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西部新聞

2004年6月21日《西部新聞》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23日 15:31

  各地積極防治蝗蟲災害

  來自農業部的消息,今年我國蝗蟲災害偏重,目前各地正在加強田間管理,積極防治。

  據農業部監測,對小麥、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危害最大的東亞飛蝗在黃淮海、長江流域等地區出現大流行態勢,發生面積達1450萬畝。農區和草原土蝗發生面積2億多畝,其中內蒙古近1億畝草場遭受土蝗威脅。目前,災情較重的河北、內蒙古等地正採取飛機作業和人工地面綜合措施,進行科學防治。

  同期 農業部蝗災防治指揮部辦公室主任 夏敬源

  現在的防治加上秋蝗的防治對今年的糧食安全是至關重要的。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防治任務的2/3,防治效果達到90%以上。

  首批“創辦小企業 開發新崗位”試點城市確定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昨天表示,全國首批“創辦小企業,開發新崗位”試點城市已經確定。這其中就包括西部的重慶和廣西柳州。

  據了解,確定的試點城市為瀋陽、重慶、唐山、鞍山以及柳州。對於這五座試點城市,國家將在三年內對初創小企業和即將創辦的小企業給予資金上的支持。由政府出資,各級勞動管理部門對失業人員和下崗職工進行專業技術和開辦管理小企業的創業培訓,鼓勵和扶持大學畢業生創辦各類技術型小企業。有關專家指出,創辦小企業已經成為緩解我國日益嚴峻的就業壓力的有效途徑。據專家估算,一個小型企業創立成功後可以帶動四五個人就業,所以等量的資金投入,小企業可以比大中型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目前,中小企業從業人員已經佔我國城鎮就業總量的75%以上。

  青藏鐵路明天鋪進西藏

  青藏鐵路西藏段6月22日將正式鋪軌架梁,西藏即將結束沒有鐵路的歷史。目前鋪架準備工作已經全部準備就緒。

  安多鋪架基地位於西藏藏北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鋪架基地。目前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生産軌排和橋梁。鋪架所需的內燃機車和鋪駕機也已經完成了組裝和調試工作,並開始調車作業和試鋪架。

  今年是青藏鐵路建設整體推進年,鋪架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按計劃,今年年底青藏鐵路將完成三分之二的鋪架里程。明天,青藏鐵路西藏段將從安多開始鋪架,由南向拉薩、北向唐古拉山地區同時開鋪。

  青藏鐵路站後試驗段工程全面啟動

  在青藏鐵路西藏段工程緊鑼密鼓的同時,青藏鐵路全線的站舍、供電、通訊等站後試驗段工程也于20號全面啟動。

  望昆車站地處青藏高原崑崙山口,海拔4100多米,屬地震多發區和多年凍土區,整個車站採用孔樁設計。青藏鐵路在凍土地區的房屋設計大都採用這一設計方案。

  同期

  青藏鐵路不凍泉車站施工負責人 “採用孔樁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凍土凍漲不對房屋的結構造成破壞,保證房屋的安全。”

  目前,青藏鐵路從南山口到不凍泉車站157公里的站後工程試驗段施工全面展開,並進行高原性實驗。青藏鐵路格爾木至不凍泉189公里35千伏的電力線已于昨天正式貫通。唐古拉山以北路段的站後試驗工程施工也已經全面展開。

  西部人才論壇:“引鳳留凰”關鍵在“築巢”

  最近在貴州舉行的首屆西部人才論壇上,有關專家指出,西部人才的引進和留住,關鍵是靠營造人盡其才的好環境。

  有關專家認為,有了好的人才環境和寬廣的發展平臺,自然會吸引有識之士到西部來建功立業,就像當初的深圳和上海一樣,會成為青年人才嚮往的“人才高地”。西部地區吸引人才,不能光靠政策,因為政策只能管一時,好的制度和機制卻能長期發揮作用。

  同期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力人事學院副院長 博士生導師 孫健敏 關鍵是怎樣形成一個機制,這個機制是什麼。我給你搭建一個舞臺,這舞臺搭起來以後,會表演的人他自己就跑上來了,不用你去找他,這樣來的人才毫無疑問是靠得住的,那是真正靠你的制度本身或是對人才的使用把他吸引過來的,而不僅僅是待遇問題。

  專家指出,沒有高薪吸引不了人才,但只有高薪肯定留不住人才。西部地區應當首先制定適合本省的發展戰略,考慮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然後進行重點引進,重點培養。應該營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包括靈活的用人制度以及合理的分配製度和戶籍制度,為人才的自由流動創造條件。

  重慶公廁將擁有“合法居住權”

  最近,重慶正在進行一項規劃,規劃的內容是主城區公廁的佈局。當地有關部門將在調研的基礎上,統一規劃重慶的公廁建設方案。 這是重慶市對公共廁所進行的首次“統一布點”。

  以前重慶市主城區的公廁,大多是在市政用地上擠出一塊地來修建,並沒有辦理相關手續。這些沒有合法身份的廁所,一旦遇到城市開發,會首先被列為拆遷對象,而開發商往往只拆不建,導致一部分市民上廁所難。此次重慶市把廁所納入統一規劃,將為公廁取得合法地位提供保障。公廁被統一規劃後,就等於擁有了合法居住權,不能隨便拆遷。重慶市還規定,納入統一規劃的廁所,所有市政項目原則上都須為其讓路。

  貴州警方連破兩起特大冰毒案  

  貴州警方最近連破兩起特大販賣冰毒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繳獲冰毒13400多片。

  6月8日上午,貴州省盤縣公安局禁毒幹警在320國道緝查時,在一輛從昆明方向開來的轎車內,查獲冰毒片9000多片,當場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據犯罪嫌疑人交代,冰毒是從雲南購得,準備途經貴州運往廣州後銷售。

  6月16日晚,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警方獲悉有人利用大客車運毒後,緊急布控攔截。他們從一輛臥鋪大客車上,查獲嫌疑人顧某用膠帶綁在小腹上的冰毒片。經清點,這次共查獲冰毒片約4500片。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旅日大熊貓“雄”歸國

  6月21日中午,在日本出生、産權屬於中國的大熊貓“雄”乘坐日本國際航空公司的飛機順利抵達北京。“雄”2001年12月17號出生於日本白野生動物園,是人工飼養條件下第一隻在秋季配種,冬季出生的雄性大熊貓。“雄”將在北京停留一晚並接受中國進出口動物檢疫,22日乘飛機前往它的居住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來看一下記者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發回的報道。

  剛剛結束兩個多小時的飛行,“雄”卻沒有顯得過分疲勞,在記者的鏡頭下,它大大方方的向祖國親人展示它健康、活潑的形象。

  同期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楊智

  這只熊貓從它的精神

  體態等狀況來説

  應該是非常好的

  在機場稍作停留後,“雄”被轉往檢疫館,接受全身檢疫。

  陜西銅川:動物園難保動物溫飽

  陜西銅川一家動物園裏的東北虎、獅子、金錢豹等動物的遭遇讓人非常同情。由於資金困難,這個動物園裏的動物目前溫飽問題難以保障,生存處境令人堪憂。

  記者在銅川人民公園動物園裏看到,偌大的園子裏幾乎沒有遊客,只見猴山上一群猴子無精打采地吃著窩頭;金錢豹、獅子在狹小的籠子裏,無精打采地趴在地上,個個餓得骨瘦如柴。其中一隻12歲的東北虎“威威”,今年3月屁股上生了膿皰,因為請不起動物專家診治,只能靠用消炎針控制病情,現在“威威”的身體特別虛弱。

  同期 動物園工作人員 5隻肉食動物,全吃牛羊肉得50斤,現在沒有力量,只能吃雞架,猴子應該吃蔬菜、水果,咱現在只能保障窩窩頭,每次喂都不忍心看。

  據了解,銅川動物園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門票,現在遊人太少,平時每天賣出的門票不足20張。動物園微薄的收入難以飼養這些珍貴的動物,希望有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幫助解決這些動物的溫飽問題。

  貴州銅仁:山民種桃樹喂猴子

  在貴州省麻陽苗族自治縣河保護區的崇山峻嶺中,生活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葉猴,這裡也是目前全世界黑葉猴最集中的聚居區域。在黑葉猴經常出沒的地帶,農戶們都在自家的責任地裏種植桃樹,黑葉猴可以放心大膽的吃這些果子。

  同期 當地農民 肖素英 説他們從來不打猴子,猴子要吃就讓猴子吃。

  農民辛辛苦苦種下的果樹,怎麼舍得讓猴子隨便吃呢?原來這些果樹都是當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免費提供給農戶們栽種的,黑葉猴吃不完,農民還能收穫一部分。

  同期 當地農民 肖素英 説種桃樹比種包谷划算,一年要多收入兩百塊錢。

  以前麻陽苗族自治縣河保護區的人猴關係十分緊張,黑葉猴經常偷吃農民種植的玉米,農民就用各種方式驅趕猴群。現在通過引導農戶種植果樹,在使農民增收的同時,也豐富了猴群的食物,野生黑葉猴的種群數量有了穩步增長。

  同期 麻陽苗族自治縣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 付曉林 説猴群數量的從97年的380多只增加到了760多只,增加了近一倍。

  庫爾勒市荒山綠化成果顯著

  新疆的庫爾勒一直是一個植被少、風沙大、生態環境極為脆弱的地方,市內的荒山、沙漠和沙化土地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4。3%,近幾年庫爾勒市加大了荒山綠化的治理力度,生態環境有了明顯好轉。

  1997年,庫爾勒市開始實施綠化荒山,改變城市周邊生態環境工程。到目前,以採用以色列滴灌節水技術營造荒山生態林2。73萬畝,主要種植胡楊、沙拐棗、刺槐、大果沙棘、紅棗等防護林和經濟林399萬多株,樹木成活率達90%以上。初步構築起以防護林為主的林業生態體系的基本框架,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明顯提高。據有關部門測算,庫爾勒市每年8級以上的大風天氣已由原來的32天減少到現在的25天,進入市區的浮塵減少10—20%,夏季相對濕度提高7—10%。

  同期 庫爾勒市城鄉防護林管理處處長 張義智

  “(今後)我們將以每年1萬畝的速度,繼續推進荒山綠化,計劃在2010年以前,建成長15公里,寬4—6公里的生態長廊,有效改善庫爾勒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

  雲南:四十元竟買回兩株國家瀕危植物

  前兩天,雲南省紅河自治州開遠市的一位市民花四十元錢買了兩株樹苗,後來發現自己買來的竟是國家一級保護樹種——華蓋木。

  兩個多月前,這位雲南開遠市民路過文山州,花四十元錢買下了兩株形狀奇特的樹苗。

  同期 雲南開遠市民 買回來以後,我看這個樹有點像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華蓋木,我就上網查閱相關的資料,(後來)我專門到這個(華蓋木)野生樹種的發現地,請教有關的專家,他們是專門負責(華蓋木)自然保護林的,我給他們看了以後,他們説這就是華蓋木。

  據了解,華蓋木是我國特有的木蘭科單種屬植物,目前,全世界僅發現七株野生華蓋木,都生長在雲南省文山自然保護區,因為外形很像于古代帝王華麗的車蓋,所以得名“華蓋木”。

   “兩岸四地攝影家合拍台灣24小時”攝影展舉行

  “兩岸攝影家合拍台灣24小時”是兩年前海峽兩岸攝影家聯手開展的一次攝影采風活動。此次在貴陽展覽的照片就是當時兩岸四地的69位攝影家在台灣拍攝的作品。這些照片中,既有台灣繁華的街道美景,也展示了台灣各地的節慶活動和普通人的市井生活。

  另據了解,這次“兩岸四地攝影家合拍貴州24小時”的作品將於今年下半年在台灣展出。

  西藏林芝地區杜鵑花節開幕

  6月20日上午,2004年中國百姓遊——聖地遊——西藏林芝地區杜鵑花節隆重開幕。

  杜鵑花俗稱映山紅,在西藏林芝地區海拔2900米至5300米的地帶,每年5到7月,黃、白、紫、紅等各色杜鵑花開遍林芝的大小山間,五彩繽紛,形成了花的山,花的海。近年來,林芝地區以旅遊搭臺,經貿唱戲,成功打造杜鵑花品牌。目前,林芝杜鵑花旅遊節已經發展成集旅遊觀光、民俗表演、産品展銷、經貿洽談為一體的盛會。奇特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民俗文化吸引著八方來客,為林芝地區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開闢了一個嶄新的窗口,也為廣大商家經貿洽談和投資興業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平臺。

  廣西浦北縣舉行龍舟比賽

  6月20日上午,廣西浦北縣舉行了一場激烈的龍舟比賽。來自全縣各鄉鎮和企事業單位的十多支代表隊參加了比賽。賽龍舟活動是浦北縣的一項傳統的民間體育項目,每年端午節前舉行。在比賽中,江上龍舟穿梭,河面白浪翻滾,岸上歡聲雷動,幾名外國遊客也參加了比賽。浦北縣是全國先進文化縣,當地群眾文化活動非常活躍,形成了種類繁多的民間文化藝術品種。

  同期:廣西浦北縣人民政府 縣長 李躍飛 我們就是想通過這種群眾喜歡的傳統文化活動,以此進一步激發全縣人民奮發向上的鬥志和勇於開拓的精神,為全面提速我縣的經濟建設步伐鼓勁,加油!

   5年全國破獲毒品犯罪案件近55萬起

  1998年至2003年,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54.69萬起,繳獲海洛因51.03噸,剷除非法種植罌粟6400余畝。

  南方航空公司建中國內地最大航空運營基地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投資37.6億元,在新機場內建起了中國民航最現代化、最宏偉的航空運營基地。

  廣東:超載3次取消營運資格

  廣東省20日在全省範圍集中開展路面超限超載治理行動,50個交通稽查站將進行24小時集中治理,車輛違規超限超載3次將被取消營運資格。

  醫學生八年有望戴上博士帽

  復旦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5所高校被獲准試辦8年制醫學教育,考取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學生有望在8年內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天津:楊柳青年畫民間藝術進入中小學課堂

  天津市西青區把楊柳青年畫編入地區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作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楊柳青年畫是中國四大木版年畫之一,目前國內較為知名的近30種木版年畫,發展初期大多受其影響。

  廣州大學80萬元年薪招攬學院院長

  日前,廣州大學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8個新設學院院長,根據獲聘者本人的條件,獲聘者最高可獲年薪80萬元。

  貴州:中小學教師職業將打破“終身制”

  貴州將多渠道擇優聘用具備教師資格的人員到中小學任教。至2007年,將全面推行中小學教職工聘用(聘任)制度,打破教師職業“終身制”。

  寶雞:88歲老人捐款萬元助學

  日前,陜西省寶雞市88歲的徐緩老人在自己生活並不是很富裕的情況下,將積攢的1萬元錢全部捐給了寶雞市金臺區金河中學的13名困難學生。

  銀川:萬人長跑紀念奧林匹剋日

  20日,銀川市上萬人參加了慶祝奧林匹剋日長跑活動。國際奧委會從1948年起將每年的6月23日定為國際奧林匹剋日.

  安徽:首家女子醫院將亮相合肥

  本月底,安徽省首家針對女性健康開設的女子醫院將亮相合肥。醫院將投資3000萬元,主要為女性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會”的全新醫療模式。此前,女子醫院在北京等地出現後引起女性市民的歡迎。

  山東:三農民發明新型農機旋耕刨深耕機

  近日,山東省青州市三位農民研製出國內首臺農用旋耕刨深耕機,已獲得國家知識産權局新型實用專利。這一農用旋耕刨深耕機一次深耕可達25厘米-30厘米,耕作效率比傳統犁作提高兩倍以上。

  貴州:發現兩批劍齒象與劍齒虎化石

  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貴州省新發現兩批古生物化石。據專家初步考證,這兩批化石分別為劍齒象和劍齒虎化石。東方劍齒象與恐龍同時代,是一種大型食草性古脊椎動物.

  遼寧:沙漠化土地面積達1300多萬畝

  遼寧現有的沙漠化土地面積已經達到1313萬畝,佔全省總土地面積的6%。全省14個地級市中有九個遭受不同程度的沙漠化侵襲。

  《新聞觀察》:《拯救塔裏木河》

  塔裏木河是中國最大的內流河,它環流於塔裏木盆地的北半部,帕米爾高原和崑崙山上的冰川雪水成為它綿延2179公里的惟一水源,儘管它流經的區域氣候異常乾燥並且常年鮮有降水,但它仍然令人驚訝地把涓涓溪流匯聚成滾滾的河流,並緩緩地注入遠在千里之外的位於新疆中部的羅布泊。靜靜的塔裏木河穿越塔克拉瑪乾大沙漠,沿途的樓蘭古城、交河古城展示著塔裏木河流域過去的文明。

  但是近年來,由於上遊各源流兩岸大量開荒,中流缺乏治理,亂開口子,大量用水,致使下游河水斷流。導致 80 多萬畝胡楊林枯死,綠色走廊逐漸衰敗,瀕臨毀滅,沙進人退的現象日趨嚴重,嚴重威脅塔裏木河中下游人民群眾的生存。據專家分析,如再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塔裏木河流域下游綠色走廊將瀕臨毀滅。

  同期聲: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水利局 局長 張冰

  應該説塔裏木河治理它是一個大的環境問題,如果不治理,面臨的後果可以這樣講,兩大沙漠的匯合,勢必會造成我們整個南疆的荒漠化更加嚴重,兩大沙漠匯合以後,它影響不僅僅是新疆,應該説對青海,對甘肅,對內蒙,甚至可以説更遠一點兒,所以,塔河作為中國內部最大淡水河,它在整個生態上它所處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治理好塔河,不僅僅是我們新疆人的一個事,應該是整個大西部的一個大的問題。

  為了挽救塔裏木河下游的生態環境,根本完成塔裏木河流域生態治理,我國正在實施一項耗資達一百零七億元人民幣的塔裏木河綜合治理工程,從2000年起充分利用斯騰湖湖水的豐水期向塔裏木河進行了5次應急性輸水工程,使塔裏木河下游結束了斷流30多年的歷史,並在塔裏木河的終點臺特馬湖形成了大面積的湖水。

  潘立功是塔裏木河流域管理局的一名司機 ,由於塔裏木河綜合治理工程的實施,他來塔裏木河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他也對塔河輸水前後的變化感受的十分清楚。

  記者:師傅你經常跑這條線麼

  潘:對

  記者:覺得塔河來水前後這個變化是什麼?

  同期 塔裏木河流域管理局 司機潘立功

  現在這個變化非常大,我們原來在五年以前,我們也跑這條線,但是沒這條路,那時候河道兩岸植被看起來乾枯的很,通過這次及時放水,你可以看一看塔河兩岸馬上生態不一樣了,感到覺翠綠的很。

  記者:變化還是非常大的?

  D:非常大。

  記者:我身後就是臺特馬湖,也就是塔裏木河的終點,我們現在看到的水面面積是大概有150平方公里,在2002年11月份以前,臺特馬湖乾枯了將近30年。

  記者:看到臺特馬湖乾枯了30年,現在已經有水了,現在有什麼感觸?

  同期 塔裏木河流域管理局 王小平 副總工程師

  肯定心情非常好,非常激動,你看沿途我們可以看到,越往若羌這個方向走,生態情況越美化,那麼考幹以後,幾乎是可以説寸草不生。現在經過,到去年為止,五次輸水,水到臺特馬湖之後,再加上車爾臣河的恢復,已經形成這麼大一個湖面,那麼從湖的邊上來看,已經可以看到一些綠色的,以前這兒的話,再往前走,你也看不到這種景色的?

  王總工程師告訴我們塔裏木河下游來水造成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地下水位上漲、礦化度下降,河道附近的植被已再現生機,許多快要枯死的胡楊樹都出了新芽,塔裏木河下游的來水也使塔河沿岸居民的生活發生了改善。買買提老人在塔裏木河邊居住了五十多年了,塔河的來水對他的生活産生了直接的影響。

  記者:在這兒住多長時間了?

  買買提:就在這個地方出生的。

  記者:一直在塔裏木河邊上住著?這個水什麼時候有的?在你記事起,他有沒有斷流過?

  買買提:有時斷裂。

  記者:你記得什麼時候開始有水了?

  買買提:四年了。

  記者:這邊有水了,你們家裏,旁邊的生態改善怎麼樣?

  買買提:來水以後用水也方便了,周邊的胡楊生長也好了,草什麼都長起來了,放羊,放牧也方便了。

  記者:我身後就是塔裏木河水庫,名叫大西海子,1960年,自從大西海子修建以來,塔裏木河的河水也就只能流到這裡了,但是經過塔裏木河綜合治理項目以後,這個大西海的水庫將退出農業灌溉的功能,變成一座生態水庫,現在塔裏木河的河水能從這兒流到350公里流到臺特馬湖。

  同期:塔裏木河流域管理局 王小平 副總工程師

  大西海是後來修的水庫。修了水庫以後,等於把這個塔裏木河截斷的,截了斷以後,那麼到了後來,到了70年代,由於農業灌溉的問題和生態爭水,逐漸河下游斷流了。

  記者:經過我們調控以後,大西海將會變成一個什麼水庫?

  王:根據塔河綜合治理規劃,這個水庫將全部退出農業灌溉功能,退出農業灌溉功能之後,為大西海以下,塔裏木河沿岸,生態服務,那麼就是説對生態,胡楊林生長創造一個有利的條件。

  王總工程師告訴我們由於前五次輸水都是抓住博斯滕湖豐水的有利時機進行的應急輸水,要長期保證塔河下游不斷流還就要從水源入手,通過源流區的挖潛節約水量,提高用水效率,另外通過在地下水源比較豐富的地方,開采地下水,把河水置換出來,保證可持續的水量向塔裏木河輸送,同時對一些水源水庫,進行改造,通過挖潛改造以後,降低它的蒸發,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這樣通過多種途徑保證向塔河輸水。王總工程師説通過實行節水措施和一些工程的建設可以保證向塔裏木下游的輸水量,但是由於塔裏木河跨越多個地區,還有各個生産建設兵團,塔河的水牽扯到各方的利益,能不能把節下來得的水量送到下游,成為保證塔河下游不斷流的關鍵環節。

  同期:塔裏木河流域管理局局長 祝向明

  通過各個來水量,在了解各個河流退到我塔河干流的水量,就能夠了解到各個地區,它的用水量,通過這各個斷面控制它的用水量,同時也可以了解到,它這幾個河匯到幹流的水量,能不能達到原定的目標

  記者:通過我們這個掌握,對整個塔河流域的用水有一個宏觀的調控?

  祝:有一個宏觀的了解。

  祝局長向我們介紹説由於塔河的水關係到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有些地方都對調水的水量打些折扣,還存在一些上遊用水不管下游的情況,塔裏木河流域管理局對塔裏木的河水進行的嚴格有效的調配,也成為塔河下游不斷流的關鍵。

  同期:塔裏木河流域管理局局長祝向明

  按照國務院批復的要求,塔管局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流域的五個地洲和四個司局,他們的用水量嚴格控制在國務院所批准的用水範圍之內,無論是地方和兵團是不允許多佔用水資源,一定要確保在節水的基礎上,除了保證它當地的發展,另外呢,要保證幹流的水量,就是4.5億,有按照這樣的水量要求,大家都按照這個規定,這樣才能確保在大西海以下,每年有三億五的水量,但是這個問題呢,是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大家都必須從全局,從我們子孫後代的利益,認真地做好這個工作。

  主持人:塔裏木河流域管理局局長祝向明告訴記者,塔裏木河綜合治理工程最直接的一個目的就是要保持塔河下游不斷流,水頭能達到臺特馬湖,但是要完成這個任務最重要的還是各級政府,各單位能夠嚴格的執行塔管局調水方案,可以説要完成成塔裏木河綜合治理的路還很長。

  桂龍新聞網:海上絲綢之路也“申遺”

  世界遺産大會馬上就要在蘇州舉行了,今天我們首先就來關注遺産、文物、景觀這個話題。前不久我們説了絲綢之路正在準備申報世界遺産的事,福建方面的消息説,福建的泉州準備將海上絲綢之路也申報世界遺産。泉州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現在,這裡的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還是我國唯一以海外交通史為專題的博物館。

  華西都市報:層層蠶食 青城山“世遺”喊痛

  四川的都江堰-青城山已經列入了世界遺産名錄。今天的華西都市報以兩個版的篇幅報道了青城山保護區內大搞房地産開發的現象。報社記者歷時半個月的調查後發現,青城山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取得成功後,10多家開發商就瞄準“遺産”二字大做山水文章,掀起“圈地狂潮”,在青城山世界遺産保護區內建起了一座座豪華別墅,佔地至少在4000畝以上。

  新華社:貢院塗鴉 畫蛇添足

  青城山的“圈地狂潮”令人痛心,不能因為少數人的眼前利益來破壞世界文化遺産。今天新華社的消息説,湖南一處文物遺址的古墻也遭到了嚴重的人為污損。湖南貢院建於清朝雍正年間,是當時湖南科舉考試的場所,距今已有270多年曆史,它的外墻是長沙市近現代保護建築,記者發現,這堵古墻被刷上了各種圖畫和廣告,已經很難看出墻體的原貌。

  華商報:昭陵“兩駿”找回失落殘肢

  在文物遺址上亂寫亂畫,真的是找錯了地方,但是在本月的18號,西安碑林博物館工作人員試著把兩塊殘片拼接到了“昭陵六駿”上面,拼完一看,還真拼對了地方。“昭陵六駿”原來不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它是禮泉縣唐太宗昭陵內的6塊大型駿馬浮雕石刻。其中的兩駿已經被美國的文物走私商打碎,運到了美國,另外四駿在偷運過程中被愛國人士截獲,現在陳列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館。2002年和2003年,陜西省考古人員在昭陵的考古發掘中意外發現了3塊“昭陵六駿”的殘塊,這次就拼對了兩塊,其中一塊剛好是一匹駿馬的前蹄。

  重慶晚報:人造景觀豆腐渣 一指戳穿“漢白玉”

  現在,假古董、人造景觀越來越多,但質量令人擔心。重慶晚報的報道説,重慶市奉節縣詩城廣場竣工還不到一年半,但廣場周圍100余根人造漢白玉柱子有的就開始成塊脫落,裏面的填充物就像是豆腐渣,用指頭一鑽,就能夠戳出一個洞來。奉節縣工程質監站一位副站長在現場察看後確定,柱子裏的填充物可能是低標號白水泥。

  新疆有了旅遊直升機

  旅遊旺季馬上就要到來了,今天的細節搜索點擊的就是“旅遊”。今後到新疆的遊客可乘直升機遊覽以前去不了的一些景區。17號下午,一架美國産的貝爾206型直升機在烏魯木齊南郊的“絲綢之路生態園”起飛,這標誌著新疆第一架用於旅遊的直升機開始投入使用。目前,國內還只有海南、上海等地有旅遊直升機。

  新華社:廣州:賽龍舟 迎“端午”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賽龍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昨天,美麗的榕城西湖又迎來了一年一度賽龍舟的熱鬧場面。龍舟選手們在福州的西湖上奮力劃行。場面可以説是很是壯觀,這也是當地挖掘傳統文化進行旅遊開發的一個新招。

  新華社:吐魯番今夏熱“沙療”

  到吐魯番,不僅可以觀光旅遊,品嘗酸甜可口的葡萄,現在一個新去處就是去沙療。吐魯番的沙療是日光浴、磁療、按摩療法相結合的民間傳統療法。每年6至8月間,吐魯番的平均氣溫高達38到42攝氏度,這裡沙子的溫度最高可達80攝氏度,沙子中含有大量的磁鐵礦屑末,對關節炎、腰腿痛等疾病治療效果明顯。

  華西都市報 刀郎首次公演亮嗓不露臉

  華西都市報的消息説,應張藝謀的邀請,刀郎將把他的首次公開演出獻給《十面埋伏》首映慶典晚會。顯得有些神秘的刀郎,一直未在公開場合露過面,極為愛才的張藝謀多次讓助手打電話邀請,最後雙方終於談妥,讓刀郎戴一副面具上場唱歌。7月10號晚上,刀郎將在首體演唱大家熟悉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駝鈴》等3首走紅歌曲。

  華商報 刀郎又接英雄帖 獻樂《七劍下天山》

  《華商報》的消息説,香港著名導演徐克也向刀郎發出了邀請,請刀郎為《七劍下天山》製作音樂。本月初,香港著名導演徐克在新疆為《七劍下天山》選景時,碰巧在烏魯木齊聽到了刀郎的音樂,他當即就決定找刀郎來製作《七劍下天山》的音樂。

  北京青年報 “深圳第一人造美女”:我想變回原來的臉

  深圳“第一人造美女” 張瑋因為偶然機會獲得了免費進行整形和美容的機會,但她現在卻想激流勇退了。這位22歲的湖北姑娘在做完割雙眼皮和隆鼻這兩項較為簡單的整形手術之後,陷入深深的猶豫之中,接下來的手術計劃也被無限期推遲。為什麼要退出呢,一方面是因為她查了一些資料,看到了很多美容項目失敗的例子。另一方面,親朋好友們幾乎都反對這件事。

  西部商報 寶寶八月降生拯救白血病姐姐

  金翠芳是甘肅人,為了救自己患有白血病的女兒麗麗,原本只能生一胎的她申請了生第二胎,她希望能用臍帶血移植的方法讓女兒重新獲得健康。當地計生委的工作人員得知這一情況後,積極為她們辦理了二胎準生證明。金翠芳將於今年八月臨産,我們也希望這個即將出世的小寶寶能給姐姐的生命帶來希望。

  華商報 美國商務部長看望陜西兩盲童

  6月20日中午,美國商務部部長埃文斯專程到西安看望盲童李凡、李豪兄弟倆。他和這兩個小盲童之間有什麼故事嗎?話説去年10月26日,埃文斯在率美國商務部代表團訪問古都西安時,還到三原縣大程鎮金窯村看望了陜西“金鑰匙工程”的試點兒童李凡、李豪。這兩個孩子樂觀、向上的精神讓埃文斯大受感動,後來,埃文斯將孩子們的兩張照片送給了溫總理,還表示他永遠也忘不了這兩張照片的情景。現在大半年過去了,華商報的消息説,對孩子們十分惦念的埃文斯特地將今年中國之行的第一站選擇在了西安。

  華商報 八名大學生體驗“智取華山”

  最後出場的是八名體驗“智取華山”的大學生。55年前,8位勇士冒著生命危險連夜攀登華山,憑著勇敢、機智,奪取了華山的北峰,最終使我軍取得了解放華山的勝利。現在,時隔55年,陜西的4位年輕女大學生和4位男攀岩高手組成了4對“黃金搭檔”,他們沿著當年8位勇士走過的智取華山路,追憶烽火歲月,親身體驗當年解放軍戰士的英雄壯舉。當年八勇士之一的劉吉堯老人也專程為這八名大學生加油助威。

  世界第一隻冬季出生的大熊貓回國

  在日本和歌山出生的大熊貓“雄”今天中午回到了北京,明天上午“雄”將從北京回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雄”是世界上第一隻在冬季出生的大熊貓,同時也是繼大熊貓“華美”從美國回國後,又一隻在日本出生的大熊貓返鄉。

  天山牧場:群羊擋道車讓路

  6月份是天山牧民從春牧場遷往夏牧場最集中的時期,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浩浩蕩蕩的畜群,路上行駛的車輛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為它們讓道。

  內蒙古:青山冰臼 天下一絕

  在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境內,有一座海拔1547米的山峰,它就是青山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的主峰青山。青山頂部平坦開闊,分佈著形態各異的冰臼,據專家考證,這些冰臼是25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時形成的,是古氣候環境變遷的重要見證。

  水草瘋長 西寧“風景河”成“臭河”

  進入夏季以來,流經西寧市區的南川河散發出腐臭的氣味。近兩年來,西寧市投資治理改造南川河,使原來的“垃圾河”變成了風景秀美的“風景河”,然而“風景河”卻面臨夏季水草的威脅。由於水環境質量差、水體營養過剩,導致水草瘋長。為了清理長勢過猛的水草,河道管理人員每天都派人打撈,然而收效甚微。

   “聚焦西部”全國攝影電視大賽的展播時段

  的四組參賽作品重點表現了西部的美,其中關於雲南紅土地的題材在我們的節目中已經播出了五組參賽照片,雖然拍攝的都是同一個地方,但是由於攝影者的處理方法和拍攝的角度不同,這五組照片各有特色。今天我們又推出了一組關於紅土地的照片。

  生命的旋律 攝影 李斌 新疆烏魯木齊

  生命的旋律拍攝于新疆卡拉扎祖山脈中段的硫磺溝,這裡山勢雄渾厚重,由於特殊的地質結構,山石呈現出五彩斑斕的色彩。

  騰飛的甘孜 攝影 重慶市李順林

  這組照片拍攝于2000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五十週年,甘孜藏族自治州是我國建國以後第一個實施區域自治的專區級少數民族自治的地方。經過五十年的建設,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變化舉世矚目。

  西部風光一組

  這組照片是由表現西部風光的單幅參賽作品組成的,雪山、草原、沙漠、湖泊都是西部最具代表性的景色。通過攝影者的鏡頭,這些本來就很美的西部風光更顯得美輪美奐。

  激情高原 攝影 劉宏 雲南省昆明市

  這組照片巧妙的利用了紅土地上不同農作物之間的色彩差別,在加上攝影者獨特的處理手法,使紅土地變得更加色彩斑斕。

(編輯:西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