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1931年(上、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1日 17:25 來源:

  上 集

  1931年1月1日,中華民國進入第20個年頭。

  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兩年前國父孫中山移靈時栽下的樹木還沒有形成氣候,仍然顯得有些荒涼。早晨七點,國民政府要人照例在祭拜國父孫中山之後就匆匆下山去了。

  飛機場上,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第一次舉行大規模閱兵典禮。閱兵有唱黨歌、向國旗黨旗及總理遺像行三鞠躬禮、閱兵、飛機遊行等十四項內容。外交部還從上海、北平邀請了各國公使前往觀禮。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意在告訴海內外,上一年中原大戰勝利後,他已經成功完成了中國的統一。

  這是正在修建中的浙贛鐵路,進入三十年代,中國的鐵路不斷向前延伸。1931年中國的鐵路總里程有14000多公里,但中國自辦鐵路僅有2240公里。

  在東北,火車滿載著礦産前往大連,很快又轉運海外。日本資本壟斷著中國礦區99%的鐵礦石,日本控制的撫順煤礦和英國控制的開灤煤礦,生産著中國一半的原煤。

  北平是北方鐵路線的樞紐,東北軍少帥張學良設立陸海空軍副司令行營,節制所有東北、華北各省軍事,他與蔣介石已經形成事實上的南北分治。

  沿鐵路南下,華北的每一個停靠站還殘留著等待回家的難民,上一年的中原大戰,造成20萬平民傷亡,120萬人流離失所。

  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港口,每天都有日本棉紗,美國小麥,英國鴉片經由這裡潮水般進入中國,再由鐵路運往各地。從列車上可以看到,城市的出口林立的廣告牌上是美國箭牌口香糖和英美煙草公司的廣告,英美煙草公司佔據六成的中國煙草市場。與此同時,無數破産的農民也在源源不斷地進入這個城市。

  從當時的影像資料可以看出,連接鐵路的城市日益繁榮,近代的工廠日益增多,從1927年到1937年,這一時期後來被國民黨人稱為經濟建設上的“黃金十年”。

  這一年,381 米的美國紐約帝國大廈建成。此後的 40 年間,這幢大廈一直保持著世界最高建築的紀錄。

  在這個世界上最為富足的國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擁有汽車。到了1930年,每5個人就有一輛汽車。富有的生活,讓更多人開始嘗試冒險的樂趣。

  當時,好萊塢的電影風靡全球,迪斯尼公司的米老鼠開始受到人們的喜愛。

  來自東方世界的京劇藝術也大受歡迎,梅蘭芳在紐約百老匯49街劇院的演出受到美國觀眾的追捧。演出票價最高達到6美元,而黑市價達到16美元。對普通的美國民眾來説,這筆開銷已經顯得奢侈。

  在地球的另一端,西方世界正籠罩在失望之中。這一年, 歐洲失業人數達到史無前例的記錄。英國有250萬失業人口,德國有將近 500萬人沒有工作。

  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票市場突然崩潰,經濟危機威脅著美國人的生計。人們為了獲取燃料和食物不得不排起長長的隊伍。這場危機很快跨越國境與海洋波及到了整個世界。

  在巴西,人們將無法出口的咖啡燒燬。

  在意大利,墨索裏尼開始得勢。在德國,希特勒組織納粹黨,並很快成為德國第二大政黨。

  依賴出口的日本,遭遇重創。被削減了四成工資的紡織工人走上街頭。

  一個工人甚至爬上四十米高的大煙囪,大喊要為工人加薪水,他在這個煙囪上呆了130個小時。

  這一年,日本的失業人高達250萬以上。當時流行著一句話:“大學生也找不到工作”。

  在東京車站,一個年輕的右翼分子叫喊著“我是真正的男人”,向濱口首相開槍。起因是濱口雄幸首相對向中國擴張保持了謹慎的態度,觸怒了急於行動的日本軍方和右翼。

  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後來形容説,1931年這一年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全世界的男男女女都在坦率地討論西方社會制度垮臺的可能性。

  春節過後,許多來自農村的紅軍戰士第一次拿到了識字課本。課本中這樣寫道:“工農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天不怕,地不怕,窮人要不餓肚子,只有大家分田土”。

  元旦前,福建、江西交界一帶響起驚天的槍炮聲,十萬國民黨部隊向閩西、贛南中央革命根據地發起第一次圍剿。紅軍採取迂迴包圍戰術,將國民黨軍隊張輝瓚的一個師全部消滅。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建立的閩西、湘贛兩個根據地得以穩固。

  在根據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産黨人正在進行著社會變革的努力。

  當年的一份人口調查表明,1931年中國的人口是四億兩千萬,農業人口占 85%。38歲的毛澤東覺得這裡蘊藏著一股沉默但巨大的力量,他在對興國縣的農村調查以後,得出了結論:

  我在興國調查中,一方面地主、富農以百分之六的人口占有土地百分之八十,另方面貧農、中農以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僅佔有土地百分之二十。因此得出的結論,只有兩個字:革命。因而也益增革命的信心,相信這個革命是能獲得百分之八十以上人民的擁護和贊助的。

  1974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閃閃的紅星》中的一段,講述的就是1931年參加兒童團的潘冬子,看著自己的父母在紅軍的帶領下鬥地主,分糧食的情景。

  毛澤東在《興國調查》中這樣描述農民在這場土地革命得到的利益:第一,分了田,這是根本利益。第二,分了山。第三,分了地主及反革命富農的穀子。第四,革命以前的債—概不還。第五,吃便宜米。第六,過去討老婆非錢不行,現在完全沒有這個困難了。……最主要的就是取得了政權。

  “爹娘要我讀詩書,望我長知識。光陰一去不再來,勤學不可荒”。這是河北定縣農民識字課本的內容。

  二三十年代的定縣鄉村中出現許多新鮮事,有技術人員幫著打機井,還送來化學肥料,村裏第一次有了衛生所,貧苦農民看病可以不收掛號費;農民可以從合作社貸款或者借貸從美國引進的優良棉種。兒童進入學校,成年人也有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班。

  這時,一些知識分子從城市走進鄉村,從書齋走向田野,希望在和風細雨的氣氛中復興日趨凋敝的鄉村,這在當時被稱為鄉村建設運動,備受國人關注。

  山東的鄒平縣,是尊崇儒學的梁漱溟試驗理想的地方。這位鄉村建設的推動者與毛澤東本是舊相識。1918年他們在北京第一次見面。那時梁漱溟是北京大學有名的哲學講師,毛澤東是圖書館的一名助理員。

  孔子的信徒梁漱溟和信仰馬克思的毛澤東這時都把精力投注到農村,和毛澤東主張打土豪分田地不同,梁漱溟認為中國社會只有士農工商職業之別,沒有有産與無産的階級之分,因此實在找不到革命的對象。

  7年以後,梁漱溟曾以朋友身份到延安拜訪已經成為共産黨最高領導人的毛澤東。他特地帶去自己所著的《鄉村建設理論》,兩個人談話八次,有兩次通宵達旦,雖然彼此無法説服對方,但談話氣氛和諧融洽。在《再憶初訪延安》中梁漱溟描述當時的情形:“看了我的著作以後,當然他也給與了許多批評。據我回憶,批評的話大意是説我的主張不能解決農民問題,不徹底;走的改良之路,而非革命之路等等。”

  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由於日軍全面侵華而終結。中國共産黨則依靠土地革命,贏得民心,最終建立新中國。

  1931年,上海的人口超過315萬,一躍成為僅次於倫敦、紐約、巴黎和柏林的世界第五大城市。繁榮的上海吸引著各式各樣的淘金者,世界上最時髦的東西都能夠在這裡找到。從當時上海出版的《良友》畫報上可以看到,巴黎的時裝三個月後就會來到上海。

  3月,歷時3年,耗資12萬的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在上海新光大戲院上演。票價1元到2元,這是一個5口之家一週的生活費。

  影片講述的是恪守三從四德的歌女紅牡丹不幸嫁了無賴丈夫,她受盡人間折磨卻毫無怨言,後來丈夫終於受到感動改邪歸正。

  《歌女紅牡丹》並沒有採用當時最先進的片上發音方式,而是採用蠟盤發音的方式與電影畫面同步放映,影片的聲音效果並不理想。這時我們今天無法聽到聲音的原因。

  《歌女紅牡丹》上映後轟動全國各大城市,上海遠東公司、青年公司紛紛以高出默片10余倍的價格,購買該片在東南亞各地的上映權。

  銀幕上的電影明星也帶動著時尚的潮流,各大電影公司都雇有專門的服裝專家,為影片中的女主角設計新穎別致的旗袍。在這一年交際舞風行的背景下,上海掀起一場“旗袍花邊運動”。旗袍上加花邊,鑲滾邊,或用亮晶晶的銀邊綴邊。

  62期良友畫報上的一幅漫畫,展示女性從纖腰纏足美時代到顏面美再到曲線美的過程。旗袍的流行,迅速改變了中國婦女幾千年的著裝習慣,展現出女性身體的曲線。從流行之初,旗袍下襬的高度始終是人們議論的話題。有專家將1925到1940年時興旗袍的長度作了考察,從這幅圖可以看出,30年代初,受歐美風行短裙的影響,旗袍的高度逐年上升,最頂峰時袍身短及膝蓋。

  這一年另一部廣受關注的電影是由影星金焰和紫羅蘭主演的《銀漢雙星》,故事講述的是包辦婚姻的演員楊傳之愛上音樂家之女,最終又分手的故事。

  電影的原著是最暢銷的通俗小説作家張恨水。7年前張恨水在報紙副刊連載《春明外史》,一舉成名,故事直到5年後才連載完。

  從張恨水1931年的創作日程可以看出,他整整一年都在馬不停蹄地寫小説,為了不讓同時進行的小説情節彼此串門打架,往往在寫完一期的連載小説時,他都要做好記號,以便下次續寫時能很快回憶起來。

  不過,文債成了張恨水新的煩惱,在《寫作生涯回憶》中他這樣寫道:“我的慈母非常的心疼我,她老人家説我成了文字機器,應當減少工作。殊不知這已得罪了很多人,約不著我寫稿的“南方小報”,罵得我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年後,張恨水完成的《金粉世家》曾被多次改編,70多年後的2003年,40集電視劇《金粉世家》再次登上熒屏。以平均 7.68%的收視率成為兩年間中央電視臺八套收視率最高的電視劇。

  這年的3月4日,人們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立法院院長胡漢民因制定約法問題,與眾多中央委員意見不和,提出辭職。

  其實,胡漢民是被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強行軟禁,地點在南京東郊的風景勝地湯山。

  胡漢民是敢當面數落教訓蔣介石的國民黨元老,他資歷很深,孫中山在世的時候曾幾次委託他代理自己的大元帥之職,而那時的蔣介石在政壇上還默默無聞。1928年,正是胡漢民的支持,才讓蔣介石在國共分裂之後能夠站穩腳跟。

  這是當時《良友》畫報上發表的胡漢民鍛鍊身體的照片,擔任立法院長後的兩年時間內,胡漢民夜以繼日,主持制定16種法典。每當蔣介石率兵出外征討的時候,胡漢民便為他安定後方。

  但中原大戰結束後,蔣介石變得不可一世,他主張立刻召開國民會議,制定約法,準備由他充任總統,但胡漢民以為此事過於倉促,和孫中山遺教不合,堅決反對,蔣介石隨即將胡漢民扣押。

  幾天后,蔣介石向國民黨的官員們談到了胡漢民的自由問題,他説:黨和政府因為革命的需要,時時刻刻可以限制我們的自由的。所以衚同志的行動是否自由,不是什麼重大的問題。一個革命黨員,原來就不能有個人的自由的。衚同志因為避嫌止謗,打算從此長住南京,不赴別處。中央各同志也希望他如此,因為只有如此才能保全他過去的歷史。

  這是元旦時胡漢民和蔣介石的合影,可不到兩個月,這兩位國民黨首領便反目成仇。胡漢民被扣押促使國民黨內各派反蔣勢力雲集廣州,5月28日,廣州另組國民政府,推國民黨的另外一個首領汪精衛為主席,南京和廣州之間形成對峙的局面,中國再度分裂了。

  長江中游的武漢,是鐵路與航運的樞紐,這裡還是內河航船的起點,貨物可直達西南重鎮重慶。從鴉片戰爭後英美軍艦已經在這裡自由出入了近八十年。

  到1931年,漢口已經開埠通商半個世紀,江漢路一帶先後出現英、俄、法、德、日、美等12個外國領事館,有近30家外資銀行和金融機構,漢口呈現出一派帶有殖民色彩的畸形的繁榮景象。1905年,漢口外貿出口額達1.3億兩白銀,成為僅次於上海,居全國第二位的商貿中心;這裡是被外國人稱為“東方芝加哥”,因為它擁有中國最好的兵工廠和鋼鐵企業。

  6月,武漢一直下個不停,雨水一直持續到7月底,長江水位直線上升。

  7月末,漢口《新民報》在新聞《本市鐵路外盡成澤園》中這樣描述説,在丹水池鐵路段,江水淹沒鐵路,江水還漸漸進入中山公園和華商馬廠,當時附近的居民正在夢中,發現洪水來臨,紛紛搶救衣物和包裹,到鐵路附近躲避,一時間,人聲鼎沸,到處是婦女的呼喊聲和小孩子的啼哭聲。情況看起來極為悲慘。

  當時文獻記載,丹水池鐵路路身因江水過猛發生險象,至昨三十一日上午一時許,江水漸漸浸至中山公園及華商馬廠。時鐵路外居民均在夢中。猝見水至,隨紛紛搶救衣物包裹。群趨鐵路暫避,一時人聲鼎沸,夾以婦女呼喚,小兒啼哭之聲,厥狀亦殊慘怛。

  在以後的日子,武漢被洪水浸泡133天。洪水之後,武漢的經濟發展開始停滯。

  從當時的一組照片可以看出受到洪水襲擊的遠不止武漢,整個長江中下游省份都在洪水中苦苦掙扎。這一年全國受災區域達16省672縣。在整個二十世紀,1931年的洪水僅次於1998年的全國性洪水,1998年洪水死亡3004人,1931年的特大洪災中有40萬人死亡,5000多萬災民備受煎熬。

  1931年夏,因為多災多難而殘留于許多人的記憶之中。當許多國際組織伸出了援助之手時,近在咫尺的日本卻準備乘人之危,一場危及中國命運的侵略計劃正在東北醞釀。

  下 集

  出山海關,過遼西走廊,便是人稱關外的三江平原。這塊土地面積有80多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糧食産地。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張學良後來曾説:那時候真是富庶啊,吳鐵城説過一句話:你沒到過東北,你不知道中國之大。

  1931年,實業家盧作孚撰寫的《東北遊記》第二次印刷出版,上一年他考察了東北。在大連到瀋陽的火車上,他記述:站上的職員大概都是日本人,常有日本的武裝警察持著槍在那裏站起。車站附近常有日本人家,城市常有日本人經營的街市。如有高煙囪聳立在中間,則大抵是日本人經營的工廠了,煙囪上常註明其是什麼會社或株式會社。

  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從俄國手中得到大連、旅順的租借權和東北的南滿鐵路及其附屬權,同時也獲得在南滿鐵路駐兵的權利。

  經營這條鐵路的是南滿洲鐵路株式會社。它是像東印度公司一樣的殖民公司,是日本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大公司,它既有行政的職能,又有外交的權力,人稱“帝國之內的帝國”。它的總裁是由日本天皇直接任命的。

  此時,滿鐵正面臨著世界大蕭條後收入銳減的窘境,滿鐵職員和東北的眾多日本僑民歸咎於張學良對滿鐵採用了鐵道網的包圍政策。

  張學良在三年前主政東北後,新修和完成的鐵路營業里程有604公里。這使日本人經營的南滿鐵路生意大降,運輸量不足往年的40%。張學良還建築葫蘆島,與大連港競爭,修築葫蘆島港口的典禮上東北官員表示:“本港的目的,在打倒大連,葫蘆島將為中國復興之曙光”。

  東北的政治中心瀋陽,歷經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兩代的經營,城市發展已經頗見規模。1931年,瀋陽人口70萬,設有外國領事館16家,外國僑民多達3 萬人,位列中國第四大城市。在市郊, 有佔地1000畝東三省兵工廠,員工多達3萬多人;設在城郊的飛機場上有張學良空軍的300多架飛機;東北還擁有全國最好的炮兵與艦隊。

  這是當時的一場化裝舞會,畫面中可以看到少帥張學良的身影。張學良最愛去的是“同澤俱樂部”。發達的商業、大規模的工廠和眾多的流動人口,造就了近乎畸形發展的娛樂業,影劇院、俱樂部、妓院、歌舞廳為數不少。美國好萊塢的電影、上海的流行音樂都會很快傳到這裡。

  毛毛雨下個不停 微微風 吹個不停

  微風細雨柳青青 哎喲喲 柳青青

  小親親不要你的金 小親親不要你的銀

  奴奴呀只要你的心 哎喲喲 你的心

  這是我們今天能夠聽到的中國最早的流行歌曲《毛毛雨》,作者是黎錦輝,演唱者是她的女兒黎明暉。流行歌曲的發源地是上海。

  這是兩年前剛剛建立的陣入國際電臺。電臺作為新生生物逐漸出現在中國,當時全國共有電臺80多座,大半集中在上海。這些電臺需要歌曲,京劇, 曲藝等娛樂節目穿插其中, 以吸引聽眾,廣告商催生了流行歌曲的誕生。

  在當時,以歌曲舞蹈表演有名的黎莉莉、王人美、胡笳、薛玲仙被稱為歌舞四大天王。其中的一些人又成為前景更被看好的電影演員,由這些歌舞演員組成的歌舞表演團,足跡不僅踏遍中國,還遠赴南洋演出,轟動一時。

  可惜,在東北的演出,並沒有給王人美留下美好的記憶,在《我的成名與不幸》中她記述説:在哈爾濱,受了流氓經理的騙,我們一演一整天,節目連軸轉,連吃飯、喝水、休息的時間也沒有。演了整整十天,大家筋疲力盡。等到結賬,除了把瀋陽、長春結余的錢全部賠上,還倒欠一千元錢。只好把領隊押在哈爾濱。

  東北之行讓王人美略感欣慰的是,他們在瀋陽為災民進行義演,這一活動得到張學良夫人于鳳至的交口稱讚。

  秋風又起的時候,報紙上連篇累牘的是洪水的消息。這一年全國受災區域達16省,其中長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的湘、鄂、贛、浙、皖、蘇、魯、豫8省災情極為嚴重。

  天漸漸涼了,上億災民的冬衣問題迫在眉睫,國民政府開始以每日一萬套的速度趕制冬衣,並向全國徵求破舊衣服和鞋,經消毒後運發各地。實業部長孔祥熙 致電張學良,請求依舊風調雨順的東北運糧賑災。

  這一年,洪水同樣襲擊了日本。北海道的農作物産量僅有以前的三分之一。

  有些人賣兒賣女,家破人亡。

  城市居民還不得不忍受兩年前全球性經濟危機帶來的苦痛。面對失業人員的遊行,日本政府對國民實行強制管制,拘留了了許多勞工當中的活躍分子。

  一些政客和軍官提出,為了解決人口問題和經濟問題,應把目光投向資源豐富、地廣人稀的滿洲地區,也就是現在中國的東北三省。

  在旅順的關東軍司令部,以石原莞爾、板垣徵四郎為首的一批年輕軍官走上前臺。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的石原被人稱為“陸大創建以來最為出類拔萃的”。他的住所收藏著許多拿破侖的塑像,他夢想著像拿破侖一樣征服東北。他夢想把東北從中國分離出去,獨立建國。對未來的新國家,他作了這樣的設計:“以雙重國籍的日本人為骨幹,日本人從事大企業和腦力勞動,朝鮮人從事農業,中國人從事小商販和體力勞動。”

  這是當時的兩幅漫畫,形象地表明日本軍國主義正在抬頭,驅使朝鮮人作侵略中國的先鋒。

  4月,在長春,中國人郝永德未經縣政府批准將萬寶山一帶的大批土地轉租給流落到中國的朝鮮人,引發中國農民和朝鮮人發生糾紛,日本軍警乘機干涉。在平壤,日本官吏縱容下一些朝鮮人衝入平壤的華人街,對中國僑民燒、殺、搶,造成數百中國僑民死傷。

  6月,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大尉中村震太郎進入東北興安屯墾軍駐防地進行間諜活動,被第三團關玉衡部抓獲後處死。

  以石原莞爾和坂原徵四郎為首的少壯派軍官決心利用這個機會挑起事端。翻開《石原莞爾日記》,當時的密謀情況躍然紙上。

  4月7日 奉天現地作戰方案脫稿

  4月26日 自下午二時起,在瀋陽館,就‘攻克計劃’作説明

  5月31日 早,花谷、今田來,于板垣大佐宿舍密談謀略問題

  6月8日 中野琥逸、板垣來,暢談。對集中主要精力搞奉天謀略問題意見一致”。

  6月19日 起草‘在奉天附近發生衝突時軍隊的行動’方案

  9月18日,農曆辛未年八月初七。瀋陽的高粱地上挂滿厚厚的穗子,已經接近要收成了。許多百姓都在等待幾天后的的勞作而加緊休息。

  東北邊防公署軍事廳長參謀長榮臻正為父親祝壽,自張學良在4月13日從瀋陽搬到北平後,東北的事務大多由他和遼寧省主席臧式毅處理。榮臻家裏香煙繚繞,滿屋大員,抽鴉片,打麻將,特意請來張筱軒表演京韻大鼓。

  晚上10點,瀋陽北郊的東北軍駐地北大營方向傳來一聲沉悶的炮聲,隨後炮聲夾雜著槍聲不斷傳出。

  就在北大營附近的柳條湖,日本關東軍獨立守備隊自行炸毀由日本人經營的一段鐵軌,並誣陷是中國軍隊所為。以此為藉口,進攻東北軍駐地北大營,炮轟瀋陽城,九一八事變爆發。

  當時,駐紮在北大營東北軍主力獨立第七旅6000多官兵接到的命令是不抵抗。很快,南滿鐵路沿線的許多城市一一淪陷。

  失陷地點 失陷時間

  安東 十九日上午六時四十五分

  本溪 十九日上午四時

  蓋平 十九日上午四時

  鞍山 十九日上午四時

  瀋陽 十九日上午六時二十分

  營口、田莊臺 十九日上午五時半

  開原 十九日上午五時半

  四平街 十九日上午五時半

  長春 十九日下午二時

  撫順 十九日上午八時半

  海城 十九日上午八時半

  遼陽 十九日上午八時半

  營口 十九日上午五時半

  鐵嶺 十九日上午八時半

  昌圖 十九日上午五時半

  公主嶺 十九日上午八時

  寬城子 十九日上午三時

  七十萬瀋陽市民一覺醒來,悲傷地發現青天白日的國旗已經換成了刺眼的太陽旗。那些面熟的日本僑民已經拿起武器,開始幫助關東軍維持秩序。

  天津出版的《北洋畫報》在九一八第二天就派出記者前往瀋陽採訪,在《記者團出關吊瀋陽》一文中這樣描述瀋陽的情形:瀋陽城中著馬褲者,日人遇之殺無赦,不知馬褲何故結冤于日人!

  9月的瀋陽,寒風襲人,車站上擠滿了拖家帶口的逃難者。以前內戰時,東北軍在關內留下的口碑不佳,東北難民入關還怕挨白眼。《北洋畫報》的文章描述説,當時在皇姑屯的難民看見記者後,有人説,想不到關內還有人來看我們,難民們見車就上,有空便擠,上自車頂,下到車梯,都擠滿了人。

  難民之在皇姑屯者,曰:“想不到關裏人還來看我們”;其言之慘如此。西來者則遇車即上,有空便擠,上自車蓬,下至車梯,扶老攜幼,飲泣露宿。

  10歲的劉黑枷和他的兩個妹妹,在拖著病體的母親帶領下加入了逃難的人群。劉黑枷後來回憶説:“我的媽媽當時才三十一二歲。帶領著兩個妹妹和我,妹妹一個7歲,一個3歲,坐火車四天四夜到了北平。不走不行啊。當時奶奶60多歲了,特別喜歡孫子,和我最好,捨不得離開。她抱著我,摸著我的腦袋,説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回來呀;摸摸我的腳,天冷凍腳呀。”

  到了北京後,劉黑枷的母親因病去世,她再也沒能回到故鄉。

  6年後,由劉雪庵作曲、潘孑農作詞,周小燕演唱的的《長城謠》真切地反映了東北百姓背井離鄉,家園夢碎的心境。

  此時,上海正在上演一部無聲新片《桃花泣血記》,影片由人稱黃金搭檔的金焰和阮玲玉主演,描述的是在封建壓迫下,一個知識青年和一個貧苦牧羊女為婚姻自由奮鬥的故事。在片中,以桃花來象徵薄命的牧羊女。

  在《桃花泣血記》中,導演卜萬蒼第一次運用了美國好萊塢慣用的最後一分鐘營救法。影片的末尾,瀕臨死亡的牧羊女的鏡頭和知識青年奔跑、跌倒的鏡頭不斷交叉出現,營造出緊張悽婉的氣氛。

  但是悲慘的愛情故事和明星的陣容並沒有吸引多少觀眾,影院的主要觀眾青年學生大多上街遊行去了,要求收復東三省的激情幾乎佔據著他們所有的時間。

  九一八事變之後,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在上海發表宣言,聲明要求日本立即撤退佔領東三省的海陸空軍。此後一個月以內,中共中央連續發表四次宣言、決議和告民眾書。

  10月10日,是中華民國20年國慶日,全國各地舉行反日大遊行。青年學生紛紛到南京請願。

  在瑞士日內瓦,國際聯盟于10月24號做出決定宣佈日本必須從滿洲撤軍,但日本置之不理。

  此前,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曾對請願學生許諾:三天之內出兵,不出兵收復失地,殺我蔣某的頭,以謝國人。蔣介石的許諾卻始終沒有兌現。62期的良友畫報特意刊登出蔣介石公館的地毯,地毯説明寫到:地毯色彩莊嚴華麗,象徵國家統一,如今正是國慶節,卻失去了東北,地毯毀壞了,還要心疼,何況國土失陷。

  在上海,音樂教育家黃自作詞譜曲創作了中國最早以抗日救亡為題材的合唱作品《抗敵歌》,隨後《抗敵歌》傳誦一時。中國的歌曲由此走向兩條不同的道路。一條是以黎錦暉為代表的流行音樂,另一支是以聶耳、冼星海等人為代表的群眾性歌曲。

  11月7日下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葉坪謝氏宗祠隆重開幕,610名來自各根據地、紅軍部隊和總工會的代表出席了大會。會議決定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代表們舉手通過《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勞動法》和《土地法》, 38歲的毛澤東出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

  此時,紅軍第三次反“圍剿”全面勝利結束,佔領21個縣城,贛南閩西蘇區連成一片。

  這是上海雜誌《良友》雜誌上刊登的美國飛行家查爾斯•林德伯格在中國的圖片新聞。林德伯格在1927年5月孤身連續飛行33.5個小時,創造了人類第一次飛躍大西洋的奇跡,被美國人視為民族英雄。這一時期,航空熱正在全球蔓延,林德伯格隨後開始環球旅行,所到之地都受到當地熱情的歡迎。

  這是1931年第一批顧客搭乘歐亞航空公司飛機的照片,歐亞航空公司由國民政府與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合資,開闢的航線可從上海前往北平、鄭州、漢口、南京、長沙等地。首次試飛時,航空公司還特意請來影星紫羅蘭乘坐。

  此時的航班飛機噪聲大,充滿危險,幾乎沒有多少供乘客乘坐的空間。從這段活動影像可以看出,飛機上前排的女人正在因顛簸而嘔吐。但是,許多人還是勇敢地坐上飛機,他們第一次從空中俯瞰到一個全新的世界。

  11月19日,詩人徐志摩搭上中國航空公司的郵政飛機。6年前,徐志摩在留學英國後,發表詩集《志摩的詩》,開始蜚聲詩壇。他和詩人聞一多、朱湘等人逐漸創立新格律詩派。徐志摩稱:詩歌的音韻和節奏要有音樂美;詩歌的遣詞用語要有繪畫美;詩節的勻稱和詩句的均齊要有建築美。

  在濟南上空,徐志摩乘坐的飛機撞上開山,35歲詩人不幸遇難成為這一年震動文壇的一件大事,詩人雖已遠去,但他的詩歌卻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徐志摩最初成名時的詩歌《再別康橋》這樣寫道: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原本要乘火車從南京前往北京,但是,報紙上的一則消息改變了他的行程。消息説由於戰亂,北京戒嚴,津浦線停運。

  十幾天前,駐守天津的東北軍保安總隊接連不斷接到報告,一夥人不穿軍裝,沒有番號從日租界衝出,向各街道進犯,不斷向中方開槍射擊; 9日晨3時20分,保安隊擊潰便衣隊的進攻。日軍以此為藉口,大量派兵進入平津地區。國民政府要求保安隊撤退到今河北區一帶。

  就在這場混亂中,已經在天津日租界閒居數年的末代皇帝溥儀被關東軍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帶出了天津城,從大沽口登上日本商船"淡路丸"號,前往東北,日本關東軍正在著手建立偽滿洲國,溥儀被他們視為不可缺少的一顆棋子。

  嫩江上的江橋是通往黑龍江省會齊齊哈爾的交通要道, 11月4日,日軍1300多人進攻這座鐵橋,黑龍江省代主席馬佔山指揮中國守軍迎頭痛擊,斃傷日軍300余人。這是日軍進攻東北以來首次遭遇的激戰。但是,日軍援兵很快到達,馬佔山被迫撤退。11月19日,齊齊哈爾淪陷。

  在南京,內外交困的蔣介石宣佈辭去國民政府主席,他的辭職是廣東與南京之間重新和解的先決條件。南京産生了新的統一政府,孫中山之子孫科出任行政院院長。

  這一年的最後一天,日軍匯集錦州。三天后,錦州淪陷。

  這是當時日軍的一首軍歌,歌中唱到:我們大日本帝國的軍士們神采奕奕。英勇善戰。

  在日本的軍歌聲中,僅僅四個半月時間,中國東北全境淪陷。

  1932年開始的時候,天津《北洋畫報》的封面是一幅東北被日軍侵佔的形勢圖。當整個世界因為這一幕的發生而瞠目結舌時,億萬中國人的命運從此已被改變。

  (CCTV《見證影像志》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