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蒙牛狂奔:3年增長48倍!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14日 09:43)

  

蒙牛創立時,其在一幢舊磚樓的辦公室總共才53平米,6張桌子,連50多名員工也不能同時容納。但短短三年之後,蒙牛的年銷售額已高達21億元。


  2002年9月的一天,內蒙古大草原正值”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季節。離呼和浩特市 40公里的和林縣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像往常一樣忙碌而有序。而在一個會議室裏,幾個人正激烈爭辯得面紅耳赤。他們是蒙牛公司的客人。

  1.27%之爭

  辯論者不是普通的參觀客,而是分別來自聲名顯赫的國際投資機構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公司的代表。他們爭吵的內容跟一個數字有關: 1.27%。這三家機構已經跟蒙牛公司訂下總共投資2600萬美元的意向,可是最後關頭,代表們卻因為互相之間投資比例分配不均而爭吵起來。英聯投資公司不滿于投資額相比摩根和鼎暉過小,提出要多分配100萬美元的投資額。100萬美元,約佔蒙牛公司該輪私募後股本的1.27%,但摩根和鼎暉的代表誰都捨不得分出既有份額,在言辭激烈之處三方竟然爭吵了起來。

  1.27%的股權真的如此重要嗎?投資商們沒有回答,但肯定心裏非常清楚。蒙牛從1999年創辦當年銷售額 4400萬元人民幣飆升到今年的21億元,增長率竟高達48倍!這是令投資界心跳的增長速度。而蒙牛在其三週年之際,更是信誓旦旦地宣稱2003年銷售額將達到 40億,2004年達至60億,2006年達至100億!如果真能實現的話,獲得1.27%的權益,意味著將獲得遠遠高於現在100萬美元投資額的價值!無怪乎三家財務投資者在股權比例上寸土必爭。

  老牛新生

  在乳業市場滾打了25年的牛根生原本沒有預料到自己會創辦蒙牛乳業有限公司。他在中國乳業巨子---伊利集團已經工作了16年,坐在副總裁的位置上,拿著全公司最高的薪水一1997年年薪108萬,掌管著除了人事和財務外的大部分公司事務。可以説,在乳業,這樣的職位差不多到了頂點。然而,按照牛根生的説法,伊利把他免職了。而據《上海證券報》伊利股份1999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牛根生董事向董事會提出辭職,董事會確認並向股董東會報告,”不管怎樣,牛根生在伊利的職業生涯畫上了句號。

  時年41歲的牛根生自己到人才市場找工作,無一例外地被拒絕了,因為年齡太大。牛根生一心想回到乳業,招集了幾位同樣從伊利出來的老部下和別的人士,總共9個自然人,募資1398萬元,設立蒙牛股份有限公司。牛根生是第一大股東,佔12.88%。入股資金180萬中,有 100萬是賣掉了他和愛人全部的伊利股票變現的。

  初創的蒙牛公司在呼和浩特的一個居民區裏租了一層樓作為辦公室。這是一幢六層的舊磚樓,蒙牛的辦公室只有 53平米,6張辦公桌,月租金200多元。要不是大部分員工在外地跑業務,辦公室根本就無法同時容納這麼多員工。

  虛擬聯合

  然而蒙牛一窮二白,既沒設備又沒工廠,做牛奶、冰激淋從何談起?秘密在於牛根生招集著一幫舊部。憑著這支隊伍,牛根生祭起了“虛擬聯合”的大旗。

  第一仗在包頭打響。1999年2月,孫玉斌率部30多人奔赴包頭,跟包頭一家廠商洽談承包事宜。由於這家冰激淋企業面臨倒閉,連工資都發不出去,蒙牛的到來挽救了它。談判歷時半個月完成。由於競爭對手許諾更高的條件到處承包,孫玉斌只能秘密進行。這樣,蒙牛的自有品牌冰激淋得以生産。

  第二仗旗麾直指哈爾濱。時隔兩個月,楊文俊率部8人奔赴哈爾濱,跟一家液體奶公司洽談接管。無獨有偶,這家企業經營不善,正缺人手管理,蒙牛順水推舟,輕取液體奶品牌。這一年,蒙牛通過如此“虛擬聯合”取得8家企業的生産能力。與此同時,蒙牛在和林的生産基地開始籌建。

  造勢取市

  1999年5月,蒙牛在華北推出第一個冰激淋産品一一”蒙牛轉轉“。針對當年春節文藝晚會後廣為傳唱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蒙牛打出響亮的廣告詞是”蒙牛轉轉,回家看看“,迅速得到市場接納,以內蒙為主的周邊地區的銷售網絡借此建立。而在1999年底冰激淋一期工程完成後,蒙牛又推出”蒙牛大冰磚“,首次衝擊北京地區的冰激淋市場。對該産品,蒙牛除了強調其純牛奶成分外,在營銷上也頗費了一番心機。”當時企業剛起步,經營實力比效弱,又有競爭對手在前面,如果找不到巧勁很難做好,“冰激淋公司營銷中心經理楊全栓説。經過策劃,蒙牛在王府井大街做了長達一週的冰激淋免費品嘗活動。這在業內並不多見,於是吸引了很多人。

  此次做“秀”不止是面對消費者實現促銷,其真正用意在於“敲山震虎”,激蕩行業裏的經銷體系。而結果也正如事前所料,活動的開展引起了業界的高度關注,經銷商們紛紛過來跟蒙牛洽談合作,蒙牛則趁勢從300家經銷商中選擇了 30家佼佼者達成夥伴關係,一舉完成了北京地區的銷售網絡建設。”這次做秀僅花費3萬多元。卻起到了上百萬的廣告效果。“楊全栓説。2000年2月,蒙牛大冰磚正式鋪貨北京,當年北京銷售額1800萬,躋身行業前10。

  差不多同時,液體奶的市場也在推進。跟冰激淋主要立足於本地以及周邊市場完全不同的是,蒙牛液體奶的首次出擊竟然是千里奔襲深圳。液體奶銷售是蒙牛的重頭大戲,首戰非勝不可。牛根生、楊文俊、孫先紅等陸續飛往深圳督陣策劃,前後大約半個月。跟冰激淋銷售相似的是,液體奶在社區做免費品嘗,公司服務員身著蒙族服裝,三五人一組,最多幾百人,遍佈主要社區。這樣獲得一定的影響力之後,蒙牛液體奶直接投向超市。

  緊接著,蒙牛在整個廣東和福建地區以同樣的策略打開市場。隨後的2000年六七月間,蒙牛液體奶打進北京,至2001年,已躋身到了外埠來京銷售企業的前列。

  第二品牌


  有以往業績作證,牛根生底氣十足地宣佈2006年計劃達到銷售額 100億元。他總拿著蒙牛跟伊利作對比:1999年蒙牛是伊利的1/30,2000年是1/5,2001年是1/3,今年是1/2,明年能否爭取2/3?”我們有這個願望,希望在2006年和伊利老大哥三分天下得其一,伊利300億,蒙牛就是100億。”牛根生語氣裏頗有些平和。對於競爭對手伊利,蒙牛上下都帶著感激。牛根生總強調,沒有伊利就沒有蒙牛。

  蒙牛的第一個廣告牌是”千里草原騰起伊利、興發、蒙牛乳業“;“向伊利學習,做內蒙古第二品牌”。對於剛剛起步的蒙牛而言,巧妙之處在於抬高別人也抬高自己,品牌提升不費吹灰之力,而且恰當地展露擴張的野心。正如楊全栓所説:”做第二品牌,確實顯得謙虛,但是要想到,內蒙古第一品牌也同時是全國第一品牌,口氣也不低。“這種做法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伊利和蒙牛雙方都保持著高速的增長,競爭的結果是把市場拱大了。

責編:史軍勝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