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回顧

  中山縣孫中山故居的第四尊銅像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山縣移至澳門國父紀念館,至今仍在那裏接受人們的瞻仰。

  梅屋莊吉外孫女 小阪主和子

  梅屋與孫文先生是多年至交,鑄孫文銅像是在孫中山逝世以後的事情,一共送給中國四尊。梅屋在孫中山逝世以後,依然為中國和孫文的事業奮鬥,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照道理講,孫文先生逝世以後,就不會有什麼聯絡了,在孫文先生去世以後,梅屋先生一直奮鬥到67歲去世為止,為了中國革命和孫文先生的事業赤膽忠心。

  1931年9月,日本侵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次年1月,在上海點起戰火,挑起“一二八”事變;1933年1月初,進犯山海關;接著掠取熱河省、長城各口和冀東。梅屋莊吉對日本政府、軍部推行侵略政策,蓄意挑起事端,侵佔中國領土非常憂慮。他抱著善良的願望,多次努力,試圖説服日本政府和軍部停止侵華,以促使兩國關係正常化,實現孫中山倡導的中日友好。然而,他的善良願望始終未能如願。

  梅屋莊吉因與中國關係密切,熱衷於日中友好事業而被日本警憲當局列為嫌疑對象。

  梅屋莊吉外孫女 小阪主和子

  當時梅屋的處境非常危險,“勾結國民政府,將祖國引向不利”,“祖國”是指日本。這些全是被捕後,報紙上指控他是“賣國賊”的有關報道,從而將他逮捕入獄。梅屋當時已是上歲數了,什麼“矛頭指向祖國”、“傳訊可疑人梅屋”、“交待清白”、“賣國賊”等,給梅屋加上了種種莫須有的罪名。

  這時,日本還沒有作好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準備,為爭取時間,日本政府決定調整自“九一八”事變以來嚴重對立的日中關係,緩和和英美間日趨激化的矛盾。日本外相廣田弘毅約見梅屋,假惺惺地請求梅屋赴中國作友好訪問,以奠定自己與南京國民政府首腦會談的基礎。梅屋未能識破日本政府的陰謀,他從善良的願望出發,希望日本政府的態度從此朝好的方向發展,對不久將開始的中國之行更是激動萬分。恰在這時,梅屋的胃病惡化,疼痛常使他徹夜不眠。

  南京中華民國研究會副研究員 黃慧英

  1934年的11月15號,梅屋接到廣田弘毅的秘書拍來的電報,“請於明日進京,廣田外相在恭候。”第二天一大早,梅屋就趕到火車站,準備乘七點半的火車到東京去。就在他快要跨上火車車廂的時候,他一下子覺得天旋地轉,就昏倒在地上,被送回到別墅。醫生對他進行了反復檢查,發現他的胃癌已經到了晚期了,13天以後,梅屋莊吉就逝世了。

  梅屋莊吉外孫女 小阪主和子

  孫文先生是懷著革命尚未成功的遺憾心情告別人世的,而梅屋是在未能阻止日本侵華戰爭的痛苦中去世的,可以説他們在臨終前的心情是一樣的。

  南京孫中山紀念館館長 韓建國

  梅屋將一生獻給了孫中山領導的中國革命和中日友好事業,他是孫中山的忠實同盟者,是中國人民的真誠朋友,他的逝世,引起了中日兩國人民的深切悼念。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中日關係長期處於不正常狀態之中。

  1972年兩國恢復邦交,中日關係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1978年10月22日,梅屋莊吉的女兒千勢子,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偕丈夫國方春男飛越東海萬里碧波,來到北京。次日下午,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在她的寓所會見了千勢子夫婦。這次重逢相隔60多年,他們交談了很久很久。

  梅屋莊吉外孫女 小阪主和子

  其實我的外祖母是孫文先生和宋慶齡結婚的紅娘。孫文先生流亡在日本期間,宋慶齡是他的秘書,在這期間,孫文先生喜歡上了宋慶齡,遭到了大家的反對,非常反對。因為他們的年齡相差太大,外祖母對孫文先生説,你們結婚不合適。而孫文先生卻説,一定要和宋慶齡結婚。於是,我的外祖母就説,既然孫文先生如此愛宋慶齡,那我們還是成全他們的婚姻為好,並且還説服了所有反對這門親事的人,還向憲兵疏通了關係,使梅屋為孫文先生和宋慶齡的婚事作了充分的準備,又由我的外祖母親自為他們操辦了婚事。所有這一切都説明,他們之間不僅僅是志同道合的革命志士,而且也是親如手足的兄弟姐妹關係,是真正的革命家庭關係。

  1986年11月,梅屋莊吉外孫女小阪主和子夫婦訪華。當小阪主和子偕丈夫來到她從小生活的上海時,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江澤民會見了他們。

  梅屋莊吉外孫女 小阪主和子

  我非常喜歡南京,當然我出生在上海,我也很喜歡上海,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是孫中山和梅屋呆過的地方。況且我出生在上海,我非常喜歡中國,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

  如今,小阪主和子還在自己的家裏辦起了一個孫中山資料室,將家藏的一批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的珍貴史料在這裡展出。

  南京孫中山紀念館館長 韓建國

  去年4月,梅屋的外孫女小阪主和子,專程赴南京拜謁中山陵,瞻仰由他外祖父贈送給南京的孫中山銅像。她站在這尊銅像面前,心情非常激動,非常高興。她沒有想到這尊銅像在歷經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之後,依然保護的那麼完好。

  梅屋莊吉外孫女 小阪主和子

  我在2000年4月到了南京,到了安放我外祖父送給中國的孫中山先生銅像的地方,參觀了孫中山紀念館。同時,還訪問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來到這兩個地方,我的眼淚一直沒有停過。一邊是想著我的外祖父和孫文先生的銅像,另一邊想著離這兒不遠的地方,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日本陸軍所犯下的罪行鐵證如山,自己納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小阪主和子把全家幾代人都致力於中日友好看成家族的美德。她要把梅屋精神一代一代地傳下去,希望中日之間世世代代像梅屋莊吉與孫中山之間那樣親密友好。

  梅屋莊吉外孫女 小阪主和子

  在那漫長的歲月裏,孫文先生和梅屋成了同志。當然,梅屋不僅是和中國還有亞洲全部,為了建立一個美好的亞洲。但在這個中間,中國首先要發奮,而且日本的支援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抱著這種思想,為此奮鬥了一生,作為梅屋外孫女的我,感到非常自豪。

  南京孫中山紀念館館長 韓建國

  梅屋莊吉給中國四尊孫中山銅像,可以説是近代中日關係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日兩國人民友好的象徵。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意義尤為重大。

  1929年梅屋莊吉送給中國的第一尊孫中山銅像,安放在南京中央軍校後,曾有民眾處於對孫中山的崇敬,而要求在南京新街口廣場樹立孫中山銅像。1942年11月孫中山誕辰76週年前夕,汪偽政府為了籠絡民心,隨將安置在中央軍校的孫中山銅像移至新街口廣場正中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根據國務院的指示,安放在新街口廣場中心的孫中山銅像被移往中山陵園保護起來。1968年6月,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銅像被安裝在中山陵前廣場南端的八角型石座上。1973年,還對銅像進行了全面維修。

  梅屋莊吉外孫女 小阪主和子

  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是周恩來保護了孫文先生在南京的銅像,當有人要毀壞它的時候,周恩來明確指示,這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無價之寶,不容毀壞。所以,南京的這尊孫中山先生的銅像格外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我們大家都珍惜它。

  1985年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60週年紀念日,修葺一新的中山陵藏經樓辟為孫中山紀念館,收藏並展示孫中山的著作、手跡、圖片、實物等。考慮到孫中山紀念館應有一尊孫中山的塑像,遂將孫中山銅像移至藏經樓前。

  七十多年風雨滄桑,四尊銅像經歷了動亂和戰火,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人們瞻仰它,心中充滿著對孫中山先生的懷念和崇敬,同時感受到梅屋莊吉一家與孫中山的真摯友情,日本人民和中國人民之間的偉大友誼。

  編導:沈 芳、吳建寧

  攝像:張家東

<<上一頁
第2頁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