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精彩回顧

唐代特種工藝鏡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30日 16:47


  中國的青銅古鏡由於其背面的精美紋飾而深受眾多收藏家和投資者的青睞,其中飾以金銀寶鈿的唐代特種工藝鏡更以其奢華成為鏡中的極品。

  這是一個文物收藏節目,銅鏡專家孔祥星先生正在鑒定一面鏡子,據説是唐代的貼銀海獸葡萄鏡,是收藏家重金所得。

  這一個它的貼金貼銀的鏡子,在這個地上面,有很多小的象圓點紋,就是我們説叫魚子紋,哪怕這個最粗糙的(鏡子)上面都有魚子紋。這就是唐代的金銀器的一種工藝。但是在這個上面,它是光的。所以在這一面鏡子上面,用它來做這個,如果做銀箔的時候,它又缺乏了一個唐代的那個做魚子紋的這個工藝。


  魚子紋是唐代貼金銀鏡上都出現的一種地紋,它是有意而為還是伴隨工藝産生的,現在還不得而知。但貼金術可是早在春秋戰國時便出現了。

  “凡色至於金,為人間華美貴重”,人類一直在絞盡腦汁將金銀用於各種器物上。《天工開物》的《五金.黃金》卷描寫了貼金的方法:“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後,包入烏金紙內,竭力揮錘打成……以之華物,先以熟漆布地,然後粘貼。”

  孔祥星:就是一種貼金鏡、貼銀鏡,那就是把銀箔。把它(模)壓出來這個圖案,把它整個一個銀箔貼到銅鏡的背面,這個在不同時期有不同時代的特種工藝鏡。

  貼金銀鏡的圖案一般是花鳥紋,而且是裝飾在素面鏡背上的。

  從特種工藝鏡的紋飾上面來説,它主要的是有獸也有鳥,但是幾乎可以説,沒有做成海獸葡萄鏡的。


  海獸葡萄鏡是武則天時期盛行的一種高浮雕鏡子。鏡中的海獸就是獅子,印度稱為狻猊,隨著佛教的盛行而進入藝術領域。貼金銀鏡則是唐玄宗時代風行起來的特種工藝鏡。這面鏡子的製造者將兩個時期的高超技術用到了一面鏡子上。

  看來,收藏家花重金買下的卻是一個贗品。

  我分析,它實際上是兩種結合了。用這種砂型做了一個獸面鏡。然後再重新用那個銀箔把它給粘上去,是採取了這種手法以後,所以這面鏡子它(製作)成功了。(成功)是在這個地方。

  目前,倣古作偽的鏡子充斥市面,要想少花冤枉錢,需要多方面的知識,而對古鏡製造技術的了解也是很必要的。

  其實,在唐之前,便出現了一種鎏金鏡,直接在鑄好的紋飾上面鋪設金銀,稀世珍品長信宮燈便是通體鎏金。


  鎏金又叫黃金涂、鍍金。鍍金很容易讓人想起電鍍,古時當然沒有。那麼,古人怎麼把金銀鍍上去的呢?

  用涂的辦法。將黃金碎片放入坩堝,加熱到一定溫度再放入水銀也就是汞,製成金泥。把金泥涂在鏡子背紋上,加熱後就可以去汞留金了,明代方以智的專著《物理小識(zhi)》上便詳細的描述了鎏金的方法。鎏金鏡也是始於漢代而盛于唐。

  今天,利益的驅使使造假者爭相仿製唐代的特種工藝鏡,也是因為大量裝飾華麗的鏡子出現在唐代。

  孔祥星:尤其是盛唐時期,這是一個開放的時期,是一個經濟文化繁榮的時期。應該説,能出現這麼多種特種工藝鏡也是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跟思想意識形態的取向是非常有關係的。

  唐太宗的“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使唐鏡有了另一種含義,由於他常常把銅鏡當作賜品賜給臣民,鏡子的華貴富麗漸漸登峰造極,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炫耀地位與身份的象徵。“金銀平脫鏡”和“螺鈿鏡”就是這個時期的産物。


  它們都是從漆器工藝上借鑒而來的。螺鈿就是用貝殼薄片製成人物、鳥獸、花草等粘貼在素鏡上。金銀平脫則是將金銀薄片刻成各種紋樣,粘貼在素地上,全面髹漆數層,再經研磨顯出金銀花紋,使花紋與漆底達到同樣平度。這種裝飾法,精細費工,材料高貴,但金銀寶光與漆色的光澤相互輝映極為華麗,十分貴重。安祿山便從唐玄宗、楊貴妃那裏得到了多種賞賜的平脫器物,也包括銅鏡。

  其實,自人類走入文明社會,便開始了對黃金白銀的趨從。在青銅器時代的晚期,鏡背裝飾上便用到一種金銀錯工藝。

  《説文解字》上對錯的解釋是:錯,金涂也。其實就是用鑲嵌或涂的辦法把金銀填入銅器表面的花紋中,再用厝(錯)石磨錯加工,使金銀與銅平滑一體,光澤相映相托,將圖案襯托得格外華美典雅。但金銀錯鏡並沒有走入唐代。


  用盡奢華,唐代對鏡子價值功能的追求一度導致國庫空虛,金銀平脫鏡、螺鈿鏡等被列入禁止製造的名單,各類特種工藝鏡也就逐漸銷聲匿跡了。

  回顧盛唐,銅鏡從普通的生活用品,演變成一種工藝品,被用做帝王的賞賜,充當起國度間的友好使者,當時,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便得到了許多唐鏡。

  今天,當人們重新捧起精美絕倫的古鏡,讚嘆之餘,是否想到,將古代的鑄造工藝和裝飾技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除卻造假,能否開發出一種新型的旅遊産品,讓古銅鏡的藝術價值在今天得以再現。(作者/呂潔)

(編輯:戴昕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