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編創隨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1月25日 17:22 來源:

  1914年6月18日出生。原名謝洪坤,曾用名謝俊。原籍廣東番禺,生於天津。建國後,他先後在《民主青年進行曲》、《新兒女英雄傳》等影片中,塑造了眾多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1958年他主演《林家舖子》,名動一時。

  1955年,謝添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修班的學習。後導演影片十余部,其中《小鈴鐺》于1980年獲第二次全國少兒文藝創作一等獎;《甜蜜的事業》于1980年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七品芝麻官》于1981年獲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茶館》于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和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特別獎。他導演的電視連續劇《那五》,于1989年獲全國電影製片廠優秀電視劇一等獎。

  演出影片 

  1936:《夜會》、《清明時節》、《生死同心》1937:《壓歲錢》、《社會之花》、《夢裏乾坤》、《四千金》、《母親的秘密》、《馬路天使》 1941:《風雪太行山》  1946:《聖城記》  1947:《追》、《郎才女貌》  1948:《滿庭芳》、《深閨疑雲》、《十三號凶宅》  1951:《民主青年進行曲》、《新兒女英雄傳》、《走向新中國》  1952:《六號門》  1954:《無窮的潛力》  1955:《羅小林的決心》  1957:《風箏》  1958:《林家舖子》  1961:《洪湖赤衛隊》  1993:《老人與狗》 

  導演影片、戲曲片:

  1958:《探親記》(與桑夫合作)  1959:《水上春秋》  1960:《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春暖花開》、《歡天喜地》(與陳方千合作)  1961:《洪湖赤衛隊》(與陳方千合作)、《花兒朵朵》(與陳方千合作)  1962:《錦上添花》(與陳方千合作)  1964:《小鈴鐺(與陳方千合作)  1965:《華北區業餘話劇歌劇觀摩演出會》(上集,與伊明合作)  1977:《春天》  1979:《甜蜜的事業》、《七品芝麻官》(戲曲片)  1980:,《丹心譜》(與鄭國權合作)  1982:《茶館》  1984:《生財有道》  1986:《小鈴鐺續集》  1988:《煙花淚》(戲曲片)

  獲獎情況:  

  《小鈴鐺》(1964)于1980年獲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  《甜蜜的事業》于1980年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七品芝麻官》于1981年獲第四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  《茶館》于1983年獲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特別獎和文化部1982年優秀影片特別獎  電視連續劇《那五》,于1989年獲全國電影製片廠優秀電視劇一等獎


  李秀明

  七十年代中後期到八十年代,中國銀幕上曾經閃爍一顆耀眼明星──李秀明,她在當時深入人心的程度,是今天的人們無法想象的。十餘年過去了,越來越多新晉明星佔據著人們的視野,但是許多人仍然珍藏著當初對李秀明那份純美的悸動。

  簡歷:

  生日:1954年12月9日

  籍貫:河北大城

  出生地:天津人

  從藝經歷:1972年初中畢業後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學員班 ,1973年結業後留劇院任演員,1976年起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後系統學習歌唱藝術,于1991年在北京舉辦了個人演唱會。

  電影作品:《春苗》、《年青的一代》、《巨瀾》、《大河奔流》(上下集)、《甜蜜的事業》、《今夜星光燦爛》、《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孔雀公主》、《秋瑾》、《山林中頭一個女人》、《你的微笑》、《紅樓夢》(飾元春)

  獲獎情況:

  因成功塑造了影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的四姑娘形象,獲第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1975年,電影《春苗》讓在人們文革結束前夜看到了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李秀明。那種純真眼神和清澈笑容讓人寧靜,而堅忍內秀的氣質總牽動著人心。在70年代後一半時間裏,她就是百姓心目中夢幻的代表。

  當初李秀明未滿二十歲,在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做演員。一次教學走場演出中,北影著名老演員陳強獨具慧眼,看準她具備良好的藝術素質,於是剛剛踏上舞臺的她得到機會轉向銀幕。李秀明獨特之處在於,她的表演真摯,言行樸實,那雙深邃傳神的眼睛即使不演戲時也帶著三分神采。論外形她不是突出地漂亮,但氣質純凈,具備一種震撼力。

  從影后,李秀明在《年青的一代》中扮演活潑可愛的林嵐,並主演《春苗》;1977年在《巨瀾》中扮演飽受舊社會苦難的花鼓藝人鳳妮;1978年,在著名導演謝鐵驪的《大河奔流》中,她出演女區長宋敏,將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和心靈美展現出來,獲得好評;同年李秀明參加拍攝喜劇片《甜蜜的事業》,塑造了一個熱情奔放、充滿憧憬和幻想的年輕姑娘唐招弟;1980年,她主演的《今夜星光燦爛》和神話故事片《孔雀公主》取得轟動性成功,人們用今天追星族的能量熱情喜愛著她。一提到李秀明,大家就聯想起美麗善良的孔雀公主,這個來自奇幻玄妙神話國度的仙子,走路象舞蹈一樣輕盈飄逸,賢淑、識大體,用神奇力量幫助愛人造福百姓。李秀明和孔雀公主合而為一了。

  1981年,孔雀公主在影片《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中,扮演四姑娘許秀雲,這是一個遭受欺淩、飽嘗精神痛苦的女性,但仍對生活、愛情滿懷希望。她以真摯凝練的表演講述四姑娘性格溫良軟弱卻遭遇淒苦不幸,同時揭示出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這是李秀明的表演功力進入新境界的里程碑,她以次受到專家和觀眾們好評,獲得第二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八十年代國産電影陷入低迷狀態,而北影廠當家花旦李秀明也青春不再,她把精力稍作調整,拜名師學習唱歌,苦學幾年後終於在北京成功舉辦個人演唱會,之後選擇了離開。九十年代初經濟大潮席捲神州,李秀明安靜地“下海”了。那是38歲時,她隨丈夫旁聽了一堂營銷學課程,看到另一種與演員截然不同的人生,由此萌動了經商念頭。李秀明穩紮穩打,先到北京財貿學院進修“市場營銷”專業,兩年後和丈夫在北影廠門外辦起了運通營銷策劃有限公司。

  大概誰也沒有料到,人們熟悉的“大家寶”薯片就是李秀明公司的産品,昔日沉靜質樸的姑娘和暢銷大眾消費品薯片能夠結為一體,不能不讓人感嘆生命的能量以及人生變數。受美國“品客”薯片啟發,1993年李秀明夫婦繞過當時“造錢機”行業房地産和股票,選擇了既苦又累、投資回報慢的實業──生産薯片。從原料薯粉、機械設備到包裝桶用紙,生産線上的東西全部需要進口,需要上億元投資,李秀明夫婦頂著破産的壓力幹起來。1997年底“大家寶”薯片上市,恰逢京城超市如雨後春筍,為“大家寶”鋪開暢銷路。1998年“大家寶”銷售收入4000萬元,佔據國內相當大的市場,形成與“品客”薯片平分秋色的勢頭。

  對李秀明來説,市場和銀幕同樣精彩,而且更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智慧和勇氣。從轉型嘗試到取得成功,其中付出多少辛苦,只有李秀明自己清楚。和同時代演員中也是經商致富的劉曉慶張揚的姿態相異,她一直低調幹著自己的實業,以至於少有人知曉“大家寶”薯片的老闆竟然就是那個怎麼看也不象能做出大盤企業的李秀明,這有點像她當初塑造的銀幕形象,堅忍執著,追求完美。

  有志者事竟成,人生難得做對一件事,而從優秀演員到成功企業家,李秀明把人生活出了兩次風采。


  淩元

  淩元,女,中國電影女演員,1917年3月生於吉林。原名張敏,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失學,後在長春百川醫院任助産士。1937年入滿洲映畫協會表演訓練班,同年在影片《壯志燭天》中飾演母親一角。1946年起任東北電影製片廠演員。1951年任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60年在影片《紅旗譜》中飾演忠厚、善良、賢淑的中國北方農村婦女的形象。1962年主演影片《錦上添花》,表演輕鬆自如。從影五十年,塑造了百部影片中農村中老年婦女的銀幕形象,以喜劇見長。

  參與影片:

  九九艷陽天  (1999)

  冬冬的故事  (1998)

  紅樓夢(第四部)  (1989)

  紅樓夢(第二部)  (1988)

  紅樓夢(第一部)  (1988)

  沒有爸爸的村莊  (1988)

  點點滴滴  (1987)

  人間恩怨  (1987)

  黨小組長  (1986)

  將軍的抉擇  (1984)

  生財有道  (1984)

  啞姑 GIRL(1983)

  歸宿  (1981)

  歡歡笑笑  (1981)

  鄰居  (1981)

  甜蜜的事業  (1979)

  黑三角  (1978年)

  崢嶸歲月  (1978)

  山花  (1976)

  向陽院的故事  (1974)

  汾水長流  (1963)

  花兒朵朵  (1962)

  錦上添花  (1962)

  春暖花開  (1960)

  江山多嬌  (1959年8月)

  金鈴傳  (1958)

  馬蘭花開  (1956)

  平原遊擊隊  (1955)

  。

  1938:壯志燭天 明星的誕生 萬里尋母 蜜月快車 微笑的大地 國法無私 1939:富貴春夢 慈母淚 1940:人馬平安 風潮 1941:家 籬畔花香 龍爭虎鬥 1944:綠林外史 百花亭 夜半鐘聲 一代婚潮 1950:內蒙人民的勝利 高歌猛進 在前進的道路上 1954:一件提案 1955:平原遊擊隊 1956:馬蘭花開 祝福 1959:水上春秋 1960:春暖花開 紅旗譜 1962:錦上添花 1978:黑三角 1979:甜蜜的事業 1981:歸宿 歡歡笑笑 鄰居 1984:生財有道 1991:喜劇明星


  李連生

  北京電影製片廠演員。1943年10月出生,河北省人。畢業于北影電影學校表演專業,並留任北影演員劇團演員。從影近三十年,曾在二十多部影視片中飾演角色,主要有《小二黑結婚》(飾鄉文書)、《海霞》(飾陳小元)、《決裂》(飾楊志豪)、《甜蜜的事業》(飾田五寶)、《傷逝》(飾小東西)、《李四光》(飾楊秘書)、《神秘的大佛》(飾小和尚)、《海囚》(飾潘阿炳)、《夕照街》(飾陳先生)、《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飾翻譯官)等影片以及《落榜以後》、《丁笑生》、《蔚蘭色的迪斯科》等。其中,《甜蜜的事業》獲第三屆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提名。此外,他還參加過數部話劇的演出。近年來,在李少紅導演的《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等電視劇中,也有精彩的表演。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于淑珍1937年出生,河北人,1956年參加職工文藝會演獲大獎,隨後調入天津歌舞劇院任歌唱演員至今。于淑珍從事歌唱事業四十年來,孜孜不倦地學習民歌、各地方戲曲和説唱藝術,深深紮根民族音樂沃土,並借鑒西洋傳統唱法,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她的歌聲圓潤甘甜,親切感人,格調清新,素雅而質樸,富有獨特的魅力。她的歌唱以抒情見長,善於把握各種地方音樂的特點和韻味,融會貫通,既能顯示北方歌曲的質樸明朗,又具南方的柔美細膩,恰到好處地表達作品的意境和深度,人們讚譽她的演唱“高如行雲,低如流水;聲從情發,歌由心飛。

責編:趙蕾

相關視頻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