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首頁

《探索?發現》倡導“娛樂化紀錄片”新理念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09日 11:00

  央視2002年第四季度觀眾綜合指標調查報告中,“觀眾流動率”這項指標的第一名被央視科教頻道每晚8:30的《探索?發現》奪得。在欄目滿意度(由知名度,觀眾規模,期待度,人氣指數,忠誠度,家庭人氣指數等指標綜合得出)的總排名中,開播不到兩年的《探索?發現》一直高居前十名左右。

  《探索?發現》四月播出的紀錄片涉獵極為廣泛,包括戰爭題材的《掠食者?日本移民東北揭密》、《花園口事件》、《亞東風雲》,自然地理方面的《發現大熊貓》、《尋找滇金絲猴》、《漳州古火山》,近代史題材《哥德堡號:沉沒與再生》等等。一向低調的《探索?發現》此次以一種強勢的姿態集體亮相,併為自己標注了一個全新的理念:娛樂化紀錄片。

  《探索?發現》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拍觀眾喜歡的紀錄片。所謂娛樂化紀錄片,《探索?發現》的解釋是知識娛樂化,把歷史地理自然科學等內容用講故事的解説方式呈現給觀眾,利用所有可能的電視手段進行表現。比如用搬演的手法完成歷史的重現,加之相關人物的訪談,動畫特技,表現手法甚至比故事片更加充分,更加“無邊界”。《探索?發現》認為,這不僅僅是手段的創新,更是理念的創新。

  中國本土的紀錄片似乎是以一種孤芳自賞的高姿態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的,內容真實,主題深刻,卻也留給大家枯燥乏味,題材邊緣,視角主觀的印象。《探索?發現》作為央視力推的一個日播紀錄片欄目,正試圖通過娛樂化紀錄片這個方向挖掘紀錄片這一中國電視行業的最後一桶金。數年前《Discovery》《National Geographic》等國外商業紀錄片潮水一般的涌入中國時,大家才驚詫地發現原來紀錄片可以拍得這麼好看,這麼通俗易懂。而紀錄片,這個除電視劇、新聞、體育、娛樂之外的最後一份電視商業大餐也進入了業界和大眾的視野。

  國外那些已經商業運作成熟的紀錄片頻道提供了大量優秀的紀錄片,立刻吸引了中國觀眾的注意,並迅速開始收穫商業利益。從事引進這些紀錄片的跨國媒體經營公司應運而生,在追捧這些國外優秀紀錄片的同時,這些引進者對於本土的紀錄片製作報以悲觀態度,甚至有人斷言中國在近期無法製作出真正優秀的商業化紀錄片。《探索?發現》的成立和不俗表現不但擊潰了這些預言,更是要立志從國外片商手中奪回屬於中國人的紀錄片話語權。

  2002年,《探索?發現》欄目製作播出的3部紀錄片接連獲得國際電影節大獎:《紅柳的故事》榮獲2002年法國儒勒?凡爾納電影節“科技與社會獎”;《楠溪江》榮獲2002年聯合國國際環境、自然與文化遺産電影節最高獎項“評委會大獎”;《尋找滇金絲猴》榮獲2002年自然銀幕電影節“TVE大獎”。該電影節由BBC自然歷史部主辦,是全球影響最大、也是最權威的自然類電影節。該獎項被稱為自然歷史類影片的奧斯卡獎。這是中國影片在該電影節上第一次入圍、第一次獲獎。《探索?發現》目前在科教頻道(CCTV-10)和國際頻道(CCTV-4)的收視率均名列前茅。

  中國的悠久歷史和地大物博,蘊藏了無數的紀錄片題材。外國紀錄片中的中華文化,雖然視角客觀新穎,卻拿捏得不夠精準和深入。就像一個外國人,他的北京話説得再好,卻不一定能理解一個老北京的笑話。

  《探索?發現》在本土優勢的基礎上,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和成本進行製作。幾個大型活動更是在央視銀屏上令人耳目一新。從2002年的大型電視行動《極地跨越》、大型電視直播《金字塔考古行動》,到2003年的30集紀錄片《世界遺産之中國檔案》以及正在進行中的《走進非洲》,《探索?發現》開啟了央視在這一領域的先河。

(編輯:陳??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