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世紀長鏡頭 > 世紀長鏡頭 > 正文

水電人家 9月9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7日 13:36


  1939年8月,當孫明經跟隨川康科學考察團來到爐城康定時,這裡豐富的水力資源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他不無遺憾地發現,此時康定全城僅有一座裝機容量為50千瓦的水電站,這是整個西康省會惟一的光明之源。後來,孫明經充滿期待地説:“若合全西康之水力供作工廠電力之發動,其利益豈可以筆墨數字計”。

  1944年,孫明經率領金陵大學教育電影部的師生重返康定,五年前的期待已經成為現實。隨行的學生孫大營寫道:我們見著四個大字“電化西康”,由這裡看上去,便見著一座最偉大的而又最新的工程,那便是西康最大的電廠。更讓金大師生意外的是,這座電廠擁有國內最新式的水電設備。

  這裡就是當年孫大營看見的升航水電廠,現在依然在運轉。60多年後,一位老人回到這裡,尋找往日的記憶。

  這位老人名叫李萬均,60年前他是這裡的管理者。老人告訴我們,當年山上的引水渠都是木制的,發電有效水頭高達110米,幾乎是現在水頭高度的一倍。

  1942年,李萬均從金陵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兩年之後,當孫明經見到這位校友時,26歲的李萬均已經成為康定升航電廠的第一任廠長。是什麼原因促使年輕的李萬均擔負起這樣的重任?又是誰把這些先進的設備帶到偏僻的康定?

  故事要從李萬均的父親李先春説起。李先春,字章甫,民國初年畢業于成都甲等工業學堂化工科。1939年西康建省,作為省主席劉文輝的同鄉和親信,李先春擔任了西康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會辦。

  掌握了西康財政大權的李先春,唸唸不忘自己的實業夢。1939年10月25日,西康省著名的《康導月刊》刊登了一條新聞:省政府要在康定城外的升航村建立一座新的水力發電廠,工程負責人正是李先春。

  三年前的秋天,李先春跟隨劉文輝初次來到西康。面對這片貧瘠的土地,劉文輝感慨地説:必當以機械工程裕康人生計,方為不負。此時,波濤洶湧的折多河映入眼簾,李先春突然意識到,水力正是西康最寶貴的資源。他向劉文輝提出,由自己負責在這裡建一座水電廠。劉文輝欣然應允,還送給了李先春十二個字:擇善固執,斯人有焉,其好自為。

  從沿海來到康定的技術人才中,有一位山東大學的教授王志超,這位曾經留學德國的水電專家,被李先春聘請為升航電廠總工程師兼工程處長,他還帶來十幾個學生參加電廠的建設。畢業于重慶大學電機係的熊錦源,當年正是王志超領導下的一名工程師。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的炮聲震驚了世界,這突如其來的轟炸不僅改變了整個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也改變了升航電廠的建設進度。

  就在機器運輸途中,一艘裝載導水管的貨輪被日軍潛艇擊沉海底,後來全部導水管只好在國內重新焊制。幸運的是,其它貨輪都安全抵達加爾各答。

  然而當時從印度到中國,只有美軍航空隊的飛機,運輸軍用物資尚且緊張,何況水電設備。萬般無奈,李先春只好請出劉文輝。

  飛機順利地降落在昆明機場,可是巨大的發電設備,如何運到兩千公里之外的康定呢?守候在昆明的技術人員將整機拆散,分別包裝,逐件做好標誌。李先春想方設法籌到一筆購車經費。由於資金實在有限,一次只能購買一兩部車,最終湊齊八輛道奇牌卡車,開赴昆明接運機器。當時川康公路正在修建之中,冬季冰封,夏季雨毀,還不時出現塌方事故,過大渡河又離不開船隻運輸,可謂困難重重。二郎山山高路險,這臺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發電機就靠工人們用最原始的方式,人拉肩扛抬過泥濘的山路。1942年八輛卡車將發電設備運到康定,這是爐城歷史上迎來的第一支汽車隊。經歷兩年多時間,跨越三大洲兩大洋,來自美國的發電機終於抵達了升航電廠。在如此漫長的運輸途中,連一顆螺絲釘都沒有丟失。

  1944年8月24日傍晚,孫明經帶領金大電影部的師生,在省政府廣場放了一場電影,孫大營回憶説:電廠工程師係金大電工係畢業校友李萬鈞,除省府通知請提高電壓外,我們又特請加足水力,所以當晚的放映成績非常良好。放映《水電》時觀眾尤表熱烈歡迎,説白全文每字清楚可聞。然而,就在電影開場之前,一位工人突然觸電。

  放完電影后第二天,孫明經一行來到建設中的升航電廠,劉文輝夫婦親自陪同他們參觀。總工程師王志超向金大師生詳細解説工程的進度,一向關注電力和機械的孫明經興致勃勃地拍下許多珍貴照片。李先春特別介紹了這部美國發電機,當時全國只有幾臺這樣先進的發電設備。孫大營回憶道:“李會辦説這廠己花了一萬萬元以上,其中百分之一是機器購置,余大部為運輸費。”在一億元法幣的花費中,發電機只花了一百萬,其餘九千九百萬是運輸費,對於捉襟見肘的西康財政來説,這筆鉅款如何支出?

  為了籌辦電廠,李先春把四家民營企業合併為康裕公司,他自任公司總經理。上任之初,李先春著手改造了公司下屬的二道橋溫泉。

  孫明經和金大師生一起登上與點樓。這座洋派的小樓,是李先春在劉文輝50壽辰之際修建的,集旅館、餐廳、茶座為一體,堪稱當時康定最漂亮的建築之一。為與點樓題名的正是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與點樓三字的含義出自論語,于右任意在借孔子和高徒曾點等人春遊沐浴、既歌且舞的情景來形容二道橋溫泉沐浴的樂趣,他卻沒有想到自己行雲流水的草書,會給康定人帶來一場誤會。

  李萬均的母親有一幅肖像畫,是著名畫家吳作人40年代來到康定時畫的。在李先春的苦心經營下,二道橋溫泉成了爐城著名的風景,張大千、戴愛蓮、吳作人等名人雅士曾經到此遊覽,李先春本人則每天都要到二道橋沐浴。

  二道橋溫泉同樣給孫明經一行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孫大營在日記中描繪道:該泉乃天然産生,池水清潔而富含硫化氫氣,溫度適宜,我們便在此暢浴一番。

  康裕公司的收入固然可觀,可對規模龐大的電廠來説卻相差甚遠。李先春所籌集的資金僅夠完成電廠的第一期工程。這時,剛剛走出校門的李萬均主動設法為父親分憂。

  只用一年時間,李萬均就完成了康定電廠第二期的引水工程。1947年,被孫明經譽為“西康新希望”的升航水電廠正式發電,發電功率為500千瓦,是老電廠的10倍。擺脫缺電困境的康定人,突然發現電力太多以至於無處消耗。

  直到今天,康定人還習慣用電爐取暖、做飯,延續著李先春和李萬均父子為爐城帶來的溫暖。

  這座二道橋溫泉邊的仙春亭,正是以李先春的名字命名的。20世紀90年代,一位修理亭子的工人偶然發現藏在頂部木板裏的秘密。

  歷經幾十年的風雨,仙春亭始終屹立不倒,見證了時代和命運的變遷。1950年,李先春跟隨劉文輝起義,主動把自己一手創辦的康裕公司和升航電廠交給了人民政府。在這份升航電廠的移交清冊中,李先春用鋼筆簽下自己的名字,這是今天他留下的惟一筆跡。

  30年後,李萬均擔任了康定縣水電局的副局長。他這兩個一臉稚氣的小孫子,如今也已成為康定電力公司的職工,延續著李家與水電的緣分。

  儘管李家父子的名字漸漸被淡忘,他們建造的升航電廠卻一直在為康定人送去光明和溫暖。1989年,升航電廠的老發電機正式退役,新的發電設備裝機容量達到了9600千瓦。擴建電廠時,工人們挖出了一塊鐫刻著文字的石碑,這篇題為《康定大升航水電工程記》的銘文,作者正是李先春。他或許沒有想到,這臺發電機居然能夠順利運行整整45年,直到退役依舊狀態良好。

  20世紀90年代,當美國原廠家得知遙遠的康定還保留著半個世紀前的發電機,想要重金購回,康定電力公司回絕了他們。那麼,今天這臺發電機在什麼地方?

  在康定電力公司的倉庫裏,我們找到了老機器的部分配件。

  曾經在炮火中穿越兩個大洋、在康定服役45年的發電機如今已不知去向,只有這兩個配件塵封在歷史的角落裏,而這些清晰的商標,似乎還在訴説著60年前的那段傳奇。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