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探索查詢

考古中國 第六部 時空隧道 4000年前的敘事:遠古年輪(中)(2004-104) 

央視國際 2004年06月15日 16:55

  編導:鐘裏滿


航拍殷墟

  上回我們説過了,到目前發現的,商代最早的都城級的遺址,是河南的鄭州商城,還有偃師商城。

  有一個叫盤庚的王,帶領著臣民們,把國都遷到了一個叫殷的地方,一直到商代結束,不到三百年,再也沒挪動地方。殷在哪呢?就在現在的河南安陽。

  商代的中興,就從這裡開始。其中最興盛的時期,就是遷殷以後的第三個王,武丁王在位的時候。


“三焰食日”的拓片

  武丁時期的一片甲骨上,有人看出“三焰食日”這麼四個字。

  它是不是在描寫日食時出現的圍繞太陽的日珥?

  天文學是不是可以利用這次日食的記錄來估算武丁的在位時間了?

  李學勤:“我們在工程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檢查這些材料,我們不是講我們要檢驗嘛,那麼古文字學家對這片甲骨進行重新的釋讀,發現它不是三焰食日,那個三字也不是那個三,這個焰也不是這個焰,而且‘食日’是一天裏邊一個時段的名稱,也不是日食,所以就把這個問題排除掉了。”

  我們再來看看有關月食的記錄。

  這是大致在武丁晚期關於月食的五次記錄。


甲骨拓片

  古文字學家按著甲骨學的標準排出一個先後次序。

  文獻上説,武丁在位59年。

  學者們分辯出,最後兩次日食的記錄,屬於下一個商王。

  妙就妙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間,只有一、兩年的間隔。

  第三次月食是在公元前1192年。

  我們把它作為武丁的最後一年,上推59年,則武丁在位應該是公元前1250?1192年。

  至於商代的晚期,學者們發現了很有趣的規律。


琉璃河界碑

  常玉芝:“周祭是商代後期盛行的一種很有規律的,很嚴密的祭祀制度,這種制度是由五種祀典組成的,這種祭祀是一個王室接著一個王室進行下去的,這就是周祭。在商後期年代學這個課題當中,有一個專題就是利用周祭來論證,商代後期幾個王的在位年數,兩個祭祀週期就有相當於兩個太陽年的時間,相當於 365天,那麼我們利用這個周祭的祭祀週期就可以求王年。”

  你也許會問,對這些甲骨,直接用碳14測年那把“快刀子”,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學者們何嘗不想,只是問題複雜。


編鐘

  如果用常規方法測年,需要大量的牛骨。而有字甲骨非常珍貴,這事不好辦。

  俗話説,沒有金剛鑽,攬不了瓷器活。

  北京大學的加速器質譜儀有這個本事,只用一克樣品即可。

  郭之虞:“就是國際上先進的水平,因為千分之五可以説是一個坎,千分之五以下相對説來難度要低一些,千分之五以上難度就要高一些,這裡頭,你必須要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了,設備方面,技術方法方面,都要採取一些特殊的措施。比如説百分之一就相當於80年,千分之五的話就是40年,我們説現在可以測到千分之四到五,就是説我們可以測到誤差到30幾年,到40年這樣的一個範圍”

  這是我們第一個精確到年的結果。

  回到的出發點,我們甚至要考察司馬遷説的對不對。


周祭

  學者們的嚴謹近乎殘酷。

  通過對它上面文字的考證推算,並聯絡其他青銅器,證實了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起點,是非常可靠的。

  這些青銅器上的拓片,上面有王年,有月,有日的干支,還有月相。可惜,上面都沒有寫是到底哪一個王。

  而且,符合這四項條件的,一共只有六十多件。

  學者們通過紋飾、形制等,定出它大致的時代範圍,再根據銘文涉及的人和事,排出一個歷譜,叫做金文歷譜。

  最容易想到的是用它來考察周厲王,不過説來話長了。


  西周第一個王是周武王,相傳他的兒子周成王小的時候,拿著梧桐的葉子,要封他的小弟弟為侯。

  從歷史上看,他的弟弟後來確實被封在一個叫唐的地方,後來改名為晉。這對夏商周斷代的研究有什麼意義呢?

  李伯謙:“晉國當然是西周時期分封的國家之一了,如果把它的年代搞的比較清楚,那麼對於建立西周王朝的這個年代標誌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支撐,因此晉侯墓地挖掘,對於西周時期年代學的研究,也起了一個重要的基礎作用,一個重要的支撐點。”

  漢代的史書上説,“唐”就在現在山西的太原。

  而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卻説不在太原。

  山西考古所副所長:“70年代末,北京大學考古係鄒先生,鄒衡先生,當時就提出來一個觀點,就是説天馬曲村遺址呢從它的考古文化內涵來説在西周早期一直延續到春秋,這個地方是十分重要的,根據史書記載也好,基本上當時在他思想裏確定,這個地方應該是屬於封唐的所在地這個範圍之內的。”

  這就是山西南部臨汾地區的天馬、曲村一帶。這裡居然發現了八代晉侯和他們夫人的大墓。


善夫山鼎

  考古挖掘剛剛開始,一群強盜就搶先下手了。這些人用的是雷管、炸藥,已經不是盜,而是搶了。

  後來,盜墓被當地的公安部門制止。

  然而,極其珍貴的文物,已經煙消雲散。

  上海博物館館長馬承源老先生遇到了一件蹊蹺的事??香港有人告訴他那裏正在出售一套被人認為是偽造的編鐘。

  馬承源:“所以我就馬上告訴香港這個古玩店,這14件鐘,你不要給別人看, 因為我們已經看了。古玩行有這個規矩,給人看了以後,只有不要了以後,才可以給第二個人看。我跟我的同事們商量一下,這套鐘是了不得的東西,我們趕緊要把它寄回來。大概寄了十二、三個箱子,裝的大箱,裝回來了,裝到上海博物館。打開一看,這確實是非常早。”

  學者們説,這是幾十年來西周考古最重大的發現。


周諸王像

  16個編鐘,其中一個上面有“王三十三年”這樣的字。

  這個王,指的就是當時的周天子。

  據估計,晉侯蘇生活在西周晚期。

  西周晚期有哪個王在位年超過三十三年?

  一個是我們已經很熟悉的周厲王。

  我們已經知道,厲王被國人趕到山西以後,有十幾年的共和時期,一直到他的兒子長大,又當上了王,這就是周宣王。

  周宣王在位超過33年。


師虎簋

  通過碳14測年,最後確定“王三十三年”,只能是厲王三十三年。

  這件青銅器,製作年代在厲王、宣王之間。

  但是如果把這上面的日子倒推四年,和33年晉侯蘇鐘相合。

  因此,厲王在位37年,沒問題。

  可是,為什麼有些青銅器又和它對不上了呢?

  朱鳳翰:“那麼後來我又提出另外一種假設,就是説厲王的37年,他在位37年呢,他後來被國人暴動把他趕走了,趕到山西南部去了,那麼他在位的37年,如果和共和元年重合的話,我們做了這麼一個試驗的話,那麼很多青銅器就可以排進去了,這個問題大致可以解決,我找到這個《史記》,現在我們中華書局本的《史記》後邊,這個在《史記?周本紀》的《正義》裏《魯連子》一段話,講到了,就是説共和元年,那年就是厲王跑的那年,這樣的,我覺得這麼安排並沒有違背文獻。”

  注意,公元前841年之後,正是共和二年。

  我們已經知道,西週一共12個王,周厲王是倒數第三個王。在他上面,再隔兩個王,就是周懿王。

  根據文獻的記載,周懿王元年發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這本書上説,“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鄭”

  這是什麼意思呢?

  學者們認為,這是説,周懿王登基那年,在今天陜西華縣或鳳翔一帶,在清晨天亮以後,天又黑了下來,後來,天第二次亮了。

  這是不是一次在早晨的,發生在當地東邊地平線以下的日食呢?

  天下還有這麼巧的事。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年啟動,1997年在中國最北面的漠河,就發生了一次日全食。

  日全食發生了。天空開始黑下來。我們可以想象,再往西的某個地方,如果天剛剛亮,,那裏的天空也還要再暗下來。日食結束,那個地方,天一定又開始發亮了。對那個地方來説,這就是“天再旦”。

  天再旦的觀測者:“當時整個黑了以後呢,整個什麼都看不見了,連周圍的樓房,就是相隔沒有多遠,我們這個大概可能也有個十來米吧,還有我們周圍的人,互相之間好像就有點很模糊了,心裏面感覺有點挺沉悶那個感覺,有點壓抑,突然好像黑了,到了什麼一個地方那麼一個感覺。那麼過了隨著這個以後,過了一會兒,漸漸漸漸完了以後,又亮起來,當時在那個前面,隱隱約約還能看到有些星星。”

  劉次沅:“這個圖是理論計算得到的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40年,這一段時間裏, 在我們中國的範圍裏發生的天再旦日食的範圍,也就是説我們畫的黃色的這一部分,就是能夠看到某一次日食天再次發生的範圍。通過這個圖可以看到,在鄭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畫了三個黑點,這是當時鄭可能的區域,那麼就只有這一次,899年4月21日這一次,有可能發生在這兒。”

  天文學上得到的結論是公元前899年,金文歷譜是不是支持這個結論呢?

  張長壽:“因為師虎簋本身寫的是‘唯王元年’,應該把它定為懿王元年。那麼按照天文的推算,懿王元年應該是公元前899年,我們根據師虎簋的歷日材料和歷譜一對照完全符合。不管是月、月相、干支都可以符合。我們可以説師虎簋這件東西就是從銅器上來證明懿王元年確實是公元前899年。”

  然而,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重中之重,莫過於找到商、周之交那場驚天動地的戰爭??武王伐紂的確切時間

  如果找到,夏商週三代的很多問題將順次迎刃而解。

(編輯:陳??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