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主持人講述

高月的眼睛

央視國際 2003年09月02日 08:58

  高月主持的《講述》特別安靜、沉靜,一如她明亮清澈的眼睛。

  有一回,聽説高月在對宋書茹的訪談中,使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流淚不止。這位80高齡的老人,前些年老伴因醫院誤診去世,大女兒不幸病逝,自己也因患癌症被判過"死刑"。經歷所有這些磨難,她都保持著樂觀向上的精神,從未流過一滴淚。但她在高月面前流淚了。事後,當我找到她問及緣由時,她説對高月的印象實在太深了。有近50家媒體的記者、主持人採訪過她,她都沒哭,而高月給人的感覺不同一般,你也無法用語言説清。她在聽你講述的時候,那眼睛望著你,不是像一個旁觀者在聽,而是很入神,很用心,一直走到你心裏去。

  説起來,現在的主持人特別會説,已經不再特別了。高月的特別之處,恰恰在於她用會説話的眼睛異乎尋常地用於傾聽。在央視的眾多主持人中,高月主持的《講述》,可以説是出鏡最少、出聲最少的。但她給觀眾留下的印象恰恰最深。她很清楚《講述》選擇的是百姓故事,月《講述》是以講述人為中心,而要讓每一位講述人走進《講述》都沉下心來,讓他(她)們在與主持人最簡潔和最直接的交流中,展示最真實的人生百態,將自己的內心世界端到觀眾面前。這分明在考驗著主持人的功底。高月的父親是一位飛行員,自幼在軍營中長大的她,有著恬淡內秀的氣質。在她主持的節目中,我們看不到有"脫口秀"的痕跡,也許她也不認為主持人只有走"脫口秀"一路。而觀眾卻在她善於傾聽的主持中,感受到了主持人的無窮魅力。

  來自福建的一位嘉賓劉靜,在《講述》錄製節目中認識了高月,她説:剛開始有些緊張,但一見到高月,她那眼睛裏透露出來的神情,會使人很快放鬆下來,她的舉止和談吐都散逸著一種淡淡的書卷氣。在訪談中,她遇到講述人突然接不上話頭的時候,總能用恰當的提問及時彌補談話的斷層,調整談話的進程,從中也可以看出她用心傾聽的程度。著名作家陳忠實,寫過不少長篇巨作,卻從未向任何媒體説過自己的父親。當《講述》約請時他也是再三推辭,可是一旦走進《講述》,面對高月那真誠期待的眼睛,他卻變了,在錄製節目的短短兩個多小時中,他向高月道出了一段深埋在心中的刻骨銘心的父子情,説到動情處甚至幾番泣不成聲。他激動地對高月説:“我還從沒有寫過一篇完整的關於父親的文章,今天我在這裡的講述,可以當作是對父親的一種最好的祭奠。”高月主持節目中透出的一種説不出的別致,也是許多觀眾在給《講述》的來信中都會提到的:"高月的主持既不'搶鏡'也不'呆板',親切而自然。"在她那沉靜的神態與和緩的語速中,人們能夠感受到她那遠離喧囂浮躁的心,能夠在一種不趨俗流的沉著與淡定中,啟發觀眾對紛紜繁雜的社會世相有著自己的思考。

  記得誰説過,聆聽需要一種定力。學會傾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求主持人有一種虛心的態度。高月做到了:在每一個節目的錄製中,她從來都很少打斷講述人的話頭,而是用一種專注的目光和坦誠的心願用心聆聽,在她的眼睛裏,總是充滿了理解,讓人情不自禁地啟動記憶的閘門,一任心中的往事順著思緒流淌……其次,要求主持人有一種吃苦的精神。高月做到了:她説得上是個才女,既做主持又兼做編導。但往往在一天要錄製好幾檔節目的過程中,她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而她能夠不急不躁地應對,迅速調整自己的主持狀態,靈活安排與講述人的溝通。往往,上一個節目是談笑風生、趣味盎然的故事,而接下來的偏偏是一段苦不堪言的人生經歷,都在她善解人意的領悟中得到釋然。用她自己的話説,在感受他人的人生經驗中,對自己是一種修煉。學會傾聽,更要求主持人有一種人文關懷的境界。高月也在努力做:在講述人十分寬泛的《講述》中,走進節目的講述人大多不是見過世面的演藝界明星,往往有的還是第一次進城,第一次面對攝像機。有一次,高月請來了一對南京的老夫妻,老兩口一想起進演播室就緊張得要命。高月在做完另一個節目後,特意帶著老兩口提前去演播室熟悉地形,讓他們緩解緊張情緒,結果第二天節目做得很順利。

  也許,高月的這種主持風格不會大紅大紫,但不管怎樣,在有月或無月的高高的夜空之下,聆聽高月的節目,感覺真好。

(編輯:趙文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