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辭申迎酉 > 正文

辛酉1981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01日 19:08)

  1981年2月5日是農曆辛酉年大年初一,山東臨沂的農民們又舞起了擱置三十年的龍燈。上一年全國糧食産量達到3.2億噸,是建國後第二個糧食高産年,棉花、油料産量均創建國以來的最高記錄,農民的收入普遍提高,以“包産到戶”為主要形式的農業責任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春節的農村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在上海,春節成了青年們結婚的首選吉日,集體婚禮樸素而又熱鬧。新房裏都少不了一床當時最受歡迎的金銀絲床單。

  北京居民春節每戶供應4~8元一斤的花茶二兩,大料、黃花、木耳各一包,大白菜20斤,一斤糧票豆腐及一斤糧票豆製品,部分小吃店增添了平時不供應的"蜜三刀"等小吃。

  1981年初春的北京,旅遊景點裏多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遊人。在北海、故宮,到處都可以看到他們穿上當時最時髦的服裝,結伴來觀光旅遊。一些照相點推出了快速沖印的服務,讓遊客們儘快看到他們在底片上的形象。

  天安門廣場是來北京旅遊的人必定要去的地方,隨著八十年代的到來,這裡也慢慢褪去了政治的色彩。甚至還外國記者在猜測,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還會懸挂多久。

  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和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文革”的反思是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同時會議還對毛澤東的功過是非做出總結和評價。

  李曉斌1981年時,在天安門廣場旁的中國歷史博物館當工人。1976年,群眾自發在天安門廣場悼念周總理,由於四人幫的迫害,媒體的記者不允許進入廣場拍照,一些民間的攝影愛好者用相機紀錄了這個歷史時刻。李曉斌就是這時開始端起相機。從著名的“四五事件”,到粉碎四人幫的遊行,再到撥亂反正時期的上訪,李曉斌嘗試用個人的視角,通過膠卷來紀錄社會生活。

  1981年的街頭已經看不到革命委員會的標牌和各種標語、大字報,曾經動亂過的城市顯得平靜安詳。李曉斌也把視野投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在他的照片上,人們的穿著越來越鮮艷,衣服已經從曾經單一的藍色灰色變得五顏六色,愛美的女性也燙了卷髮。許多人開始拿起照相機,把鏡頭對準親朋好友,對向美好的生活。公園裏,一些年輕人跳起了迪斯科。

  1981年,隨著上山下鄉運動徹底結束,1000多萬知識青年陸續返城,城市裏年輕人的身影頓時多了起來,大學生是這個時候的驕子。

  1981年,24歲的大三學生譚盾正在嘗試創作他的第一部交響樂。三年前,譚盾帶著一把缺弦的二胡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

  大學的生活豐富多彩。1979年,素有小提琴教父之稱的艾薩克.斯特恩(Isaac Stern)來到中國訪問,作為中央音樂學院“文革”後招收的第一批作曲係大學生,譚盾和同學們一起領略了大師的風采。

  雖然斯特恩詮釋的作品和演奏技巧對學習弦樂的學生更具實用價值,但他謙和幽默的大師氣質,和他倡導的音樂精神,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校裏的每一個學生。對於譚盾來説,大學的生活和以往的經歷如此不同,需要他投入全部的身心去學習,去探索。他曾經從中吸取營養的湖南民俗音樂,和他在學院裏接受的西方古典音樂産生了激烈的碰撞。

  1981年,曾經在湖南農村插隊的譚盾,在他的第一部交響樂中加入了大量湖南民俗音樂的成分,這在當時被稱作是先鋒和前衛。

  多年以後,譚盾在繼續探索音樂的過程中説:“我一直在尋找一種形式,能夠讓古典音樂跟未來科技的演變同步發展,這種發展能夠將原始的音樂、民間的文化,從人類學的角度,原汁原味的保存下來。”

  後來,譚盾大學的同班同學劉索拉根據在學校的經歷,創作了中篇小説《你別無選擇》。小説中的大學生熱愛音樂,才華橫溢,已經萌發的自我意識和現實生活的荒誕之間,青春氣息和陳舊僵化的教育體系之間,總是衝突不斷,而尋尋覓覓的選擇過程卻顯得如此艱難。

  在劉索拉小説中騷動不安而又充滿創造力的年輕人,大多可以在她的大學同學裏找到原型。在《你別無選擇》的最後,學生們畢業離開音樂學院,小説的最後幾行文字寫到:"他感到從未有過的解脫。仿佛置身於一個純凈的聖地,空氣中所有混濁不堪的雜物都蕩然無存。”小説中的欣喜和叛逆,正是八十年代大學生精神的寫照。

  劉索拉後來是新時期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而譚盾也成為蜚聲世界的著名音樂家。

  1981年元旦,《學位條例》正式開始實施,規定我國的學位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我國的學位制度由此逐漸走上正軌。

  然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一部分經歷過上山下鄉後返城的年輕人沒能得到進一步學習的機會。他們找不到工作,戶口放在街道。從“文革”開始,對這一代人的稱呼從紅衛兵變成知青,而如今,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又被稱為待業青年。

  後來,上海電影廠拍攝的《大橋下面》反映的就是這樣一群人。龔雪飾演的個體裁縫秦楠在插隊時有一個私生子,她把孩子帶回了上海,也因此承受周圍人們的歧視。張鐵林飾演修自行車的高志華,他因為上山下鄉的耽誤,31歲還沒有結婚。

  相似的插隊經歷讓兩個人走到一起,在為生存而奮鬥的過程中,兩個年輕人一起面對過去生活帶來的傷害,最終相互理解。

  1981年,上海有兩萬多個秦楠這樣的街頭個體裁縫攤,他們讓上海街道上的顏色豐富起來。1981年的《人民畫報》用圖片報道了上海女裝的流行新趨勢,米色和豆沙色的套裝,各種顏色的馬甲、春秋衫,還有各種款式的裙子,都應時應景流行,一些時裝的價格賣到了一百元一件。

  然而,生活雖然越來越豐富多彩,但年輕人對生活的困惑並沒有減少。

  1980年的五月,《中國青年》雜誌社收到了一封讀者來信《人生的路啊,為什麼越走越窄?》。雜誌社經過認真的討論之後決定刊登這篇文章。這篇署名為潘曉的文章,表達了對生活的困惑。“文化大革命”雖然已經結束,但相當一部分的青年人還是覺得自己上當受騙,感到委屈苦悶。從1979年復刊以來,《中國青年》是年輕人中影響力最大的一份雜誌。潘曉來信引發全社會關於人生觀的大討論,僅僅一個半月的時間,《中國青年》雜誌就收到了三萬多份稿件。

  1981年5月,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製作的《莫讓年華付水流》開始公映,這部在上海拍攝的彩色紀錄片也是用電影的方式參與了人生觀的大討論。

  《莫讓年華付水流》獲得了第二屆電影“金雞獎”最佳紀錄片獎。

  1981年5月23日,第一屆電影“金雞獎”在杭州揭曉,這個獎項因為是在農曆雞年創辦而得名。八十年代初,中國的電影人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

  上海美術片廠阿達導演的《三個和尚》獲得這屆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這部動畫片人物設計造型別具一格,全片沒有一句對白,音樂把佛家色彩與現代風格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句民間諺語被動畫片《三個和尚》演繹得生動活潑。

  故事片《巴山夜雨》成為第一屆金雞獎最大的贏家。影片講述了“文革”時期,從重慶到武漢的一條江輪上發生的故事。張瑜飾演的紅衛兵劉文英,在押解現行反革命分子秋石的途中,逐漸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去了解別人的苦難和善良。

本篇文章共有 2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