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2004年世界人口日 > 正文

我用挑戰和自信詮釋青春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2日 15:50)


  1983年9月24日傍晚,我降生在太行山腳下的一個農民家裏。此後,便開始了生命的旅程,是福是禍,不得而知,然而特殊的家庭背景給了我更多的敏感,更多的滄桑和堅強。

  我的父親誠實而勤勞。兒時的記憶中,父親的形象很模糊,因為他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幾次見面也是來去匆匆,一向沉默寡言的父親也從來不會與我這個女兒表示親昵的行為。

  自從我記事起,身體虛弱的母親就很少下地幹活,連到山下挑水也很吃力。我常常羨慕小夥伴們有一個能上山、能下地的母親。為了能吃到一些水果和野菜,從小我就經常在星期六、星期天提著籃子跟在嬸嬸、大娘後面翻幾座山拔韭菜、挖山藥,回來讓母親腌起來,這樣可以吃很長時間。有時還要上山拾幹柴,背回來讓母親燒火做飯,為此我犧牲了許多玩耍的時間。但正是這艱苦的生活不僅賜予我健康、強壯的身體,也賦予我面對困難保持的自立、自強的個性。

  山上的童年歲月是永遠值得懷念的,儘管那時我有被同學欺負的慘狀,有在寒風中手腳麻木凍得全身發抖的無奈。但是,啟蒙老師的一番話卻影響了我十幾年,至今仍記憶猶新。他説:“要想走出大山,就要考大學。”他一輩子所教的學生中,有三十多名大學生,現在有的是博士,有的是教授,有的是工程師,工作在國內各大城市。那時我有一個願望,將來也要上大學,不管生活有多苦。

  母親終於在我十二歲時不堪忍受山上不便的交通和條件的艱苦,帶領著我和弟弟來到老家——河南新鄉郊區落戶生活。本來懷著美好的生活希望,卻不知更加殘酷和沉重的生活即將開始。

  只帶了幾條被子,我們全家四口人租了一間喂牲口的小平房。用著別人將要扔掉的方桌,這也許要算唯一的傢具了,而且也是陪我每晚學習到深夜的寫字檯。每個月我們只舍得吃兩斤油,一個月二十多塊錢的房租也要算一大筆開銷了。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五年,我在漸漸長大中變得沉默、敏感和要強。本來村裏人就特別排擠外來人,況且父母既無權也無錢。父親承包的工程在那幾年由於種種原因,不但沒掙到錢,反而賠進了工人的工資,一向沉默的父親更加冰冷了。

  但不管生活多麼艱難,開明的父母從來沒有阻止我求學的道路,這不僅因為我在學習中出類拔萃,更重要的是父母對“知識改變命運”的理解和對我所做的選擇的尊重。這一點,我感謝他們,永遠永遠。

  不負父母所望,我以當時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高中,我向著目標一步步邁進。2000年,我17歲時,經過五年的勤儉節約,父母也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蓋起了五間平房。我終於擁有"屬於自己家"的自由。

  但全家還沒來得及高興,卻不得不接受天災人禍的事實。2000年夏天,雨水特別多,村頭的養魚場全部被淹,調皮的弟弟去捉魚時溺水而亡,那年他11歲,我曾經幼稚地幻想:會在某天推開門時聽他喊我一聲"姐"。然而,這樣的情景在夢中出現多次,眼前卻是母親蒼老憔悴的面容,和父親的飽經滄桑的臉和黯然神傷的眼睛,猛然間我才明白:生命真的很脆弱,它可以在短短一天甚至短短的一瞬間消失。17歲的我變得異常叛逆和懷疑,對於探索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的問題,我的思想變得徬徨。

  一向要強的自己儘管從來不想輸給男孩,併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但在弟弟溺水後的一段時間裏,我分明感到了周圍人異樣的眼光。他們似乎在懷疑我們一家三口今後該怎樣生活。父母儘管遭受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巨大悲痛,但他們卻異常堅強的生活、勞動,為的是給我的學習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為了我的未來,父母真是用心良苦。

  由於繁重的學習課程,和平時省吃儉用造成的營養不良,以及遭受巨大變故的思想波瀾,使我在本應很有希望的高考中名落孫山。那一年,我想過自殺。但我在讀懂了飽經滄桑的父母時,我卻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因為我是父母生命中存在的唯一寄託。

  於是,我義無反顧地走進高四枯燥和苦澀的教室,我繼續苦苦尋找自己的未來,重新拾起破碎的夢想。由於壓力過大,考試期間嚴重的失眠使我僅僅考取了省內的一所本科院校,即使如此,我依然成了全校的全村的“英雄”,因為村裏的女大學生太少了。經歷了種種失敗和挫折之後,我明白在物質條件極其匱乏的環境中,一個女孩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需要忍耐和等待。

  在大學,我的生活中很少有漂亮的衣服和精心的打扮,更多的是深入地學習專業和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一次次優異的成績和各種證書都會引來別人羨慕的目光,對我來説,它加重了我自信的砝碼,讓我慢慢地走出心中的沼澤地。但這遠遠不夠,我要自修完本科、還要考研、甚至考博……一步步向自己挑戰。

  從來不敢用華麗的衣裳和美麗的面孔來詮釋青春,因為在我的字典裏,青春是不甘於現狀的挑戰和自信。

  (作者:河南省許昌學院東校區教育科學系03級2班 閻小劃)

責編:吳曉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