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萬隆會議——五十年的記憶(3)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10日 17:16 來源:CCTV.com

  解説:1955年4月17日上午十時,印度尼西亞萬隆瑪腰蘭機場,參加亞非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邁著穩健的步伐,緩緩走下飛機。忠實的影象永遠地記錄下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新中國外交從此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

  紀錄片片段 :經過兩天大會以後,會議分成三個委員會進入分組討論。

  解説:分組討論在萬隆紅白旗大廈秘密地進行著。各國的記者們都圍聚在會場外面等待著新聞傳出。然而,就在分組會議的第二天,他們卻收到了一個意外的消息,某個國家的代表突然提出召開新聞發佈會。新華社記者彭迪和錢行迅速趕往發佈會現場。

  同期:彭迪

  聽説這個錫蘭總理跑出去舉行記者招待會, 我們趕緊趕去。趕到他那個官邸 ,他居然在這個會上説要求中國解散他們派在其它國家的這些組織,意思就是説我們在其它國家搞顛覆活動 這樣的直接挑釁。更加不能容忍的,他把台灣問題搬出來了,這個跟這個會議本來是沒有關係的,説這個台灣問題還是個未定的問題,有爭議的問題,這個問題應該把台灣交給聯合國託管四五年再説,這個話據我估計大概是美國人的意見。

  解説:彭迪為什麼得出這樣的推斷呢?原來,就在前一天,也就是4月20 號,華盛頓方面發佈了消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已經向國會提出咨文,要求撥款數億美元來執行它所謂的“共同安全計劃”。艾森豪威爾在咨文中公然説:“對世界安全和穩定的眼前的威脅集中在亞洲。現在是加速發展從韓國和日本延伸到中東的自由亞洲的廣大弧形地帶各國的時候了”。 華盛頓方面並不諱言美國總統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日子提出這個咨文,就是為了“影響”萬隆會議。從這場針對中國的新聞發佈會上,記者們果然看到了這樣的影響。

  同期:彭迪

  當時我們緊張的很,講這些話。拼命記呀 他這個會議完了以後,我們趕緊回去,報告代表團 ,那時候周總理 ,喬冠華這些人都在。

  解説:對於有人會把台灣問題拿到萬隆會議的桌面上進行討論,中國代表團早已有所預見。當天下午,在政治委員會會議上,那位代表再次發表了一系列意見。

  同期:康岱沙

  錫蘭總理髮言強調説, 在我們反對西方殖民主義的同時 ,也反對蘇聯殖民主義 ,他還把這個殖民主義稱為新式的殖民主義, 周總理當即聲明 ,不同意錫蘭總理的言論 ,並提出保留意見 。

  解説:晚上六點多鐘,政治委員會當天的會議在緊張的氣氛中結束了。

  同期:康岱沙

  這時候各國代表一個個地離開了萬隆紅白旗大廈第二號會議室, 只有周總理和錫蘭總理在散會後很久才從會場一同走了出來 。

  彭迪

  周總理專門找這個錫蘭的總理,用相當長的時間談了一次話,怎麼談的我們不清楚,我們記者不在場.

  解説:周恩來究竟和那位代表進行了怎樣的交流,今天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但是這次談話的效果卻在第二天上午的會議中馬上顯現出來。

  同期:康岱沙

  到了4月21日那天 ,總理首先發言 ,表示他不同意錫蘭總理的論述 ,但是他認為錫蘭總理的意見中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錫蘭總理要求凡是擁有殖民地附屬國的國家。 在十年之內給這些殖民地附屬國以獨立的意見 ,總理的話剛説完 ,錫蘭總理便接著説, 昨天我的發言只不過是我自己的不同見解 ,並不想引起論爭, 也不想使會議進行得不順利。

  彭迪

  這等於就是説收回他的意見。所以從這樣一個很難處理的問題,周總理跟他在底下一席話,就把他説服了,收回去了,這就避免了一場很大的鬥爭

  解説:周恩來處亂不驚,沉著應對,平息了又一場風波。然而,在以後兩天的會議上,圍繞遠東形勢緊張問題的爭論並沒有就此停止。在此期間,美國政府利用朝鮮戰爭和台灣問題繼續散佈輿論,美國總統發表聲明説,希望萬隆會議譴責以武力實現國家野心的做法,矛頭直指中國。與會各國一直期待著中國代表團對此做出回應。4月23號上午,會場終於傳出消息,包括中國、印度、印尼、緬甸、錫蘭、巴基斯坦、泰國、菲律賓在內的八國領導人正在對上述問題進行討論。

  同期:彭迪

  總理著重談了一下朝鮮戰爭的問題,講朝鮮戰爭是怎麼打起來的,中國是什麼個態度,中國是怎麼樣非常不願意參加的。而且到最關鍵的時候,美國真的要打過三八線向鴨綠江進軍的時候,中國特別通過友好的國家,因為我們跟美國沒有直接的關係。通過友好的國家,向美國政府打了招呼,所以如果再打 這樣進軍的話,中國不能置之不理。把這個話很直接的這樣就經過友好國家傳達到了美國,當時這個在場的尼赫魯就證實這個問題,他説這個信息就是我們印度轉給美國的,美國確實收到了這個信息,可是收到這個信息他還是要打下去,那中國為了自衛,當然只好參加,所以這個歷史事實一擺呀,原來的這些國家都不太了解的,以為中國是多麼有擴張野心的,打到朝鮮去了,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是非分明,所以大家就非常感動,説建議我們總理在大會上關於中美關係發表一個意見,穩定世界人心。

  同期:錢嗣傑

  這時巴基斯坦總理出來的時候,很多記者都圍上去説今天有什麼消息總理,他説待會兒有好消息,周恩來要發表一個聲明,這個記者嘩 一窩蜂就都回到會場上去了。

  解説:周恩來要發表什麼樣的聲明呢?記者們敏感地捕捉到這件事情的重大意義。

  同期:錢嗣傑

  總理在這個會上發表的聲明內容是 ,中國人民同美國人民是友好的, 中國人民不願意同美國打仗 ,我們希望美國政府坐下來 我們願意和美國政府坐下來談判 。討論和緩遠東的緊張局勢問題, 特別是台灣地區緊張局勢的問題。

  彭迪

  這幾句話就振動了全世界, 因為中美兩個大國這個關係 ,那是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世界格局的,所以到底如何發展,如果這兩個國家硬碰硬的話那就不堪設想,那會引起世界大戰的,所以中國表態了,大家放心了。

  張彥

  周恩來主動發表這樣一個聲明,實際上就開始了中美之間的對話,應該説中美關係轉變是從這裡開始的,周恩來很善於利用那個時機採取一些行動 ,來影響整個會議影響這個局面,這個當時也是人們沒有料到的一件事情, 而且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新聞。

  解説:周恩來短短六十九個字的聲明很快隨著電波傳遍了世界各地。它不僅粉碎了西方國家利用台灣和遠東局勢問題干擾亞非會議的陰謀,而且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謀求和平的誠意。在萬隆的各國代表團對周總理的聲明一致作出了積極的反應,稱讚這是一篇符合亞非會議目的的非常好的聲明。僅僅三天以後,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在記者招待會上宣佈:美國願意在沒有台灣參加和不損害台灣權益的情況下,同中共進行多邊和雙邊會談。7月,美國政府給周恩來捎來口信,願意就雙方爭執的一些實際問題展開大使級會談。1955年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在瑞士日內瓦正式啟動。

  記錄片片段:中國代表團會見各國代表

  同期:康岱沙

  給我的印象 ,在亞非會議期間, 周總理為了爭取更多的朋友 ,壯大反帝陣線的力量 ,周總理不論是在會內, 特別是在會外, 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見縫插針地做了大量工作。

  記錄片片段:中國代表團會見各國代表

  同期:彭迪

  總理有些會外的談論談話, 因為他是這種內部的,招待客人的,我們記者不能在場,但我們就躲在那個屋子後面,因為他這個別墅也不大,前邊是客廳,後邊就是可以聽到的 在後面聽著。那時候總理是談笑風生 就在這種氣氛下面, 深入地做工作, 幾乎是一個一個地把這些人團結過來了。

  張彥

  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説, 周總理在那裏本來是一個被孤立的人物,最後被認為是大家所熱愛的人物,而且有些反對過他的人 ,很不喜歡他的人,很不喜歡共産黨的人,反共的人,都成了周總理的好朋友。我記得以前那個菲律賓那個外交部長羅慕洛 他當時在亞非會議上極端的反共,急先鋒可以説是,他的發言都是反共的,對中國非常不利,但是他後來寫了一本書,就回憶這個亞非會議,他就不能不承認是周恩來教育了他 説服了他,而不是他説服了周恩來,他對周恩來非常佩服。

  解説:後來有人統計,在萬隆短短的七天時間裏,周總理一共參加了十六次會議,進行了十次會談,舉辦了十五次招待宴會。而他每天的睡眠時間還不到三個小時。這張照片就是周總理在深夜三點鐘會見印尼安達拉通訊社總編輯後留下的合影。

  解説:周恩來旺盛的精力和天才的外交令人折服。而在印尼華僑的心目中,周總理更是一位來自祖國的親人。為了組織安排中國代表團的外圍保衛和起居生活,印尼的華僑們不僅讓出了自家的房屋和汽車,而且專門成立了支持祖國親人委員會。

  同期:康岱沙

  從擠牛奶一直到把牛奶送到總理和代表團的住處, 這個整個的全過程都是安全的, 菜蔬也是如此。 去到什麼定點的菜(市場)採購, 然後怎麼運輸 ,一直到把菜做熟送上桌面 ,包括若干次的 ,十五次的宴會, 都是要絕對保證飲食的安全 ,也包括水, 飲水的安全。 所以這方面他們做了大量的具體的工作, 真是難以想象的。

  劉茂儉

  而且那個時候華僑特熱情,總理一齣來他們自己搞一個摩托車隊給總理開道, 後來總理通過人去説服他們,不要這麼搞,如果這麼搞會引起人家的反感,不讓他們搞, 他們完全是主動的 。

  解説: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印度尼西亞各地生活著兩百多萬中國僑民。周恩來此次萬隆之行,還肩負著一項與華僑相關的使命,就是解決華僑的雙重國籍問題。

  同期:張彥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是對不只是印尼了,整個東南亞很多國家都有這個問題,過去歷史遺留下來的這種雙重國籍問題,給當地造成問題,給華僑本身也造成問題。

  解説:大量海外華僑具有雙重國籍,引起了很多東南亞國家的猜疑,影響著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係。因此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多次聲明不贊成雙重國籍,華僑應該在中國和所在國之間選擇一個國籍。

  同期:張彥

  總理就利用這個機會以印尼為例吧,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也解決了其它國家同樣的雙重國籍的問題。

  解説:1955年 4月22日,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同印尼政府簽署了雙重國籍問題的條約。在萬隆會議上,曾經有代表指責中國企圖利用華僑在所在國家進行顛覆活動,此種謬論也隨著這項條約的簽訂不攻自破了。幾天以後,周總理參加了印尼各地華僑舉辦的歡迎會。

  紀錄片片段

  解説:中國代表團在萬隆會議期間的外交斡旋取得了成果。隨著會議尾聲的臨近,29國代表也在經濟和文化合作方面達成了一致的意見。然而,在紅白旗大廈二號會議室裏,政治委員會的討論卻依然繼續著。4月22日,一份九國提案再次使會議陷入了僵局。

  同期:劉茂儉

  然后土耳其策劃了九個國家,搞了一個提案,也是要反對共産主義,討論新殖民主義問題,所以尼赫魯就發了脾氣在會上,尼赫魯一發脾氣以後別人也不幹了,會場爭的很厲害,反正你講你的,我講我的 ,爭得很厲害。

  解説:為了使會議取得進展,緬甸總理吳努提出參加亞非會議的國家應該以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和聯合國憲章的精神來指導它們之間的關係。尼赫魯等大多數代表都支持吳努總理的提案,但是又有少數國家對和平共處一詞提出了質疑。

  同期:張彥

  很多人反對用和平共處這個詞,因為和平共處這個詞在英文上講是co-existence,這個他們認為是一個共産黨的語言,因為過去共産黨國家發表的文件上都是這樣的 很多人就用這個藉口來反對這個。

  解説:這場激烈的爭執一直延續到了4月23號,第二天就是大會閉幕的日子,委員會必須在此之前得出一致意見。緊張與疑慮的氣氛充斥著會場內外。

  同期:彭迪

  這天的會議開得最長,也是最緊張,成敗與否就看這一天,許多最後遺留的問題分歧的問題,最後都要拍板,殖民主義的問題,什麼這個和平共處的問題 幾項原則的問題,都要定下來,各種意見還是不一樣的,所以這是很長的一次會議。

  解説:聚集在外面的記者們注視著第二號會議室緊閉的大門。裏面的討論合時才能見分曉呢?接近中午的時候,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終於開始發言了。

  同期:康岱沙

  他説, 亞非會議討論維護世界和平的問題上, 就應該撇開不同的意識形態 。不同的國家制度 ,而要以和平和發展為基礎 。他説, 如果要把討論引導到意識形態上去是不會有結果的。

  彭迪

  他説雖然我們信奉的意識形態和承擔的國際義務不同。但是我們的目的都是為了發現能夠維護世界和平和進行合作的基礎,有人不喜歡共處這個詞 那好 我們可以用聯合國憲章裏面講的和平相處(live in peace)這個詞 好不好 沒有人可以反對,所以這個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解説:周恩來以中國人的真誠態度和高超的外交技巧再次平息了各國的爭論,1955年4月24日上午,《關於促進世界和平與合作的宣言》和《亞非會議最後公報》得到了與會各國的一致通過。

  紀錄片片段 大會閉幕式 周恩來發言

  同期:周恩來

  尊敬的代表先生, 我們的會議是有成就的 。我首先感謝五個國家發起這次會議的倡議 ,感謝主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統 ,政府和人民 ,以及熱情的招待 。感謝我們會議的主席, 一度你西呀總理先生的努力和各國代表的合作 。

  解説:歷時七天的萬隆會議終於勝利落幕了。這次里程碑式的會議喚醒了亞非人民的自覺意識,開創了第三世界國家團結與合作的先河,從此作為一隻獨立的政治力量,亞非國家開始活躍于國際舞臺。十年之後,當周恩來再次來到美麗的萬隆,更多的亞非國家都已經擺脫了殖民統治,走上了民族獨立的道路。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也從1955年的22個增加到了49個。萬隆精神所倡導的 “獨立自主、求同存異、和平共處”的十項原則在以後的幾十年中繼續産生著深遠的影響。

  字幕:

  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和西方國家的阻撓,原定於1965年3月召開的第二次亞非會議被迫擱淺。

  2005年4月22日,整整遲到了四十年的第二次亞非會議終於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順利召開。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