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濟源《軹城紀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08日 15:37 來源:CCTV.com

  編導:安特 攝像:李鐵華

  這裡是濟源的軹城鎮,它位於濟源市的南部,在濟源的眾多鄉鎮中,他是以農業為主的村鎮,和別的村鎮相比,它有著悠久的歷史。

  他名叫陳彥堂,並不是軹城人。可是,他對軹城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因為他是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副研究員,80年代從北京大學考古係畢業後,在濟源建立了自己的考古工作站。對於陳彥堂來説,濟源城市雖小,可地下太大、太厚了,下面埋藏著太多的寶貝。近幾年,在工程施工中,經常在這裡發現大型的古墓。

  原來,就在那天早晨,工程隊在施工中,行進的推土機壓垮了地面,突然掉進一個大坑,卡在了坑口。沒想到的是,這個大坑是一個千年漢墓。當陳彥堂走進古墓時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在這次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有平常百姓的生活用具,有達官顯貴的奢侈品,也有反映文化生活的藝術品。但是在這些珍貴的文物裏,一件普通的陶罐引起了陳彥堂的興趣。

  這是一件漢代的盤蓋罐,它上面有一個明顯的戳記。這是一個清晰的“軹”字,這個“軹”字也就是軹城鎮的“軹”。 “軹”是一個非常冷僻的漢字。那麼,這個“軹”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是中國古代馬車的模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車輪輻條的匯集處,有一個突出的末端。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這個車軸的末端被稱為軹。那麼,軹城這樣一座古鎮為什麼要以車輪上一個零件的名稱做自己的名字呢?

  這裡是軹城鎮東留養村村民黃庭芬的家。黃庭芬的剪紙在濟源地區小有名氣。鄉親們都説她的剪刀會説話,不管是日常生活裏的事情,還是遠古傳説的人物故事,都能被她用一塊鏤空的紅紙表現得活靈活現。在她眾多的剪紙作品中,有一幅作品格外不同,它表現的內容與軹城的來歷有關。

  這幅剪紙作品描繪的是距今2000多年的一段往事。公元前六百三十五年,由於長年的戰亂和災荒,周朝統治者的實力已經大為削減。就在這一年,周王室發生叛亂,為避難周襄王逃到鄭國。晉文公出兵剷除了叛黨,護送周襄王回國。周襄王為了酬謝晉文公的功勞,把陽樊、溫、原等地,也就是今天河南濟源、武陟一帶賜給了晉文公。

  這裡位於濟源市的西南方向,據説是古代陽樊城的遺址。當晉文公率領他的軍隊接收城池時才發現,事情並不像他想象得那麼簡單。性格剛烈的陽樊人不願接受晉文公的統治,他們緊閉了城門,不讓晉文公的軍隊進城。

  晉文公發誓要得到陽樊,他的軍隊把整座城池團團圍住,準備強攻。陽樊人則是全體動員,堅守不出,準備誓死抵抗。

  陽樊人認為周王封給晉文公的只是城池,並不包括城中的百姓,他們派出代表,要求晉文公放人。晉文公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陽樊人撤離了城池,一直退出20里以外,駐紮下來。他們擔心晉文公會改變主意,還要追來攻打。於是,想出了一個防禦的辦法,用戰車圍成一個圈,車與車相依,軹與軹相連,當作臨時的屏障。

  往昔的軹城,只剩下田野裏這道長滿蒿草的土埂。這是古軹城的一段城墻,它已經經歷了20多個世紀的風雨。據專家考證,軹城始建於春秋,佔地面積5.18平方公里,有九門九關,是一座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史書上也有記載,軹城是春秋時的天下名都之一。

  兩千年前的烽煙早已散去。然而,祖先的那股剛烈豪俠之氣依舊影響著一代一代的軹城人。狹義尚武之風一直在軹城的民間留存。在許多年以後,軹城又涌現出一位著名的俠客,他的故事在濟源一帶廣為流傳。

  這是聶政的故鄉濟源軹城鎮泗澗村。村西的道路旁有一個巨大的土包,就是聶政冢。聶政冢上滿是樹木,棵棵挺拔向上,蒼勁有力。而栽種這些樹的就是村裏一位叫解福琪的老漢。

  就在我們來這裡拍攝的當天,聶政冢旁邊的一棵樹,被車輛不慎撞掉了一塊樹皮,解福琪老人發現後,立刻開始用土法子救治。

  這間位於聶政冢旁邊的土屋就是供奉聶政的祠堂。濟源人對聶政有著特殊的感情,特別是在泗澗村,祖祖輩輩都有專人維護祠堂。解雪芳老人如今專門管理聶政祠,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正是在他的發起下,村裏人重修了祠堂。祠堂修復後,老人一直住在這個跨院裏,把這兒當作自己的家。

  這個端坐在祠堂正中的紅面大漢就是聶政,之所以把他塑成紅面是因為他們相信聶政和紅面關公一樣都是忠義之人。

  聶政像旁邊這位慈祥的老婦人是他的母親。傳説聶政非常孝順,自幼就開始學徒,掙錢貼補家用,一直陪伴在母親身邊,是一個有名的孝子。

  據説,聶政本是一個屠戶。一天,有一個叫嚴仲子的人找到他,重金聘請他刺殺韓國奸相俠累,為民除害。聶政因為老母健在,姐姐也沒有出嫁,就一口回絕了這件事。嚴仲子非常欽佩聶政的孝順,執意留下禮物,離去了。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聶政手持利刃,潛入俠累的相府,趁人不備,一劍刺死了俠累。

  相府的侍衛圍了上來。聶政一看難以逃脫,就削面挖眼,刨腹自盡,為的是不連累自己的親人。

  這是人們在泗澗村經常能看到的情景,當地婦女都有一雙巧手,善於衲鞋。傳説,聶政的姐姐聶瑩也有一雙是衲鞋的巧手,聶政穿的鞋都是她親手縫製的。

  當年,聶政刺韓之後,屍體被暴曬街頭。聶瑩來到現場,一眼就認出了屍體腳上穿的鞋正是自己親手縫製。

  聽當地人説,聶瑩由於悲傷過度,當場痛哭而死。從此,一段淒美的故事流傳至今。後人感念聶瑩的事跡,也將她的形象豎立在聶政的旁邊,在這間小小的祠堂裏,聶政一家三口團聚了。

  在拍攝聶政祠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就在聶政祠內堂的門框上有一溜長長的刻痕。顯然,這是有人有意刻在上面的。那麼,這些刻痕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

  原來,這是春秋時代人們丈量土地用的標準尺度。據説,有個官吏,為搜刮民財,不斷縮小標準尺的長度,使當地百姓苦不堪言。聶政一氣之下折斷官尺,殺死了地方官。

  後來,人們就在聶政祠的門框上刻上了這把尺,以此警示後人。當地人買賣田土貨品,有了紛爭,就以門上的這把尺作為標準,讓先人聶政主持公道。

  兩千年來,聶政在濟源人心裏有著崇高的地位,他那種忠肝義膽的精神、直率豪爽的性格,在故鄉的土地上代代相傳。直到今天,聶政的故事還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變得越發傳奇。當年的軹城已經變成今天的濟源,紀念聶政的祠堂,也在不斷的修復中發生著變化。然而,始終沒有改變的是聶政在故鄉人心中的形象。

  農曆的二月二日這天,是聶政的生日。每到這一天,當地的老百姓總會自發的聚集在一起,從自家的房前捧上一包土,撒到聶政冢上,以這種特有的方式表達家鄉人對聶政的緬懷。

  這裡是軹城鎮中學,在這座現代化的校園裏,有一座古老的建築——大明寺。當地人説,這裡曾經是漢代軹侯祭祖的地方。春秋時,軹城是天下名都之一。到了漢代,作為封地的軹國,更是富甲一方。

  在古文獻中,關於軹城的描寫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富冠海內”,對於一座城市,這樣的描述顯得有些抽象。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它們呢?軹城一帶的考古發現也許能為我們提供更多的線索。

  這是出土于濟源漢墓裏的陶制多枝燈。它有高達一米一以上的燈體,分為上下三層結構,燈枝多達二三十隻。燈盤上向外伸出的燈枝,有龍的造型,龍背上座有戴冠的羽人,據説這就是道家傳説中的羽人禦龍。燈坐上塑有山川動物,做工非常精美。

  不難想象,它的擁有者不是名門貴族也是當地富豪。

  這是軹城出土的舞樂俑,它反映的是漢代的民間説唱藝術。頭上帶有帽子的是四個樂手,站在中間的是表演者優伶,他們大多來自西域和東南亞。

  舞樂俑和多枝燈在濟源一帶出土較多。據推斷,漢代的軹城,應該是一個經濟高度發達,文化生活豐富的地方。

  軹城的輝煌已經成為往事,軹侯祭祖的地方也變成了中學裏的一角。只有這棵古老的娑羅樹,在經歷了千年的風雨後,依然枝葉茂盛,似乎還在延續著那段古老的傳奇。

  這是位於濟源西北方的一片田地。據當地人説,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曾經有一座美麗的花園,它的名字叫沁園。在中國古典詩詞中,那個家喻戶曉的詞牌“沁園春”,其典故就出自這裡。如今沁園早已沒有了往昔的容貌,它給後人留下的只是深情的憑吊和無盡的想象。

  東漢明帝時,這片土地被封給了明帝的長女沁水公主。當時,皇宮內外的權力鬥爭非常激烈。沁水公主無意身陷其中,就在自己的封地修建了一座美麗的園林,以求心靈的寧靜。因為這座園林矗立在沁水河邊,所以起名沁園。

  據説,當年沁園建有亭臺樓閣,風景如畫。公主經常邀請文人雅士來這裡賞花飲茶,吟詩作賦。

  當時的這些文人雅士,為沁園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詞,傳揚開去,沁園成為那時都城裏名門望族嚮往的地方。

  當時權臣竇憲依仗自己是皇后哥哥的特殊身份,獨攬大權,為所欲為,強行用低價買下了沁園。面對竇憲的無理行徑,公主忍無可忍,返回都城,發誓要找皇帝討個公道。

  得知此事後,皇帝大為震驚,怒斥竇憲:"公主的園子你都敢霸佔,對百姓那就更不用説了。"後來,竇憲不得不將沁園又還給了公主。

  往昔文人雅客聚會的沁園,早已毀於戰火,如今只剩下一片土臺。直到今天,陳彥堂還能從土層裏尋覓到沁園的殘磚斷瓦。美麗的沁園雖然已經不在,後人憑吊它的詩篇,卻為中國文學史留下了一個著名的詞牌——“沁園春”。

  今天軹城鎮泗澗村的兄妹三人要出外打工了,臨行前他們來到了聶政祠,上一炷香,祈求先人的祝福。遠行前到聶政祠上香的傳統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三個人誰也説不清,只知道是從老輩人那裏傳下來的。

  在三個人的家裏,他們的媽媽正在趕制土饃。土饃是濟源一帶特有的一種食品,有悠久的歷史。濟源人把面和好以後,放在鍋裏翻炒,加入當地特有的白土。這種土非常細膩,用它炒出的饃,很容易保存,吃起來格外的香。每當有家人遠行,人們總要為他們炒制幾個土饃帶上。這已經成為當地的一種風俗。

  在媽媽看來,孩子們帶走的不僅僅是乾糧,也是母親的一片心,故鄉的一片情,走到哪兒也不要忘記自己是軹城人。

  往事越千年,今天的軹城已經成為濟源市所屬的一個普通的村鎮,但是軹城畢竟是軹城,他的古風古韻仍然使這片土地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