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臨沂《古墓之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04日 13:37 來源:CCTV.com

  編導:易曉斌  攝像:費小平

  和所有的公司白領一樣,張言身穿職業套裝走進了她的辦公室,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惟一不同的是,她的辦公室是一座古墓。而且她至今還不知道這墓室的主人是誰。

  每天都會無數次地穿梭于這間墓室,應該説接觸的遊客也比較多,他們都對墓主人身份這個問題感到非常好奇。其實作為我自己來説,也非常希望能了解歷史,接近歷史。

  沂南漢墓博物館講解員:張言

  從第一天踏進這座古墓開始工作起,張言便細心觀察這座墓室中的一切,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希望能夠從中找到一些線索。

  漢墓所在的沂南縣北寨村處於一個四面環山的小盆地,北靠縣崮山,西臨汶河。張言剛來到這裡,就聽當地的老百姓説,沒發現漢墓以前,這裡是一個高高隆起的大土堆,被稱為將軍冢。傳説曾有個大將軍葬在這裡。但這只是隨便説説的家常話,村裏人誰也沒有當真。農民們蓋房子就到這裡取土,一天天就把土堆推平了。沒想到,竟然有一天會露出一個墓室來。難道真的有將軍葬在裏面嗎?

  如果説,這個長8.7米,寬7. 5米,高3.1米的古墓是一座微縮的地下宮殿,那麼當人們走進來的第一感覺就是家徒四壁。除了一些陶器殘片,這裡沒有屍骸,沒有陪葬器物,更沒有金銀珠寶,看熱鬧的村民散去了,把這個空空蕩蕩的古墓留給了考古人員。

  在中國的墓葬傳統中,地下的墓室就象徵著地上的家園。這座墓室坐北朝南,由前、中、後三個主室、東邊3個側室和西邊2個側室組成。

  這個地方為前室,前室為祠堂,兩邊的側室是車馬庫,一邊放車一邊放馬。

  中室為客廳,兩邊的側室為廂房,既可以往僕人丫環,也可以放置一些物品。側室裏面還有一個衛生間,裏面刻畫得比較好,有蹲坑,放腳的地方還突出出一塊來,也就是説從這個廁所都能看出當時的文明程度。

  後室是安葬男女主人的地方,東西兩間,東邊一間是安葬女主人的地方,這邊是安葬男主人的。

  沂南漢墓博物館副館長:呂宜樂

  憑藉一點點微弱的光亮,盜墓賊在這個80多平方米的地下宮殿裏穿梭著,將所見之物一一搬走。不知道當初究竟搬了多少次,才把這墓室中的隨葬物品一掃而空?

  經過盜墓賊瘋狂洗劫,所有可以用來判斷這座墓室年代、墓主人身份的證據全都被破壞了。惟一可以大致判斷出歷史年代的,就是墓室中畫像石的雕刻技法。淺浮雕、透雕、陰線刻、鏟地線刻這些刻法在山東地區都具有東漢晚期的特點,於是考古人員在最終的發掘報告中初步斷定這座墓室建造于東漢末年。

  這幅刻在古墓門楣上的胡漢戰爭圖又把我們帶回到歷史上那個戰亂紛繁、社會動蕩的年代。翻山越嶺而來的胡人,眼眶深凹、鼻梁高挺,身上穿著短裝,頭戴胡人特有的皮帽。有的拿著刀、有的持著盾,似乎要搶攻過橋。而另一方濃眉大眼的漢人毫不示弱,手執兵器予以堅決反擊。兩軍對壘必有死傷,漢人士兵似乎處於上風,這大概要歸功於指揮員督戰有方。難道這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的軍事將領就是墓主人的生前寫照?

  採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超

  像這樣的胡漢戰爭圖在山東這一帶的漢代畫像石裏面發現了不少,很多幅。所以很多學者對這個很感興趣,都還進行討論。有好幾種不同的看法,比如認為,反映了當時漢朝漢民族和這個匈奴或者其他北方屬於叫做胡這類的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有的認為,它可能是表達了當時人們對於天下太平的這種祈求、希望。有的可能認為它是表現了墓主向西方世界靈魂前進的道路上,有軍隊去替他開平道路。

  無論墓主人是否真的是一位帶兵驅逐過胡人進犯的將軍,但是能夠建造這樣一座氣勢恢宏、富麗堂皇的地下墓室,他至少應該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沂南在歷史上被稱陽都,有史書記載的陽都人,就屬諸葛家族了。

  採訪:諸葛亮故里紀念館館長:孫元吉

  六百年前就説是這個地方是諸葛亮的故居,在那個地方有,也可能在這個地方,現在都種了大棚地了,所以把這個碑立在這個地方。諸葛亮十二周歲以前就出生(生活)在這個地方。

  傳説中國本來沒有諸葛這個複姓。2000多年前,諸葛亮的先祖本來姓葛,當他們從山東諸城遷居陽都時,發現當地已經有人姓葛了,為了以示區別,就在“葛”的前面加了一個諸城的“諸”字。

  今年八十三歲的孫元吉老人目前還擔任著這座諸葛亮故里紀念館的館長。老人家一輩子都不曾離開過這個諸葛亮只生活了12年的陽都古城。雖然時空錯位了1800多年,但是他至今都以自己是諸葛亮的同鄉而自豪。

  諸葛亮十二歲喪父,他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曾任泰山郡丞,相當於現在的地區專員。在當地也是個頭面人物。他會不會就是這座漢墓的墓主人呢?

  沂南漢墓博物館現在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門票50元。平時來這裡參觀的人不是很多。剛剛吃過午飯的張言開始了今天的第一次接待任務。對於博物館來説,遊客不多,無疑會影響收入,但是像漢墓這種特殊的參觀項目,一旦大批人員長時間進入,就會威脅到墻上的這些漢畫。所以通常情況下,遊客在墓室裏停留的時間不允許超過5分鐘。在看過墓室的大體結構後,講解員會把遊客帶到拓片室做細緻的講解。

  採訪:沂南漢墓博物館講解員:張言

  我們知道這間墓室它有很多目前在全國獨一無二的一些造型,就像這兩條倒卸的半身神龍,這個造型可以説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但是因為它比較低一些,所以每當遊客在穿梭于這間墓室參觀的時候,有時候就會不注意、不經意地撞到這個龍的角,每當這個時候,雖然説我們應當以遊客第一,感覺他疼的是他的頭部和他的身體,但其實那時候我心裏真的是一種特別心疼的感覺。

  這座漢墓一共有280塊石塊組成,有42塊漢畫像石。每一塊石頭將要放置在什麼位置,刻畫什麼樣的內容,都經過精心的設計、嚴格的加工,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所有石塊加工成預製件之後,再按照總體設計要求進行組裝。

  採訪:沂南漢墓博物館副館長:呂宜樂

  像這塊石塊,它是雕刻的一塊蹶張,這個蹶張在咱們北寨漢畫像石墓的墓門部分上部有這樣一個形象。這個形像是比較完美的。而這一塊石塊的雕琢只是淺淺的刻了一些淺狀花紋,因為這個石塊這個角中途碰掉了,或者別的什麼原因,就不用了,把它廢棄了,所以我們把它保留在這個地方。由此也可以證明,咱們一號墓是精心準備、精細雕琢的一個漢畫像石墓。

  在距離沂南漢墓六十公里的石場,工人們正在利用現代化工具加工石料。他們不能想象,如果沒有了電動工具該怎麼和這些石頭打交道。然而,在2000多年前的古人們,無論是開採石頭、打磨石料,還是雕刻圖案、組裝預製件,一切的工作都要靠手工完成。

  超乎尋常的準確計算,貨真價實的選材用料,讓這座墓室在兩千年中沒有因為地震或者透水而坍塌,所有的畫像都能夠保存完好。如今這些畫像已經是價值連城,曾有日本收藏家願意花20萬美金購買一套拓片,但因為製作拓片會對畫像石造成致命的損傷,所以被斷然拒絕了。其實,興建這樣一座墓室,本身也非常昂貴。據記載,在當時,造一塊漢闕就需要2萬錢,像沂南漢墓這樣的工程,一般收入的家庭是絕對承擔不起的。

  採訪:沂南漢墓博物館副館長:呂宜樂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他官至六百石,沒有這個財力和能力修建這樣的墓室。

  1994年,在這座墓室的東南方向,又發現了一座和漢畫像石墓結構非常類似的墓室。而且出土了男女主人的屍骸。這似乎為諸葛珪是不是墓主人這個問題又增加了一抹疑雲。

  採訪:沂南漢墓博物館副館長:呂宜樂

  按中國傳統的埋葬方式,應該説是攜子抱孫,領著兒抱著孫子,它這座墓的位置是在一號墓的東南方向,正好是墓主人長子的位置。

  眾所週知,諸葛珪的長子就是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諸葛瑾在父親去世之後和繼母避亂江東,離開了故鄉,後來曾在吳國任大將軍。這進一步否定了墓主人是諸葛珪的説法。那麼這個神秘的墓主人又會是誰呢?

  在記載東漢曆史的《後漢書》中搜索陽都一詞,又出現了一個名字。這就是陽都侯劉邈。按照漢朝的習慣,所有的王侯都不得私自離開封地,即便是死了也要葬在原地。這位皇親國戚會不會就是墓主人呢?然而又有問題出現了。

  採訪:沂南漢墓博物館副館長:呂宜樂

  按照古代的排列方式,左為上,男左女右,而它(棺室)實際是女左男右,有人認為女主人的身份要略高於男主人。另外,這座墓室它東邊這一間比那邊那間要寬一點五厘米,它應該是墓主人建造這座墓室的時候刻意這麼做的。

  墓主人給自己的棺室設計了兩個僕役,卻位女主人安排了四個侍女,各種兵器和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劉邈的妻子是誰,如果這個墓室真的是劉邈為自己所建,那麼這樣的設計又暗示著什麼呢?這恐怕還有待於繼續考證了。

  送走了今天的第二批遊客,看看時間,張言估計不會再有什麼人來參觀了。於是把因為講解需要而隨時調整的冷光源射燈歸回原位。這些小燈能夠幫助遊客將各種精美圖案看得更清楚。

  墓主人建造這座墓室就是希望能夠養生長壽、得道成仙。他甚至將神話中掌管延年益壽的西王母雕刻在墓門顯著的地方,在她的身邊還有玉兔忙著炮製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他堅信只要這座墓室足夠堅固、豪華就一定能夠保存好自己的屍體,等待起死回生,超升到極樂世界。所以挑選上好的石材便是墓主人在設計建造墓室時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採訪:沂南漢墓博物館副館長:呂宜樂

  這裡是距北寨漢墓500米遠的一處採石場,是縣崮山採石場。這所生産的石材的石質為石灰岩石質,和我們漢墓中所刻畫畫像的石材是一樣的。你可以看一下,這些石塊的石質比較細膩,刻畫畫像的時候能展現出漢畫的一些特點來。咱們墓室中,被盜墓賊所破壞的藻井的頂蓋,後來也是從這個地方選用石材補上去的。

  其實,用石刻裝飾墓室是人類在思索生死這個主題時常見的手法。從古埃及到蘇美爾,陵墓中都有大量的石刻浮雕,但是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文明後來被其他文明所代替,而漢代奠定的中華文明卻延續至今。

  當現代人可以用電影、電視、紀錄片這些視聽手段為後人記錄下生活中發生的一切時,在石頭上雕刻圖案恐怕是古人們表達這一願望惟一的方式了。古墓裏的漢畫像成為今天我們回望漢代歷史的一面鏡子。憑藉這些記憶的碎片人們試圖拼湊出一幅消逝已久的圖景。

  然而墓主人希望在石頭上永遠記錄下來的圖案,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用意呢?在堯舜禪讓圖中,既然堯和舜頭上都能戴上象徵皇權的冕冠,而有史以來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卻毫無王者之風,形象酷似個鄉紳老頭。大俠荊軻赤裸著上身、像個武夫。難道是墓主人崇拜以德治天下的堯舜,瞧不起靠武力征服天下的嬴政嗎?這究竟是存心設計還是雕刻工匠的無知?到底是誰建造了這座墓室呢?

  這北寨漢墓就是我們祖先在這幹的,就是我們沂南人在這幹的。

  尹傳宏在沂南經營著一個雕刻徐公硯的手工作坊。當地有很多人世代都以雕刻石頭為生。一次他在舊書攤上見到了一本雜誌,一看封面,這不是自己家鄉沂南漢墓的車馬圖嗎?於是便蒙生了一個想法。

  採訪:沂南縣雕刻工匠:尹傳宏

  我就想著把它放在徐公硯上,就是叫全世界都知道我們沂南人,知道這漢畫像石是我們沂南人做的。我想叫下一代人繼承這種方式,刻在徐公硯上,祖祖輩輩刻下去。

  尹傳宏把自己對於家鄉的自豪感都融入到每一塊硯臺裏,他始終執著的認為自己的祖先就是一手一腳建造沂南漢墓的能工巧匠。然而,從畫像石所展示的內容中,學者又得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斷。

  採訪:沂南漢墓博物館副館長:呂宜樂

  我認為它是民間藝人與宮廷畫師合作建造而成的,從樂舞百戲圖這幅畫像中就能表達出來。像這個編磬、撞鐘、建鼓這是民間藝人所接觸不到的東西,只有宮廷畫師宮廷工匠才能見到的,他們把他們所見到的東西刻畫在這些壁畫中來了。

  曾經付出過艱苦勞動的工匠們也許在建造這座墓的時候就沒有想過要留下自己的姓名,也許在他們看來這並不重要。對於後人而言,如何去解讀這些文化密碼也許更有意義。

  採訪:臨沂市舞蹈家協會主席:李凡修

  這個七盤舞是在我們沂南北寨漢墓出土的百戲圖當中一幅比較完整的一個舞蹈的圖案,原始的記錄就是只有一位男舞者,立在七個盤子旁邊,94年創作舞蹈的時候,一開始就是一個男獨舞,後來通過綵排一直到演出,感覺非常單調,為了讓這七個盤子能夠動起來,我們設計了有七位女舞者,這樣每個人拿著一個盤子出場,既能擺設道具,供這個舞者在盤子頂上表演,另外增加了舞臺這種色彩。

  閉館時間到了,張言習慣性又多等了一會,然而沒有人來。這個隱藏著無數秘密的千年古墓,它的歷史就這樣又延續了一天。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