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溫塘——戰鬥的歲月(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06日 11:27 來源:

  溫塘——戰鬥的歲月(上)

  在浙江省長興一帶的村子裏,隨處可見當地人蓋起來的新式民宅,高大氣派。但在它們中間卻夾雜著一些看上去並不協調的建築,當地人也説不清這些老宅子究竟建於何時,他們只知道幾十年來,這些房子的主人始終沒有出現過,於是富裕的村民們曾一度想把這些似乎無主的老宅拆掉,在原有的地基上搭建新房。但是2005年年初,這些老房子裏無一例外地出現了一張由政府機構簽發的通知,

  其中明確規定——禁止村民擅自拆毀。這是為什麼?難道僅僅是因為這些建築年代久遠麼?究竟有些什麼人在這裡生活過?他們因為什麼而來到這裡又因為什麼一去不返呢?

  長興縣有一個叫“溫塘”的小村子,外來人第一眼就會注意到立在村口的一塊刻石,上面的幾個字讓人不禁聯想到千里之外的革命聖地,這個偏僻的小村子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響亮的名字呢?

  在白峴鄉茅山上有一眼清澈的山泉常流不息,附近的人們世世代代從這裡挑水,但在60多年前,泉邊經常會出現一些外來人的身影,他們不是來喝水,而是來清洗傷口。

  81歲的曹抱娣那年還是個姑娘,她清楚記得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幾步之遙那座荒廢的祠堂裏住進了很多陌生人,他們中的大多數竟然都有傷。

  同期:村民曹抱娣


  我們不知道,有時候晚上來,誰知道啊?晚上全抬過來了,住在祠堂裏來幾個不知道。

  這些新鄰居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行跡如此隱秘呢?

  這座竹林深處的祠堂原本連當地人也很少靠近,但據曹抱娣回憶,這些新鄰居到來之後很快把這裡改成了一座小型醫院,手術室、內外科室、病房以及近50名醫護人員的宿舍就分佈在祠堂周圍的12間房子裏,而祠堂裏面則是重傷員病房。

  同期:曹抱娣

  沒了一條腿,只有一條腿,還有的兩根柺棍撐著走路,有的沒有手這樣挂著,一隻手好的,有的右手沒有,有的左手沒有。受傷的我跟你説,大多是二十三四歲的樣子,還都是小夥子,都不大,年紀還很輕。

  每天都有新的傷者被送到這裡,醫生和護士們們只能用最簡陋的設備和最快的速度來挽救生命。

  解説:在這張手術臺上,每天都有人死去。

  同期:曹抱娣

  葬在山上,那時侯的荒山很荒的,現在那些荒草都已經割掉了。你們去看的葬墳的地方,那時侯都是荒山,看見他們抬上去,抬著去埋葬,死掉的有薄皮棺材。一定説葬了多少我們不知道,就埋在地下用點泥土蓋蓋,上面也沒有高起來的墳頭就是平的。

  茅山的竹林裏究竟安葬了多少人?他們的名字是什麼?這些都已經無從考證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讓他們灑出熱血的那場戰爭早在1937年就已經開始了。

  1937年,日本法西斯發動了侵華戰爭。11月,上海失陷,日軍分兩路進攻南京,一路沿滬寧鐵路正面進犯,另一路沿嘉興、湖州直驅長興、廣德,對南京進行外圍進攻。同年11月25日,日軍攻陷了位於太湖西岸浙皖交界的要地——長興。

  同期:新四軍老戰士徐國強

  他(日軍)不管男女老小,看見就打。打的最多的地方是長興老區住宅到李家巷這條公路上,橫一個豎一個很多很多,塘西橋西埠這個秧地裏,日本人在塘西橋架起機關槍(老百姓)全部被打死。為什麼叫二十九個半呢?還有一個孕婦正懷著孕。(日軍)到了長興城底下,就燒,整個這個城房子燒光。

  長興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的這些老房子今天看上去已經毫不起眼,但在抗日戰爭年間,這裡卻是地方武裝領導中樞的所在。眾多群眾武裝中,原本只是一名教師的郎玉麟所組建的部隊最具戰鬥力,讓日本人百思不解的是這支中國平民組建的“雜牌軍”何以會屢次戰勝裝備充足的日本軍隊呢?

  同期:新四軍老戰士郎玉麟

  開始的時候風起雲涌,這裡一個部隊那裏一個部隊,三個人三支步槍自稱大隊長,就是這樣子一哄而起,都是不願做亡國奴這個思想,這是一個基本情況。以後上海來了兩個同志,一個是紅軍的一個師政委,一九五五年評的中將—— 彭林,還有一個是王文林,當時已經是地委書記。這兩個同志和我一個同學聯絡,到了我這裡。我們三個人就合在一起,我們也是由他們兩個人介紹參加了共産黨。我們三個人就組成了一個支部,王文林是支部書記,彭林是參謀,我在部隊主持工作,那個時候自稱大隊長。開始的時候有二十人以後擴大到兩百多人。

  事實上,自抗日戰爭爆發起,在長興附近的群眾武裝裏都有中共地下黨員加入,他們對外身份隱秘,對內組織群眾,高效的指導戰鬥,同時在傳播這樣一個信息——一支打鬼子的正規軍隊就要到來了。

  1943年初,溫塘及附近的村子裏,陸續出現了一些陌生人,他們平民打扮,三五一組在村民家裏借宿,白天出去,夜晚回來,説是來這裡跑買賣,通常是幾天后便匆匆離去。然而細心的村民發現,這些買賣人的身上帶著短槍。

  溫塘村最大的一座古建築,建於清咸豐年間,前後兩進、共有房屋46間,佔地2000平米。相傳是一對秀才兄弟所建,但二人娶妻納妾卻均未生子便疑風水不好,舉家遷走,從此這裡就變成無主的荒宅。

  解説:那些奇怪的買賣人離去不久後的秋天,溫塘村這座荒蕪的古宅裏忽然秘密進駐了一支部隊,村民們並不知道這支陌生的隊伍就是中共中央軍委領導下的——新四軍。這支第一個進入浙西的隊伍就是新四軍一師十六旅的主力——48團,先前的那些買賣人正是喬裝的新四軍偵察員。素有“老虎團”稱號的48團此次任務就是開闢蘇南、浙西戰場。當時,團司令部就駐紮在這座院子裏。團長劉別生化名方自強。

  同期:中國軍事博物館近代革命戰爭館副主任劉珂

  四十八團是一個非常英雄的戰鬥團隊。在一九四三年左右,四十八團已經到了蘇浙地區進行抗日遊擊戰爭,打了很多勝仗,在老百姓中有很多神奇的傳説。團長叫劉別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戰鬥英雄。這個團的特點就是打起仗來不要命,團長帶著往前衝。


  方自強的化名讓日本人誤以為這只是一支規模不大的遊擊隊,不足為患。同年,由王必成率領的16旅旅部也順利來到長興,會合48團並集結了當地的群眾武裝 ,開始著手建設浙西根據地,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力量。

  離溫塘村不遠的石臼村裏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宅子,很難想到這裡就是當年新四軍的兵工廠。為了打擊裝備充足的日軍,兵工廠的建設至關重要。

  同期:四軍老戰士徐國強

  我們長興警衛連只有一挺輕機關槍是捷克式的,“老傢伙”一打就卡了就要拿通條去戳了。其它步槍火銃(土槍)還是算好的。當時子彈很寶貴很寶貴,我是給連長當通訊兵還好一些,我弄了五發子彈,其他人兩三發。

  在這個院子裏,60名工人日夜趕工。當時的東房是翻砂和鑄煉車間,北房有木架車床,用於製造手榴彈彈柄,西房有腳踏鐵車床,為武器最終裝配車間。

  武器通過馬拉人扛的方式源源不斷地送出,在確保了裝備的基礎上,16旅48團開始向敵人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擊,僅在1944年,他們就攻剋敵人據點80處,斃俘日偽軍6000多名。其中很多次戰鬥就是在48團司令部的這間參謀室裏精心策劃的。

  1944年3月29日,偵察員報告——日軍南浦旅團小林中隊正在安徽省廣德境內清鄉掃蕩。旅長王必成、團長劉別生立刻把所有營級以上幹部召集到這間屋子裏,戰前參謀會緊急召開。大家都明白,南浦旅團訓練有素,不但兇悍而且配有日軍當時最先進的武器。

  在中國軍事博物館內,有一件展品見證了1944年3月,新四軍48團與日軍南浦旅團的那場惡戰。這件展品今天就保存在一樓的兵器館內。

  同期:中國軍事博物館近代革命戰爭館副主任劉珂:我們這個廳是功勳武器廳,只有在戰爭年代立過功勳有戰功的武器才能進入這個廳展示。比如説戰鬥英雄王海的飛機,還有董來福的功臣號坦克都在這個廳裏展示。

  與功勳武器廳內其它大型武器相比,角落裏的這門炮並不起眼。這是一門日本製造的70毫米步兵炮,因為定型于公元1932年即日本神武紀元2592年,故名“92”式步兵炮。日本人造的炮為什麼會成為中國人民的功勳武器呢?這門炮究竟見證了一場什麼樣的戰鬥?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