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濟源《龍渠潤澤》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8日 15:43 來源:CCTV.com

  編導:劉珈彤 攝像:方 良

  這是位於河南省濟源市境內的一條普通水渠,這條水渠與其他地方的水渠沒有什麼不同,它灌溉農田併為人們提供生活用水,但這水渠的水卻有淵源的,它是山西沁河的水.山西與濟源其交界地處群山險惡之間,水是怎樣引過來的呢?

  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濟源缺水的歷史,濟源縣地處太行山山區,從古至今都存在嚴重缺水情況,早在二千多年前的秦代濟源人就在沁河出山處開鑿秦渠,引水灌田,以枋木為閘,故它的出水口又叫枋口,那是中國古代第一個隔山引水工程,也是最早利用水流彎道原理的水利工程,因此秦渠枋口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文物價值。

  “在秦代的時候,當時限于生産力比較低下,所以當時的取水口就取在土區的地方,比較容易開鑿,見效也比較快。”

  秦代的時候,人們就想到了要建一個能攔住水流的堤壩,他們在山上砍一些木材,再把木材製成木板和木樁,按自己的想象建了簡單的水閘,其製作工藝十分簡單,沒有任何控制設施,雖然見效快卻很浪費水,而且木樁在水裏浸泡時間長了很容易腐爛。據説這是中國最早的水渠閘。

  秦渠枋口自兩漢、三國、隋、唐、至宋代都曾擴建,只有在明代才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明代萬曆年間,在沁口附近相繼開挖了利豐、廣濟、廣惠、永利、和興利五條水渠,形成了五龍分水之勢,所以秦渠枋口又稱五龍口。

  説到智慧,得走進這間門口寫著“禹後一人“的老房子裏,當地老百姓正手端祭祀貢品祭奠他呢. 原來這裡是當地人為明萬曆年間濟源縣的縣令袁應泰所修的祠堂,這禹後一人的意思是:袁應泰是治水英雄大禹之後的又一治水英雄。

  據記載,當年隔山引水的施工條件十分困難,全憑一錘一鑿淘挖而成.石匠鑿石有時臥著鑿,有時蹲著鑿,還有時需要向下附著身子鑿,有的石頭堅硬如鐵極不容易鑿進,袁應泰便提出用烈火燒,再用鐵錘敲鑿開.儘管日夜施工工程進展並不大,總長七十米的石洞工作進行了三年才全程貫通,山西沁河的水終於流到了濟源. 袁應泰每天都親臨施工現場,督促施工,他還根據地方的財力,確定鑿洞方案,選派水工、石工等二十余人負責搬石鑿洞、修建大石閘、架橋、分水石等工程。那次艱苦的引水工程後,當地百姓便提出建一座祠堂,把施工時的大小官員雕刻成像以告後人,這時已在京城做官的袁應泰得知此事便有了一個頗為驚人的決定。

  時至今日,這一古老的水利設施仍然發揮著它巨大的威力,它的名字也由一開始的枋口變化到後來的五龍口直至今天的廣利渠渠首. 遺憾的是廣利渠的水只解決了部分濟源人用水吃水的問題,而生活在另一個地區,也就是蟒河地區的人們卻一直徘徊在旱澇之苦的饑荒日子裏,在這裡對過路人有這樣一句民謠:寧給一個饃,不給一口水,原來呀蟒河是條害河,一到汛期危害就特別大,大雨衝垮河堤之後便是持久的大旱,大旱造成嚴重缺水,這裡的人對一盆水的利用,形成了一道獨特的程序:先洗臉,再洗米,再洗衣,最後再飲牛。據當地人介紹他們家家戶戶都還有各式各樣的儲水器皿。

  這條纏繞在群山腰際的河,一條人工開鑿的引水河源。不足兩米寬的渠墻向前看不到頭,向後看不到邊,抬頭是陡立的峭壁,俯首是數丈高的懸崖,耳畔不時都能聽到呼嘯的山風和嘩嘩的流水。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造就了這樣一條即使是今天看來都不可思議的空中河流呢?為了了解這條人工天河的由來,我們走訪打聽了好幾個人,他們一致推薦去找一位叫李傳清老同志. 李傳清是當時引沁工地的副總指揮.

  今年已經八十二歲的李傳清是原濟源縣的副縣長,當聽説我們專程是從北京過來採訪了解發生在六十年代的引沁濟蟒工程時,老縣長非常興奮,他興致勃勃地把我們帶到他的資料室,原來呀從一九六零年開始老縣長就對引沁濟蟒工程進行調研,從那時起他就堅持每天做筆記,小小的鬥櫃裏那些塵封了整整四十年的筆記本裏會有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呢,或許關於那個對於濟源來講史無前例的工程該由這筆記本一一道來吧.筆記本中一直提到一個叫嚇魂灘的地方, 嚇魂灘,顧名思義是把人的魂嚇掉的水灘,上有刀消的似的太行山,下有咆哮的沁河水,一個荒無人煙、鳥不生蛋的地方,李傳清介紹説嚇魂潭是引沁灌區最險惡的地方,而且他們當時在這裡還立下了一個誓言:石頭是鐵人是鋼,引不出沁水不還鄉。

  為了我們拍攝採訪的需要,作為當時工程副總指揮的李傳清電話約見了幾位引沁濟蟒工程時的老戰友,約見地點就選定在嚇魂潭。

  他們見面時的熱情和激動是我們沒有料到的,原來呀,自引沁濟蟒工程以後,他們各自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幾乎很少見面,其中有的人竟然是29年沒有見面。雖然在引沁濟蟒的時候,他們是每天都並肩戰鬥在一起的好戰友好同志。我們攝製組自然是期待著他們的相聚能給我們的採訪帶來意外的收穫。

  82歲的老縣長哭了,看到了老戰友他應該是想起了過去的那些個歲月,那些個難忘的日日夜夜吧。

  和廣利渠一樣,引沁濟蟒工程也是引沁河的水, 沁河是黃河的一大支流,發源於山西平遙縣黑城村,流經濟源市五龍口出太行峽谷後進入下游平原,全長485.5公里。(地圖示意)沁河長年有水,且水量充足,是修建引沁濟蟒渠的前提條件。可又有誰曾料到,就是這些原始而古老的工具,造就了引沁濟蟒那條天上的水渠。六五年,距今已有四十年的時間,今天來到嚇魂灘的這些英雄們曾經日夜奮戰在第一線工地,這裡的一草一木勾起了他們對那些逝去歲月的回憶。

  從南京土木工程設計學院畢業的丁懷謙是引沁渠工地中為數不多的大學生。有一次上山測量回來的時候,走在懸崖邊上,左邊是萬丈深淵,右邊是山崖,每一步都有一個固定的腳窩,而且是傾斜的,只有20公分寬,就這麼寬一個小路,我見這種險惡的山路膽怯,那個時候腿一軟右肩碰到了山石上,一下子掉了下去.幸好他是掉在了懸崖邊的一棵上,幾經週折,同伴們才把他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宋玉溫在引沁工地時是炮手,先後除險十幾次,他被評為特等勞模光榮稱號。他説他們每天上下工依靠一條繩,上下工大路就是一條繩,上工能上下工能下,有一天正在施工的時候,上頭一個石頭,那個石頭有多大呢,就像一間房那麼大,就在這個上頭,人正在底下打炮眼呢,一看上頭掉下石頭,就趕快撤離.

  徐衛偉回憶最使他難忘的就是城關營的一次工傷事故,從東潭指揮部順著這條路剛走到這個下邊的時候,聽到山上放炮聲,緊接著就從山上,急匆匆的抬下一個傷員,當時走到傷員跟前的時候,好幾個人抬著,有人背著急救箱,當時看這個人滿頭都是鮮血,當時他心裏感覺非常震撼,因為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情況,因為這種情況只有在戰場上才有,可是現在雖然這個引沁濟蟒也是一個戰場,它是一個沒有敵人的戰場,它照樣有流血犧牲。 終於有一天,已成為當地有名畫家的徐衛偉把自己在引沁濟蟒工地的所見所聞畫入了宣紙裏,他説這幅十米長卷的題目叫渴望,渴望就是世世代代受著乾旱的困擾、飽經缺水之苦的農民對水的渴望。窮則思變,正因為濟源缺水,很需要水,所以必須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必須得找到水.看到最後,我們有些費解了,畫裏的這些人腰間被繩子綁著,手裏拿著鐵鉤,繩子的另一頭好像是拴在山頂上,總之他們是被懸在空中,可在空中能做些什麼呢?

  這是整個長卷當中最精彩的一部分,這就是在描寫嚇魂潭,在懸崖除險的鏡頭,除險是最不容易的,因為底下的民工在施工以後,下面經常往下掉石頭,怎麼樣把上面的險勢除下來,就是因為這個懸崖很高,必須得從上面把它吊下來,吊下來以後,這個民工們,用這個鐵鉤把石頭勾下來以後,底下人才能安全施工。

  在引沁濟蟒的工程當中,一支專門負責除險的隊伍組成了,工人們把繩子的一端固定在懸崖頂部,然後用鋼筋組成堅固的三角套裝,繩子經由套裝緩衝後,另一端牢牢地係在除險人的腰中。對於每個除險隊員來説,這項工作並沒有太多經驗可以遵循,除險者不但需要具備熟練的攀登技術,更需要有過人的勇氣和膽量。除險者像盪鞦千一樣借助繩索擺動的力量接近石壁,在與石壁接觸的瞬間完成除險任務。山谷內山風呼嘯,人懸在空中就像一隻隨風飄蕩的風箏,在半空中團團旋轉,繩子隨時都有可能被山石絞斷,除險人也有可能被跌入數丈高的山谷,而且一旦身體在空中失去控制就會與山壁撞個粉身碎骨。這種生死攸關的場景自然是我們今天的人所不能體會的.

  從嚇魂潭回來的路上,那些老同志們要求我們去看看他們引以為榮的樞紐工程東方紅渡槽。東方紅渡槽橫跨在虎嶺河南北兩岸100米的陡坡上,長407米,高五十米, 東方紅渡槽是全工程中最高的一座渡槽。東方紅渡槽是在數九嚴寒的冬天開工的,整個工程基本上都是依靠手工作業,因為人們求水心切,僅用了十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預計兩年才能完成的渡槽工程。

  引沁濟蟒工程完工後産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解決了四十萬人口的生活用水,並使五十萬畝農田得到灌溉.從六五年開始的十年間,濟源人先後劈開300多個山頭,跨越200多條河谷,闖過80多處險山惡崖,建成了總長達120公里"引沁濟蟒"大渠。濟源人戰天鬥地的愚公精神向我們展示著一份精緻的關於水的報告,不管過去多少歲月,人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些曾經為引水作出貢獻的英雄們。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