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義無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9日 11:59 來源:CCTV.com

  編導:韋紅雨 攝像:張軍濤

  一個遠在南洋的華僑,一個富有的實業家,在祖國危難的時刻,他用民族氣節凝聚起海外僑胞,來投身保衛祖國的戰鬥,他就是著名華僑領袖陳嘉庚。

  這是廈門市集美鎮的標誌性建築,紀念碑上的鐫刻的“集美解放碑”是毛澤東主席親自題寫的,這座碑下面長眠著的是偉大的愛國華僑陳嘉庚,他在祖國最危難的時刻,帶領南洋廣大僑胞投身到中國人民偉大的抗日鬥爭中,而其中表現出來的民族大義也遠不是這塊碑能夠完全表達的。

  今年88歲的陳共存先生,是陳嘉庚的親侄兒,他無數次回到家鄉集美,每次都要前來拜謁他敬仰的伯父。他一直都想弄明白伯父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陳嘉庚一生大義正氣,有過許多讓常人無法理解的做法.

  1945年抗戰勝利,毛澤東讚揚陳嘉庚“華僑旗幟,民族光輝”。1984年,來到廈門視察的鄧小平,也欣然命筆,用同一評價為陳嘉庚題詞。那麼,這八個字所概括的是陳嘉庚怎樣的非凡人生呢?

  (採訪 陳嘉庚的侄兒 陳共存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名譽會長)

  陳嘉庚後代的人是有一些,但是真正能夠了解他的思想的,這種不是平常一般人能夠理解的,人家普通一般都不理解,怎麼一個怪人。

  一般人難以理解的陳嘉庚,一生都對中華民族的安危強弱,充滿了憂患意識。早在1928年,北伐軍進攻濟南,駐紮濟南的日本軍隊,聲稱要保護日本僑民利益,突然對北伐軍發動襲擊,野蠻殺害特派員蔡公時,同時殺害中國軍民3千余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濟南大慘案。引起了國人的極大憤慨。一時間,消息傳到各地,身在南洋、擔任新加坡“怡和軒俱樂部”總理的陳嘉庚,立刻登報,呼籲南洋華僑齊心協力,捐款捐物,救濟山東受難同胞。在“山東慘禍籌賑會”上,陳嘉庚被推舉為主席,由此揭開了南洋華僑抗日救亡運動的序幕。

  (採訪 陳嘉庚的侄兒 陳共存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名譽會長)

  到了七七抗戰的時候,全南洋的這些華僑都想説,怎麼樣來支援中國被侵略、抵抗日本,當時各地自己發動,但是缺乏一個領導,為什麼會找陳嘉庚,就是因為他辦學和提倡科技的關係,對南洋大家的影響很大,所以大家就公推他來做這個南僑總會的主席。

  在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海外華僑紛紛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在南洋華僑帶動下,中國旅歐、旅美、旅澳等世界各地的華僑也組織起來,加入到聲援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及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中。陳嘉庚,也成為海外華僑的風雲人物,由於他具有領導華僑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的組織才能,受到廣大華僑的擁護與愛戴,是南洋華僑參與中國人民抗戰的領袖。

  1874年10月21日,陳嘉庚出生在廈門集美鎮的一個華僑家庭:父親陳杞柏在新加坡經商,陳嘉庚和弟弟陳敬賢,是由勤勞善良的母親一手帶大的。

  少年陳嘉庚目睹了帝國主義列強的蹂躪和掠奪,看到自己民族的落後與愚昧;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憂國憂民的意識。

  (採訪 陳嘉庚的侄兒 陳共存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名譽會長)

  陳嘉庚在那樣環境裏面長大的,所以就覺得中國老是受人家欺負,所以,應該怎麼樣才能夠把中國搞好,他從小就是這樣的想法。

  1890年,十七歲陳嘉庚秉承父命,出洋來到新加坡。他親眼見到,在這裡的中國華僑靠出賣苦力,艱辛創業。但他們的心與祖國相通,他們盼望能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做後盾,才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和人格的尊重。

  (採訪 華僑博物院(廈門)名譽會長 陳毅明)

  海外華僑應該説跟祖國是同命運的,一直關注著祖國的命運,特別在九一八以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這樣一次一次的暴行,在海外對華僑來説,是一次一次地刺痛著他們的心。

  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繼轟炸瀋陽,再襲北京,強攻上海,血屠南京後,日軍把戰火幾乎燒到中國全境。南洋是海外華僑離中國最近的聚集地,800萬華僑與祖國心心相連。1938年10月,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成立,簡稱南僑總會。參加會議的45個地區的164位代表,一致推舉陳嘉庚為總會主席,莊西言、李清泉為總會副主席。在八年抗戰中,南僑總會共募集抗日捐款50億元,以及飛機、汽車、醫藥用品等大量物資,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戰爭。

  (採訪 陳嘉庚國際學會會員 洪永宏教授)

  他(陳嘉庚)當時為了這個抗戰,他奔走呼號,盡了他最大的努力,所以南洋的抗日運動,開展的轟轟烈烈,他們捐的義捐,跟匯進來的匯款,已經成為國民政府在抗戰期間的財政支柱。

  陳嘉庚在繼承父業之後,表現出非凡的經商天才。他先後經營過水果種植、罐頭生産、橡膠種植和加工,投資房地産和航海業,擁有了鉅額財産,成為南洋著名的華僑實業家。

  (採訪 陳嘉庚的侄兒 陳共存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名譽會長)

  他(陳嘉庚)這個人的性格,非常特別,假使説我跟他接觸很多,不是,我跟他真正坐下來談只有三次,第一次見到伯父,雖然見到以後,那個時候我看見他,眼淚就要掉下來,因為什麼呢,他跟我父親很一樣,那時候我的父親已經過世了,所以非常激動,他跟我談了兩個多鐘頭,談的是什麼事情,我記不清楚,只記得一句話,他説現在假使有黃金在地下,我也不想去撿它,這句話給我印象很深,我説為什麼黃金在地下,那個時候我們正在想賺錢,他又不留錢給我們,我們只好自己找生活,那為什麼這樣呢,也是莫名其妙。

  在陳嘉庚眼裏,金錢並不是他追求的目標。他一生追求的是實業和教育救國。但到了民主運動高漲的時候,他也積極站到了社會發展的潮頭。1909年,他結識了孫中山,接受了他的政治理想和革命主張,隨後他毅然剪去髮辮,加入了革命組織同盟會。

  (採訪 陳嘉庚的侄兒 陳共存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名譽會長)

  大家只曉得陳嘉庚是一個百萬,千萬,或者億萬富翁,但是不曉得他這個人的個性,是大不相同,人家賺錢是為自己,但是他賺錢是為教育。

  辛亥革命以後,陳嘉庚滿懷熱情,投身到實業和教育救國之中。1913年,他在家鄉建小學,辦師範,又在家鄉與南洋創辦中學。從建設校舍到聘請師資,從設計課程到確立校規校訓,他和弟弟陳敬賢,樣樣事情都親歷親為,盡心萃力。陳敬賢為辦學嘔心瀝血、積勞成疾,49歲便英年早逝,臨終時身邊只剩下一塊銀元。 但陳嘉庚矢志不渝,于1920年又創辦了名揚中外的廈門大學。

  抗日戰爭,暫時阻斷了陳嘉庚教育救國與實業救國的計劃。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他帶領南洋華僑又投入到抗日救亡中來。

  (採訪 :陳嘉庚國際學會會員 洪永宏教授)

  當年抗日戰爭時期,南洋華僑對中國抗戰的貢獻大體上有三個方面,第一個就是政治方面,輿論方面,在世界各地掀起聲討日本侵略,使國際同情我們,第二,經濟上它?已經成為國民政府的財政支柱,第三就是它?的直接參戰,南僑機工就是南洋華僑直接回國參與抗戰,

  1939年,戰爭形勢日益緊急,中國沿海港口都被日寇佔領或封鎖,只剩下滇緬公路作為惟一國際軍事補給線,國民政府急電陳嘉庚代為招募司機與機工回國。陳嘉庚立即發出通告,號召華僑青年積極參加。

  (採訪 :南僑機工 王亞六 87歲)

  那時候我們回國的時候,有條件的,20歲以上,40歲以下才能參加報名,

  (採訪 :南僑機工 楊保華 91歲)

  有的隱瞞歲數,40多歲了,甚至他可能有孫子了,他還來參加,當時參加中還有女扮男裝的,當中李月美一個,其他還有四個名字我不大清楚,可是她們熱心,都是瞞著父母,她們都來參加,還有的十幾歲都來了

  (採訪 :南僑機工 蔣印生 78歲)

  (我)13歲,在家裏,已經學會了開小汽車,那麼,回到國內,經過西南聯大的培訓,培訓時人家就説,怎麼車子上看不到人啊,我就放掉方向盤,座位上墊個墊子,我膽子還是很大的,從內心我就不怕。

  (採訪 :南僑機工 楊保華 91歲)

  我們可以説海外這些歸僑對祖國是熱愛的,不管年紀大,年紀小,大家都願意回來,包括我在內,我未婚妻不要,父母不要我就來參加,這個為什麼這樣,我不願意當個亡國奴,

  在陳嘉庚的號召下,21天之中,就有3200位技術高超的熱血青年,放棄待遇優厚的工作、安逸舒適的生活,先後分九批來到了抗日烽火前線。他們有的拋妻別子,有的自帶全套機修器具;甘願犧牲,一心報國。

  (採訪 :南僑機工 王亞六 87歲)

  我們回國的時候他(陳嘉庚)對我們講,你們這一批人回國參加抗戰,是代表華僑八百萬父老回來的,你們要等到抗日戰爭勝利,你們才能回來。

  滇緬公路從雲南昆明到緬甸臘戍,全長1146公里。開車奔走在這條山間公路上,不僅要躲避敵機的狂轟濫炸,還要翻越海拔三千余米的橫斷山、怒山與高黎貢山,那裏地勢險惡、山路崎嶇,塌方險情,屢見不鮮。還要經受氣候炎熱、瘧疾瘟疫等惡劣自然條件的折磨。但是南僑機工們忠於職守,不怕犧牲,確保了這條抗日“生命線”的暢通。

  (採訪 :南僑機工 楊保華 91歲)

  陳嘉庚先生曉得我們南僑機工在滇緬公路跑的話,蚊子一叮就要打擺子,他就是千方百計搞奎寧,就是治擺子的藥運來,後來他了解到南僑機工在滇緬公路跑、穿的連衣褲,非常破的,後來他又是帶了毯子,衣服,還有衛生衣什麼東西都送了過來。

  1942年,日軍在佔領緬甸後,沿著滇緬公路向雲南逼近,為了阻止日軍進攻,惠通橋被迫炸毀。許多南橋機工來不及撤退,被日軍抓住,慘遭殺害。

  (採訪 :南僑機工 翁家貴 91歲)

  就是我有一個老鄉朋友,他被日本人抓到了,他車子在那邊過不來,日軍抓到了就(讓他)修破壞的涵洞、橋梁,修好了以後,修好了以後這些人就被槍斃了。

  日軍對發揮重要戰略作用的滇緬公路惱恨不已,日夜狂轟濫炸。南僑機工冒著被炸、翻車的危險,保證了戰略物資的順利運輸。從1939年到1942年,南僑機工先後搶運軍用物資45萬2千余噸。

  在這1000多公里的滇緬公路上,就有一千多名南僑機工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生命,平均不到1公里,就埋葬了1名機工英雄的英魂。

  這些至今定居昆明、沒有回南洋的老機工們,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記得當年出征時陳嘉庚先生的囑託,幾十年前他們出生入死,無怨無悔,當年的戰鬥經歷,成為他們人生道路上,一段永遠抹不掉的記憶。

  (歌聲)

  槍口對外,瞄準敵人,不打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我們是鐵的隊伍,我們是鐵的心。維護中華民族,永做自由人!一二三四!

  日軍為迅速侵吞中國,一方面強化對抗日力量和抗日根據地的軍事打擊,另一方面誘降抗日營壘中的右翼勢力,戰與和,成為判斷是非的試金石。

  (採訪 陳嘉庚的侄兒 陳共存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名譽會長)

  陳嘉庚的個性,他只認是非,不管是朋友不是朋友,比如他跟汪精衛是好朋友啊,但是反對汪精衛也是他第一個人,

  早在辛亥革命時期,陳嘉庚就認識汪精衛,對他印象很好。他在創辦廈門大學的時候,曾想邀請汪精衛來當校長。到了1938年10月,當聽説汪精衛謀議投降,他十分憤怒,多次打電報詢問究竟,並把來往電文刊發在新加坡的中英文報紙上。後來,他又以國民參政員的身分向在重慶開幕的國民參政會第二次大會發出電報提案:“敵未出國土前,言和即漢奸”。著名社會活動家鄒韜奮先生稱讚這一提案,為古今中外最偉大一個提案。這一提案的通過,極大地激勵了一心抗戰的民族精神,更是對投降派的沉重打擊。

  (採訪 陳嘉庚的侄兒 陳共存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名譽會長)

  大概是1940年,那個時候(陳嘉庚)覺得,我們只是捐錢不夠,應該要去實地去訪問,去慰勞。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進入持久戰階段,戰爭打得更為艱苦,國內戰場上的種種消息,通過外電傳到南洋。為使海外僑胞與祖國直接溝通,既鼓舞和慰問奮勇殺敵的抗日將士,又激勵南洋僑胞支援祖國抗日的熱情,陳嘉庚組織並帶領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回到祖國。

  (採訪 華僑博物院(廈門)名譽會長 陳毅明)

  在當時的情況下,他認為蔣介石統一了中國,所以他支持蔣介石,一直到抗日戰爭時期,他把他當做是國家的領導,中國抗戰的一個領袖,但是他一回到重慶,跟蔣介石一接觸的過程當中,他就大失所望,

  (採訪 :陳嘉庚國際學會會員 洪永宏教授)

  就是什麼東西準備了很多,很豪華,準備了一切,來想辦法討好他,但是陳嘉庚看到這些非常的不理解,非常的冷淡冷漠,

  (採訪 華僑博物院(廈門)名譽會長 陳毅明)

  總的意思就是前方吃緊,後面緊吃,就是大吃大喝,甚至是電燈白天照樣亮,這個陳嘉庚都看在眼裏,亂七八糟,管理不善,所以他就提出來,要到延安去看看。

  陳嘉庚一行來到延安,實地調查和所見,出乎他的想象,他看到邊區政府支持農民開荒生産,鼓勵工商發展經濟,百姓言論自由,八路軍戰士苦練殺敵本領,給陳嘉庚留下了深刻印象。毛澤東親自接待了他,並盛情招待了他一頓非常儉樸的便飯。

  (採訪 華僑博物院(廈門)名譽會長 陳毅明)

  就在毛主席的窯洞門口,擺了一張桌子,這個桌子桌面是不平的,然後鋪一張紙,紙鋪了以後,菜還沒有端出來,一下子風就吹了,乾脆這張紙也不要了,就是一張不怎麼平的這麼一個臺面,然後,毛主席就説,你是遠方來的客人,特地買了一隻雞,煮了雞湯給你。

  (採訪 陳嘉庚的侄兒 陳共存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名譽會長)

  他一看見延安那種延安精神,非常樸素,非常平等,非常自由,言論自由,樣樣都(好),所以他就覺得,這種相對比來,剛剛180度相反,所以這個是他的理想。

  慰勞視察回來,陳嘉庚更堅信抗日戰爭一定會勝利。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突襲佔領了新加坡,英國總督放棄諾言,率領英軍投降。日本人知道陳嘉庚以堅決反日著稱,在新加坡全城以至印度尼西亞大肆搜捕。陳嘉庚十分機智冷靜,在朋友和華僑的掩護下先後藏身於蘇門答臘與爪哇島,指揮南洋華僑堅持抗敵鬥爭,直至迎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1945年10月6日,陳嘉庚回到了他的第二故鄉新加坡,(10月21日新加坡舉行萬眾歡迎陳嘉庚歸來大會)。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誕生。毛澤東主席致函陳嘉庚,熱情邀他參加政治協商會議。陳嘉庚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親眼見證了他的理想將在整個中國實現的起步。

  (1950年陳嘉庚親自設計並出資修建了集美解放碑,他為中國人民的新生活感到由衷的喜悅。)1961年陳嘉庚病逝,鄉親們把他安葬在紀念碑下,今天站在紀念碑下,仰望這儉約高聳的碑身,仍然為陳嘉庚民族大義,赤子情懷而感動。(在陳嘉庚的故鄉,人們看到了他走過的教育救國、實業救國的一生,也看到了他為民族振興執著貢獻的一生。在陳嘉庚安眠的鰲園,人們看到了民族的解放和知識的普及已經成為現實,這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陳嘉庚、一個為中國抗日戰爭做出巨大貢獻的陳嘉庚——大義如天,何須要留下痕跡呢?)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