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西部新聞

2004年9月17日《西部新聞》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22日 15:38

  中消協提醒遊客警惕消費陷阱

  “十一”黃金周將至,中消協9月17日發佈消費警示,提醒遊客出外旅遊時一定要警惕消費陷阱。

  據介紹,大部分旅遊投訴是針對旅行社的單方面格式合同,以及在景點購買的商品發生了質量問題。而一些旅行社在合同中,對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沒有明確的界定,很容易導致消費糾紛。比如有些旅行社單方面規定經營者可以調整旅遊行程;或者是在發生服務質量問題時,只要經營者及時採取了處理措施,可以不承擔違約責任。中消協有關人士指出,這些其實都是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同期 中消協副秘書長 武高漢 外出旅遊一旦發生消費糾紛,要保存好相關的人證物證,比如同團遊客的集體簽名,購物發票等。同時,(消費者)在維權過程中應遵守法律法規,最好不要採取過激行為,將自己的維權行為演變成侵權行為。

  泛珠三角區域整合 城市率先“牽手”

  首屆泛珠三角省會城市市長論壇9月16日下午在廣州拉開帷幕,9個省會城市的市長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代表對信息、交通、經貿與物流等。領域的合作進行規劃,共同探討和謀劃地區間的合作與發展。

  首屆“泛珠三角省會城市論壇”以“如何發揮省會城市和港澳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中的集聚、帶動、輻射作用”為主題。與會專家指出,城市是區域合作、經貿交流最重要的“關節點”,泛珠三角各省會城市和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以積極的態度謀求務實合作,將使區域內的經貿整合向更深層次推進。論壇還舉行了泛珠三角省會城市信息互通平臺開通儀式。據了解,泛珠三角9個省會城市總人口5158萬,國內生産總值超過1萬億元,佔9省區總和的4分一強。加強省會城市及港澳合作,有利於加快推進泛珠三角區域的工業化進程。

  第十三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銀川開幕

  9月16日晚,第十三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在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拉開帷幕。

  本屆電影節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電影家協會和銀川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電影節的核心內容是舉行第二十七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和第二十四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頒獎典禮,“雙獎”的最終結果將在9月19日晚舉行的頒獎晚會上當場揭曉。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將對這次晚會進行現場直播。

  在電影節期間,主辦單位還將同時舉辦國産新片展,港臺影片展和金雞國際影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除了國有電影廠積極參評中國電影金雞獎,民營企業也踴躍報名,展示了電影産業化的新活力。

  又是一年歌會節 曲海歌潮迎賓朋

  近日,滇西北地區的白族群眾迎來了他們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劍川石寶山歌會。他們歡聚在一起,縱情地歌唱生活,歌唱愛情。

  石寶山歌會節是滇西北地區盛大的白族傳統節日,歌會期間,來自劍川、洱源、大理、麗江等地的上萬名白族群眾,身著艷麗的民族盛裝,相聚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劍川石寶山“情人谷”,男女青年們彈起龍頭三弦,唱起悅耳的白族曲調。

  歌臺上,歌手們不分男女老少、盡情歡歌:打歌場內,各族群眾圍著熊熊篝火,盡情舞蹈,把歡樂的氣氛推向高潮。

  青海湖流域大規模科學考察

  從8月份開始的,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7位院士和幾十名不同專業的專家組成的龐大科考隊伍,對青海湖流域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科學考察。

  形成于200萬年前的青海湖,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水域面積達四千多平方公里,湖周圍還有著豐富的天然草地。巨大的湖體及湖周圍豐茂的草地植被對湖區生態環境有著舉足輕重的控製作用。此外,有著豐富魚類資源的青海湖,還是我國8個鳥類保護區之一,每年都會有幾十萬隻鳥來這裡棲息或繁殖。然而,近年來,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也面臨許多問題。這次科考針對青海湖流域所面臨的水位持續下降、土地沙漠化嚴重、濕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瀕臨枯竭等主要問題展開。

  同期 青海省林業局局長 李三旦 “這個科考我們一共分三步進行,第一步由中科院院士,兩院院士,進行科學考察,第二步是有關專家進一步進行實地調研,進行考察,拿出科考報告,在拿出科考報告的基礎上最終拿出一個青海湖總體治理規劃 通過科考,對青海湖有一個科學的認識,用科學的發展觀為領導決策拿出一個科學的依據。”

  按照科考計劃,科考重點在第二階段,分成野生動物、濕地及水文、天然植被、荒漠化等多個專業組展開詳細的考察,有些專業組的考察將持續一年以上。其中野生動物組將首次對世界上極度瀕危的有蹄類--普氏原羚進行數量及棲息地的考察,濕地及水文組將對青海湖鳥類資源及棲息地展開深入的調查。

  青海湖裸鯉擱淺 森警送魚歸“家”

  在西北的青海湖裏有一種特有的魚,當地人把它叫做湟魚,學名叫做裸鯉。裸鯉每年都要從湖中洄遊到河中産卵,但是遇到枯水期,便會有許多裸鯉擱淺在河中。青海湖科考隊在湖邊的剛察縣考察時了解到,為了救護這些擱淺的裸鯉,當地森林公安承擔了一項特殊任務--送魚歸“家”。

  這些擱淺的魚兒並不是普通的魚類,而是珍稀的青海湖裸鯉。它們來河中絕不是為遊玩,而是想在水溫比較高的淡水河中産卵孵仔。為了給自己的魚寶寶找個溫暖的孵化場所,這些産卵的青海湖裸鯉不顧危險,離開青海湖,逆流而上,有的甚至要走出幾十公里。而在枯水期,水位一下降便使它們擱淺在河灘裏。

  同期 海省剛察縣森林公安局局長“用我們土辦法估計,一個坑裏面就有七十八噸多,水幹了如果不及時救的後果呢,如果不及時救的話,這些魚在産卵期間就會大量死亡,對河道也會造成極大的污染。”

  看到這些珍稀的魚類面臨死亡的威脅,剛察縣森林公安的民警們便自己掏錢雇來一輛能在河邊行駛的小卡車,運送這些裸鯉回湖。可要安全運送這些魚回湖並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不讓它們受傷外,還必須保證運送過程中不讓水溫太高。多次嘗試後,民警們找到了較實用的方法。

  同期 海省剛察縣森林公安局局長 “我們在救魚時 一個是在車裏面鋪上一層細沙子,再鋪上自己掏錢買的塑料布,把塑料布打開放在上面,先把水舀進車裏,等水差不多了 再把魚撈到車裏面,再把車開到下面有河水的地方或者是青海湖邊,再把魚放掉,放掉以後湟魚(裸鯉)就得救。”

  據了解,由於近年來青海湖流域河流在枯水期時常斷流,使得産卵裸鯉擱淺事件時有發生,像這樣送魚回湖已成為當地公安和漁政部門經常擔任的一項任務。

  同期 海省剛察縣森林公安局局長“初步統計,(今年)我們森林公安和魚政一共人工拯救九十三噸多,通過掉水和其他方法拯救湟魚128噸左右,一共救了(裸鯉)220多噸左右。”

  陜西運用航天育種技術治理鹽鹼地

  記者從9月17日在北京召開的“首屆國際農業經濟論壇”上了解到,中科院遺傳與生物學研究所和陜西中科航天合作建立西部地區最大的航天育種基地,成功繁育出高産優質的太空農作物,利用航天育種技術治理黃河流域鹽鹼地問題。

  同期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研究員 劉敏 我們在陜西已經合作四年了,首先我們把我們已經選擇好的品種到陜西去試種,結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我們在品種的選擇上,主要是從抗寒抗旱抗鹽鹼等方面來考慮。

  普通農業種子通過搭載神州飛船,利用太空特殊環境的誘變作用,包括宇宙輻射、微重力等多種因素,使搭載作物遺傳性發生異變,再經過地面人工種植選育的太空番茄、太空棉花等新品種具有性狀穩定、抗逆性強的特點,比原來的種子生長週期短、更高産、更耐鹽鹼,可以解決黃河流域的鹽鹼地利用問題。

  陜西青年鄭偉星捐髓救助北京患者

  今年3月,中華骨髓庫在全國16萬個造血幹細胞資料檔案中找到了一個叫鄭偉星的陜西青年,因為他與一位30歲的北京白血病女患者骨髓配型基本相同。為了挽救這個年輕的生命,鄭偉星最近來到北京捐獻自己的骨髓救助這位患者。解説:鄭偉星來自陜西省高速公路建設集團公司,他是陜西省第5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按照醫學慣例,鄭偉星在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即通常所説的骨髓移植手術前要經過嚴格的體檢,看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進行手術。

  經過15日、16日兩天的採集,鄭偉星一共為患者捐獻200多毫升的造血幹細胞。現在這些珍貴的新鮮細胞已經源源不斷的輸入患者的體內。經過了長時間的採集手術,鄭偉星顯得十分疲勞,但他依然牽掛著那位素不相識的北京患者。

  重慶:市場化手段開發紅色旅遊

  9月16日,重慶沙坪壩區與歌樂山烈士陵園簽訂協議,將運用市場化手段,共同開發紅色文化旅遊産業。按照協議,沙坪壩區與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各投資1000萬元,成立重慶歌樂山文化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雙方共同負責歌樂山文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據了解,此次合作開發的景區面積達1.6平方公里,範圍包括歌樂山核心保護區以外和控制區以內,涉及白公館、渣滓洞、烈士陵園、抗戰藝專、林園、郭沫若舊居等文物景點。

  廣 西:樂業天坑野果添美景

  入秋以來,廣西樂業天坑景區內的各種野果不約而同地變紅變黃,把景區裝扮得更加迷人。這裡漫山遍野的紅果,當地人稱之為小蘋果,隨著秋天腳步的邁近,一顆顆果實挂滿枝頭,紅色的果實與翠綠的葉子相互映襯,為樂業天坑群增添一派迷人的秋色,吸引了眾多遊人駐足欣賞。

(編輯:西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