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西部新聞

2004年8月29日《西部新聞》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3日 10:15

  青海:扶貧國債資金讓農牧民用上太陽能

  脫貧致富是西部一些貧困地區多年的夢想。依靠政府多年的扶貧資金、扶貧政策的幫助。如今,不少地方的人們已經走了致富路,今天我們先來關注這方面的消息。一年前,青海省海西自治州的托海村,還是一個沒有電的村子。如今,隨著扶貧資金的投入,這裡的農牧民靠太陽能用上了電。

  托海村地處偏僻,交通閉塞,由於長期沒有電,村民們的生産生活受到很大影響。去年7月,青海省委省政府利用浙江省援助的60萬元扶貧資金,為托海村村民配置了分戶太陽能光伏電板,解決了全村93戶村民和學校、衛生院的用電問題。

  同期聲:村 民 徐漢山 以前我們這裡交通閉塞,電也沒有,農民們確確實實對外面的事啥也不知道,有了電以後,通過電視了解到黨的政策,國家現在發展的情況,確實對我的鼓舞非常大。

  另外,2001年11月,國家啟動實施了“西部省區無電鄉村通電工程光伏電站建設項目”,目前青海省已完成國債資金投資3.8億元,在果洛、玉樹、黃南等6個地區建成太陽能光伏電站120座,使10萬多戶農牧民用上了電。

  雲南宣威:易地扶貧搬遷鋪平致富路

  宣威市是雲南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2001年以來,當地通過實施易地搬遷扶貧工程,為貧困戶擺脫貧困走向富裕鋪平了道路。

  宣威市半山村的彝族同胞最近從海拔2400米高的冷涼山區搬到了山下的龍鳳村。村民們住進了寬敞舒適的新房子,第一次在自己家中用上了自來水,用上了電燈,看上了電視。宣威市總人口132.5萬人,貧困人口就佔到了一半,由於生存環境惡劣,年年脫貧、年年返貧的現象較為突出。2001年,國家在內蒙古、寧夏、貴州、雲南四省區實施易地搬遷試點工程,宣威被列為國家第二批易地扶貧試點縣市。截止到今年7月,宣威市已建成安居房8萬5267平方米,搬遷農戶820戶3314人。

  關注生態方面。近日,來自全國各地的80多位記者代表全國75萬名新聞工作者回訪了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沙地的“中國記者林”。

  全國新聞工作者代表回訪科爾沁“中國記者林”

  “中國記者林”目前樹木長勢良好,成活率達到90%以上。看到當年自己親手種下的小樹苗如今已經枝繁葉茂,記者們十分高興,他們紛紛拿出相機,擁到“中國記者林”的標牌前合影留念。2000年3月,中國記協向全國75萬新聞工作者發出倡議,每人為科爾沁沙地捐種一棵樹,得到了全國新聞記者的熱烈響應,最多的一位捐了近1000顆樹苗。在“中國記者林”的帶動下,由全國婦聯等單位發起捐種的“三八林”、“黨員林”等十多個冠名林也相繼落戶科爾沁沙地,治沙造林總面積達25000多畝,有效治理沙地10萬多畝。這塊沙地的局部生態環境開始好轉。

  同期 內蒙通遼市科爾沁區林業局局長 李祥 “(大意)我們打算以‘記者林’為核心,三年內造林**畝,徹底治理沙地。”

  我國開始對大熊貓進行無線定位實驗

  “祥祥”是我國第一隻進行野外放歸實驗的人工圈養大熊貓,目前它已在半野化環境生活了近1年的時間。最近,研究人員選取了一隻與“祥祥”身體特徵相似的圈養大熊貓進行了無線定位實驗,這一成果將來有望應用在“祥祥”的身上,以便有效收集它野外生活的信息。

  這只接受實驗的熊貓叫“蘆蘆”,實驗人員在它的脖子上套上了一個項圈,這個項圈可以定時發出信號,通過衛星接收及時返回到電腦上,這樣研究人員就能快速、準確地了解圈養大熊貓野外活動的習慣和範圍特點。這次選擇“蘆蘆”作為實驗對象,是因為它和“祥祥”的年齡、身體狀況比較接近。據工作人員介紹,第一天戴上項圈的大熊貓“蘆蘆”因為脖子上的新玩意影響了它的正常飲食,情緒煩躁,反應也比較強烈。但慢慢地“蘆蘆”已經開始習慣戴著項圈的生活了。

  同期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 周小平行為專家 從它的趨勢上看,那個熊貓對那個(頸圈)還是比較適應的。我們還要繼續看到底對它的身體(有無影響)。比如説10天以後看它頸部的毛,還有影不影響它的食欲,通過體重變化來監測身體上的變化。

  如果無線定位實驗證明大熊貓對項圈沒有排斥反應,研究人員將把項圈戴到正在進行野外訓練的“祥祥”身上。

  寧夏高中新課程實驗:實質性排課已經開始

  今年秋季,寧夏和山東、廣東、海南等四省區將在全國首批開展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現在寧夏已經開始實質性排課,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那裏的高中新的課程設置。

  寧夏實施的新課程由學習領域、科目、模塊三個層次構成,學習領域設置了語文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8個內容。每個學習領域又由課程價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組成,包括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技術等12-13個科目。每個科目又由若干模塊組成,模塊之間既相互獨立,又反映學科內容的邏輯聯絡。

  另外,課程設置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根據要求,從第二學期開始,學生就可以進入選修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個性特點,選擇不同的選修課程和任課教師。學校要保證學生自主選擇課程,不壓縮學生的選擇餘地。在滿足學生對選修課程需求的基礎上,逐步允許學生對教師及必修課的學習內容和時間進行選擇。在評價標準上,杜絕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和教師的唯一標準的做法。

  寧夏高中新課程實驗:“平行班”帶來新氣息

  在前幾天的節目中,我們也報道了寧夏的普通高中將不再劃分尖子班、重點班的消息。接下來我們就走進銀川市的一所重點中學,具體了解一下新課程實驗帶來的新變化。

  銀川九中是銀川市的一所重點中學。他們已經對今年新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的分班做了相應的調整。

  同期:銀川九中教務處主任王莉萍:今年在我們分班的時候,我們把12個班都分成了平行班,這樣的話,每一個孩子都是在同一個起點。

  在教師搭配上,學校把教學能力、業務水平高的教師和水平一般的教師或年輕的教師平均分配到每個班級。基本上保證每個班的主課有三四個優秀教師。

  郭景香從1986年開始擔任班主任。在新課程實驗之前,她從事了6年的高中“尖子班”的教學工作,而現在她成了“平行班”中的一名教師。

  同期:銀川九中教師 郭景香 我原來現象的一些學生可能不能夠完成對於文學鑒賞,對於平時班裏工作的完成,結果他們都完成的非常出色,那就説明我們新課改重視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非常正確的。

  在銀川九中,同學們也對不再劃分實驗班、重點班、只設平行班的做法表示歡迎。

  同期:學生 江碧君:對於我們來説,我們是不同成績的人在同一個班裏,而不像以前分班,大家學習差的就會有一種自卑感。

  同期:學生 魏敬寧:我們分了平行班之後,我覺得對於每一個學生,我們現在受教育的權利都是相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古老的葡萄藤 神秘的“葡萄之路”

  在前幾天的新聞中,我們報道了考古專家在新疆吐魯番洋海墓地發現一段距今3000年左右的葡萄藤的消息,據介紹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葡萄種植實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這棵古老的葡萄藤,聽一聽它背後的故事。

  這段葡萄藤看上去和現在的葡萄藤極為相似,有1米多長,每節長11厘米,直徑2.3厘米。

  同期 吐魯番市文物管理局局長 李肖 這個葡萄藤是在洋海墓地的墓室裏面作為陪葬品出土的,墓地的時代距今大概3000年左右。墓主人當時很可能是從事栽培葡萄的人,去世以後他把心愛的葡萄藤埋進去。

  專家説,葡萄最早生長在4、5千年前、甚至還要久遠的地中海沿岸。我國最早關於葡萄的記載,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當時張騫出使西域,在吐魯番盆地發現葡萄的種植,並將葡萄種子帶到中國東部。此次發現的葡萄藤,將我國種植葡萄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年。

  同期 吐魯番市文物管理局局長 李肖 推定,最遲在距今3000年的時候,葡萄已經從地中海地區傳到了新疆的吐魯番,所以可能在絲綢之路之前大概還有一條葡萄之路。

  同期 美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 福朗斯侯博 教授 這(葡萄之路)是有可能的,因為那個時期在這個地區和外地有很多的農作物貿易往來。

  甘肅瑪曲:1500人同場演繹“格薩爾”

  甘肅瑪曲縣是格薩爾彈唱藝術發源地之一。日前,1500名藏族歌手組成格薩爾千人彈唱團,在這裡共同彈唱“格薩爾”史詩。

  在被譽為瑪曲“格薩爾”彈唱之父的老藝人華爾貢的帶領下,1500名藏族歌手手持吉他,組成規模龐大的格薩爾千人彈唱團,同時彈唱“格薩爾”史詩;彈唱過程中,還將現實生活的新氣息、新變化融入傳統的格薩爾彈唱曲目中。“格薩爾”被譽為當今世界最長的史詩和惟一的活體史詩,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流傳,彈唱格薩爾史詩已經發展成為藏民族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面積最大、群眾基礎最廣泛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新聞觀察 《女人和橋》

  導視:西石嶺村的一座木橋,

  給村民帶來無數痛苦。

  同期:

  十幾年的建橋心願

  村民集資美夢何時能圓?

  敬請關注本期新聞觀察《女人和橋》

  西石嶺村是一個貧窮的小山村,村子背靠大山,青龍河繞著村子的三面流過。村口的一座臨時木橋是通向外面的惟一齣路,每年雨季村民們都會拆掉小橋,防止它被洪水沖走。雨季過後村民們再把它搭建起來。在沒有橋的日子裏孩子上學,村民看病,所有要出村的人都要趟水過河,因為沒有固定的橋,青龍河給村民帶來無數的災難。

  村民:這條喝水,除非不發水,一發水它就傷人,不用説發水就害怕,心想就害怕,一陰天就害怕,怕下(雨)了,一下(雨)就嘩啦水,別下了,別下了。

  解説:1998年發大水,村支書趙傑去河對岸的鄉里彙報災情,被大水沖走。能夠有一座堅固的橋是村民們多年來的一個夢想。十幾年前村民徐淑霞的兩個女兒,因為要出村看病也被洪水沖走了,1998年她當兵的兒子要歸隊,正趕上發洪水,從後山繞道出村,結果摔斷了腿,也險些送命,徐淑霞説,修橋成為她一家人的宿願。

  2000年5月,在徐淑霞的組織下,西石嶺村的村民們自籌了近十萬元錢作為啟動資金,從外來請來了一個施工隊,準備建一座鋼筋水泥大橋,據説有關部門已經答應,後續的修橋資金也將陸續到位。施工隊來的那天村民們組織了熱鬧的開工儀式。

  村民:為啥盼呢?孩子、大人一聽説建橋,來的時候,那個鼓喇叭、扭秧歌,歡得不知道咋好了,那時候要把橋建上多好啊。

  解説:開工一個月後,村民們集資的錢就花完了。施工隊一個橋墩都沒打好就撤走了,村民們認為施工隊騙走了他們的錢,扣下了施工隊的設備,他們認為徐淑霞應該為他們討回修橋的錢。

  徐淑霞:現在我走投無路了,我不知道怎麼辦了,我尋思大夥都能掙點錢,尋思著能把橋修上,都搞點副業,我原來在大隊村子裏也當過婦女隊長,也當國際天婦聯,我還想呆頭呆著他們搞一些副業,我確實沒想騙他們,我沒想到造成這麼大的局面。

  解説:當時組織村民集資修橋的時候,徐淑霞做夢也沒有想到事情會弄到今天這種地步,她想不明白各個部門當時答應好的後續資金為什麼開工後沒了蹤影?更想到自己會成為村民們指責的對象。

  解説:今天晚上,徐淑霞把為修橋集資的村民們召集在一起,她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徐淑霞:今天咱們在這個會上都説一説,大夥都聽聽,我也覺得我也挺悲觀的,對不起大夥。現在我這嘴裏都腫著呢,確實一天一天我這撐著呢。

  村民:大姐你這麼説吧,咱們這些人都是,開始咱們都是挺熱心的修橋,為啥呀?就為了咱們的子女後代不是?是不是?你説咱們有果賣不出去錢,馬上咱們家的鮮果(下來),但是窖裏還有。咱們山上有礦,採不出來,採出來也賣不出去,咱們從哪輩子,從我家丈人活著的這時候就開始説修這個橋,可是到現在這個橋修上沒修上?

  村民:你像我這60多歲了,我的老娘是瘸子,也去參加修橋,我的手都變形了,就這麼一千塊錢擱裏面了,結果呢,一直想著建橋為後代子孫造福,沒想到讓老鄉給騙去了。

  解説:在這次修橋前,徐淑霞一直在城裏打工,為了修橋她才回到了村裏,橋沒修成,鄉親們的錢也沒了。不光村民們有意見,相依為命的兒子也開始對她不滿。

  徐淑霞:吃飯了,柱子。

  徐淑霞:你説的這些都不頂事兒,你知道啥啊你知道。

  徐淑霞:誰像你那麼心高,借這麼多錢,你説哪家不想過日子,如果要知道現在這個結果,那錢幹啥不好?這事你得贏,反正這官司你得打贏了。

  解説:這一天一大早,徐淑霞決定去縣裏找有關部門討個説法。

  公安局:我們也同情你,這個事兒反正你等著聽信兒吧。

  徐淑霞:這個還得請兄弟你多多地幫忙,老百姓確實都不易。

  公安局:我們定完之後,儘快地給你信兒,行,就這樣吧。

  解説:從公安局出來後,徐淑霞到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她想諮詢一下能不能打官司要回鄉親們的錢。

  律師:這樣吧,我先看看你這個建橋合同,看看你這個合同,就是説看了,先研究研究你的合同,看看這個合同具體怎麼樣?對咱們有沒有利?然後呢接下來的事兒咱們都好説,是吧。我先看一下這個合同。

  徐淑霞:那謝謝你。

  解説:徐淑霞並沒有去法院,她還沒有下決心打這個官司,這時臨村有一個對她不錯的男人,説要幫她修橋並且一定能完成。條件是徐淑霞必須改嫁給她,徐淑霞答應了,可遭到了兒子的反對。

  解説:這一天徐淑霞接到縣城裏一個律師的來信,説要免費為他們打官司,約她在縣城的一個快餐店門口見面。徐淑霞叫上幾個為修橋出錢的村民,去了縣城。

  解説:等了快一天,他們並沒有見到要等的人。後來在另一位律師的幫助下,徐淑霞向法院提交了訴訟,青龍縣法院受理了此案。法院很快對雙方進行了調解,讓施工隊賠付村民五萬塊錢,開走大型機械設備,其餘的錢由村民處理一些修橋的輔助材料來解決。村民們商量決定把這些建橋材料統一保管起來,等以後修橋的時候再用。他們説橋早晚還是要修的。

  解説:為了修橋徐淑霞又踏上了四處要錢的道路,她説在她有生之年一定要為西石嶺村建一座堅固的鋼筋水泥橋。

(編輯:西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