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回顧

在商業廣告隨處可見的上海街頭,冠生園的廣告總能引人注目。在這些廣告的作用下,冠生園的果子露和牛肉乾成了上海時尚青年最喜愛的食品。在上海的食品業,冠生園的老闆冼冠生是出了名的廣告迷。

1934年,電影皇后胡蝶剛剛為力士香皂做過廣告後不久,就被冼冠生邀請到大世界,為冠生園的月餅展銷會剪綵,並且請她與冠生園特大月餅合影。隨後,廣告迷冼冠生將這張照片做成巨幅廣告,上書:唯中國有此明星,唯冠生園有此月餅5年之後,冼冠生獲得上海“月餅大王”的美稱。而在此之前,冼冠生的創業之路並不平坦。

1887年,僅16歲的冼冠生隻身漂泊到上海當學徒。在停業、開業達7、8次後,終於在南京路的易安茶社旁開了一個叫陶陶居的食品小店。1918年,就在陶陶居剛剛有起色時,卻遭到滅頂之災:永安公司要在這裡建大樓吞沒了這塊地皮。陶陶居只好搬到上海南市,另起了個名字叫冠生園。

冼冠生的朋友 李修章
    那個時候,上海南市有個大舞臺,就是新舞臺,中國人第一家開在南市的戲館,新舞臺就是做戲的,看的人特別多。許冠生開的是小店,他做什麼東西呢?做陳皮梅,做香港牛肉他做了這個東西,到戲館裏去兜生意,生意蠻好。

6年之後,冼冠生不僅把他的冠生園又開到了南京路,而且上海的主要街道都有了冠生園的商店。冠生園的産品也在陳皮梅、牛肉乾的基礎上增加了月餅、罐裝果醬、杏仁露等新産品。1933年他率各部門負責人到日本參觀訪問,得到啟發,回國後制出了杏華軟糖、魚皮花生等産品,這些在我國都是首創的産品還遠銷東南亞各國。

雖然冠生園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但冼冠生卻一直過著儉樸的生活。

    冼冠生的朋友 李修章
    那個時候講起來他這樣的坐個汽車也可以的,他連包車都不坐,他坐黃包車,他自己很節約,我因為跟他接觸,這是我看見的。

但是只坐黃包車的冼冠生,在三十年代初卻提出“食品救國”的口號,曾被當時的人所譏笑。

1937年“813”事變爆發,冼冠生捐出了大量食品犒勞浴血奮戰的抗日將士。當時馮玉祥將軍特地書寫“現代弘高”四個字贈給冼冠生,以鼓勵他的愛國之舉。上海淪陷後,冼冠生將它的工廠遷往重慶、貴陽等地繼續生産。直到抗戰勝利後遷回上海。

1949年,冠生園在全國各地設分店37家,已發展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食品企業。

冼冠生的朋友 李修章
    他在外面開的店,不是自己開的,你可以挂冠生園的牌子,一定要賣冠生園的東西為主, 你其餘賣什麼東西,他不管,他答應以後可以挂冠生園(的牌子),所以你跑到南京去,也看見冠生園,不一定都是他自己的本錢,他答應你用冠生園,他就是用這個方法把冠生園的影響擴大了。

<<上一頁下一頁>>
第2頁
(編輯:紀東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