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時代的面孔 > 正文

燃情歲月——軍墾第一犁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19日 16:21)

  56年前,一位17歲的甘肅少年袁國祥在張掖解放的第3天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他用繳獲的“萊卡”照相機記錄了新疆解放初期的風雲歲月,今天,人們稱他為“將軍攝影家”。


  1950年的3月,喀什已經是桃紅柳綠的季節,袁國祥的部隊撒到荒漠當中去開荒種地,他則提著照相機到處去採訪,有一天他在草湖鄉看到部隊中有人拉著犁在犁地,於是,他趕快按下快門,拍下這張名為軍墾第一犁的照片。

  許多上了年紀的新疆人都非常熟悉這張照片,都知道它是55年前軍墾歲月的標誌性鏡頭,但犁頭下這些墾荒者們經歷的艱難困苦卻很少有人知道。

  1949年10月22日這天,當第一批中國人民解放軍抵達烏魯木齊的時候,這座城市和整個新疆都沉浸在了解放的歡樂之中,此時的新疆已經深陷在社會衰敗和經濟潦倒的困境中。

  1948年6月的時候就開始發行300萬元一張的新疆幣,以後是600萬的、6000萬的,緊接著又是6億元的,結果到了1949年6月的時候,一張60億元的票子出來了,而60億元只能買2個雞蛋。

  毛澤東對王震説:“部隊進入新疆以後,要以替歷史上壓迫少數民族的統治者還債的態度去為新疆多做好事”。那個時候,和平解放的新疆像一個虛弱的病人剛剛從廢墟裏爬起來,百廢待新、百事待興,最緊迫的問題是需要糧食。

  當時的新疆發生了嚴重的糧食恐慌,排了二天隊也買不上幾斤糧食,還發生了搶糧事件。

  美國副領事馬克南在離開烏魯木齊時曾經預言:共産黨的軍隊將會餓死在新疆,他説的並不過分,如果20萬大軍沒有糧食吃,也確實難以安身立命。於是,王震把焦點聚集在了開荒大生産上。


  事實上,就在彭德懷做出向新疆進軍的命令的同時,王震就拿出了到達新疆後要抽出主要兵力,開荒生産60萬畝糧食的計劃,進軍途中,傳來了毛澤東關於1950年軍隊參加大生産的號召。於是,一兵團就在蘭州成立了新疆經濟研究所,還特意招收了1000名學財經的學生入伍,在長途行軍的時候,許多戰士還背著從甘肅酒泉購買的種子和農具。

  1949年10月中旬,當新疆省主席包爾漢站在南門迎接解放軍的時候,他不知道就在這年冬天有5萬多名戰士翻越天山深處的庫米什達坂後,正徒步向1300公里外的喀什急行軍,他們要趕在1950年的3月之前到達那裏,並且立即開荒造田,耕地播種。

  1950年,新疆部隊下達的第一號命令,就是全體軍人一律參加農業生産,不許有一人站在勞動戰線之外。毛澤東對解放軍説:你們現在可以把戰鬥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産建設的工具,當祖國需要你們戰鬥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鬥的武器。


  這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有11萬軍人走進了塔裏木荒原、準噶爾戈壁、吐善托盆地及伊犁河谷,他們遍佈天山南北,在每一個渺無人煙的地方圍墾土地,開荒種糧。

  袁國祥所在的二軍,每100人只有50把撅頭、23把坎土墁和8架土犁,工具不夠用許多人只好用挖散兵坑的小園鍬來翻地,這些軍人剛剛走出槍林彈雨,衣服上還來不及洗掉戰爭留下的煙黑色,就立即拉起了農民的土犁。

  在開荒第一線,每個軍人每天的糧食供應是874克,不久,新疆軍區又通告各墾區:每人每天還要扣留82.5克的糧食來當做種子。

  在新疆南部的開都河兩岸,戰士們把附近的樹葉和草根都吃光了,駐北疆部隊的13萬5千名軍人和2萬9千匹軍馬幾乎都處於斷糧缺草的狀態,在瑪納斯河畔,戰士們每天只能吃到200克糧食,與此同時,駐紮在阿裏地區的騎兵先遣連,缺糧後靠打獵為生已經堅持了近200天。

  從1949年秋季到1950年夏天,整整10個月除了這一身舊棉衣,戰士們再沒有換的衣服。11萬開荒部隊有8萬人住在原始洞穴式的地窩子裏,還有3萬人住在臨時搭建的行軍帳篷中,衣食住行的貧乏和簡陋已經達到了極限

  在每天平均16個小時的超常勞動中,墾荒者的健康普遍發生了問題。很多人因為營養不良患上了夜盲症。

  新疆歷史上由11萬軍人拉開的最大規模的這次農業開荒中,還有1000多名女兵奮戰在天山南北,她們當中有許多人從吐魯番徒步走到喀什後,鬆開綁腿就奔向了荒原,平均十六歲的她們承擔起了超負荷的勞作。後來,有些女兵改做後勤,有的則長眠在了喀什喀爾河畔。


師淑賢和女兒

  祁淑雲和師淑賢都是甘肅臨洮人,都在一個班裏上初中一年級,1949年8月,祁淑雲報名參軍後,師淑賢因為不忍心倆人彼此分離,也跟著一起來到了新疆,在大開荒的第4個春天裏,19歲的師淑賢倒在了這片荒原上,女兒當時還不滿1歲。

  開荒結束後,女兵們離開了喀什,師淑賢的墳也被遷移,所以,50多年來,戰友們不知道她埋葬在哪,甚至連她女兒都不知道母親的墳頭矗立在何方……

  在56年前那個困難重重的軍墾歲月裏,有一首名叫《戈壁灘上蓋花園》的歌,記錄了那個年代的精、氣、神。

  勞動的歌聲滿山遍野/勞動的熱情高又高/生産運動猛然展開/困難把我們嚇不倒/沒有工具自己造呀/沒有土地我們開荒啊/沒有房屋搭起帳篷/沒有蔬菜打野羊/勞動的雙手能夠翻天地呀/戈壁灘上蓋花園/不怕那太陽像火燒不怕滿手打血泡/一架洋犁四匹馬/千萬架犁讓土地開花/勞動的雙手能夠翻天地呀/戈壁灘上蓋花園……

  1950年,新疆部隊開墾了100萬畝荒地,生産了6200多萬公斤糧食,到1952年,墾荒軍人們共生産糧食3億2千6百萬公斤。這些軍人在萬古荒原上創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跡,解除了新疆各族人民飽受的饑餓之苦,還建成了95個半機械化和馬拉犁農場,他們用幾百萬畝的優質土地譜寫了新疆農業持續不斷的豐收旋律。


  解放初期的新疆,從墾荒戰士到鄉村的農民,使用的幾乎都是木制農具,那時候,新疆只有396個手工作坊,工人總數才947人,連一根鐵釘都生産不了,工業是一片空白。1950年,在軍墾第一犁開出的土地上各種農作物長勢喜人,這年秋天,還沒有等到收割莊稼,王震又把大批的兵力抽出來在新疆各地打地基,修建廠房,他要用發展工業來改變新疆的貧窮面貌。

  搞工業需要鉅額資金,而當年新疆政府的財力幾乎為零,為了不給地方增加負擔,王震將軍用軍費全面承擔了新疆的經濟建設。

  新疆的工業消耗了90%的軍費,為了籌集更多的資金,王震要求每個軍人每天節約100克糧食,每年少發一套外衣和襯衣,棉衣也從一年一套改為兩年一套。

  在每個戰士節約91元2角錢的基礎上,新疆部隊用3年時間,在鋼鐵、建材、紡織、機械、電力、金屬、石油和食品領域建成了95座工廠,新疆軍區用2億3千3百萬元的軍費,哺育了新疆的現代工業。

  1952年7月15日,新疆第二屆黨代會在烏魯木齊召開,出乎預料的是在這次會議上王震受到了15條批評。有的人指責他在財經工作中犯了冒險急進的錯誤,有的人立即拿出大開荒的成果予以反擊;

  有的人指出王震在農業生産和工廠建設中,勞動強度過大、生産任務過重、過分的節約使戰士們健康受損,傷亡事故不斷,有的人馬上搶答説,國家正處於特殊的困難期,如果沒有流血流汗,沒有超常規的拼命吃苦,新疆就不能迅速走出困境。

  這些批評與反批評在會議上爭論了整整20天。這年8月,中央西北局派來的工作組認為“王震把發展工業寄託在依靠部隊增産節約積累資金上,加重了戰士的負擔,企圖單純依靠部隊的創造,恩賜各族人民幸福的生活”。此後,王震受到了撤職和降職處分,調離了新疆。

  27年後的1979年元月1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書記汪鋒又向中央遞交了一份報告,他在原文中説:“當年對王震的批判是不符合實際的,撤銷王震新疆分局書記、軍區政治委員和財經委主任的職務是不公平的。”歷史終於擦去了塵埃,還將軍一個公道。在調離新疆的日子裏,王震惦念著這裡的戰友,牽掛著各民族兄弟,他先後19次回到新疆。

  1993年3月18日,這位戎馬一生的將軍終於走完了他的傳奇人生,在他生命的最後日子裏,曾經有一位日本老人握著他的手,含著眼淚向他鞠躬,説軍墾大生産是新疆的奇跡。這位老將軍在他彌留之際,還寫信給黨中央,要求把他的骨灰灑在天山上,他將在那裏永遠為新疆各族人民站崗。

  袁國祥見王震將軍的最後一面是在1991年的夏天,那一天,王震在回憶一兵團軍史的時候,非常仔細的看了袁國祥拍攝的照片,他知道袁國祥在喀什草湖荒原上拍攝的“軍墾第一犁”已經演變成了石河子市的城市雕像。1954年10月7日,這7名拉犁的戰士和17萬5千名軍人一起,脫下軍裝,轉業到剛剛成立的新疆軍區生産建設兵團,他們由軍人變成了農民。

  照片上的土地已經耕耘了55年,那犁頭上隱含的精神之光,不僅穿透了歲月的痕跡,也照亮了一批又一批的後人……

責編:紅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