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頻道 > 視線2004 > 正文

視線2004(四)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05日 10:43)

  從科技前沿轉向文化領域,我們的視線同樣精彩。用我們獨到的科學眼光看待文化,您將會有更多的收穫。在2004年,從敦煌壁畫的保護到字畫真偽的鑒別到古老工藝的創新,都留下了我們聚焦的目光。


  當今世界最大最完整的石窟藝術文物當數敦煌壁畫。敦煌莫高窟有洞窟近500個,內有壁畫總計4萬5千平方米,如果把它們按2米的高度連接起來,將綿延22.5公里,這無疑是世界上最燦爛輝煌的藝術長廊。敦煌壁畫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每個人都想親自去目睹她的芳容,但是由於自然和人為等因素,許多地方都出現了損壞,因此如何修復這些破損,讓這個全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能夠長留世間,一直都是我們想了解的。借著敦煌研究院成立60週年的機會,我們獲得了一個走進敦煌、記錄敦煌保護的機會。

  出於對文物的保護,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在同意我們進行拍攝的同時,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因為那些已經破損的壁畫很容易受到傷害而且不容易修復,所以要限制進入洞窟的人數,避免人為對壁畫造成損壞;二是不允許使用任何大功率的熱光源,這可給我們的拍攝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人數的問題好解決,做好詳細的拍攝方案,只需要攝像師一個人進入就可以了,可是不讓使用燈光,拍攝起來難度就比較大了。我們選擇了有20多年拍攝經驗的老記者去拍攝,他憑藉豐富的經驗,出色地記錄下了令人神往的壁畫。

  研究人員如何修復已經損壞的壁畫,是這次我們拍攝的一個重點內容。我們既要表現修復壁畫的過程,又不能對壁畫有絲毫的損壞。經過和修復壁畫的專家多次交流溝通,選擇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進行示範操作,確保不對壁畫造成任何人為的傷害。本來3天就可以完成的任務,我們卻用了將近十天的時間,儘管付出了比平時拍攝更多的艱辛,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在這樣困難的拍攝條件下,我們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拍攝任務,又沒有對壁畫造成任何的人為的損害。

  製作敦煌這樣的節目,我們感受到要讓古老的文物長存下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有的時候要弄清楚一件藝術品的真假,也同樣困難。就拿字畫來説,如今的造假水平甚至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僅憑專家的經驗,很難作出判斷。不借助先進的工具,這個時候人們開始借助科技來辨別真偽,這引起了我們記者強烈的好奇心,讓文物鑒定專家也難以分辨的贗品是如何被科技識破的呢?

  敦煌壁畫所承載的歷史文化淵源,厚重而深遠;筆墨紙硯間誕生的書法繪畫作品,也是我國最具特色的民族藝術,古人留下的字畫所蘊藏的價值也同樣不可小視,但是真品和贗品之間,其價值相差就是天壤之別了,所以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來鑒別字畫的真偽,也被鎖定在我們的視線之內。

  通過採訪,我們了解到有一幅古代書法家王羲之的《上虞貼》需要鑒別真偽,如果這幅字畫是真品,那可就非同一般了。如果是贗品,也要看看和真品的不同在哪。這可是檢驗字畫鑒別技術的好時機,我們當然不會錯過。

  通過傳統的目測等手段觀察,專家們也不敢肯定是不是真品,這也讓我們的記者捏了一把汗。為了能夠查出真假,專家們亮出了秘密武器,讓我們也大開眼界。這個秘密武器跟醫院裏的X光透視差不多,只是透視的對象變成了字畫。經軟X光拍照,專家們看清了模糊的印章為“四合同印”,還發現了一個原來肉眼看不見的印章“集賢院御書印”,這個印章只剩下絹絲裏殘存的遺跡,後人又在上面疊加了其他印章。根據古籍記載這兩個印章都是五代南唐宮廷的收藏印,因此,專家們最終確定這幅《上虞貼》的年代可判斷為南唐以前,確實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經過歲月的歷練依然韻味十足,但對大多數人來説這是可望不可及的。其實即便有幾件用傳統工藝製造出來的工藝品也會給我們的家增添無窮的韻味。於是我們把視線投向了那些將要失傳的工藝。


  剛才看到的那些精美的工藝品,不是古人留給我們的,而是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對古人的製作工藝進行改造以後造出來的,他們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呢?

  匠人們手中鋒利的刀刃刻下的不是玉石,也不是木屑,而是漆塊,他們手中創造的就是我們特有的工藝品——雕漆,然而由於製作工藝複雜而面臨失傳的危險。

  從事雕漆工藝研究多年的劉中英廠長,運用現代化學漆替代傳統的天然大漆,把傳統的涂漆工藝改成注漆工藝,大大減少了製作週期,使面臨失傳的雕漆工藝品又開始綻放生機。

  經過烈焰洗禮的砂礫,就能變成一個個精美的琉璃作品。琉璃的製作工藝雖然簡單,但精品卻很難得,主要是因為對溫度的控制比較困難。溫度過高無法成型,過低則容易破碎。溫度的失衡,讓古代的工匠不能按照當初的意圖來塑造琉璃。現在有了電腦的控制,這一切都變得得心應手了。燒制前,利用石膏、蠟和硅膠的配合,為作品構造出一個準確模型;後期再把握好原料的數量和配置部位,就能自如地塑造琉璃藝術。

  跟隨我們的視線,您一定能夠體驗到科技在文物的保護、字畫的鑒別以及古老工藝的重現所起的巨大作用,同時也享受了一次視覺的饕餮大餐。在2004年裏除了這些高科技的成果和文物的保護,還有我們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關注點。就是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的科技,因為今天它們在我們生活中已經不可缺少。

責編:戴昕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