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記錄戰爭 珍視和平 > 首頁 > 正文

《打撈“阿波丸”》 中(探索發現2004-155)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01日 15:12


阿波丸船鐘

  1945年4月1日,日本郵輪阿波丸遭到美軍潛艇皇后魚號的攻擊。3分鐘後,它帶著2008條生命,沉沒在中國台灣海峽的牛山海區。這次前所未有的海難震驚了世界。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節,在這一天,大家以相互愚弄取樂。在阿波丸事件上,日方認為是美軍蓄意攻擊,美方指責日軍違約裝載,究竟是誰愚弄了誰?

  即使是時隔59年後的今天,圍繞著阿波丸的沉沒之謎仍然困擾著人們。

  牛山海區位於台灣海峽的咽喉地帶。海洋季風在這裡被擠進一個狹長的走廊,所以終年狂風肆虐,波濤洶湧,有牛山風浪區之稱。這裡是阿波丸事件發生時距離最近的一塊陸地。

  依照時間判斷,1945年4月1日的午夜,這裡應該並沒有燈光。按照皇后魚號的記錄,當時的阿波丸以16節的速度在大霧中高速行駛。既然拉福林報告説海面能見度極差,甚至辨別不清船上的標誌,那麼作為一艘有盟軍安全保障的日本萬噸巨輪,有什麼理由在這片漆黑而危險的海域全速行駛呢?

水下作業

  有一種可能性是阿波丸的導航系統比美軍潛艇還要先進,既然如此,為什麼阿波丸沒有提前發現皇后魚號潛艇,及時加以聯絡,避免悲劇的發生呢?

  另一種可能性是濃霧只出現在皇后魚號的周圍,而阿波丸周圍是一片晴朗。按照拉福林的描述,雙方相距只有1200碼。在這段距離裏,會産生這樣大的氣象變化嗎?

  按照日美雙方的約定,阿波丸的圖紙已經事先通報給了美軍。拉福林即使和基地失去聯絡,也應該對阿波丸的形狀有一個大概的印象。更何況從有關消息的報道上看,阿波丸打開了夜航時應該打亮的燈火。這説明阿波丸是把自己暴露在夜海裏的。面對這樣一艘船,拉福林有什麼理由判斷它是一艘即將對自己發動攻擊的軍艦呢?

  在拉福林的報告中提到,攻擊阿波丸的魚雷是從艇尾的魚雷發射管發射的。這意味著如果皇后魚號是在後面追趕阿波丸的話,需要掉轉艇身才能加以攻擊,這合乎邏輯嗎?

  美國海軍有一個傳統,喜歡給自己的潛艇取一個魚類的名字。例如金槍魚、虎鯊,其中皇后魚號潛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群狼戰術中最兇猛的頭狼。針對阿波丸的攻擊,是它第4次執行任務。依照它豐富的經驗,怎麼會發生判斷上的失誤呢?阿波丸事件,遠沒有文件上看起來的那麼簡單。

阿波丸沉船打撈的部分物資

  這次航行為了防止誤會,“阿波丸”做了特殊的處理,夜間使用燈光照明。面對這樣一艘標誌明顯的船,美軍有什麼理由認為它是一艘有攻擊性的戰艦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潛艇在執行任務時,都是由情報部門統一提供情報,艦長獨立實施指揮的。1945年4月1日 23時,在漆黑而危險的,然而又是阿波丸必經的牛山海域,皇后魚號潛艇發動攻擊,3分鐘後,“阿波丸”沉沒。難道這一切都是巧合嗎?

  攻擊後30分鐘,“皇后魚”號趕到了沉船地點。然而,落水的乘客中,只有下田一個人獲救。美軍的攻擊顯得出奇的卓有成效。

  “阿波丸”是一艘總噸位11249噸的鋼鐵巨輪。多次成功地躲避美軍攻擊的歷史也表明著它質量的卓越。在它的上一次航行中,曾被美軍潛艇的魚雷擊中前艙,依然帶傷完成了任務。但這一次,對手只發射了4顆魚雷,它就在短短的3分鐘內沉沒,船長甚至沒有來得及發求救信號就永沉海底,這很難讓人不産生懷疑。

  日本原陸軍中將稻田正純是當時負責“阿波丸”在東南亞地區運送貨物和乘客的最高長官,1973年3月,他提供了一個“阿波丸”沉沒的重要線索:“阿波丸”從日本駛往新加坡的時候,可能配備了自爆裝置!如果他的説法可信,那麼,“阿波丸”的沉沒,極有可能是自爆行為。

阿波丸上發現的鄭孝胥的遺物

  為這一説法提供旁證的是拉福林報告中對於落水者拒絕營救的描述。如果不是自爆,乘客們為什麼選擇拒絕營救?他們究竟要用自己的生命隱藏什麼樣的秘密呢?

  圍繞著“阿波丸”沉沒的原因儘管有不同的説法,但有一點相同的意見是,大家都認為“阿波丸”上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二戰末期,當時東南亞日軍最高統帥山下奉文曾經徵調近10萬名菲律賓民工和戰俘,進行極為秘密的藏寶活動。日本戰敗後,山下奉文作為甲級戰犯,被判處絞刑。他生前所藏匿的大批財寶迄今下落不明。其中的一大批財寶,極有可能被裝上了“阿波丸”,準備運回日本,結果隨船一起沉沒海中。

  稻田正純對“阿波丸”的幾點回憶為我們提供了線索。

  東京關於“阿波丸”裝貨和選定乘客的電報共發來有3000封之多。他們提到,盡可能優先多裝一些錫和橡膠。駐新加坡的日本特務機關的長官日高震作,雇傭了許多海匪和海賊裝貨,但我不清楚所裝的是什麼貨物。

  作為這次裝載活動的最高長官,稻田正純竟然不知道“阿波丸”裝載的詳情,反而是由特務機關加以把持操作,由此可見,“阿波丸”裝載貨物的機密程度不同尋常。稻田正純的話,在當事人下田勘一郎那裏得到了證實。

阿波丸死難者的遺物

  1976年,前日本憲兵森川家光提供了一個有關阿波丸裝貨的線索。

  森川家光作為一個普通的駐新加坡陸軍伍長,當時的任務是押送向阿波丸運送貨物的卡車,負責進行警戒工作。他認為,從戒備森嚴、箱子的重量和從地下金庫運出等情況來看,可以肯定是金條。這種推論,雖然合理,但缺乏更有力的證據。“阿波丸”裝載之謎,最終還是要當時裝載的直接指揮者——日本前駐新加坡特務機關首腦日高震作來解釋:

  在戰局不利的情況下,“阿波丸”被認為是一艘能夠安全無誤的回到日本的船隻,也可以説是最後一艘船了。船上除船長室的保險櫃外,還設有三個航海用的特別保險櫃。途中,在雅加達把軍隊的貴重物資包括金幣、工業鑽石等貴重物品分別裝入不同的保險櫃。在新加坡,同樣裝載了大量貴重物資。所裝貨物價值之昂貴,直到今天也是難以想象的。

  多方知情者的供述不謀而合。“阿波丸”裝載了大量的珍貴物資!如果他們的證言是真實的,那麼“阿波丸”一旦被查獲,財寶不但運不回日本,還有可能被美軍沒收,成為對方的戰利品。從這個角度上看,船上裝有自爆裝置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首次訪華。據美國《共和黨日報》特刊披露,為了這次尼克松稱之為巨人之間的握手,他準備了一份精心挑選的禮物——阿波丸沉沒在中國海域的具體方位和裝載貨物清單。美方稱,這是通過人造衛星探知的,並希望和中國政府合作打撈。這個消息迅速引起了世界的矚目,日本、聯邦德國等國紛紛聯絡中國政府,提出自己對阿波丸財寶的判斷,並希望能夠參與打撈。綜合它們的情報,阿波丸所裝載的財寶有了一個大致的估算。

阿波丸沉船死難者遺骨遺物交接儀式

  阿波丸上裝載:黃金40噸,白金12噸,工業鑽石15萬克拉,總價值在70年代估算約合50億美元。

  對於阿波丸上究竟裝有什麼財寶,專家們有著很多推測。其中最大膽的推斷是:舉世矚目的北京人頭蓋骨可能就在船上。

  “阿波丸”,這艘沉沒在中國台灣海峽的巨輪,這艘裝載著太多秘密的寶船,就靜靜的沉睡在幾十米深的水下,等待著被人喚醒。

  然而,1972年的中國社會正處於動蕩的時期,中國政府無暇關注一艘27年前的沉船。轉眼間4年過去,1976年年底,文革剛剛結束,一份報告就擺到了中國副總理李先念的面前。

  阿波丸問題專家張智魁:“當時海軍副司令是劉道生司令員。他給中央寫了一封信,基本的內容就是:我們想跟交通部合作一起打撈阿波丸。這封信經過中央,當時領導鄧小平,還有李先念等等,葉劍英元帥都在,都圈閱了。”

阿波丸死難者名牌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撥亂反正,百廢待興的時期,政府所要做的工作更是千頭萬緒。即使是這樣,尋找、打撈阿波丸的計劃在國務院副總理李先念心中依然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1977年4月5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向海軍、交通部並福州軍區下達了編號為“國發77年36號文件”,明確指示同意勘測、打撈“阿波丸”沉船的方案。稱之為“7713工程”。打撈工程的基地就定在了中國福建省平潭島。

  1977年4月的一天,平潭縣澳前鎮前進村的漁民們被組織到了一起。

  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漁民們拿出了自己捕蝦蟹專用的漁網,這種網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相互連接,形成長達十幾公里的大網在海裏拖行。

  與此同時,中國海難救助打撈公司和中國人民海軍攜帶著深水打撈裝備,迅速集中到平潭,為即將到來的深水打撈工程進行準備。

阿波丸死難者遺物

  平潭島是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地方。而阿波丸沉沒的海域更是處於軍事上的敏感地帶。因此,軍事保障工作也顯得格外重要。

  為了保障這次打撈任務,海軍航空兵部隊進駐平潭島,每天駕機巡航,確保沉船海域領空安全。海軍部隊更是派遣艦隊,日夜為打撈船隻護航。海空一體,形成了堅固的立體防線。

  1977年,以滬救撈3號為首的打撈部隊進入牛山海區。這次任務對外宣佈是清除漁場障礙。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打撈工程啟動了。破解“阿波丸”之謎的重擔,就落到了技術上還處於摸索階段的中國打撈隊伍的肩上。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