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滇緬路上惠通橋(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6日 09:16 來源:CCTV.com

惠通橋

  解説: 在我國西南的橫斷山脈中,有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叫怒江。怒江流經雲南省龍陵縣與施甸縣交界處,兩岸陡峭的山上蜿蜒著一條歷經風霜的公路,這便是滇緬公路。如今,已有十多座斜拉橋、水泥橋和吊橋跨越怒江兩岸。但是還保留著一座不再使用,卻作為省級文物保護的橋。這是一座怎樣的橋呢?

  解説: 1937年8月初的一天,一架飛機由昆明巫家壩機場起飛,前往南京。然而飛機起飛後卻飛往西北,繞道西安停留了一晚,然後飛往南京。這是當時雲南省主席龍雲的專機,他為什麼要繞道西安呢?

  解説: 就在一個月前,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很短時間,中國北方大片國土面臨淪陷。

  地處西南邊疆的雲南,此時雖然聽不到日軍的炮火聲,但是省主席龍雲的心裏並不平靜。

  同期:吳寶璋,雲南近代史研究會秘書長。


吳寶璋

  他在抗戰之前,對中國的抗日戰爭,能不能勝利?前途如何?他是沒有信心的,因為看到日本從“九一八”事變以後,侵佔我們的東三省,以後又不斷地南下,所以他這個思想就感覺到,中國還有沒有前途,這個前途在什麼地方?

  解説: 正當龍雲對抗戰的前途迷茫無措、憂心忡忡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封南京發來的急電。

  同期:戈叔亞 學者


戈叔亞

  當時龍雲接到南京的密令,讓他火速到南京去開國防會議,但是(他)沒有直接到南京,然後到了西安,就停了下來。

  解説:當飛機從西安起飛時,機艙裏面多了三個人。

  畫面:飛機起飛

  同期:戈叔亞 學者

  這3個人是中共代表,周恩來、朱德和葉劍英,因為當時中共沒有飛機,坐上他們3個人以後飛機就往南京飛。

  同期:吳寶璋,雲南近代史研究會秘書長。

  一上飛機,龍雲就向朱德請教,中國抗日戰爭有沒有前途?中國會不會滅亡,那麼當時朱德對他講了,第一日本是一個小國,中國是一個大國,你這個小國要想滅亡大國這是不可能的,你蛇吞大象,你吞不進去,所以中國不會滅亡,因此亡國論是沒有道理的。那麼第二方面呢,日本它又是一個強國,而中國是一個弱國,因此一個弱國要抵抗這個強國,要打敗日本帝國主義,這個不是短時期可以奏效的,必須堅持持久戰。

  解説: 1937年8月召開的這次國防會議有全國各省要員和各黨派人士參加。中共代表中朱德和葉劍英,正是龍雲在雲南陸軍講武堂時的同學,在國家危亡關頭,他們遇到了一起。

  同期:戈叔亞 學者

  那個時候,朱德和龍雲跟秘書交談了以後,交換了密碼和聯絡(方法),雙方從那個時候起一直有電臺的秘密聯絡,一直到解放前夕。

  解説: 與中共代表的多次接觸,增強了龍雲的抗日意志,在這特殊時期,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恰好會議期間蔣介石召見了他,龍雲借機提出把雲南作為抗戰後方來佈局,建議修一條由昆明經滇西到緬甸的公路,連通仰光港和印度洋,開闢一條新的國際通道。龍雲從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著想,又特別提出由地方出資中央補助。

  畫面:總統府龍雲照片、蔣介石和龍雲的照片、地圖:滇緬公路路線動畫。

  同期:吳寶璋:雲南近代史研究會秘書長。

   當時蔣介石聽了以後,覺得非常好,説好得很,那麼因此就非常贊同他的這個建議,那麼因此滇緬公路這個問題,也就提到了議事日程上。

  解説: 實際上,滇緬公路的東段,由昆明到下關,前後修了12年的簡易公路已于1935年開通,全長411.6公里,當時叫滇西公路。

  畫面:東段畫面、唐繼堯舊照、地圖動畫、照片。

  同期:吳寶璋:雲南近代史研究會秘書長。

  那麼抗戰爆發以後所要修的滇緬公路這一段,主要是從下關進入緬甸這一段,也稱之為滇緬公路的西段,這西段比起昆明到下關東段這部分,它的難度要大得多,為什麼呢?沿路要經過高山大川,怒江,瀾滄江,這樣的一些地段,工程的艱巨性遠遠超過東段。

  同期:戈叔亞 學者

  起碼要穿過三座大山,三個大的山脈和兩條大江,實際上這些要密布起來的話,是無數大山,無數個江河。這個條件是非常非常艱難的。

  解説: 滇緬公路西段由下關至畹町全長450多公里,其地勢險峻、江河縱橫、環境惡劣。外國專家推論,修通這條路起碼要六年時間,至少也要三年。而國民政府規定的期限是多長呢?

  同期:吳寶璋:雲南近代史研究會秘書長。

  當時的國民政府,蔣介石給雲南方面一年的期限,那麼雲南省政府方面有很多官員感覺到,這個簡直,好像是開玩笑,你一年要把這個滇緬公路的西段修通,而且是那麼艱巨的工程,感覺到有點開玩笑,但是這個問題呢,龍雲他的認識和其他人不一樣,他説你必須要修通,而且還不要花一年的時間。為什麼呢?因為戰爭年代是兵貴神速,如果按照常規的那種搞法的話,等到你的公路修通以後,説不定國家都完蛋了。

  畫面:地圖動畫、群山、江河一組。

  解説: 在龍雲嚴厲的要求下,雲南省設立了修築滇緬公路的專置機構,龍雲兼任督辦。隨後緊急成立的滇緬公路總工程處,首先突擊培訓工程技術人員,然後勘測線路,有時甚至是邊測量邊施工。

  1937年12月,滇緬公路全線開工。沿線28個縣的十幾個民族共20多萬民工奮戰在高山峽谷間,日以繼夜地忙碌在工地上,憑雙手在這段世界上最崎嶇的山谷間,開鑿這條被後人稱之為血線的公路。

  畫面:繪圖、測量、挖路一組。

  解説: 滇緬公路要跨越兩條大河,一條是稱為東方多瑙河的瀾滄江,另外一條便是怒江。怒江流經高黎貢山一段,因水流急、落差大,而成為世界聞名的第二大峽谷。要想在怒江上架設公路橋在當時的條件下談何容易!工程人員幾經勘測後,確定把龍陵縣境內怒江上唯一的一座人馬吊橋改為公路橋,這就是惠通橋。那麼,這座怒江上的第一座橋是什麼時候建成的?為什麼叫它惠通橋呢?

  畫面:地圖動畫、瀾滄江、怒江、峽谷、江水一組。

  同期:王啟鵬,77歲,龍陵縣居民。


王啟鵬

  龍陵在歷史上就是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古西南絲綢之路的一個很重要的通道,那麼在清代,乾隆時期,民瑞徵緬就駐軍在龍陵,那麼到了後來呢,因為有怒江隔著,把內地隔開了,交通非常不便。

  解説: 直到清朝光緒十五年(1889年),在龍陵縣與施甸縣相鄰的怒江上,建成了一座只能通行人和馬匹的鐵鏈橋。但因橋身過低,第二年就被大風毀壞了。直到1935年,愛國華僑梁金山出資修建了一座鋼索吊橋。這就是怒江上的第一座鐵索橋。

  同期:吳寶璋,雲南近代史研究會秘書長。

  當時它主要還是一座供人背馬馱行走這樣的一座橋,還不是考慮公路、汽車運輸,但是當時能夠修這樣的一座橋,對於這個跨越天險,對兩岸的人民已經是極其重要了。所以對於梁金山這樣的一個義舉,當時人們建議把這個橋叫做金山橋,梁金山他自己不同意,他説我做這個事是應該的,我要報效家鄉,要服務桑梓。我架這座橋為了實惠于兩岸人民,能夠把它溝通起來,所以就叫它惠通橋吧。

  解説: 正是這座橋,自從它建成以後,這裡從此不再安寧。1937年,修建滇緬公路的時候,決定把它改為公路橋。

  同期:王啟鵬,77歲,龍陵縣居民。

  省裏面給一點資金,縣裏面也籌了一些資金,但是工程浩大,資金不足,技術也有問題,技術力量也跟不上。

  解説: 此時新任縣長王錫光又找到華僑梁金山,梁金山再次慷慨解囊,承擔了惠通橋工程的不足費用,同時聘請了國外的工程師來設計。時間緊迫,方案確定後,在派人前往緬甸訂購材料的同時,江邊就已經開始施工了。

  同期:戈叔亞 學者

  兩邊就修橋墩,修橋墩要把水抽幹以後放上石頭和水泥。

  同期:鄒興蘭


鄒興蘭

  墩子砌起來以後要慢慢等它幹,就要休息一個星期,以後又把那個現在叫水泥,那時候叫拂沓土,我們那個時候叫拂沓土,把它涼幹以後才開始撐楞子,撐上去。

  同期:戈叔亞 學者

  那麼那個時候水不斷地滲進去,他們就要讓老百姓用水車不停地拉,要拉很長時間,非常艱苦的。

  解説: 修建惠通橋所需的鋼材、水泥、鋼梁和每一個零件都要到緬甸仰光去購買.因為沒有公路,漫長的運輸全靠人背馬馱。可是吊橋用的又長又重的鋼索該怎麼搬運呢?

  畫面:仰光、叢林

  同期:王啟鵬,77歲,龍陵縣居民。

  從緬甸搬運鐵索回來,那是相當艱苦了搬運這個鐵索,兩個人一棵杠子,拴著這個鐵索,兩個一肩、兩個一肩、兩個一肩,就好像一條蜈蚣,是這樣抬回來的。這個我們親眼看到。

  解説: 在這段世界上最崎嶇的山谷裏,穿越500余公里的深山密林已十分艱難。14根長達兩百餘米的主鋼索就更難了,既不能截斷也不能彎卷,800多個民工分成50人一組,歷經兩個多月,像耍龍一樣翻越高山峽谷,沿羊腸小道從緬甸一直耍到怒江邊。

  畫面:抬鋼索

  解説: 由於惠通橋在龍陵縣境內的峽谷中,連接惠通橋的公路盤繞在怒江兩岸的山間,以至滇緬公路在龍陵縣境內竟有100多公里,佔滇緬公路西段的四分之一,沿途大多又是懸崖峭壁,工程異常艱難。龍陵縣僅有的4萬多人口就有1萬多人拼搏在工地上,其中包括婦女和兒童。

  畫面:公路、山路、挖路、婦女、兒童。

  同期:田九谷,74歲,龍陵縣居民

  當時修這條公路,你們(琢)磨都(琢)磨不通,不要講你們沒有見過,想都不敢想象,説是這條公路是如何修法,一點機械沒有,完全是用手、鋤頭、肩膀。

  同期:王啟鵬,77歲,龍陵縣居民。

  當時就是一家人,按你家有多少人口,分給你這一小段,那麼這一小段的話,你家自己去挖也可以,你雇工去挖也可以,那麼我們家的話,就是自己去挖的,因為家庭比較貧寒,也出不起錢請工去挖。那時候我們還是小孩子,就去挖公路了,我們去挖了從龍陵到芒市,就是龍陵出去接近芒市交界這裡我們挖了一小段,那個時候連我母親小腳,都參加去挖。

  解説: 滇緬公路的修建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挖出毛路,然後再鋪砂石碾壓。勞工們用最古老的工具搬來能採集的石料,附近河裏能搬動的石頭幾乎被撈光。

  其中每一塊公分石都是用雙手一塊一塊敲出來的,當時年僅十歲的王啟鵬老人就去敲過石頭。

  畫面:公分石、敲石頭

  同期:王啟鵬,77歲,龍陵縣居民。

  到後來鋪沙面石的話,我們又負責了一段鋪路的碎石。就是自己每天早上包著飯到公路上去敲石頭,敲了以後,數量足了,監工員來驗收以後,你家的任務就完成了。

  解説: 不説挖路的難度,就説這個碾壓用的石碾子,在這大山深處,到哪去尋找,又怎麼運來呢?

  畫面:推石碾子

  同期:戈叔亞 學者

   這些石碾子,不是説每個地方都有石碾子,他們要到一些有石頭的地方去採集,採集加工之後把這個石碾子拉到公路上,就非常困難。因為他們有時候,比如説是上山,幾百個人推那個石碾子,推到坡上去,但是下來的時候,由於沒有一個東西可以制動它,石碾子就滾著下來,滾著下來的時候,有時候滾到溝裏頭就丟了,丟了又重新去搞。

  解説: 這是今天還保留在龍陵縣的石碾子,當時滇緬公路上不知有多少這樣的石碾子,大的上百人拉,小的至少也得幾十人拉。

  畫面:石碾子、拉石碾子

  解説: 由於怒江沿岸的路段坡大彎急、地質複雜,大多是堅硬的石灰岩,勞工們僅憑雙手來開鑿,難度太大,加之氣候炎熱,瘴癘時有發作。勞工們流血流汗,吃盡了苦頭。

  畫面:開路、鑿石

  同期:戈叔亞 學者

  當時老百姓非常辛苦,實際上當地官員,也不輕鬆,當時下了這個命令以後,像龍陵的縣長,王錫光帶著他全縣的那些人,就在怒江兩岸跑上跑下,到最後他自己的眼睛急瞎了一隻,他的兩個隨從都是在工地上累死的。

  解説: 龍雲的催促令逼得地方官膽戰心驚。當時的龍陵縣縣長王錫光的女兒至今記憶猶新。

  畫面:龍雲、王錫光、王文錦照片

  同期:(王文錦,當時龍陵縣縣長王錫光的女兒。)


王文錦

  當時就是限期要完成任務,就給他一個雞毛信,而且當時還給他一個手銬,就是那個雞毛信和一個手銬,同時下到龍陵縣,下到龍陵縣呢,當時他為了要趕工期,就把當時當地的一個土司頭子找來。

  解説: 這個傣族土司名叫線光天,他所管的路段就在怒江沿岸,工程難、進展慢。這天,王錫光找到了他。

  同期:吳寶璋

  他找到線光天之後,就拉著線光天一起,他也不講什麼話,兩個人就來到怒江邊一個懸崖峭壁的邊上站著,然後把這封信還有木盒子遞給線光天。王錫光就跟他講,你是土官,我是流官,現在滇緬公路關係到國家的存亡大事,如果不按期完工,你我都擔待不起,根據省裏面這個信的意思,到時候我是沒有臉面,戴著手銬還要到省城去接受處置,我是不去的,我怎麼辦,我到時候就拉著你,我們兩個就從這個地方一起跳下去。

  同期:王文錦

  就是説至死也要完成這條路,都要完成這個路。

  同期:吳寶璋

   這個線光天一聽這個問題,感覺到比較嚴重,於是他回去以後就組織各個村寨發動、動員傣族人民群眾,趕快行動起來。線光天這個土司,他也是一個愛國土司,在抗日戰爭當中也是非常有名的。從那以後加班加點,很快就把這個工程趕上來了。

  解説: 王錫光,雲南鶴慶縣人,自幼家貧,1924年考入東陸大學,就是今天的雲南大學。獲學士學位之後,他考取雲南省第一期縣長訓練班,1938年就任龍陵縣縣長。王錫光剛上任就遇到趕修滇緬公路.

  這個熱血青年日以繼夜奔波于工地,把修路作為第一要政。有一位下屬問他:“連禁煙的事也暫緩嗎?”他想都沒想就説:“抓到煙客,統統拉到工地打炮眼。”

  畫面:王錫光上學,龍陵縣城,施工、打炮眼

  解説: 就是這個為滇緬公路急瞎了一隻眼睛的縣長,省主席龍雲給他的獎勵是“因督工不力,記大過一次”的處分。但想到各民族群眾為滇緬公路所做的犧牲,王錫光無怨無悔。

  同期:吳寶璋

  那麼沿線開工,20多萬民工,十幾個民族,群眾參與,自帶乾糧,不怕犧牲,那麼當然因為這個工具的簡陋,炸岩石的危險,還有疾病,饑餓,最後是奪走了幾千人的生命,所以滇緬公路,這也是一個血肉築成的這樣的一條路,所以當時有人就把它稱作為血路,不是公路是血路。那麼王錫光,他為此還做了一首歌。

  解説:60年後,龍陵人把築路歌編成了一台歌舞。歌舞片段

  同期:王文錦,王錫光的女兒

  這個築路歌實際上就是,當時他受群眾的教育,寫下來的反應的中華民族的那種民族氣概,這個歌呢,他後來把它作為我們家裏面教育子女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他挂在家裏面的墻上,然後叫我們四姊妹,都要反復地背這個歌。一開始是“修公路,大建樹,鑿山坡,就坦途。”

  解説: 王文錦老人一直保留著這張歌詞的拓片原稿,以紀念那段難以忘懷的歲月。

  “造橋梁,利濟渡。裹糧攜鋤潞江邊,龍陵出工日一萬,有如螞蟻搬泰山。襤褸凍餓苦群黎,死病相尋受顛連。”

  同期:田九谷,74歲,(音樂中插入)


田九谷

  那時候一天晚上要死五六個、七八個人,我們親眼也見了,有的在路邊死了以後,慘到什麼呢?連席子都不包了,拿塊竹笆抬著,拿到現在的西山邊,叫紅土坡那地點,挖個坑埋起。

  同期:歌舞片斷

  解説: “飛沙走石轟石切,力已竭盡汗已幹,偉大工程三百里,數月完成憑苦幹。民眾力量真魁偉,前方流血後方汗。不是公路是血路,堅定信念興民族。”

  解説: 1938年8月,惠通橋建成。它由14根長200多米的主鋼索,82根吊索和41根橫樑及工字鋼組成。橋的跨度達90余米,寬5米,載重量10噸。這便是怒江天塹上的第一座汽車吊橋,也是滇緬公路的咽喉。

  畫面:惠通橋一組

  解説: 惠通橋完工後,滇緬公路即全線開通。這條龍雲原本想用來發展地方經濟的公路,在那硝煙瀰漫的年代裏,它能發揮什麼作用?它的命運又將如何呢?

  畫面:滇緬路一組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