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贛州 > 正文

贛州《客家贛州》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5日 15:56)

  編導:高躍 攝像:鐘瑞龍 湯偉民

  贛州的歷史是什麼人書寫的?贛州的土地又是什麼人開發的?為什麼千百年來,北來的移民對這片山水情有獨鍾?為什麼天各一方的客家後人對這裡深懷崇敬?她曾是流浪者的家園,也曾是南來北往的大本營,唐代的古道、21世紀的青銅鼎共同訴説著客家贛州的滄桑往事。

  公元2004年,一尊5米高的青銅大鼎被安放在了贛州古城下的贛江之畔。在中國傳統中,鼎是權力的象徵,也代表著巨大的向心力。而贛州從古至今都是一個遠離權力中心的地方,那麼是什麼原因使21世紀的贛州人,選擇這尊鼎作為城市的標識呢?

  “吾客家先民,本炎黃子孫”,通過鼎上的銘文不難看出,它是為紀念客家人的祖先而鑄造的。這説明贛州這塊土地與客家人的歷史有著某種特殊的聯絡。那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聯絡,以至於今天的人們要將它作為城市的象徵呢?為此我們有必要走進歷史,去探查客家先民的源頭,尋找她們與這塊土地的因緣。

  公元4世紀,中國的歷史正處於兩晉時期。由於晉王朝統治的衰落,使王公貴族為爭奪皇權而刀兵相見,一時間中原大地烽煙四起,戰亂頻繁,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利用這場戰亂,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趁勢踏入中原,並一舉殺入王朝的統治中心河南一帶。

  面對這場空前的浩劫,平民百姓逃離家園躲避戰亂,這就導致了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的第一次大遷徙。方向是遠離戰亂的南方。

  這批找尋新家園的人群中,相當一部分人沿長江進入了贛江流域,當他們到達贛江的源頭時,眼前出現了一片開闊的土地。這裡地廣人稀,起伏的山川是他們的屏護,縱橫的河流是他們生養的依靠,於是他們留在了這裡。

  這個北方移民首選的居住地,就是今天的贛州,她是中國北方通往東南地區的必經之路,也是這條路線上第一個既遠離戰亂,又擁有大量土地的地方。因此在難民眼裏她自然就成了一方安居的樂土。由於他們來自遠方,客居於此,所以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些特殊的居民稱為“客家人”,贛州也就成了客家人最早的大本營。

  為了尋找這段歷史的佐證,贛州的歷史學者劉勁鋒帶我們來到了一條古代交通要道的遺址。

  採訪: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勁峰

  這邊是一條古驛道,從兩晉至到唐宋由於北方戰亂,所以大批的移民就渡過長江逆河而上再翻過武夷山就順著這條道路,最後經過這個門進入了贛南,所以這是一條當時北方移民南遷重要通道。據當地的學者考證,當年從水上到達贛州的客家先民,正是從今天的贛州城下登陸的。

  然而,古驛道和贛江水是無法言説的。如果説發生在兩晉時期的客家先民第一次大規模南遷是在這裡落腳,那麼這裡是否有著和那個時代有關的客家人信息呢?為此,劉勁鋒帶我們走進了贛州的鄉間。

  今天贛州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客家人,這裡幾乎每一個家族都保存著幾十本厚厚的家譜。歷史上客家人極為重視家譜的編修,這種傳統隨著時間的伸延,在家譜中記載了千百年來祖先們輾轉遷徙的每一個足跡,這也成為今天的文史學者考證歷史的重要憑據。就在這些家譜中,劉勁鋒為我們找到了有關早期客家先民的重要信息。

  採訪:劉勁峰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勁峰

  最早是在穎川後來從穎川遷到松陽浙江的松陽,東晉的時候因為僻戰亂,所以就遷到了(贛州)的寧都,那老祖宗來了以後又分佈到贛南各個地方。

  這個家譜告訴後人,他們的祖居地是河南的穎川,東晉時期遷入贛州。這和1700年前那場戰亂的發生地,早期客家先民遷徙的時間是完全一致的。

  客家先民的到來,打破了這塊土地的平靜,北方先進的農耕技術使贛州大量的土地得到了開發。從此這片紅色的土地,供養著北來的移民,也見證著他們的繁衍生息,歲月的流轉也逐漸使它獲得了新的平靜。然而就在這一代客家人到來的400多年以後,又一批北方移民的到來,再次打破了它的平靜。

  隋唐兩代,中國的版圖重新獲得了統一,中原腹地再次成為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公元8世紀上半葉,中華大地更是迎來了大唐王朝的鼎盛時期,富庶的中原也以文化的昌明和經濟的繁榮而成為國際交往的中心。

  然而,始於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再次將北方遊牧民族的兵鋒導入了中原,中國的歷史又進入了一個災難深重的時期。安史之亂不僅直接毀滅了大唐盛世,也導致了唐末五代中國北方群雄割據、戰亂不斷的局面。長期的戰爭使大量北方平民生靈涂炭土地盡失,流離失所的人們只得舉家南遷,其規模遠遠超過了兩晉時期的難民潮。他們沿前輩的南下路線去追尋久居南方的鄉親,而此時的贛州也再次成為了南遷移民的大本營。

  據史料記載,唐末至五代的北人南遷持續了70多年,大量人口的涌入也使五代時期贛州的治所由7個縣擴充為11個縣。

  如果説兩晉時期的客家人是第一代拓荒者,那麼來自唐末的客家人又為這塊土地留下了些什麼?今天的贛州是否還留有那個時代的痕跡呢?

  在贛州市的近郊,有一個奇特的村名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她叫“溫坊村”。奇特之處在於村名中的“坊”字。唐朝為城市的建制設定了“裏坊制度”,“坊”就是那個時代特有的街巷稱謂。

  採訪: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勁峰

  這個地方叫溫坊,“坊”是土字旁的“坊”是吧,這個很有意思,由於中原漢人移民來到南方以後把北方的一些地名就帶到南方來了,所以這個地方叫溫坊。

  移民進入贛州,自然就成了客家人,溫坊村的居民早已和贛州這塊土地融為一體了。但是祖先的印記就像這村名一樣,總會不經意間穿越時空,向後人傳遞著久遠的信息。

  浪跡天涯的客家人是從那裏出發的?是什麼原因使客家人去尋找新的家園?梅關古道留下了多少南行的腳步?古老的門榜追憶著哪些久遠的傳奇?

  現在,當我們再次面對這尊青銅大鼎時,已然多了幾分感慨和追思。然而在仔細端詳之下,這尊鼎的基座似乎有些異樣,為什麼它一反常態的用三種不同顏色的石料組成?

  唐末五代以來,隨著北方移民的不斷涌入,贛州也由以往的地廣人稀,逐漸變得人滿為患了。而贛州的位置正處於江西與廣東、福建的交界處,那些贛州以南的沿海地區一向是中原人很少涉足的,那裏有著大量未被開墾的土地和豐富的海産資源。於是許多贛州的客家人告別鄉親,再次將遷徙的腳步向南伸延。而他們這次南遷的道路,已成為今天的人們追念客家先民的重要地點。

  採訪: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勁峰

  通過這條古驛道客家先民到了贛南以後再翻過武夷山他們就可以進入到閩西,像長汀、寧化這一帶,再往南面走翻過會昌的軍門嶺又到了粵東地區,就是現在的梅州,興寧這一帶,所以從這講這也是一條客家人南遷的一條重要通道。

  由於這條古驛道是客家人由贛州通往福建和廣東南部的必由之路,所以後人題寫了“閩粵通衢”的匾額,將此地視為客家先民走向再生之路的起點坐標。

  在贛州境內,還有一條在客家人遷徙的歷史上有著重大意義的通道。贛州的大余縣位於五嶺之一的梅嶺腳下,正是梅嶺將廣東與江西分為嶺南嶺北。在梅嶺的群山之間,有一條蜿蜒崎嶇的千年古道,沿古道到達山頂,有一座古老的關樓,這就是梅關。今天這裡已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她對遊客有一個特殊的吸引力,因此在關這邊拍照是在江西,而在另一側留影就到了廣東了,梅關古道正是在這裡穿越了梅嶺。

  這條古道建於唐代,它是溝通嶺南地區與中原的重要通道,也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要地。正是由於它的存在,使一代代客家先民借助古道翻越梅關進入嶺南,去尋找新的家園。走下梅嶺就到了廣東南雄的珠璣巷,歷史上珠璣巷在嶺南的客家人心中一向有著特殊的意義。

  採訪:韓振飛 贛州市博物館 館長

  從現在的資料和家譜查看,現在生活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居民,他們的先民都通過江西的贛江,然後通過大余梅關古驛道來到了珠璣巷,然後在珠璣巷在經過文化的整合以及心態的調整,然後繼續向珠江三角洲移民,然後聚集在珠江三角洲定居,成為今天珠江三角洲地區包括港深地區、港澳地區居民的先祖。

  千百年來,告別贛州的客家先民正是珠磯巷休息調整,重新集結而後開始了他們開發嶺南建設家園的歷史。

  三省相交的特殊地理位置,使贛州不斷迎接著北來的移民,也不斷送走著南下的家族。從此客家人的足跡遍佈了東南沿海,而這種不畏艱險的開拓精神,也使他們的後代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海外移民。但是從贛州出發的客家人,無論身處何方,對大本營的情感都是代代相傳的。在他們的心中,贛州是故鄉,是祖先流過汗也流過淚的地方。

  正是因為當年從贛州南下的客家人,主要遷往了廣東、福建,所以當現代贛州人為紀念客家先民而建造紀念壇時,分別從贛州、廣東、福建三地選取了具有當地土質特色的石料作為青銅鼎的基石,從此象徵他們的先祖來自同一個源頭。

  客家人無論遷徙到那裏,都會聚族而居。親情的紐帶、家族的向心力,使他們團結一致共渡難關,從而在陌生的環境裏迅速強大起來。由於遠離祖居地,世代客家人都對祖先故土懷有極為深厚的情感和宗教般的崇拜,這一點從客家人獨有的門榜題字上可以明顯地看出。每一處門榜都向人們昭示著這個家族的祖居地和曾經的輝煌。

  各地客家人的門榜幾乎一致性地昭告著人們,他們的根中原。但是這一點在贛州卻有著例外。這家門榜上寫著:揚譽莆田”,莆田位於福建中部,它與北方先民的祖居地分處不同的方向,怎麼莆田也成了客家人的祖居地呢?

  主人家的祖譜給了我們又一個發現,那上面清楚地記載著這家黃姓族人早年由贛州遷入福建莆田,而後又遷入廣東龍川,清康熙年間由龍川遷回贛州的往返路線。

  採訪: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勁峰

  從這個族譜當中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出他們的遷徙軌跡。所以他現在是尊重他的老祖,認為他是揚譽莆田,就是説他在莆田很有名聲,是一個望族。這個家族反復遷徙的歷史,也記錄了贛州與客家人又一段不解之緣。

  千百年的遷徙往返,無數代的春種秋收,滄桑歲月裏客家先民給贛州留下了那些印記?神秘的風水術,大山中的圍屋,還有世代相習的民俗,能解讀出多少贛州客家的傳奇?

  明末清初,東南沿海先後發生了倭寇侵擾和清政府收復台灣的戰事。為應付戰事,朝廷發佈了禁海令。清康熙年間,為了備戰,又嚴令沿海居民內遷30里,這使得大量沿海居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海洋和土地,而這些人幾乎全都是客家人,他們中相當多的一部分是從贛州遷入的客家後代。

  這樣一來,那些苦於生計的沿海民眾,沿著祖先南下的路線,返回了贛州,於是贛州就出現了客家人遷徙史上獨特的返遷現象。

  千百年來,南來北往的客家先民在贛州這塊土地耕耘著、開拓著,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他們不僅營造了一個留給子孫後代的生存空間,也將北方的生活習俗、文化風尚與這塊土地的物産、民風相互交融,逐漸形成了客家贛州的人文特色。

  釀豆腐是深受贛州人喜愛的傳統食品,它將肉餡塞進豆腐中,再進行加工,每當喜慶的日子,餐桌上總少不了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它就是客家先民的餃子。

  餃子是北方的傳統食品,以往它只能在除夕夜供人享用,因為它象徵著來年的吉祥如意。在古代北方人眼裏,吃餃子是一個重要儀式。但是小麥無法在贛州生長,沒有麵粉,餃子就吃不成了。於是早期北方移民用豆腐裏塞餡的辦法代替餃子,以此來完成他們過年的儀式,寄託對北方故土的思念。

  有趣的是,在贛州人的傳統食品中,也有一種餃子,從外觀上看,它和北方的餃子別無二致,區別在於它的面皮是用番薯粉做成的。它的出現與南方客家人返遷的歷史有著直接的關係。

  番薯原産于南美洲,明朝中晚期通過海上貿易傳入中國沿海地區。明末清初當沿海地區客家人返遷贛州的時候,這一物種被帶回了大本營。後來,人們發現番薯經過加工可以做成黏度很高的粉面,於是難改鄉情的客家人用它包起了餃子,贛州人也得以見到了餃子的原貌。

  在贛州周邊的山區,有許多堡壘似的的建築,當地人叫它圍屋,它是贛州山區客家人特有的一種民居建築。在明朝中晚期,贛州的客家人已通過世代的勤奮,積累了大量財富,但山區匪患不斷,時時威脅著富裕起來的客家人。為保護財産和族人的安全,他們建起了圍屋,它屋高墻厚,具有強大的防禦功能。圍屋的出現為贛南山區的客家人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也成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一大特色。後來,這種建築形式傳入了廣東、福建,那裏的客家人也紛紛建起了圍屋。在今天,這些地區的圍屋都成為當地重要的人文景觀,供遊人和學者解讀客家人的滄桑歲月。

  説到建築,就必須提到贛州客家人與風水術的關係,在今天風水術已被學者們視為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築藝術中的體現加以研究,而贛州則一向被視為中國風水文化的發源地,這同樣與客家人的遷徙歷史有關。

  唐代以前,風水術一向被皇室貴族壟斷。唐末的戰亂,使皇室成員四散逃離,這時皇室的風水師楊筠松隨難民來到了贛州。在贛州的山川河流之間,楊筠松把他的風水觀念付諸了實踐,也培養了一批弟子,他們將風水術逐漸傳播到了贛州民間。崇尚中原文化的客家人很快接受了風水觀念,從此這裡的民居村落出現了山環水繞講究方位的特點。在今天看來,這些建築與山水環境相得益彰,既錯落有致又端莊優雅。

  贛州的客家人,作為風水術最早的實踐者,在他們後來的往來遷徙中,逐漸將風水術傳播到各地的客家村落,進而傳播到全中國。

  贛州的歷史,就是一部客家人的傳奇,一千多年來,這裡養育了世世代代的客家兒女,也見證著他們的聚散離合。一千多年來,贛州對客家民係的發展壯大和文化傳播,始終扮演著不同尋常的角色。而這一切已被深深地銘刻在這塊土地之上,並永遠地昭示後人。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