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九華山 > 正文

九華山《地藏九華》1月17日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4日 14:28)

  編導:張桅 攝像:王文超 助編:茍博

  在中國安徽九華山,每年到農曆的七月三十,都會有這樣盛大的佛事活動。 僧人們在紀念九華山佛教的開山祖師,傳説是一個真人應化轉世為地藏菩薩的異國高僧-金喬覺。這一天,是他的生日。

  神光嶺下,九華山佛學院的學僧們三步一拜,由山下的甘露寺一直拜到九華街南邊的肉身寶殿,從拂曉一直要拜到中午才能到達,對他們來説,這既是表達一種虔誠,也是一項修煉。

  這一天同樣是信徒們的節日。他們中的很多人千里迢迢從世界各地趕來九華,操著不同的語言,朝山敬香,祈願還願。

  在朝拜的人群中,一個由韓國僧人帶領的朝拜團格外引人注目,他們帶來了自己家鄉的祭品,用自己民族的語言向地藏菩薩祈福平安。韓國前總統盧泰愚和夫人,也曾專程來到九華山拜謁地藏菩薩。盛讚他是中韓文化交流的金色紐帶。

  九華山風景區管委會副主任:九華山作為國際性的佛教道場,世界級的旅遊勝地,通過近幾年的宣傳推薦,境外遊客量逐年增多,去年已經達到十萬人次。其中主要的是韓國,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歐美市場。

  是什麼樣的一位神祇,能讓四方僧眾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如此的頂禮膜拜?從禪棲九華到肉身不腐,從金喬覺到地藏菩薩。千百年來,有關他的傳説紛亂雜陳,真偽難辨。是人是神,莫衷一是。

  2004年11月底,走遍中國攝製組來到九華山,尋訪今喬覺的足跡。費教授,歷史上真的有金喬覺這個人嗎?有啊,真的有啊,唐朝天寶年間就來了。他來到中國以後去了哪呢?

  據史料記載,他先在長安留學,然後到我們九華山來修行的,一千三百多年的時光流轉,歷史給我們留下的線索模棱兩可。在九華山天臺上面有一雙據説是金喬覺留下的腳印,於是我們登山前往查訪。

  這雙腳印被僧人們認為是聖跡,我們佛教的聖跡。這就是他在我們九華山拜經期間留下的一雙腳印,這是左腳,這是右腳,你看這是大腳趾,好像他的腳很大啊?對。這雙大大超出常人的尺寸的腳印,真的是金喬覺留下的嗎?還是後人偽刻? 我們無法判斷。故事和傳説中通常夾雜著太多的臆測和附會。茫茫九華山煙雲縹緲,一千三百年前的那個新羅僧人,他真的存在過嗎?

  九華山北麓的老田吳村,是江南有名的千年古村。西漢時期吳氏始祖吳棟材棄官隱居於九華山,世代繁衍生息成為一大望族,俗稱“老田吳家”。據當地吳氏後代説,在一千三百年前,吳家的祖先吳用之曾接待過一個來自異國的遊方僧人

  吳用之先生就講,那你到我們吳家小祠堂裏住宿,地藏王就進來了,吳用之先生每天送給他吃喝,到五十天的時候,地藏王説他就上山去了,吳用之先生就送他出老田吳村,地藏王到一宿庵寄宿一晚上,第三天就上了九華山。

  老人所説的地藏王,就是當年的異國僧人金喬覺嗎?鐫刻在九華行祠碑文中已模糊不清的一首作者為金喬覺的七律《酬惠米》似乎透露了他的身世:棄卻金鑾衲布衣,浮海修身到華西。原身自是酋王子,慕道相逢吳用之。未敢扣門求他語,昨叨送米續晨炊。而今飧食黃精飯,腹飽忘思前日饑

  唐代對外夷小國之王,一般稱作酋王,酋王子應該是金喬覺的謙稱。當年的吳用之不會知道,眼前這位落魄的異國僧人,竟是新羅王族。更不會想到日後他將成為萬眾膜拜的地藏菩薩。

  一千多年的滄桑,幾乎所有與金喬覺有關的事物,遺跡,都被神化了,真偽難辨。相傳金喬覺渡海來華,身邊帶著一隻白犬,在九華山化城寺,我們找到了那只傳説中的白犬,而從它身上完全已經看不出狗的樣子

  它的名子叫諦聽,金喬覺轉世成為地藏王菩薩以後,他這只白犬也就應身成了他的坐騎,我們九華山人又把它叫做獨角獸,又叫做四不像。

  如今這只傳説中的白犬已成為九華山民間的吉祥物,人們求諸僧人,為它開光,希望它能夠消災辟邪,保右平安。而它的主人金喬覺的身世仍然是一個歷史的謎團

  唐朝的時候,我們九華山有個大隱士叫費冠卿,他寫過一篇文章叫九華山化城寺記,在這篇記裏頭有關於金喬覺的記錄。在化城寺藏經樓,我們終於找到了一段有關金喬覺的來歷的記載:時有僧地藏,則新羅王子、頂聳奇骨,軀長七尺,這後面有,落髮、涉海,泛舟而徒。

  費冠卿,是和金喬覺同時代的人。中韓佛教界和歷史學者們結合新羅史料考證,認為他的描述基本符合史實:金喬覺,新羅國聖德王之子,成年時削發為僧,法號地藏,于公元719年渡海來華求學。他雲遊各地,輾轉千里,來到青陽九華山。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金喬覺,確有其人。

  九華山北臨長江,西接黃山,方圓一百二十公里。九十九峰峰巒疊嶂,雲霧繚繞。當金喬覺剛來之際,九華萬仞還處於榛莽未開的原始狀態。此後的七十多年的歲月,叢新羅僧人到中國地藏王菩薩,他是怎樣從人變成神的呢?

  這裡是九華山神光嶺,相傳是金喬覺晚年修行和圓寂的地方,嶺上的肉身寶殿是為紀念金喬覺所建。傳説金喬覺圓寂三年後開缸,容顏如生,肉身不腐。僧徒們為了供奉他的肉身,修築三級石塔,後來又在石塔之外罩以七級木塔。這裡,是蓮花佛國的聖地。

  採訪:聖富 肉身寶殿住持

  “這整個是地藏菩薩的塔墓,肉身是坐南朝北供奉在這座九龍戲珠的這座山峰,在這個山下面。這一塊都是地藏菩薩的塔墓,這個地方就是入塔的一個入口。是從這個入口到那裏面去,塔裏面還很深。從來沒人進去過。”

  金喬覺不腐的肉身已深藏在地宮之中,後人再也無緣得見。他的經歷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一個放棄了榮華富貴的王子,在異國修行數十年,他經歷過什麼?又改變了什麼?

  據考察,唐代以前寺院中所立的地藏佛像都是單身像,自金喬覺之後,地藏佛像兩旁才開始有閔公和道明像相侍,這背後隱藏著一個袈裟借地的故事。相傳在金喬覺的年代,九華山主是一位閔讓和的老人,他為人樂善好施常在家裏開設齋會,有一次來了山中的一位苦行僧化緣借地慧居寺住持 悟禪:他講你選擇一塊吧,結果地藏王把袈裟拉下來,一灑,灑遍了九十九個山包,這樣變成了袈裟借地,因為閔公長老看到他道德高超,所以才把這整片的山全部用來供養他。

  這段神話色彩頗濃的故事流傳了上千年,有史可查的證據是在把整座九華山捐給金喬覺後不久,閔公父子也相繼出家,在金喬覺成佛之後,侍奉在他左右。

  從歷經世間苦難的凡人到立誓渡盡眾生的菩薩,金喬覺異國數十年的苦修經歷,其間是否包含了人世間的思鄉之苦?九華山北麓的二聖殿有著另一段故事。

  採訪:二聖殿住持果成

  “二聖就是新羅國聖僧金喬覺的二位舅舅昭普和昭佑,在這修行的地方。一千多年前,金喬覺來到九華山之後,新羅王朝派他的二位舅舅來到九華山,想把他找回去。他們來到這裡後呢看到金喬覺在這裡帶領眾僧們苦修佛法,不肯和他們回去,後來,他的兩位舅舅也就很無奈的留在了九華山,二聖的塑像還穿著近似于中國唐朝大臣的新羅官服,但他們從此就在九華山出家再也沒有回到故鄉,在異國的土地上,享用著千年的香火。”

  矢志向佛,心堅如鐵的金喬覺割捨了人世親情,經年累月的在九華山中苦苦修行。在日復一日的拜經過程中,磨煉身心,研讀佛法。在年復一年的禪坐中,入定冥想,自觀身行。嘗試超越人性中各種慾望所帶來的苦痛,跨入大徹大悟的境界。

  公元756年秋日的某個早晨,青陽縣諸葛節和幾位鄉紳登山遊玩。在東崖石壁下的一個洞中看到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僧,閉著雙眼正在坐禪入定。身邊的一隻破鼎裏面,僅有一些白土和米煮成的食物,老僧的苦修讓鄉紳們大為感動,他們商議後決定買下檀公舊地,營建寺廟請老僧住持。這就是今天的化城寺。

  新羅僧金喬覺終於有了自己的道場,算起來他已經有六十一歲了。而九華山做為蓮花佛國的歷史,也從此開始了。苦修了近四十年的金喬覺終於出山,也許就是在那個時候,他立下了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濟世宏願。

  陽春佛茶像朵花嘍,佛茶採來一筐筐。九華佛茶,又名金地茶,相傳是一千三百年前金喬覺自新羅國帶來的茶種,如今已經在九華山落地生根。遊客們在朝拜之餘,飲一杯佛茶,體會著禪意,追思地藏大師造福後世的功德。

  史載自籌建化城寺起,金喬覺便帶領僧眾開山造田,挖溝修渠,種稻植茶,自給自足,造福一方百姓。今天的九華山僧人仍恪守著先師金喬覺“農禪雙修"的遺訓,在前世僧人耕作了一千多年的土地上參禪修身。

  公元780年,池州太守張岩崇仰金喬覺高風,奏請朝廷賜給化城寺匾額一塊,從此九華山香火日盛,祈求保祐的信徒們絡繹不絕,各地僧眾紛紛來投,新建寺廟以化城寺為中心如蓮花般綻放開來。

  這一年,金喬覺已經八十多歲了。多年的苦心禪修,使得同他一起修行的小童僧備感寂寞。有一天,童僧終於向金喬覺道出了埋藏已久的心事----思念故鄉,欲還俗回家。金喬覺聽後為他收拾行李,親自送徒下山,在依依惜別前寫下這首收錄于全唐詩的七律《送童子下山》。字裏行間,情真意切。

  “空門寂寞爾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添瓶盡底休照月,烹茗甌中罷弄花,好去不需頻下淚,老僧相伴有雲霞。”

  佛家認為,在現實世界之下還存在著一個陰曹地府,承擔著陰間教化,超度任務的神叫做幽冥教主,同時他也是中國佛教所傳四大菩薩之一,地藏王菩薩。他受釋迦牟尼的囑咐,要在釋迦入滅,彌勒未生之前,度盡陰陽兩界六道眾生,始願成佛。

  而公元一千兩百年前,來自新羅,創建九華山化城寺的金喬覺,他的法號也正是地藏。

  公元794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年已九十九歲的金喬覺忽然招來僧徒們告別,留下遺囑,三年後重新回到你們當中,之後,端坐圓寂。史書記載當時山鳴石隕,群鳥哀啼,寺中扣鐘,無聲墜地。

  金喬覺圓寂後,僧徒們將他的屍身盤坐在一個大缸中,三年後的某個晚上,按著他的囑咐僧徒們打開坐缸。缸中的金喬覺肉身不腐,顏面如生,移動軀體,骨節有聲,根據佛經上所説,菩薩鉤鎖百骸鳴,知其為聖人降世。由此僧徒們便認定金喬覺是地藏菩薩應化轉世,建塔供奉,一代高僧終於修成正果。

  夜幕降臨,化城寺廣場上,人們點起萬盞明燈,表達對金喬覺的敬仰和懷念之情。燭光熠熠,此刻,千年時光竟顯得不再遙遠。新羅僧金喬覺永遠的留在了中國,他創下的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聲名遠播,吸引著更多的人們前來朝拜,遊覽。地藏精神和事跡傳遍海內外,在時空的流逝中,永存。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