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近期熱播

中國戰鷹探秘(第四集)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20日 10:20


梟龍戰機首飛

  [解説]

  軍事力量是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重要標誌。上世紀90年代以來爆發的局部戰爭,都是系統與系統之間對抗的高技術戰爭。以高性能作戰飛機對地面目標實施空中打擊,是現代戰爭的突出特點。新中國的戰鷹已經走過了53年的奮鬥歷程,今天他們將如何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現代戰爭呢?

  為了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1988年12月14日,我國自行研製開發的殲擊轟炸機"飛豹"戰機在西安首飛成功。一個月後"飛豹"再次沖天,為中央軍委領導進行飛行表演,獲得一致好評。

  1989年9月29日飛豹戰機正式移交飛行實驗研究院進行第二階段調整試飛,一次試飛員黃炳新在進行顫震科目的實驗飛行時,發生了一起驚心動魄的險情,當飛行高度至5000米,時速1195公里時振動加劇,隨後方向舵突然跌落,飛機方向失去控制。

  [同期]試飛院副院長張克榮:

  我們沙院長拿著望遠鏡到處在找他的飛機,他管這架飛機,在找他的飛機。這架飛機怎麼沒有方向舵?就這個方向舵,就是改變方向的。

  [同期]黃炳新:

  方向舵飛掉等於我們汽車沒有方向盤。但是地面汽車沒有方向,失靈了我可以停,空中怎麼辦?通常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員完全可以跳傘。他最大一條這個飛機零高度可以跳傘。如果這架飛機等於説我現在高度五千米,我如果實在落不下去跳傘也是來得及的,想辦法應該把飛機飛回去。

  [同期]試飛院副院長張克榮:

  非常規用這兩個,他多少能改變一點,用這兩個副翼多少能改變,能夠讓他回來。

  [同期]黃炳新:

  飛機操縱比較困難,因為我們在空中飛行,你像我在空中飛到1195公里,這個飛機操縱方面確實沒啥問題,但是我落地速度是260公里,這個速度小了很多,應該説我這次不是把飛機飛回來的,而是飄回來的。

  [同期]試飛院副院長張克榮:

  我趕快跑到飛機邊上,等到飛機停下來,黃炳新下來在那兒呼哧呼哧的,老張我把方向舵飛沒了,還加了一句,方向舵沒了振動也沒有了。

  [同期]黃炳新:

  我們這次安全的飛回來,也找出了"飛豹"飛機為什麼出現振動原因,是由於我們設計的強度不夠所造成的問題。

  [同期]易志斌 西安飛機製造廠總工程師:

  我們就把設計、製造有關單位,在603所晚上連夜開了一個會。從設計開始到畫圖到最後發出圖來,最後做樣板再畫模線,做零件最後裝配,再裝上去。第一個是大協作,設計什麼都不分了,都當自己的事情一樣;第二個就説進度各方面技術上都協調的很好。

  [畫面]飛豹展示

  [解説]

  經過研製人員一次次分析、一次次改進,並經過一千多架次試飛,取得了可靠的試驗數據,終於解決了飛機振動和強度問題。1998年9月,"飛豹"戰機通過了設計定型,並裝備部隊使用。


50年大慶人們觀看空中閱兵

  199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了氣勢宏偉的國慶盛典,最集中、最生動地反映新中國成立50年來取得的光輝業績。接受檢閱的飛機排著整齊的隊形一批批飛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各界代表和人民群眾的檢閱。

  首先飛過的是由"八一"飛行表演隊駕駛的飛機,8架紅白相間的護衛機緊貼長機,在天安門上空拉出8道美麗的彩虹。

  接著飛來的是我國自行研製的高亞音速中程戰略轟炸機,在空中掠過一陣驚雷。

  由兩架加油機和四架受油機組成的兩個3機編隊,從東方天空中飛來,加油機伸出長長的管子與受油機一起飛過天安門廣場。

  隨後飛來的是"飛豹"殲擊轟炸機,這種飛機還是首次編隊在人們面前亮相。24架國産新型殲擊機、24架殲7飛機和12架殲8飛機相繼飛過天空。這三種戰機具有較高的高空高速機動性能,將是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中奪取制空權的主戰機種。這次空中大閱兵,航空工業共提供了132架轟炸機、殲擊轟炸機、空中加油機、強擊機、殲擊機、武裝直升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空軍的實力,也展示了中國航空工業的實力。特別是那兩架甩著大辮子的加油機格外引人注目,它們是幹什麼用的呢?


空中加油機總設計師俞昌年

  [同期]加油機總設計師余昌年:

  20世紀80年代末期的時候,咱們國家周邊的環境政治軍事形勢還是很複雜的。而咱們的邊界線或者是海域很寬廣,或者是陸地的地形很複雜。也就是戰略縱深很大,因此當時為了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做好物質和組織上的準備,就必須要解決一個咱們的空軍腿短的問題。

  [解説]

  考慮到歷次現代戰爭的特點,1988年中央軍委常務會議做出了決定,要用幾年的時間研製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空中加油機、受油機,來提高我人民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遠程連續作戰的能力。

  [同期]空中加油機總設計師余昌年:

  空中加油這個技術,由於它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所以世界上已經掌握的一些國家,都是嚴密封鎖。所以對咱們國家來説,這是一個全新的研製項目。咱們等於在這樣沒有任何工程資料或者説一窮二白吧!技術上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開始研製的。


空中加油

  [解説]

  空中加油是在兩個機種,甚至是一個加油機和幾個不同機種之間的空中加油。它們兩個又都是幾十噸重的空中飛行的龐然大物,要實現空中對接並在短時間內完成加油受油,設計這樣的系統工程肯定會有不小的困難。

  [同期]空中加油機總設計師余昌年:

  加油機等於一個大油箱,它的靜電問題一旦解決不好,馬上就起火爆炸。它一爆炸就不光是它自身的問題,加油機一齣問題就是一群飛機出問題,像這個也是一個難題。

  [解説]

  加油機的研製用了三年時間,實現了對接加油,六年時間完成了整個定型。

  1989年西安飛機公司,研製的轟6空中加油機與殲8D飛機配套實現了空中加油對接,這是我國突破發達國家對我們的絕對封鎖,完全依靠自己力量研製成功的空中加油系統,成為繼美俄等國之後第五個具備此項重大技術的國家。

  [畫面]沈飛新戰機部裝車間,蘇-27戰機。崑崙發動機生産線。

  [解説]

  為增強我人民空軍的實力,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引進了作戰性能優越的蘇-27作戰飛機,但是靠買別人現成的飛機和部件是註定沒有出路的。為了適應與各種新戰機配套的動力需求,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防科工委下達了研製"崑崙"發動機的決定。

  [同期]崑崙發動機總設計師嚴成忠:

  世界自行設計飛機的國家很多,但是自行設計航空發動機的國家沒有幾個,幾乎也就是美、俄、英、法四個(國家)為主。

  [解説]

  嚴成忠總設計師向我們介紹説,由於我國受國際上政治條件的約束,我們要想和發達國家合作研製軍用發動機,這個路子肯定是行不通的,我們只能靠自力更生。


嚴成忠向中央領導彙報研製情況

  [同期]崑崙發動機總設計師嚴成忠:

  我們搞航空發動機是自行設計,就像廚師要炒菜,但是發現還沒有菜,廚師你還得去開荒種地,還得去種菜。我們當時的條件也不是國家的條件,基礎並不是很好,嚴格説是不具備貫徹國軍標的條件。缺少這個條件我們怎麼辦?不能怨天尤人,我們埋怨我們的前輩沒給我們準備好,只有自己動手。所以我們就自己設計這個設備,然後和第四設計研究院一起,我們把這個設計實驗器(試車臺)設計出來。

  [解説]

  經過幾代航空人的努力,完全靠我們自己的實力,在航空發動機領域闖出了一條新路。所以應該説崑崙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就是中國只能仿製,或者是改進外國發動機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

  2003年12月13日新一代高級教練機"山鷹"在雲貴高原首飛成功。"山鷹"除了訓練飛行員外,同時兼具一定的作戰能力。可以懸挂4枚導彈,具備了改裝成為偵察機、電子干擾機、輕型攻擊機的發展潛力,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高級教練機。

  [同期]總設計師孫慧中:

  山鷹高級教練機的研製,主要是針對我們部隊組建裝備第三代作戰飛機。開始需要有一種教練機來為第三代作戰飛機的飛行員進行訓練,在性能上比原來的高級教練機已經提高了一大步。主要的性能從起降性到它的中低空的機動性,都有很大的改善。起降性能基本上和三代機的起降速度基本相當。

  [字幕] 2003年8月25日試飛現場

  [解説]


梟龍01架飛機首飛成功

  今天由成都飛機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研製的新型殲擊機---"梟龍"戰機將在這裡首飛,中央有關部委領導同志和所有研製人員都來到試飛現場,"梟龍"飛機的總設計師楊偉此時此刻的心情比他人更沉重。

  [同期]總設計師楊偉:

  現在戰爭和以往的戰爭發生了非常本質的差別。以前在二戰的時候,咱們看了很多飛機實際上都是單個單個在進行較量,而現在飛機的話,我們現在講究的是系統和系統的對抗。一説起來系統和系統顯得有點高深,但實際上的意思就是海、陸、空、天還有電和磁。你這一方有這六維,另外一方還有這六維,那你這樣子要來進行對抗。所以你要研究一架飛機,必須要把它放在一個大環境裏頭。這樣它要求你這架飛機有什麼特點呢?第一個,你看不見敵人的時候,就是視距以外你就能夠進行攻擊,這是第一個能力。第二個如果是近距離以後,就是兩架飛機比較接近以後,你要能夠有很強的機動性,那麼能夠找到非常好的位置,能夠進行戰鬥。同時,還要求你這架飛機能夠對地面進行非常精確的打擊。那麼作為"梟龍"這架飛機,這麼輕小型的飛機,同時擁有這三種能力,那麼提出來的任務就是非常大挑戰。

  [解説]

  試飛前各環節的主要負責人要在保證書上簽字,試飛指揮部總指揮羅榮懷介紹了"梟龍"飛機誕生的重要意義。

  [同期]成飛總經理羅榮懷:

  這種飛機的開發,基本上能夠實現我們國家的更新換代,整個裝備的更新換代。我們是按照國家國防建設實現一個跨越,跨越式發展。

  [解説]


楊偉在首飛儀式上簽字

  現在走上簽字臺的是總設計師楊偉,新戰機首飛對總設計師來説是一次重大考驗。

  [同期]總設計師楊偉:

  作為一架全新設計的飛機,要開始第一次飛行應該説對它是一個考驗是非常大的。因為你是從概念、圖紙、零件裝配到一架完整的飛機,那麼第一次飛上藍天這裡面充滿了很多很多的風險。在我簽字之前,我的所有副總師都在我的內部的紙上簽上了他們的莊嚴一筆。向飛機、向飛行員、向整個項目,當然也向我保證,他們負責的那一部分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是建立在他們的基礎上才能夠非常自信地簽上了最後的這一筆。

  [解説]

   "梟龍"飛機馬上就要起飛了,所有在場的人都期待著我國首次使用數字化手段設計製造的新型戰機出色的表現。現場的知情人告訴我們,現代新型戰機的研製週期一般在20年左右,而"梟龍"飛機只用了4年時間,創造了航空工業史上的一個奇跡。

  下午1點整,中航一集團副總經理楊育中宣佈了起飛的命令。"梟龍"01架戰機帶著現場所有人的期望起跑了。

  透過塔臺的玻璃我們看到楊偉靜靜地坐在指揮臺前,身邊的雷強大隊長不時通過電臺與空中的試飛員進行聯絡。從楊偉那冷靜、堅毅的眼神中我們仿佛看到了一種自信。

  "梟龍"飛機在空中翱翔了17分鐘後,在一片歡呼聲中平穩降落在機場跑道上。英雄試飛員王文江勝利返航了,他沿著扶梯走下飛機,總設計師楊偉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大踏步向停機坪走來,兩個男子漢的大手握在了一起,他們一句話都沒説緊緊擁抱著,此時一切語言都是多餘的了。

  [同期]院士屠基達:


梟龍03架飛機首飛成功

  飛機需要不斷的試飛,飛很多起落,好幾年才能完成這個項目。飛機是要長期使用的,不是一飛就算成功了。所以外界人容易理解成,飛機飛成功了。飛成功了這是第一次,實際上一架飛機好幾年才能成功。為什麼,因為很多性能得到考驗,試飛過程中間暴露很多問題需要改進,最後變成個成熟的飛機,這才能進入成批生産。

  [解説]

  "梟龍"戰機作為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殲擊機型,具有較強的武器裝載能力和較好的截擊與對地攻擊能力,已經達到第三代戰鬥機的綜合作戰效能,能與當今先進戰鬥機抗衡。

  今天首飛的"梟龍"03架的技術狀態與"梟龍"01架基本相同,但由於兩架飛機承擔試飛任務的重點不一樣,因此3號機在內部測試裝置上做了一些局部改進。它的身上有7個外挂點,可懸挂多種空空、空地武器,具有發射中距離導實現多目標超視距攻擊的能力。並且它還可以外挂3個副油箱,外挂能力可以達到3.6噸。


第三試飛大隊大隊長雷強

  [同期]試飛員雷強:

  咱們現在這個"梟龍"飛機,通過飛了以後,由於它是咱們國家自己設計、自己生産、自己製造還要我們自己試飛,通過飛了以後感覺它這個飛機,主要突出了中低空的機動性能,也就是説現在世界上通用的就是飛機的格鬥性能,這是飛機非常突出的性能。第二個是起降性能,它的起降性能應該和國外的三代飛機應該相當。第三條就是它的航程比較大,有80多公里的雷達,有較長的航程三千多公里的航程,也就是它作戰的半徑比較大,提高了飛機的作戰效能。這個飛機從機動性能來講,由於我也在國外飛了很多的飛機,我覺得它的機動性能應該不亞於F16和蘇27。它的飛機機動性非常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飛機的大攻角,飛機攻角很大的時候通常飛機要失速,由於咱們現在這個飛機加了電傳以後,飛機在大攻角照樣做了很多機動動作。總體來講我覺得"梟龍"飛機,作為一種輕型的戰鬥機和國外相比,我覺得應該在同一個檔次上。那麼用這個飛機來裝備部隊或者是在世界上橫向比的話,我覺得咱們這個飛機也是非常優異的。

  [解説]

  這個老人叫宋文驄,是國家重點型號的總設計師。年輕時他曾對蘇聯機械師切爾尼曉夫説,你們的飛機不好用,切爾尼曉夫拍拍他的肩膀説,十年後你就是總設計師,從那時起宋文驄就立志要設計中國人最好的飛機,要趕上世界先進水平,經過二十年的拼搏,他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他為我國有了當今最先進的戰鷹而振奮,更為身邊有一支千錘百煉的飛機設計師隊伍而自豪。

  [同期]重點型號總設計師宋文驄:


國家重點型號總設計師宋文驄

  飛機的研製週期,一般的像先進戰鬥機一樣也很長。一般大概國外像美國F22搞了二十多年了,我們國家後來重點型號也搞了二十多年。這麼長的歲月當中,確實有很多人為之要付出代價。有很多起步可能是有他,後來就不在人間了。人家沒想到這個工作需要報酬什麼的,人家連結果都看不到。我們現在活著的我們看到了勝利的結果,應該説也是非常幸運。想起這些同志確實也就是這樣,一個事業那麼多人付出這種代價,也應該珍惜這種成果。我們一個結構工程師,他自己寫的詞,自己譜的曲,自己唱的。這歌我覺得挺好,你要細聽它,一邊聽一邊回味我們的過程,確實他唱出我們的真情,唱到我們所有設計師的心裏頭去。我給你唱兩句你聽聽,多少艱難的歲月,我們一起度過,為那心中的事業,我們一起探索。

  [歌曲]

  數不清的春秋

  歷經多少不平的路

  一個腳印一首歌

  仰望白雲和藍天

  戰鷹飛過

  那是青春和熱血鑄就的花朵

  當年拓荒的小夥

  如今已是兩鬢斑白

  當年英姿颯爽的姑娘

  滿頭銀絲更顯得灑脫

  噢

  漫漫的歲月

  永遠忘不了昨天的開拓者

  [解説]

  在航空工業隊伍中,有這樣一個以冒險和奉獻拌隨每一天的特殊群體,他們是試飛部隊的試飛員,每一種新型飛機都要由他們經過千百次超越常規的冒險飛行,去獲取上億個科學數據,供設計部門參考。這是一群藝高膽大,生死從容的硬漢子。

  [同期]試飛研究院試飛員黃炳新:

  這個飛機飛到一萬六千米時,不到一分鐘發動機停車,儀錶盤顯示失靈。

  [同期] 試飛研究院副院長張克榮:

  我們犧牲了三個試飛員,飛豹飛機就犧牲了兩個。

  [解説]

  可以説,每一架新型戰機的生産定型都是他們用生命的代價飛出來的。當我們看到那翱翔藍天捍衛祖國領空的戰鷹時,讓我們記住試飛員這個崇高的名字吧!

  [歌詞]

  展望明天和未來

  也有坎坷

  萬眾一心拼搏

  向前開拓

  如今英俊的小夥

  意氣風發報效祖國

  如今美麗年輕的姑娘

  精心譜寫著明天的讚歌

  噢

  燦爛的歲月

  我們創造著明天的輝煌

  燦爛的歲月

  我們創造著明天的輝煌

(編輯:李菁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