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將軍與孤女(三)美穗子探親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6日 11:41 來源:CCTV.com

  字幕:這個故事不僅具有真實性,而且很完滿、很傳奇。

  解説:2005年8月24日 曾在戰火中被聶榮臻元帥救養的日本孤女美穗子第六次來到中國。在中日友協的會見廳,美穗子與中國姐姐聶力,時隔三年後又一次見面。


2005年美穗子和聶力見面

  解説:由於身體的原因,這也許是69歲的美穗子最後一次中國之行了。但是,“將軍救孤女”這個故事,在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依然那樣意味深長。

  解説:1980年的6月份,日本小姑娘“興子”找到了,住在宮崎縣都城市的美穗子就是被聶帥曾經救養的小女孩。四十年前將軍救孤的故事得以延續。

  同期:吳瑞鈞


  1980年6月12號聶榮臻元還帥會見了中方的記者,把這件事向大家進行了通報,同時決定由中日友協,來接待美穗子訪華,因為當時聶榮臻元帥主要覺得,這件事情對增進中日友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所以還是由中日友協來邀請來接待美穗子訪華比較好。

  解説:6月24日,中國駐日使館正式接到請帖,邀請美穗子一家訪華。出發的日期就定在了7月10日。時任中日友協翻譯的吳瑞鈞,全程陪同了美穗子訪華。

  同期:吳瑞鈞


美穗子一家

  為了要接待美穗子,當然我們也做了一些準備,準備嘛,首先就是歡迎美穗子一家,美穗子夫婦,還有她三個女兒,另外她還要求她的堂兄也來,因為美穗子被接回日本以後呢,也是受了很多苦,和她祖母一起生活,後來也得到她的伯父伯母的很多照顧,從小和她堂兄一起長大,她堂兄在都城市政府裏頭工作,是負責農業工作的,所以她就提出來,讓她堂兄也一塊來,替她這次到中國來訪問壯點膽,我們也都答應了。

  解説:除了美穗子一家,大批的日本記者也要求跟隨拍攝。

  同期:吳瑞鈞

  1980年,剛剛改革開放不久,那時候還覺得,我們在迎接外國元首的時候,外國元首的隨行記者也沒有幾個,所以這件事情不宜禮儀太高,是不是最多的話,日方來記者來兩個,來兩個。後來根本就不行,日方記者要求來訪的非常強烈,除了《讀賣新聞》,因為《讀賣新聞》在尋找美穗子的過程中間應該是作出了貢獻,除了《讀賣新聞》要來以外,我記得還有日本富士電視臺,電視臺要來,還有就是當地的新聞界宮崎縣的新聞界也要求來,最後一直增加增加,到了7個。

  解説:中方要求採訪拍攝的記者也不少。時任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影師的莊唯和趙凱,就是其中之一,他們拍攝的紀錄電影最後被定名為《美穗子探親》。

  同期:趙凱


新影攝影師趙凱

  當時我們接受這個片子以後,也學了一些(資料)。從美穗子下飛機,那個時代,因為美穗子這件事情事前也作了些宣傳,所以很多報社記者都知道這件事情。所以機場就有很多記者。

  解説:1980年7月10日晚上,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一行六人,乘坐中國民航的班機,從長崎到達了北京。歡迎他們的是大批的新聞記者,照明燈、以及照相機的閃光燈。在人群的簇擁下,美穗子來到了機場貴賓室,見到了聶帥的女兒聶力。

  同期:美穗子


  當我看到聶力,知道聶力就是聶榮臻將軍的女兒的時候,激動的一下把她緊緊抱住,流出了眼淚。

  同期:聶力

  當初決定讓我和周秘書去迎接他們。那麼當初1980年,我們這個思想不開放,我和他在機場旁邊見到《朝日新聞》的記者,我們都躲的遠遠的,當初就不敢接觸,尤其我們又是軍人。要接觸日本人,其他的外國記者,心裏就挺拘束,所以他們站在一旁,我們站在一旁,就不敢去和他們交談。當初有一個記者説,你是不是來接日本小姑娘的,我説是,就完了,就走了,都沒有和他這種,友好的氣氛談。

  解説:大批的中日記者混雜在一起,共同見證這個中日友好的事件。當時也在機場拍攝的趙凱,還清楚的記得和一位日本記者之間的友好接觸。

  同期:趙凱

  有一個年輕的攝影記者,大高個,有1米八這樣,二十多歲,很瀟灑很帥,好像好多次我們兩個的角度都在一起,當然我很瘦弱,他還很有意識的讓我站在他的前面,就是説很友好,那麼我的體會就是説,大家都是拍這一個片子,儘量把這個片子拍好。我的攝影機是阿來,聲音很響的,但是他的是低噪音的,那個時候他的攝影機是很好的,我也表示歉意,我説我的聲音都進到你的攝影機裏了,他也會意了,沒有什麼翻譯,他好像是表示沒有什麼關係。


美穗子遊長城

  解説:美穗子的中國之行,中方首先安排參觀軍事博物館和長城。這張照片就是在爬長城的時候,一位攝影師抓拍的。這張照片也是趙凱保存的唯一一張與美穗子的合影。

  同期:趙凱

  美穗子參觀長城的時候,她的丈夫孩子都去了,大家都很高興,甚至跑上長城。我們攝製組隨著拍攝,看到她很興奮,孩子也很興奮,當爬了一段長城,有一段大家都累了,坐下來休息的時候,她坐在我的身邊,後來我在一個畫報上發現,有一位同志在我們休息的時候,給我們拍了張照片,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我總還要想起來,當年美穗子探親的時候,爬長城那種興奮啊,她們一家那種愉快的情緒。

  解説:對美穗子來説,此次中國之行她最大願望就是見到聶帥,當面向他感謝救命之恩。這次見面被安排在了7月14日,地點是在人民大會堂的新疆廳。

  同期:美穗子


  見面的前一天晚上,我的心情非常緊張,不知怎麼感謝才好。第二天見到聶將軍,覺得與在日本時,從照片上所看到的嚴肅形象完全不同。他身材高大,非常溫和,不由得使我産生了錯覺,好像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

  同期:吳瑞鈞

  那天美穗子很激動,晚上都沒睡著覺,她告訴我晚上都沒睡著覺,而且她嗓子都非常沙啞了,從她在日本準備,決定要訪問中國,後來到中國來,一直是每天都生活在被記者包圍的環境之下,她嗓子都很沙啞了,都沒睡著覺。頭天晚上吃飯也吃的很少,第二天早上很早就起來了,穿上她非常漂亮的衣服,這次為訪問中國特意做的,要見聶帥的藍色的連衣裙,她最漂亮的衣服,早早就在那等著了。

  同期:吳瑞鈞


美穗子和聶將軍見面

  那天我是做翻譯工作,所以我是先走了一步。我沒跟美穗子一塊來,我是先到人民大會堂,在那等著。等美穗子從會見廳進來的時候,我覺得聶帥當時也很激動,我感覺老人也很激動。他就站了起來,因為我們都叫他坐著,坐著,他就聽不進,就站了起來,站起來以後,每穗子就進來了,進來以後,她就頭都抬不起來了,他已經泣不成聲,頭都抬不起來,然後兩手緊緊抓著,抱著聶帥的手,頭都要靠在聶帥的胸前,哭到在聶帥的懷抱裏頭了。

  同期:周秘書

  當時美穗子就非常激動,非常激動,看到了聶帥,她拉過了聶帥的手,日本的禮節,就是把自己的額頭戳在手上,這是最高的禮節,當時聶主任也在那裏,我也在那裏,就是場面是很感動的,很動人的,美穗子泣不成聲,就説聶帥是自己的再生父母。

  解説:當時在場的記者非常多,所有人都在等待這激動人心的一刻,並把它記錄下來。這期間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同期:吳瑞鈞


被記者包圍

  都被記者圍住了,新華社記者在後面照相,都拍不到這個照片,所以後來他們坐下了,還説不行不行,正式的照片還沒拍呢,現在在報紙上見到的照片是第二次拍的照片。後來又重新又把現場整理了一下,請記者們讓開,又重新拍了一下。現在拍的那是第二次。

  同期:周秘書

  好像日本大使也參加了。好像叫吉田,日本大使,也邀請他參加了。這個談話的過程,聶帥主要是突出八路軍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對待日本小女孩我們也是本著這樣一種認識來處理的,本著這樣一種思想來處理的。

  同期:吳瑞鈞

  另外聶帥還説: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應該要世世代代要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見。

  解説:知道美穗子要來中國後,聶帥特意請中國著名的畫家程十發畫了一幅《歲寒三友圖》,並親自在圖上題寫了“中日友好萬古長青”,美穗子也帶來了很多禮物。

  同期:趙凱

  她帶了很多禮物,有的是她自己的,有的是她的當地的知縣那、市裏的,讓她帶著送給聶帥或者是送給我們國家有關單位的,三個女兒,她的丈夫和女兒都是聶帥一起接見的。有激動大家也有高興的場面,特別是她的小女兒用自己的零用錢,給聶帥買了禮品,這個也挺感人。

  同期:聶力


聶力

  父親很喜歡她的三個姑娘,尤其是老三,老三來的時候,見他的時候。拿了個絨毛兔子,抱著送給了老人,老人接過來哈哈就笑,回來説這三個孩子也很可愛。


美穗子一家來到了石家莊和井陘煤礦火車站

  解説:與聶帥見面後,7月16日,美穗子一家來到了石家莊和井陘煤礦火車站。

  同期:莊唯


新影攝影師莊唯

  車站不大,就是兩間日本式的小房子,裏面能放上一張桌子,幾把凳子吧,因為是煤礦運輸的車站,也不是客運車站,也沒有來往的遊客什麼的旅客什麼的,沒有這些。她見到這個車站以後,後來從她那了解,她朦朦朧朧還記得當時就這麼個環境。她父親當時辦公的地方在什麼地方,就簡單的有這麼個印象。

  同期:美穗子

  我回憶好像火車站的周圍有山,車站位置沒有變,和四十年前一樣。我記得當時來歡迎我的人非常多,到了被救的地方我也很激動。

  解説:離開了石家莊,美穗子又前往杭州、上海,每到一處都受到了熱情的接待。

  7月23日美穗子結束了這次中國之行,從上海返回日本。

  同期:趙凱

  離開,到機場要走的時候,這個我去拍的,也是聶力親自送她,聶力在機場,和我和導演還説了這樣一件事,就是她在北京的時候,聶帥還親自主持了一次家宴,聶力講,説這次家宴我們就沒有邀請記者,就是我們兩家,兩家的家宴。這個家宴看來還是搞的很親切,很友好的,感情上還是很溝通的。

  解説:回到日本的美穗子,為了中日兩國的友好,從此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同期:美穗子

  我們全家在中國受到那樣熱情的歡迎,這是我怎麼也想不到的,我知道,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本婦女,我所以受到兩國這麼多人的關懷,是因為我幼年的奇跡般的經歷,得到今天希望日中永遠和平友好的兩國人民心裏上的共鳴。

  解説:1986年5月,1989年的5月,美穗子先後兩次隨著日中友好代表團訪華,來到中國。

  同期:周秘書

  1986年來的時候,聶帥還和他們提議,因為他們來了一個市長,來了一個市長,就和他們提議為了發展中日友好關係,是不是把我家鄉,當時四川江津縣,現在是屬於重慶,江津市,我的家鄉和美穗子的家鄉宮崎縣都城市,兩個結為友好城市,他提議,日本方面表示積極考慮,但是這個問題,市長説這個問題提到議會去,才能夠決定。所以我個人是完全贊同。後來呢1999年的時候,美穗子到,聶帥百年誕辰,到江津市的時候,後來兩個市就簽了成為友好城市的協議。

  解説:這之後的2002年的,2003年美穗子又兩次來到中國,2005年是她第六次踏上中國的土地。美穗子和中國姐姐聶力見了7次面,其中有一次是在日本。那還是1998年,聶力率全國婦聯、婦女代表團到日本,順道去看望美穗子。這也是聶力第一次去美穗子的家裏,為了接待姐姐,美穗子特意把保存了近二十年的聶帥送的那幅《松竹梅》拿了出來。

  同期:聶力

  當初1980年美穗子第一次到中國來的時候,父親想了半天,送她一個什麼紀念的東西,那麼有的人説送她一個什麼畫冊,中國的畫冊。有的説送她一個什麼古件的東西。後來秘書同志想了一下,説程十發的畫在日本很受歡迎,都知道,因此把家裏這幅程十發的《松竹梅》這幅畫送給美穗子。這副畫兩米長,日本的房子沒那麼高。

  同期:聶力

  美穗子非常高興,非常高興。她拿回家以後,日本都城市的博物館要她交給博物館存放。她怎麼也不肯,她就留在自己家了。留在自己家然後我這次去,到她家訪問吧,看望她們的時候,她專門把這副畫又挂了出來。平常她不挂,他是非常愛護這幅畫,這是無價之寶啊,無價之寶。所以她又把它拿出來挂,反正人家告訴我,她把這房子都加高了。

  同期:美穗子

  聶帥送的那幅畫,對我來説是非常珍貴,後來聶力1998年來的時候,送了我一幅刺繡的畫,我也一塊珍藏了起來。

  解説:珍藏的不僅僅是禮物,還有記憶與感情。在美穗子的心中,永遠不會忘記65年前在紛飛的戰火中,救她出來的八路軍戰士,永遠不會忘記25年前,在人民大會黨與聶帥的見面的那一天。

  同期:美穗子

  65年前如果沒有聶帥救我,就沒有我的今天,也沒有我的孩子的今天。雖然我現在過著平凡的生活,但這也是聶帥富裕我的,我昨天見的楊仲山先生也賦予了我今天。我現在有很多話想説,歸結到一句那就是:非常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

  解説:將軍救孤女的故事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一位老人的出現,又讓這傳奇的往事多了一個圓滿的結局。2005年8月24日,美穗子第六次來到自己的第二故鄉中國,見到了六十五年前把自己抱出火海的八路軍戰士,如今已經八十二歲高齡的楊仲山老人.

  同期:楊仲山

  後來我就從挎包裏,拿出餅乾,實踐上就是乾餅,那餅弄熱了烤幹了,嘎巴嘎巴,後來就給美穗子叫她吃點,走不動了就吃點。這個事情到現在已經65年了,整整65年了,1940年8月21日早上五點多鐘,這個情況就是這樣。我這次來給美穗子帶的什麼禮物呢?我説帶點餅乾吧,我説我這回的餅乾好吃啊。


美穗子離京

  解説: 2005年8月26日美穗子結束了自己的第六次中國之行,離開北京,飛回日本。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