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首頁

六集電視紀錄片:《生於五十年代》、《生於六十年代》、《生於七十年代》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08日 11:31

  在每一個或蒼老或年輕的面孔背後,都隱藏著一段歷史。將那些相似或相同的歷史連綴起來,就形成了一個時代的人們共同的記憶。在這個將懷舊作為時尚的年代裏,讓我們用真實的心靈去喚醒那些屬於每一個時代的人們的故事。近日,《見證親歷》欄目製作完成六集電視紀錄片《生於五十年代》、《生於六十年代》、《生於七十年代》即將播出。

  《生於五十年代》將目光投向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出生的中國人,屈指算來,他們都已進入不惑或知天命的歲數。驀然回首,過往的歲月曾經留下了怎樣的痕跡,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但是,作為走過了同一個年代的人們,總有些故事可以牽動他們共同的思緒。本節目將通過兩集的篇幅,集中展現生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人跨越半個世紀的成長歷程。姜昆、畢淑敏、陳丹青、艾未未、任志強、吳歡講述了他們的成長故事,兒時的歡樂,少年的理想,青春的苦澀與成年的反思,在他們個人的故事中,或許每一個共同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們都會重新找回逝去的歲月。與此同時,本節目收集了生動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真實的展現了生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人熟悉的歷史,幾十萬知識青年背負著青春理想投入到上山下鄉的運動,那火車站轟鳴的汽笛聲,站臺上高亢的歌曲將勾起很多人久遠而模糊的記憶。

  《生於六十年代》:生在困難時期、長在動蕩的年代,這就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共同的成長背景。在崔健的搖滾裏他們是《紅旗下的蛋》,在姜文的電影裏他們經歷的是一段《陽光燦爛的日子》。

  生於六十年代的人今天大都或即將步入中年,在各個領域裏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的成功與失敗、理想和激情、責任與使命,都源於他們曾有的經歷和體驗。

  在這一集裏,生於六十年代的沈培藝、王勇峰、王秋楊和張欣等七個人物共同回憶屬於他們那個年代特有的記憶……

  與《生於五十年代》的懷舊不同,《生於六十年代》更突出人物所經歷的現在時。他們的成長歷程界乎于傳統與現代之間,少年時代,他們接受著那個年代所特有的教育,而青年時期,他們又在變革的大時代背景之下投入到多姿多彩的人生中,今天,生於六十年代的人正處於社會的中堅地位,他們在四十年的人生歷程中,擁有著怎樣的記憶,又獲得了怎樣的感悟?或許本節目所採訪的每一個人物都會帶給你一個不同的答案。

  《生於七十年代》:與前兩個系列相比,生於七十年代的人

  更多了些飛揚的氣息。畢竟,出現在本節目中的主人公,正處在二三十歲的青春年華,與年長的人們比起來,他們少了幾分沉重,但更加多元化的時代賦予了生於七十年代的人們特有的自信、堅定與成熟。他們從事著不同的職業,演員、教師、指揮……,他們對未來有著同樣的期待。在他們講述的故事中,您將深深的感受到今天的年輕人所散發的活力和自信。

  本節目所展現的不僅僅是一些人的故事,更是每一個時代的故事,細細品味,您將深深體會到時代演進的脈搏。

  本節目將於近期在中央電視臺一套《見證親歷》欄目播出。

  《生於五十年代》(上、下)4月22日、29日播出。

  《生於六十年代》(上、下)5月13日、20日播出。

  《生於七十年代》(上、下)5月27日、6月3日播出。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