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法治頻道 > 今日説法 > 正文

[今日説法]兩會報道之打擊瀆職犯罪(2005年3月7日)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09日 11:39)

  主持人:説到檢察機關,由於它承擔著偵查國家公職人員犯罪和監督法律的職能,所以在一個法制社會當中必然是公民關注的焦點。每年的“兩會”上,都會有很多代錶帶著對檢察機關工作的議案來到會上。那麼今年“兩會”上面代表們又會從哪些角度去關注檢察機關的工作呢?

  周洪宇,湖北代表團的代表,近兩年來他非常關注瀆職犯罪問題,並且針對這一問題他提出了建立《反腐敗法》的建議。瀆職犯罪就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造成國家或者公民的重大利益的損失。這樣的案件目前正是我們檢察機關辦案的重點。

  河北省成安縣人民檢察院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接到了當地許多村民的舉報,説由於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工作人員的瀆職,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損失。當時舉報者中有一位叫陳印明的人,他是成安縣中甘羅村的村民。出現了這個問題,它根源在哪兒?

  事情是由莊稼地裏的小麥引起的。去年春天別人家的小麥綠油油的十分喜人,可陳印明家的小麥卻出現了問題,所有的小麥只抽了一個枝頭一棵小麥種子一般可以分蘗6到7個枝頭,將來會抽6 7棵麥穗,如果陳印明家的小麥只分蘗一個枝頭,就意味著他家小麥的抽穗率只有別人家的六到七分之一,産量將會大大降低。為了挽救小麥,陳印明又是追肥又是除草想了很多辦法,但麥收的時候還是讓他失望了。一般小麥畝産量都是900斤左右,可是陳印明家每畝只有300斤。

  陳印明家總共有5畝小麥,原來一年可以産2000多公斤小麥,現在只有600多公斤。那小麥為什麼會減産呢?經打聽,村裏小麥減産的還不止他一家,全村總共有44戶村民的小麥都出現了減産,減産總面積達到了99畝,損失有3萬多元。通過分析,村民們不約而同的想到了當初所施的化肥。

  減産的村民都用了同一種化肥,這種化肥是同村經銷商孫旭日賣的。陳印明和鄉親們找到孫旭日要求孫旭日負責。可孫旭日不承認化肥有問題,他説他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的檢驗報告,檢驗結論是他的化肥符合國家要求。孫旭日給記者拿出這份由河北省成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出具的“鑒定報告”,上面顯示這批化肥是“合格”的。陳印明和鄉親們懷疑這份“報告”有問題,於是將沒有用完的化肥送到了河北省邯鄲市化工研究所重新檢驗,結論是這批化肥的各項指標和國家標準相差都在10倍左右,明顯不合格。

  那為什麼孫旭日手上這份由河北省成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鑒定的“結論”卻是“合格”呢?記者曾和成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聯絡過,但他們沒有出面接受我們的採訪。不過,當初陳印明他們曾經找過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質監局説,孫旭日手上這份所謂“合格”的鑒定是假的,是經過他私自篡改的。

  成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當時也給了陳印明他們一份鑒定報告。記者注意到這份報告和孫旭日手中的這份報告幾乎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鑒定結論,現在這份是“不合格”,之前孫旭日手上那份卻是“合格”。為什麼會這樣呢?

  孫旭日説他的化肥是從鄰村一位名叫張愛軍那兒購進的,這份所謂“合格”的鑒定報告也是他給的,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記者找到了張愛軍,可誰知他一見記者就躲了起來,説什麼也不願意面對我們的鏡頭。張愛軍為什麼這麼怕記者呢?記者後來從檢察院的卷宗裏找到了答案。張愛軍交代“是我造的假,我將檢驗報告複印了一份,用刀將“不符合要求”的“不”刮掉了”。

  原來,2003年年底,成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對這批化肥抽檢的結果是“不合格”,並且還罰了張愛軍1700元錢。但令張愛軍高興的是,質量技術監督局並沒有沒收這批化肥,這讓張愛軍動了心思。通過塗改,將“不合格”的鑒定結論改成了“合格”,隨後賣給了毫不知情的孫旭日。

  陳印明等人認為,成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定了這批化肥不合格,但是沒有立即銷毀而是讓他流入了市場,正是這種失職給他們造成了重大的損失。陳印明一家總共有6口人,老父母都60多了,一雙兒女小的1歲多,大的才5歲,妻子還有殘疾,全家人的生活都靠陳印明種地來維持。今年他家這5畝地才打了1400來斤小麥,只賣1000多塊錢,生活頓時陷入困境。讓他欣慰的是,政府一直關注農民問題,得知這種情況後,給經受同樣遭遇的村民們每畝地補貼10元錢。

  村裏其它村民的家境也不比陳印明家好到那兒去。這起劣質化肥坑農的事件引起了村民的憤慨,他們強烈地要求檢察機關追究成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成安縣檢察機關對這起劣質化肥坑農的事件展開了積極的調查,他們很快將目光鎖定在了一位名叫周延軍的人身上。他是成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打假辦主任,張愛軍這起劣質化肥案就是他處理的。那他為什麼沒有將那批劣質化肥銷毀呢?

  記者了解到,由於這件事他已被撤職回了家。記者曾去過他家但沒有找到。不過記者後來從檢察院的卷宗裏看到,周延軍在談到為什麼沒有銷毀那批劣質化肥的原因時説,“事情處理後我沒有再過問,是一時的疏忽”到底是不是由於一時的“疏忽”我們不得而知,但通過檢察機關的調查,這樣的“疏忽”在周延軍身上已經不止一次了。

  據檢察機關調查,僅2003年一年,周延軍查處的劣質化肥案就有11起,總量達到了115噸,都沒有銷毀只是罰款了事。這些劣質化肥又全部流入了市場,眾多的個體經銷戶在他們這種放任不管、疏于管理的情況下進行違法活動。成安縣檢察院認為周延軍的這種放任做法是這起坑農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

  為了切實保護農民的利益,2004年8月份,成安縣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瀆職罪將周延軍起訴到了法院,法院認定周延軍構成了瀆職罪。但考慮到法律後果不是很嚴重,免去了他的刑事處罰。與此同時,當地司法機關還對張愛軍故意銷售偽劣化肥的做法進行了追究,以銷售假冒偽劣化肥罪判了6個月的有期徒刑。記者見到他時,他已經刑滿釋放。

  檢察機關對周延軍和張愛軍等人的查處,給了陳印明等村民希望。他們隨即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經銷商孫旭日和張愛軍賠償他們的經濟損失。前不久官司有了結果,孫旭日應當退還村民們的化肥錢8000多元,而張愛軍要賠償村民的各項經濟損失2萬多元。現在案件進入了執行階段。記者離開成安縣時,地裏的小麥又開始冒綠了,陳印明説今年他家小麥長勢不錯,肯定會有一個好的收成。

  主持人:今天我們請到演播室的嘉賓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王振川。剛才我們看的這一起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案子,但是它確實關係到當地農村好幾十戶人家一年的生計。質監人員認定這個化肥是假的,但是沒有把它銷毀,這是一種瀆職行為。去年一年咱們最高人民檢察院督辦了幾起比較重要的而且在全國影響比較大的案件,讓人們對於檢察院檢查瀆職侵權案件的力度有了感受。

  王振川:我們專門開展了一項“嚴厲打擊查辦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侵犯人權”的專項活動。這個活動一開展就大量地接到群眾舉報,光我一個人就收到舉報信4200多封。我們對這些案件採取的一個重要辦法就是調選其中嚴重侵害人民群眾權利的案件,把它掛牌對外。一共掛牌了80多個案件,已經結案50多個。比如西安寶馬彩票案、阜陽的劣質奶粉案件和四川沱江的二次污染案件等等。

  主持人:我注意到一個數據。前幾年咱們國家瀆職侵權案件的數量好像是逐年在下降,但是這一兩年好像又開始回升了。

  王振川:從整個形勢分析,這些案件實際上不是不存在,只是由於各種原因被掩蓋了。我們加大打擊力度後,取得了很顯著的效果。

  主持人:現在我們的記者正在會議的前方和代表們在一起。在採訪代表的過程當中,發現有些代表對咱們檢察院的工作特別關注。我們現在來接通一下一個前方會場上的周洪宇代表。聽聽他想和王檢交流些什麼問題?

  周洪宇:王檢察長,我想了解一下最高人民檢察院在今後的反腐敗過程當中,如何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能,今後會採取哪些切實有效的措施?

  王振川:去年的工作情況主要以賈檢察長會在人代會上做報告為主。我們主要是按照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執法水平、保證質量的思路去做。因為我們面對的是職務犯罪,所以既要有力度又保證不能出錯。2004年,全國檢察機關還開展了對減刑、假釋、保外就醫專項檢查,對制售假冒偽劣商品、侵犯知識産權犯罪專項立案監督等四個專項行動。查處了一大批讓人民拍手稱快的案件。另外檢察機關下大力氣修改了對瀆職犯罪立案標準,案件追訴的標準,新標准將在近期出臺,推進偵查一體化機制,用督辦、參辦、提辦、協辦的方式,對案件一查到底。

  主持人:我想所有的代表和每一個普通公民也會和您一樣,去關注今年兩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報告,在今後的工作當中我想檢察機關的工作也會得到全社會的支持。

責編:西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