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求實開拓 推進改革 繼承創新 科學發展——《中央電視臺2006年工作會議報告》節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5日 14:58 來源:CCTV.com

  我們的2005年

  2005年是“十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銜接“十一五”發展的重要一年。我臺以改革創新和科學發展為著眼點,以提高輿論引導力、增強管理執行力為切入點,大力推進頻道品牌化戰略,在新聞宣傳、事業發展、産業經營、技術創新、管理機制改革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宣傳報道成效顯著。

  (一)堅持正確導向,圓滿完成各項重大宣傳報道。

  2005年是黨和國家發展的關鍵一年。我臺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始終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圓滿完成了各項重大宣傳報道任務。開門辦春晚取得圓滿成功,在“兩會”、十六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期間推出“科學發展觀”、“節約中國”、“創新中國”等主題宣傳,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連宋大陸行報道熱情莊重,生動記錄兩岸政黨最高領導人歷史性會見,採用我臺直播信號的境外電視機構數創歷史新高;西藏和新疆自治區慶典報道全面深入、生動翔實;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週年的報道隆重熱烈、高潮迭起;“神六”直播報道規模空前、反響熱烈,開創我國電視新聞史上同一事件報道多項紀錄;“十運會”和東亞運動會轉播質量和國際公用信號的製作水平得到國際傳媒機構高度評價。

  (二)實施“頻道品牌化”戰略,拉動收視份額強勁上升。

  在基本完成頻道專業化佈局之後,我臺著力推進“頻道品牌化”,這是全臺事業産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誌。一是積極實施專業頻道品牌化,按照“定位更準、欄目更精、影響更大、創收更多”的要求,電視劇頻道、經濟頻道、體育頻道、英語頻道、科教頻道和中文國際頻道相繼成功改版。二是強化傳統品牌活動優勢,春節聯歡晚會、小品大賽、“六一”晚會《感動未來》、少兒歌曲大賽,系列報道《感動中國》、《品牌中國》、《平安中國》,大型製作《抗戰》、《1405——鄭和下西洋》、《故宮》、《百年光影》等影響廣泛。三是電視劇創作、生産和播出題材豐富,全年首播電視劇131部2880集。推出《八路軍》、《任長霞》、《亮劍》、《呂梁英雄傳》、《漢武大帝》、《京華煙雲》等一批精品電視劇。四是狠抓常態節目質量,優化節假日特別編排,各類型節目在國內保持競爭優勢。

  實施“頻道品牌化”戰略,不僅推動了節目生産和頻道建設,還拉動全臺收視份額強勁上升。全臺15個頻道平均收視份額達到34.14%,比2004年提高4.4個百分點,創近五年新高。全年共有322天收視份額超過30%,比2004年多出169天。觀眾每天收看我臺節目的時間達人均52分鐘,比2004年增加7分鐘。中央電視臺的品牌價值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2005年首次入選世界品牌500強(居341位),併入選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

    (三)改進新聞報道,輿論引導水平明顯提高。

  一是創新領導同志活動和會議報道方式,改進文風和新聞語態,確保形式不程式化、內容不概念化。二是直播報道常態化,全年演播室外直播468 場,直播機制和體系日益成熟。三是主題宣傳重細節、成規模,可視性、感染力明顯增強。四是對突發事件和敏感事件的報道引導有力,充分掌握輿論引導權,提升國家電視臺權威性和公信力。

  二、事業發展彰顯實力。

  (一)開發電視新業務,競爭優勢明顯。

  9月1日,正式試播國內第一個數字高清頻道,標誌著中國數字電視産業邁出新步伐。中央數字電視平臺集成的頻道數由去年的17個發展到今年的32個,節目信號傳輸到全國130個省、市有線電視網絡前端,可覆蓋6400萬有線電視用戶,實現付費用戶數30萬,頻道集成數、合作夥伴數、節目資源均居全國第一。8月8日啟播CCTV網絡電視新聞頻道、娛樂頻道。央視國際網絡進入全球網站排名100強。網絡電視互動平臺註冊用戶已達130萬。

  (二)推動“走出去”工程,“大外宣”格局漸趨形成。

  一是三個國際頻道海外落地取得重大進展,海外覆蓋用戶總數近6000萬。二是長城平臺商業化運作獲得巨大成功,北美、亞洲平臺用戶數分別突破3萬戶和1萬餘戶。三是大力開展與台灣島內媒體的合作,並通過央視網絡電視平臺,將中央11套節目成功打入台灣。

  (三)新臺址工程穩步推進,工程建設全面實施。

  2月28日,新臺址建設工程施工總承包合同簽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A、B標段分別於4月28日和3月16日開工,主樓底版施工順利,電視文化中心結構已出地面,樁基施工全部完成。同時,紮實推進電視系統工藝設計和業務研究,給排水、暖通、強弱電、電視工藝等與施工進度保持同步。

  (四)完成網絡中心和中國有線劃轉。首次成功承辦廣博會。

  7月20日,廣播影視信息網絡中心、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整建制劃轉我臺。8月下旬,首次承辦中國國際廣播影視博覽會,參展廠商、展臺面積、交易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三、技術創新保障有力。

  “十運會”報道,首次成功運用網絡制播系統,實現節目全程無磁帶製作播出。節目生産管理系統和P2經濟頻道節目製作網絡系統投入試運行,音樂頻道試播立體聲節目。調整全臺廣告聲音電平,改造800平米演播室高清系統和機械手播出系統,並新建能夠播出20套節目的數字硬盤播出系統。安全播出再創佳績,19個頻道(包括長城平臺3個頻道)總播出時間15.26萬小時,比2004年增加27%;總事故率1.49秒/百小時,比2004年下降1.03秒/百小時,創十年最好成績。

  四、管理改革紮實推進。

  (一)完善體制機制,執行力進一步增強。

  以“管理執行年”為契機,先後出臺多項規章制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制播體制改革”等多項重點課題和辦公業務自動化二期工程改造,初步搭建科學、規範的決策支持指標體系。加強決策督查督辦,全臺執行力明顯提高。同時,節目管理水平也日漸提高,實施媒體資産管理和版權管理,加強節目統籌協調,研發節目生産管理系統。繼續開通節目資料數據下載點,開啟媒體資産管理數字化應用的新篇章。

  (二)深化人事和財務制度改革,搭建新型人力、財經保障體系。

  完善經濟頻道的頻道制管理模式,推動青少中心、體育中心頻道制管理改革。在用工方式、幹部晉陞、薪酬管理、員工培訓等方面建立科學管理體系。編外人員實現企業化管理,並組織加入工會。加強播音員、主持人和駐外記者站管理,試行副處級幹部競爭上崗,完成102個欄目製片人競聘上崗。

  (三)紮實開展先進性教育和行風評議,隊伍建設成效顯著。

  全臺上半年紮實有效開展了先進性教育活動,對徵集的9大類問題100條意見建議進行整改提高,達到了“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目標。加強精神文明創建,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並連續12年被授予首都文明單位標兵稱號。下半年深入開展民主評議行風活動,通過向社會公開承諾及多種渠道廣泛徵求意見,制定措施認真整改,塑造和維護我臺良好形象。經廣電總局調查問卷測評,群眾對我臺行風建設滿意度高達94.9%。

    五、産業經營全面拓展。

  (一)更新經營理念,加強經營管理。

  召開第二屆全臺經營工作會議,明確了全臺新的經營發展戰略和電視産業發展方向,擬定《中央電視臺經營業績考評工作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經營管理、監督和考核。全臺經營管理趨於規範,內部治理結構進一步完善。

  (二)實施“影響力營銷”,廣告創收保持增勢。

  依託“頻道品牌化”戰略,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實施“影響力營銷”。2005年廣告總收入達86億元,比2004年增長6億元,廣告收入保持連續56個月的持續增長。2006黃金資源廣告招標總額達到58.69億元,在去年的高基數上增長6.21億元,實現新的突破。

  (三)全方位拓展産業經營,全年經營收入再創新高。

  強化影視製作、節目發行等傳統領域優勢,盤活歷史資源,打擊盜播行為,並全面拓展網絡電視、付費電視、高清電視、動畫製作、演藝經營等多種業務,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臺事業年收入超過94億元,企業收入30億元,全年總收入達124億元,比2004年增長12億元,再創新高。

  “十五”的足跡

  2001年至2005年,是中央電視臺極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成就輝煌的五年。這五年,中央電視臺始終堅持“與人民同行、與祖國同在、與世界同步、與時代同進”,電視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強,改革創新力度進一步加大,事業産業發展進一步加速,新技術應用和技術設備更新進一步加快,科學管理和隊伍建設進一步加深,實現前所未有的新突破、新發展、新跨越,向國際化強勢傳媒的目標不斷邁進,得到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億萬電視觀眾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十五”期間,我們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一、電視宣傳改革逐步深化,頻道品牌建設效果突出。

  五年來,我臺遵循電視傳播規律,深入實踐“三貼近”,加快推進電視宣傳改革,努力創新報道內容、方法和手段,積極改進會議和領導同志活動報道,電視鏡頭更多地對準群眾,電視報道更多地反映廣大群眾的意願,宣傳報道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得到進一步增強,中央電視臺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凸顯,確立了在國內媒體中的絕對權威和主導地位。

  按照“頻道專業化、欄目個性化、節目精品化”的目標,我臺從1999年起全面推行頻道專業化改革,成功開辦科學教育頻道、戲曲頻道、新聞頻道、少兒頻道、音樂頻道、西法語頻道和社會與法頻道,形成由一個綜合頻道和15個專業頻道結合的頻道格局。截至目前,我臺共有16個開路電視頻道,10個數字付費電視頻道、1個高清數字頻道、2個海外播出平臺(長城北美平臺、長城亞洲平臺)以及多個網絡電視頻道,電視欄目達到400個,節目信號覆蓋全球,落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專業化頻道戰略佈局的基本完成,我臺再次大刀闊斧,于2005年年初開始實施“頻道品牌化”戰略,相繼創新節目形態、深度改版欄目和頻道,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整體的市場優勢,全臺收視份額大幅度上揚,傳播效果明顯增強,頻道的群合力和競爭力得到強化。

    二、技術創新力度空前,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五年來,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注重挖潛增效,開發重要技術項目,增強技術製作、服務、協調能力,促進電視數字化、網絡化發展,繼續保持國內乃至國際的技術領先優勢。

  三、管理改革步伐加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

  五年來,積極推進行政管理、宣傳管理、人事制度、財務管理改革,基本形成適應事業發展的內部新機制。全方位健全規章制度,建立較為完整的內部信息發佈體系,完成多項國家重點調研課題,成功舉辦一系列國內外有影響的大型活動,對外交流與合作空前活躍。

  四、事業産業齊頭並進,實力和競爭力壯大增強。

  五年來,事業規模不斷擴大,新臺址工程建設全面實施,中國廣播電視音像資料館建成啟用,網絡電視、數字電視、高清電視等新興電視業務相繼推出,中國有線順利劃轉,長城北美平臺和亞洲平臺成功開播,事業發展呈現良好勢頭,2005年全臺總資産規模到達181.2億元,比2001年增長66.9億元。近五年,全臺形成以廣告收入為主,經營收入為有效補充的收入結構,總收入保持年均12%的高速增長態勢。

  通過對“十五”期間我臺工作的全面回顧,我們深刻認識並總結歸納出“十五”期間一貫實施的基本策略,這也成為今後做強做大的基本經驗。

  第六,堅持倡導“綠色收視率”是實施“品牌化”戰略的前提條件。中央電視臺作為國家電視臺,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實施“三化”和品牌化戰略中堅定“綠色收視率”理念。既努力提高收視率和收視份額,又杜絕媚俗和迎合,堅守品位,抵制低俗,有效體現節目的思想性和導向性,實現收視率的科學、健康、協調、可持續增長,增強了中央電視臺的品牌價值。同時,積極倡導“綠色收視率”,強調打造精品節目、名牌欄目和品牌頻道,為最終實現“中央電視臺”品牌化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十一五”的展望

  2006至2010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我臺提高輿論引導水平、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創新發展的重要時期。

  “十一五”期間,中央電視臺要實現的主要目標是:加快頻道品牌化建設,實現由頻道專業化向專業頻道品牌化的轉變,力爭佔據2/5的全國收視市場。擴大付費電視頻道規模,付費數字頻道達到30個。加快動畫節目生産,達到年産量8000分鐘。積極推進“走出去”工程,建立各大洲衛星電視平臺。駐外記者站擴展至26個。利用直播衛星、光纖等多種傳播手段,建立全國電視傳輸網,提高有效覆蓋率。

  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依託新臺址建設,擴充演播室和後期製作、前期采編、節目播出、傳送等系統數量。開播多個高清數字電視頻道,繼續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加快産業多元化經營。2010年全臺經營總收入力爭達到180億元。

  堅持“加強管理,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的原則,走內涵發展之路。繼續推進頻道管理制改革,建立與電視事業産業發展相適應的科學管理新體系。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推進“新世紀人才工程”建設,構建符合央視特點的人力資源管理新體系,創新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機制,不斷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的“綠色通道”機制,優化人才結構,為各類人才的脫穎而出和全面發展創造政策平臺,增強我臺參與國際媒體競爭的軟實力。

  奮進的2006年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之年。我臺將進一步加快電視事業産業發展,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國際化現代傳媒。

  2006年,“改革、創新、發展”是中央電視臺的主題詞。全臺總體工作目標可以概括為“三三二”計劃,即:推進電視宣傳、頻道運營、制播分離三項改革,強化技術、管理、制度三項創新,加快事業、産業兩項發展。

  推進三項改革

  一、推進電視宣傳改革,精心組織重大活動報道和主題宣傳,進一步提升輿論引導水平。

  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三貼近”,進一步深化電視宣傳改革,充分發揮引導社會輿論作用。要圍繞科學發展觀,通過新聞、專題等多種節目形態,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節約能源資源、中東西部良性互動、落實科學發展觀體制保障等。同時,改進重大活動和典型宣傳、熱點引導、突發事件報道、輿論監督等工作。

  二、推進頻道運營改革,逐步實現“兩個”重要轉變,進一步提升頻道競爭力。

  (一)繼續推進頻道品牌化改革。

  去年實施頻道品牌化改革初見成效,全臺整體收視份額大幅度提升。今年將繼續按照“定位更準,欄目更精,影響更大,創收更多”的目標,整合頻道資源,突出頻道特色,鞏固頻道優勢,各頻道要著力打造兩個以上新的品牌欄目或節目。同時,強化“綠色收視率”和“綠色收入”理念,制定頻道導向、收視、經營創收“三項指標”,真正體現導向正確、效益顯著、競爭力提升,用兩到三年時間,實現由頻道專業化向專業頻道品牌化的轉變。

  繼續強化綜合頻道在新聞、電視劇、綜藝節目的領先優勢和全臺各頻道的龍頭地位,努力打造中國電視的“旗艦頻道”。今年,堅持吸納全臺優秀節目資源,發揮新聞事件直播的主渠道作用,優化節目編排,在黃金強檔重點推出大製作、高質量電視劇,全面拓展收視市場。全臺節目部門要無條件地支持一套的節目編排。

  圍繞“強化特色、打造品牌、提升影響力”,經濟頻道要打造特色項目和特色編排,著重抓好《中國經濟大講堂》、“自主創新”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等系列節目。

  綜藝頻道要精心策劃紀念建黨80週年、紅軍長征70週年和“心連心”慰問演出等文藝活動和中俄國家年交流節目,舉辦第十二屆青年歌手大賽、第三屆青年相聲大賽等文藝賽事,打造品牌欄目節目。

  根據“增加薈萃、提高質量、樹立品牌,宣傳中國、講求實效”的原則,中文國際頻道全新改版,新聞、專題、文藝和服務類欄目的設置更為合理,節目更具對外特色。

  體育頻道以“瞄準奧運、鍛造品牌、加強管理、爭取佳績”為目標,全力做好意大利都靈冬奧會、德國世界盃足球賽、多哈亞運會等重點賽事報道。堅持“直播優先、賽事優先、大眾優先”,優化頻道節目編排。

    少兒軍事農業頻道將適時調整,增加軍事節目的播出量。

  電視劇頻道要播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統一的具有導向性、示範性的精品力作,增加弘揚主旋律的現實題材,全面提升頻道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

  英語頻道重在提高節目質量,力求使報道更貼近中國的實際情況,更貼近海外觀眾的收視習慣,真正成為海外觀眾“了解中國、關注世界的窗口”。

  科教頻道要突出午間“教育版塊”和晚間“精品版塊”,全力打造假日系列品牌,重點抓好“中國文化遺産紀錄”、“中國十大考古發現”和“可可西裏大穿越”等大型活動。

  戲曲頻道要精辦《CCTV空中戲院》等品牌欄目,進一步提高節目質量。

  社會與法頻道要在繼續做好普法教育和法治宣傳的同時,積極創造“社會類”節目亮點,關注公德建設、關心百姓切身利益。

  新聞頻道要積極探索新的節目形態,繼續做好《創新中國》、《永遠的豐碑》等主題報道,開展“新聞發言人大賽”、“感動中國”、“十大人民警察”、“魅力中國魅力城市”等評選,組織好重要事件直播。

  去年少兒頻道觀眾規模較開播之初增加了4倍,平均收視份額達1.72%,比2004年提升1.02個百分點。今年,要加大國産動畫片和少兒情景劇的黃金時段播出量,通過欄目改版,增強與觀眾互動。

  音樂頻道要針對受眾群體,不斷提升頻道和節目品質。

  (二)繼續推進頻道制管理改革。

  總結經驗,加快推行頻道制管理改革,建立頻道綜合考評、欄目績效考核、節目預算標準等量化體系,為頻道品牌化建設提供制度保障。2006年可在體育頻道、少兒頻道探索建立扁平化運行架構。

  三、推進制播分離改革,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進一步提升電視節目製作水平。

  實施制播分離改革不僅是頻道、欄目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節目質量、有效降低生産成本的一個適當選擇。在充分借鑒電視劇制播分離經驗的基礎上,我臺採取由內而外的“兩步走”計劃,積極穩妥地推進節目制播分離改革:第一步,實行內部制播分離。第二步,推行社會化制播分離。及時總結內部制播分離改革的經驗,將非主流欄目或節目交給有實力和高製作水準的社會製作機構,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實行節目市場招標採購,由我臺審查播出,逐步實現電視節目製作社會化。

  強化三項創新

  一、強化技術創新,研發重點項目,進一步提高安全播出和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技術創新,著重研發重點技術項目。積極跟蹤電視新技術發展,根據事業發展的需要,購置新的技術設備,從而全面提升技術保障能力,確保安全播出。

  二、強化管理創新,推進科學管理,實現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樹立以管理促繁榮、促發展的理念,不斷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充分發揮管理和服務在推進電視宣傳、改革、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實現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1、加大節目管理創新。

  要強化節目管理的科學化和規範化,全面推廣新節目生産管理系統,加強對節目全流程的有效監控。

  2、加大行政管理創新。

  要通過“創新管理、提升服務、完善機制”,變管理型為管理服務型,最終實現向服務型轉變。進一步提高辦公業務運轉速率,擴大信息效能,抓好電視産業經營模式、綜合競爭力分析報告等課題調研;擴大國際交流合作;加大知識産權保護力度,堅持推進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服務的專業化、多元化,努力提高管理執行力。

  3、加大隊伍管理創新。

  要從事業發展的戰略高度,加強隊伍培養和素質提高,隊伍管理由使用型向使用培養型轉變,由重視業務提高向重視綜合素質提高方向發展,全面建設具有創造力的高素質電視隊伍。

  三、強化制度創新,促進體制更新,營造事業産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一)加大人事制度創新,構建人力資源管理新平臺。

  圍繞“新世紀人才工程”建設,構建人力資源管理新平臺。全面實行幹部交流制度和製片人競爭上崗,健全人才評價、選拔任用和激勵保障機制。

  (二)加大財經制度創新,營造促進事業發展的經濟環境。

  本著“有利於節目質量,有利於調動積極性,有利於科學管理”的原則,積極調整財務制度。

  加快兩項發展

  根據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深化內部改革,優化組織結構,整合內部資源,轉變經營方式,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重塑市場主體,著力培育外向型企業,進一步推進電視事業産業健康、協調、快速的發展。

    一、加快事業發展,夯實騰飛基礎。

  (一)積極推進“走出去”工程,擴大電視節目海外覆蓋和影響。

  積極推進頻道、節目在海外有效落地入戶,制定三個國際頻道,以及長城平臺的全球推廣計劃,籌建長城歐洲平臺。在韓國等亞洲國家推動英語頻道落地。促使西法語頻道在拉美各國整頻道播出,或者西語節目進入當地主流頻道播出。努力將長城北美平臺從美國擴展到加拿大,將其辦成北美最具競爭力、用戶最多的中文電視平臺。

  (二)積極推進新臺址建設工程,體現工程建設的高質量、高水平。

  在確保質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新臺址主樓將全面進行主體工程施工,電視文化中心將完成大部分主體工程施工及部分裝修工程。電視系統工藝設計要全面啟動實施,招標、財務、物資等業務也要適配整體工程進度。

  (三)積極推進網絡資源整合,做強做大央視國際。

  像塑造電視品牌一樣塑造網絡品牌,加快網絡資源整合進程,辦好央視網絡電視、“央視新聞”,組織好央視網絡活動等。在此基礎上,繼續整合同類資源。

  二、加快産業發展,增強經濟實力。

  根據“鞏固優勢産業,革新傳統産業,研發新興産業”的經營目標,積極創新經營模式,大力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全面拓展産業市場,傾力打造産業品牌,提高傳媒産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1、重視廣告産業,鞏固廣告經營優勢。

  依託“品牌化”發展戰略,創新廣告經營理念,研發廣告産品,豐富廣告産品線,建立相對科學合理的廣告價格體系,構建營銷網絡,創新客戶開發和廣告推廣的形式和內容。制定和完善客戶激勵機制,提高客戶資源和廣告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2、面向國內外市場,開拓産業新領域。

  完善臺屬企業經營業績考評體系,充分發揮經營管理委員會對全臺經營工作的指導作用,整合內部經營資源。

責編:史軍勝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