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探索查詢

哥德堡號:沉沒與再生 (上)2003?71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04日 09:29

  1745年9月12日,在經歷了兩年半的遠洋航行之後,哥德堡號滿載著來自中國的商品,駛回瑞典哥德堡港。哥德堡號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遠洋商船,是整個造船業的驕傲。然而,就在幾乎到達岸邊的最後一刻,它不幸觸礁沉沒。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那次沉船案之禍?船上所載的是些什麼貨物?船員們是否生還?所有的疑問,都深深地埋藏在海底之下。

  哥德堡號:沉沒與再生 (上)探索發現2003-71

  編導:董冰卉

  當旅行者們沿著瑞典狹長的國土南行,一定不會錯過斯堪的納維亞最大的港口:哥德堡。


  對於瑞典人來説,中國實在是個遙遠的國家。但在這裡幾乎人人都知道中國,人們對茶葉和瓷器的熱情更是近乎虔誠。這種熱情的根源,很大程度上來自兩百多年前那艘神秘沉沒的商船--瑞典東印度人哥德堡號,也稱哥德堡號。

  哥德堡號古船博物館就位於泰拉諾瓦碼頭。

  1621年六月哥德堡市初建,當時瑞典剛剛從丹麥手裏奪取了西海岸。


  18世紀中葉,西方與中國的貿易帶來巨大的利潤。冒險家坎貝爾等人通過向瑞典宮廷權貴們大力遊説,終於獲得了皇家的特別准許令,得以與中國開展貿易。這是瑞典國王向外國投資公司簽發的第一張貿易許可令。

  就商船而言,當時的瑞典在商船建造水平上堪稱世界一流,無人可及。

  在18世紀20年代末,瑞典的全部海運商船隻有480艘,但僅僅50年之後,數量便猛增到900艘,幾乎翻了一倍。其中,瑞典東印度公司新建的商船一艘跟著一艘下水,遠航東方,極大地帶動了造船業的發展。

  我們故事的主角,著名的“東印度人哥德堡號”,是瑞典東印度公司的驕傲。

  哥德堡號的船體長40.9米,包括牙檣在內的總長度是58.5米。水面高度47米,18面船帆共計1900平方米,可以載運400噸貨物,堪稱十八世紀的超級貨船。

  瑞典的天才船舶設計師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的代表作--哥德堡號,于1738年正式下水,第二年就開始了她的處女航--駛向遙遠的中國,並且先後順利地完成了兩次遠洋航行,帶回來大量的中國貨物。

  第一批從中國返回的商船貨物,拍賣之後的收入高達90萬舊克朗,而上交國家的關稅只有區區2000克朗,海關稅率只有2.2‰,難怪和中國做生意是一項需要國王特別批准的壟斷性權力。坎貝爾深知,旁人的眼紅會給公司招來禍害,因此他規定:每次商船從中國返回之後,一旦賣掉船上的貨物,公司的所有賬本一律燒燬,片紙不留。甚至董事會成員之間,也無法知道自己的合夥人賺了多少錢。


  也正是這一招,使得後來哥德堡號的沉沒原因變得神秘莫測,無據可查。

  1943年,哥德堡號在完成兩次中國之行以後,又開始了她的第三次遠航。

  離開西班牙之後,哥德堡號沿著非洲西海岸航行,用三個月的時間,直奔印尼的爪哇島。

  哥德堡號的構造,在今天看來也還是相當科學的。她的多數桅桿設在船的後部,這使船帆能最大限度地借用尾翼風來獲得動力。但這種尾翼風驅動的船帆系統的弱點是她無法根據風向變化來臨時調整船帆。因此,水手們必須在不同的海域,充分利用特定的季候風讓船隻按照既定航線航行。

  在連續幾個月不靠岸的航行中,哥德堡號的各個部分都在暴風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船上儲存的淡水變得腐臭發黑,木桶里長滿了蛆蟲,但船長和船員都不敢有半點停留,因為他們害怕遭遇海盜的襲擊。

  到達爪哇島後,他們在補充淡水和食物的同時召募新的水手,因為航行途中的死亡和疾病造成了水手的減員。但因為哥德堡號錯過了季候風的節拍,它不得不在爪哇島停留了整整八個月,等候冬季颳起西北風,吹動它的船帆,將它帶往冒險旅程的目的地--中國廣東。

  自從明朝開始頒布海禁以來,中國似乎與大海隔絕了。明世宗頒布命令:“一切違禁大船,盡數毀之。”清王朝對於西方貿易的態度,是戒備、限制、加上封關自守。整個中國的沿海只有廣州一個口岸允許通商。

  廣州海關發佈的一紙准許令,使得哥德堡號能夠開始進行貨物的挑選、購買和裝載,並對船隻進行必要的修繕。

  三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哥德堡號的船艙也漸漸地裝滿了。


  1744年的冬天,哥德堡號從廣州出發,開始返回它的家鄉--瑞典哥德堡港。誰也沒有想到,這竟然成為它的死亡之旅。

  1745年9月12日這天,人們一大早就等候在海岸邊上,遠遠地追隨著哥德堡號的身影。

  然而,不可思議的一幕在人們眼前出現了--在港口的入口處,哥德堡號莫名其妙地偏離了航線,駛進了著名的“漢尼巴丹”礁石區。剎那間,海水涌入船艙,哥德堡號慢慢在傾斜中下沉。附近的船隻迅速趕來救援,但一切已經無法挽回。在無數人驚恐的目光下,它像後來的“泰坦尼克號”一樣,帶著龐大的身軀,帶著滿載的中國財富沉向海底。

  由於周圍眾多的船隻趕來救援,沉船上的船員們全部脫險,無一身亡。但是,從瑞典出發時的120名船員,此刻只剩餘了80個,有大約40名船員因為缺乏營養、暴風雨和原因不明的熱帶疾病而死在途中。

  對於船上裝載的貨物,東印度公司立即進行了搶救和打撈。打撈上來的絲綢、茶葉等等,晾幹處理之後拍賣售出。哥德堡號的貨物中,只有四分之一被搶救了出來。但僅靠打撈上來的物品所賣得的價錢,已經使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賺到了利潤,連船的本錢也撈了回來。可以想象,如果能成功返航,哥德堡號將會帶來多麼巨大的財富!

  船上的上萬斤中國茶葉,就此留在了海底。後人就此寫道:漢尼巴丹海域,從此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隻茶碗!

  而與此同時,關於沉沒原因的種種猜測,也紛紛颺颺流傳開來。但各種説法都很難找到支持的證據,因為東印度公司照例在航行結束後,立即燒燬了所有的記錄和賬目,沒有留下任何只字片紙!

  哥德堡號在目的地到達之前突然沉沒,有許多可疑之處,因為漢尼巴丹礁石區的存在,是航海者們人人皆知的事實,為什麼在二年半的險惡航行中從未失手的船長,會在家門口翻了船呢?這實在太不合情理了。

  作為中國船史研究會的會長,辛元歐教授引用了另一條著名的瑞典沉船瓦薩號的例子,試圖從它的設計結構上尋找原因。

  也有人傳説船長不願意讓船東知道自己到底從中國裝了多少貨物回來,或者,他不願讓瑞典海關來查驗船上卸下來的全部貨物。因此故意讓船觸礁沉沒。


  還有一種更有人情味的解釋,那就是:因為兩年半的艱苦航行就要結束,船員們高興之餘,大肆慶祝。所以,全船上下喝醉了酒,無法正確控制大船的航線,最終導致觸礁沉沒。

  但是,所有的推測都只是推測而已。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也漸漸地對這些無據可查的猜測失去了興趣。只有一些熱衷於探查沉船寶藏的冒險家,會在自己的探險目標中列出哥德堡號的名稱。

  1906至1907年間,兩位海洋探險家傑姆士?凱勒和卡爾?里昂,對哥德堡號進行了打撈,共有3000隻完整無損的中國瓷器重見天日,收穫不菲。

  1986年,年輕的潛水員約克姆?斯菲倫森所在的潛水協會裏,來了一位海洋考古學家。人們開始又一次打撈哥德堡號。

  海底發掘的過程是如此令人激動,每當新的發現物浮出水面時,總會帶來一陣興奮。如果發現了特殊物品,還要做特別的打撈安排。

  但是,船上的木質部分,顯然已經很難保存下來了。


  當整整六年的海底發掘工作結束時,潛水員們總共找到了500件完整的瓷器,還有近8噸重的破碎瓷片。當然,還有茶葉。

  隨著海底的秘密被發掘,越來越多的瑞典人,變成了“古船迷”,和“中國文化迷”。漸漸地,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人們心中浮起:為什麼不能重建沉沒的哥德堡號呢?以今天的技術,難道不能超越250年前的智慧嗎?讓我們再次遠航中國,把那個當年沒有完成的旅程,畫成一個圓滿的句號。

  1995年,在一片空蕩蕩的碼頭上,重建哥德堡號的工程悄然開始了。但是誰也沒想到,之後遇到的難題是如此之多,進度被迫一再延期,原定五年後下水遠航的宏偉計劃,到五年結束時連船體的輪廓都還沒有見到。

(編輯:陳??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