查顯示説,投資者對於股權分置的問題關注度是最高的,關注度超過了80%,那麼投資者為什麼如此關注股權分置這個問題呢,我們先來聽一聽投資者的聲音。

  投資者:股權分置的問題,是一個大問題,也不是我們中小股民能解決的了的問題,但是我們股民由於與切身利益相關,我們還是比較關注這個問題的,希望國家能有一個雙贏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投資者:我認為股權分置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我們舊體制和新有體制轉換過程中必然産生的一個問題。比如説咱們不流通的那部分,實際上是國有資産,那麼如何把它去管理的更好,這決定以後改革的道路,走的是否成功。

  主持人:那麼投資者是有投資者的考慮,現在我們再來連線的專門研究股權分置問題的專家就是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的理事長王連洲先生,聽一聽他的觀點,您好王連洲先生,那麼您認為為什麼投資者會在2005年非常關心股權分置這個問題呢?


  觀點:股權分置的解決決定股票投資價值

  王連洲(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理事長):中國的投資者十分關心05年股權分置究竟怎麼解決,他們之所以關心這個問題,是因為股權分置決定著中國的證券市場,究竟有沒有真正的切實的投資價值,因為股權分置它的本身對投資者來説,是一種不公平的一種行為,因為股票的發起人他是一塊錢,而投資者呢,是高價5塊錢,甚至7塊錢入市,一入市就縮水,而發起人10幾年來,他的資産凈值提高了150%多,而投資者縮水了40%,這個事情本身説明,股權分置對投資者來説,是一種利益的侵害。

  主持人:那麼您覺得在2005年,這種狀況會不會有一些變化呢?

  觀點:股權分置制約證券市場發展

  王連洲:股權分置問題在新一年當中,應當有所推進,從監管層面來説,因為專家學者業內人士提了很多的意見,已經形成了共識,股權分置是中國證券市場存在主導問題的根本缺陷,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的證券市場沒法再繼續前進,再繼續發展。從投資者來説,這個問題不解決,他就不可放膽的去投資于中國的股市,大家不會再被忽悠下去,大家的投資理念,投資他會分析中國的股市,就在這根本性的問題上,如果不進行解決,他就不會再投資,因此股權分置的問題應該有所解決,解決的初衷就是對新股一定要按照新的辦法來進行,不能在按老的辦法,不能在積累歷史的遺留問題,我想這個問題在新的一年當中,肯定有所推進,這是沒問題的。

  主持人:好的謝謝王連洲先生,另外從調查當中我們也看到投資者還對一個問題的關注度非常高,同樣也是超過了80%,那就是對於落實國九條的關心,我們來看一看投資者對於落實國九條有一些什麼樣的期待。

  投資者:國九條剛剛推出的是時候,我們確實很歡欣鼓舞,是在它具體實施的將近一年的時間裏,給我們的感覺,第一偏差很大,第二時間又推的太長了,讓我們覺得很失望。

  投資者:國九條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大家都非常關注,現在國九條公佈以後,好像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主持人:其實大家對於落實國九條的預期很好理解,因為當初國九條推出的時候,也確實引發了一輪行情,那麼在05年它的進一步落實,有可能會給我們的證券市場帶來一些新的活力,所以大家對它充滿了這種期待和希望,那下面我們再來連線一位業內人士,我們聽一聽國都證券的吳明對此有什麼樣的看法?你好吳明,大家確實非常希望國九條在2005年能夠有一個進一步的貫徹和落實,你覺得如果投資者來關注的話,應該關注哪些方面呢?

  觀點:重點關注新股詢價 分類表決 品種創新

  吳明(國都證券研發中心高級研究員):國九條的實施確實對證券市場未來發展進行了規劃,所以它弱勢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那麼就05年而言,整個的國九條落實,我認為有三個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是新股發行,採用新股詢價制之後,詢價制的實施將會使機構對新股的價值定位和價格定位進行重新的判斷,那麼有利於股票定價的這種發展,但是隨著詢價制度的出現,將會使它成為一種新的詢價一族,用來把博學壓低上差價,作為主要的目標,但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在這種兇牛交替的過程中,這種價值定位,價格定位之間差距,將為投資者提供一種投資機會,那麼第二點05年需要關注的,就是分類表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分類表決主要還是給機構投資者提供的話語權,那麼到底能不能實現它本身的意圖,還繼續進一步觀察的過程。那麼第三個方面,就是所謂的投資品種的創新,那麼投資品種創新,我們希望在05年能夠推出有利於市場,但是也有些方面要值得關注,像QDII,非流通股轉讓這些,對市場到底有何影響,還需要繼續觀察。

  主持人:那麼投資者應該是從這三方面來關注國九條進一步的落實。好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投資者還關心的一個問題,那麼有一個問題,關注度是超過了70%,那就是大家比較關心在2005年宏觀調控,還有監管改革,我們先來看一看有關宏觀調控的方面,投資者在想些什麼?

  投資者:宏觀調控我認為,對我們來説很重要,這對於我們選擇什麼樣的行業,什麼樣的公司的股票進行投資是相當重要的。

  投資者:最關心一個是CPI,利率匯率的變化。

  記者:為什麼覺得這個非常重要?

  投資者:因為這是最宏觀的一個面,我們股市裏講,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那麼涉及到的一個就是一個系統風險問題。

  主持人:其實有關於2005年宏觀經濟的趨勢,我們在前幾天的大趨勢的節目當中,已經是給投資者做了一個詳細的分析了,那接下來我們再來連線一下吳明,吳明那麼請你在結合投資者的這種疑問,還有包括券商機構的一些研究的結論,你再給投資者來簡單的匯總一下,投資者應該關注宏觀領域的一些什麼樣的問題?

  吳明:像宏觀領域主要是四個方面關注,一個是GDP,還有CPI,利率政策匯率政策,那麼對於前幾者大家都已經有所了解,那麼對於利率政策,許多機構都提出了相同的看法,認為05年還會加一次息,或者兩次息,加息的幅度不會太大,在25個基點到75個基點左右,對匯率政策,應該説還會保持一種穩定態勢,但投資者需要注意美國所實行的弱勢美元的對市場的影響。

  主持人:那麼如果從這四個方面我們去關注的話,你覺得它又如何和投資者自己實際的這種投資操作和策略結合起來呢?

  吳明:像05年最重要的還是考慮整個的宏觀經濟的影響,考驗機構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資産配置的一種能力,那麼實際上大家可以一個對應的變化,一種對利率政策來説,利率對航空股的影響,和對銀行股和房地産股影響就相對比較大,那對匯率政策來説,對航空股的影響,實際上這種負債率比較高的南方航空這些影響會比較大,大家可以具體經過加以具體的分析。

  主持人:好的吳明,我們剛才也提到,實際上投資者關注度超過70%的,除了宏觀調控方面的問題,還有就是對這個監管改革,因為我們知道去年是資本市場出臺改革和發展措施最多的一年,密度非常的大,那麼在今年這些政策的效應會如何的顯現,監管改革會不會有一些新的進展,我們再來看看投資者在這方面有一些什麼樣的預期?

  投資者:監管改革,如果這個不做好的話,股民對它的信心也喪失了,像現在好多都是這樣的,出了這麼多問題,今年已經發了五道禁令牌,這五道禁令牌裏頭,都是我們原來沒有做好的問題,如果做好了老百姓信心也就上去,不會這樣的了。

  投資者:我認為現在監管的問題,好像力度還不太夠,而且監管的好多問題沒有得到澄清,這樣對市場發展是會有很大的影響的。

  主持人:從對投資者的採訪來講,我們感覺他們是希望在2005年這個監管的力度能夠加強,現在我們再來連線一下線上的嘉賓吳明,你好吳明,那你覺得2005年監管改革將會給我們的證券市場,以及投資者會帶來些什麼呢?

  觀點:規範上市公司運作是基礎

  吳明:應該説為上市公司的監管,對上市公司的規範運作,以及證券市場參與總體的這種個股監管,在2005年還將繼續加強,這是有利於證券市場長期發展的,但在不同的階段,應該採取不同的監管手段,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還都起步階段,那麼目前監管對象,應該從最低層做起,也就是我們所認為的,上市公司應該最先做到規範,那麼防止上市公司做假,造假,制止上市公司作假推動行為的源泉,以及加大對上市公司造假作假的懲罰力度,特別是上市公司高層作假的力度,這樣只是讓公司得到凈化,才能有利於證券市場長期的發展,這樣對證券市場發展才是有意的。

  主持人:好的,謝謝吳明參與我們今天的線上討論,好了,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是了解和解讀了投資者2005年最關心的一些宏觀還有制度層面的問題,那麼在週四的節目當中,我們會繼續去了解和解讀投資者關心的,和市場以及自身利益相關的一些焦點問題,也歡迎您到時留意收看,好,下面的節目時間裏,將是有最新的上市公司的公告,我們稍時休息,50秒的廣告之後再回到節目當中。

責編:劉科研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