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面對歷史的告白

央視國際 (2002年07月17日 16:03)

  “影片《日本鬼子》是一部長達2小時40分鐘的長篇大作。它是世界上至今為止第一部全部由戰爭加害者出鏡的記錄電影。14位當年的日本鬼子親口講述了日軍在中國犯下的各種慘無人道的罪行,並且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加害事實。”它在世界各國電影節上多次得獎並不斷地引起轟動,最引人關注的是,它是由日本人自己拍攝的。

  這部片子的導演松井捻屬於那种經濟拮據,但有閒又有追求的獨立電影人,沒人請他拍片子的時候,他就整天關在自己的書房裏。在中日友好條約締結後的第二年,因為拍一部電影,松井作為副導演來到中國,之後,偶爾聽到了日本人遣返的事,並在遼寧省葫蘆島拍了日本人從滿洲裏遣返的紀錄片。92年,松井導演偶然結識了一位老兵,得知他和許多從中國回來的戰犯結成了一個叫“中歸連”的組織,專門講述日軍在中國的殘暴罪行。松井當時就想應該把加害者親口講述的歷史證言,用電影鏡頭記錄下來。

  但是6年過去了,松井導演卻始終沒有找到願意投資的影視公司和贊助商。有一天,他突然得知,那位相識的老兵也去世了。98年,他硬著頭皮向父母借了錢,在幾位友人的協助下,正式開始了影片的拍攝。起初,最讓他擔心的是老兵們是否願意出鏡。老兵小山一郎也是“中歸連”的成員,56年因中國的寬大政策從撫順戰犯管理所回到了日本,他幾十年來,一直參與揭露侵略事實的演講,著書活動。當松井請求他出鏡時,他一口就答應了。他説:“別人説我們因為去過蘇聯,中國這樣的共産主義的國家,頭腦都變成赤色的了,所以這樣的人不能用。因此,戰前就職的公司沒有允許我復職,正好有個親戚是做塌塌米生意的,那我也就做了這行。我沒有因為要拍成電影,就覺得特別為難或者厭煩,一點也沒有。我覺得這是我們後半生的一種義務。所以,誰來採訪,誰委託我們,只要需要我們講,無論什麼時候讀可以講。這是我們認罪的一種實踐,可以説是贖罪吧。”可是,小山也承認,雖然“中歸連”的老兵本人沒意見,但有些家屬卻不願意,因為出鏡畢竟不同於出書,拋頭露面的。他説:“雖然有的人家裏發生了家庭糾紛,但是大家還是克服了困難,繼續出鏡作證,為什麼?因為大家從內心覺得中國讓我們回到了日本,象這樣成了家,生了孩子,有了房子,安頓了生活。但回想起那些犧牲了的2千多萬中國人,會怎麼想呢?想起他們絕對無法沉默。在中國因為我們而死去的人們無法再開口説話了。”

  影片《日本鬼子》終於在2000年完成了,可是,松井導演卻依然沒有找到可以上映的地方。雖然向電視臺提交了策劃書,但是他們卻説:戰爭題材就算了吧,哪家也不願接這部片子。

  有關戰爭中的加害者的證言,在日本還是被視為禁區,他們認為這種題材還是不碰的為好,而且戰爭結束已經50多年了,現在沒必要再做這樣的片子,就是做了收視率也一定上不去。

  為此,松井導演決定先自己湊錢找一些區裏的公共設施或者租一間會議室試映。20世紀的最後一年,影片《日本鬼子》除了在三家公會堂放了幾場以外,沒能在日本正式上映。2001年一開春,就傳來了好消息,影片《日本鬼子》正式入選柏林電影節並引起轟動。2001年12月,影片《日本鬼子》終於在東京的澀谷地找到了一家可以提供首映的小小的藝術影院。影院的負責人富山加津極力推薦此片,還和她多年的一段心事有關,她的父親也曾當過日本兵,對厭惡戰爭的父親來説,過去在戰場上的經歷是非常忌諱的。她的父親去過菲律賓,就象大多數老兵一樣,對戰爭的事,去世之前從沒有説過,到死都沒有説過一句。所以,實際上《日本鬼子》這部片子對日本的年輕人來説是一部很新鮮的電影,目前在日本,歷史問題、教科書問題,各種有關戰爭的問題都成為議論的話題。東京的澀谷是年輕人的最愛。不但是追求時尚的,也是年輕人星夢的嚮往之地,他們等待著突然有一天被雜誌記者或者星探發現。同時,澀谷還是電影院最密集的地方,每年國際電影節和美國大片首映時,影迷們都會廢寢忘食地排隊,但是,是否有人來看《日本鬼子》,誰也沒有把握。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富山社長特地安排了夜場的上映。

  一個多月後,意想不到的轉機出現了,看夜場的觀眾開始增多了,而且有不少年輕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轉機,連富山都不是特別清楚,也許是和恐怖事件、阿富汗戰爭有關,使日本人對戰爭稍微有了切身的體會和感受。隨著年輕人越來越多的關注戰爭,前去觀看《日本鬼子》的觀眾也越來越多。放這樣的電影,在日本會涉及右翼和天皇制等各種問題,出忽意料的是,並沒有聽説有右翼分子鬧事。也許,在他們看來,這實際上只是一部加害者講述自己做過的事實的電影,沒有加如任何第三者的評論,所以類似騷擾搗亂的事情都沒有發生。

  就在電影開始升溫的時候,傳來了老兵,“中歸連”的富永會長去世的消息。

  因為富永會長和自己父親年齡相當,提到他,松井導演總會想起死去的父親,他的父親其實也去過中國,並和母親在中國的哈爾濱認識結婚。但松井卻對這段歷史一無所知。對他而言,戰爭就好像是別人的事一樣。那些老兵和父親一樣,都是一些非常非常普通的人,因為去了戰場,做了他們那樣的事。侵略戰爭是日本人最需要明白的一部分歷史,從這些為數不多的老兵嘴裏説出來的這段歷史,對現在的日本人來説上一種震撼。2小時40分鐘給人們帶來的是更多是思考和醒悟。

  首映結束不久,東京舉行了“中歸連”富永會長的追悼會,電影中的老兵也從各地趕來。《日本鬼子》封鏡後,“中歸連”每個月都有近十位老兵相繼去世。因為會長的逝世,會員的平均年齡超過了82歲,這天也成了“中歸連”的解散大會。參加大會的還有一些年輕人,受松井導演的啟發,他們結成了繼承會,再繼續尋訪老兵,記錄歷史證言。

責編:復蘇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