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健康之路週刊 > 正文

誰對我的眼睛負責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1日 09:49)

  導 視

  這是四名眼睛原本正常的早産兒,

  他們出生在天津同一家著名的婦産醫院,

  救命的氧氣,令他們墜入無邊的黑暗。

  究竟還有多少早産兒面臨著和他們同樣的命運,

  難道要生命就真的不能要眼睛。

  敬請收看本期節目:誰對我的眼睛負責。

  正 片

  解 説:這四名天真可愛的早産兒先後出生在天津同一家著名的婦産科醫院,他們原本擁有一雙漂亮的大眼睛,但是現在他們看不見了,他們將終生面對黑暗。

  解 説:難道早産是一種罪過,只因是早産兒,孩子的眼睛就該看不見嗎?難道這一切就沒有補救的可能嗎?導致他們失明的兇手到底是什麼?帶著種種疑問我們來到天津。

  同 期:

  解 説:我們見到的第一個盲童是劉維鏵,他的父親告訴我們,給孩子取這個名字是想讓他長大後當空軍,保衛國家,但是現在,這個希望已經成為了泡影。

  記 者:這兩個她能分清哪個是哪個嗎。

  王 穎:(李雨宸的母親)能。

  李春霞:(李雨宸的姥姥)這個是什麼。

  李雨宸:海狸鼠。

  李春霞:(李雨宸的姥姥)這個呢。

  李雨宸:大熊。

  解 説;李雨宸是四個盲童中年齡最小的,只有她的左眼通過手術保住了一些光感。家長還在擔心,這種視力究竟能保持多久。那麼孩子生下來時眼睛還是好好的,幾個月之後怎麼就會瞎了呢?四個家庭的悲劇究竟是怎樣開始的呢。

  解 説:她叫楊蔚依,是四個盲童中最早出生的,在出生記錄上,她被描述為“雙眼等大,等圓,狀況良好”,字裏行間中透露不出任何眼睛有殘疾的徵兆。像其他早産兒一樣,楊蔚依在出生後立刻被送到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20天后終於平安地渡過了危險期。

  楊德山:(楊蔚依的父親)醫院也沒有提到過孩子可能會造成眼睛方面的損害。

  解 説:但是家長們萬萬沒有想到,在這短暫的喜悅之後,等待他們的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就在楊蔚依三個月大時,眼睛裏開始出現異常的白點,一個星期之後,這個瞳孔中間的白點竟然已經擴展到五毫米左右。

  楊德山:(楊蔚依的父親)在晚上看到孩子眼睛,像那個貓的眼睛一樣,閃閃的泛光,而且這種白點,瞳孔之中,能看到眼底的這種肌肉纖維組織,白茫茫的一片。

  解 説:情急之下,楊德山趕緊抱女兒去眼科醫院檢查,結果楊蔚依由於患早産兒視網膜病變已經完全失明。聽到這個噩耗,全家人像掉進了萬丈深淵,一下子崩潰了。看著懷中瞪大雙眼不諳世事的孩子,楊德山夫婦絕望到想要跳樓自殺。

  楊德山:(楊蔚依的父親)我們抱著孩子,曾經是整夜地抱著孩子哭,想到孩子以後,父母不在了,孩子怎麼辦,與其孩子將來受罪,不如跟著孩子一起死了。

  齊玉華:(楊蔚依的姥姥)我説你們別那樣想,你們還有兩個兒子,突然你們要是跳樓自殺了,你這一堆一塊,你扔給我我怎麼辦。

  解 説:就在楊德山一家以為女兒的悲劇僅僅是個偶然時,又有三個家庭遭受了同樣的噩運。

  孫惠穎:(劉維鏵的母親)好像是天塌下來了,真的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孩子一輩子要生活在痛苦裏。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我連續幾天沒有吃飯啊,也沒有睡覺,我始終在考慮我孩子的未來怎麼辦。

  張麗麗:(岳兆祥的奶奶)説實在的,就是盲人,就是瞎子,根本從我心裏頭,我根本就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我自己只能忍著。

  解 説:在給孩子治病的過程中,四個家庭逐步相互認識,讓家長們吃驚的是,從2001年11 月到2002年7 月,短短的9個月裏,在同一家醫院裏出生的四個孩子竟然因為同一種病而失明,這一切都純屬巧合嗎?家長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在了搶救孩子的過程上。

  楊德山:(楊蔚依的父親)醫院方的代表也説過,説他們認為,為了救孩子,就是不得不給孩子吸氧,想要保孩子的命,就給孩子吸氧,如果吸氧,那就肯定必然造成這種失明的後果。

  解 説:因為四個孩子都是早産兒,所以必須吸氧才能保住他們的生命,難道真的像醫院説的那樣,他們的生存必須要以失去光明作為代價嗎。在眼科權威專家黎曉新教授這裡,記者了解到,吸氧的確會使低體重早産兒的視網膜血管發生擴張、彎曲,嚴重的就會造成失明。但是正確合理的用氧可以降低它的發生率,更重要的是這種疾病根本不是什麼不治之症。

  黎曉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中心 教授)我們及時地給予他激光治療,就能控制這個病,就能保住他的視力。他不僅是行走沒有任何困難,而且能夠學習能夠看書,達到閱讀視力,那就基本上是個正常視力了。

  解 説:看來天津這家婦産科醫院做出的解釋很難成立,那麼他們對這四名早産兒的失明究竟有沒有責任呢,我們找到了這家醫院,希望採訪有關的責任人。

  醫 院:我們醫院現在基本上保持低調的一個態度,對媒體沒怎麼接受過採訪,院領導的意思就是,如果他認為這件事可以對外講,他會主動去找你,基本上我們掌握到這個尺度,因為好多東西沒有結果。

  解 説:對於醫院的低調態度,盲童劉維鏵的父親認為這是因為醫院理虧,指出他們沒有做到合理用氧。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就是沒有用氧指症了,你為什麼還在給他加壓給氧,或者説繼續給氧。

  解 説:醫學上對早産兒用氧有明確的規定,只有當早産兒發生青紫或呼吸困難、出現低氧血症時才給予吸氧,並且必須對用氧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監測。

  馮 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 副教授)如果吸氧的話,脈搏血氧飽和度維持在88到92之間,基本上就可以了。上限一般通常在92%,最高也不能超過95%。

  解 説:馮主任表示,一旦動脈血氧飽和度達到了95%,就必須調整吸氧量。但是在盲童劉維鏵的病例上,多次記錄著他的動脈血氧飽和度高達96%,甚至97%。從這些遠遠超出標準的記錄上我們很難想像,在長達43天的吸氧過程中,究竟有多少不必要的氧氣被他吸入了身體。

  片花一

  四名盲童原本擁有復明的機會,究竟是什麼原因將家長們的希望徹底擊碎。

  同一個問題上連續犯下同樣的錯誤,在醫院冷漠態度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請繼續收看本期節目:誰對我的眼睛負責。

  正 片

  解 説:孩子瞎了,為了讓他們復明,家長們跑遍了全國各大醫院,想盡了各種辦法。

  岳 軍:(岳兆祥的父親)我就説把我自己的眼睛移植給孩子,我看不見無所謂,得讓我的孩子看見這個世界,後來通過醫院了解,這個眼睛移植根本就不可能。

  解 説:對於四個孩子來説,他們的最佳治療時機是在出生後的四到六周,這寶貴的兩周被稱為“時間窗”。

  黎曉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中心 教授)也就是説他的治療的時機和他看到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就像一個窗戶一樣,抓住這個窗戶,光線就能進來,等到這個光線過了這個窗戶,就是黑暗,再也進不來了。

  解 説:不幸的是,在我們的調查中,盲童的家長們明確表示,由於醫院沒有告知他們,四個孩子的“時間窗”都被錯過了。

  王 穎:(李雨宸的母親)我們孩子是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前邊已經有兩個孩子去找你了,你醫院就應該引起重視吧,你醫院是沒有條件,不過你請眼科大夫給我們看,或者説你們帶孩子自己去看,這都無所謂,我們為孩子花多少錢,我們家長都樂意投入。

  記 者:根本就沒向你們提過這個事。

  王 穎:(李雨宸的母親)根本就沒提過。

  解 説:如今,劉東江最後悔的就是讓他的兒子劉維鏵多遭了一次劫難,儘管得知早已經錯過時間窗,希望渺茫,他還是讓孩子做了手術。之前不會翻身的兒子在手術後竟然由於疼痛一下子就翻了過去,把被手術的那只眼睛藏在了下面,而且至今仍然保持著這種睡覺的姿勢。

  解 説:盲童劉維鏵的爺爺説,他活了一輩子也不知道什麼是精神傷害,自從小孫子失明之後,他終於明白了。

  劉永平:(劉維鏵的爺爺)什麼叫精神傷害,我才體會到了,看到盲人道的時候,看到人拿棍的時候,他跟我眼對眼的時候,我才知道這個精神傷害,好像這個心要碎了,精神上太痛苦了,這是沒法解脫,解脫不了。

  解 説:沉浸在痛苦中的家長們怎麼也不能理解,這家有著50年曆史,原本讓他們最放心的醫院卻把自己孩子的眼睛弄瞎了。

  齊玉華:(楊蔚依的姥姥)我總覺得這個醫院,它是救人的地方,沒想到它把孩子給害了。有的時候我就想不開,他大夫不見得跟咱老百姓一樣啊,他心裏是蠻明白的。

  解 説:這家婦産科醫院究竟為什麼會連續犯下同樣的錯誤呢。在天津市衛生局,我們得到了這樣的解釋。

  石 岩:(天津市衛生局醫政處 處長)隨著醫學不斷地發展,新技術的應用,我們可能解決我們以前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但這是隨著我們早産兒的搶救成功又出現的一個新的學術性和技術性非常強的這麼一個問題。

  解 説:這真的是一個新的學術性和技術性問題嗎。事實上,在國際醫學界這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因為同樣的教訓已經對早産兒用氧和相關檢查制定了嚴格的制度。在國內, 1984年出版的《新生兒重症監護》一書中,這種病就被提到過。在1997年11月第二版的《實用新生兒學》一書中,更是對病因和預防進行了明確的講解。劉東江向我們記者表示,他曾經在這家醫院醫生的辦公桌上看到過這本《實用新生兒學》。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為什麼讓你去學習,那教科書就是規章制度,你是按他學出來的,你為什麼不按他去做,教科書是多年積累的經驗。

  解 説:在進一步的調查中,我們了解到,這種病不僅在教科書上被提到過,而且也早就被一些醫院所重視,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我們的記者翻閱了一些用過氧的早産兒的病例,上面都有明確的記錄。

  馮 琪:(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 副教授)我們醫院從1992年大概就已經重視,所有早産兒在醫院期間只要用過氧,在離院前我們都會進行眼科檢查,出院以後,也跟眼科醫生要建立比較多的聯絡,強調家長你為什麼要去看眼科,強調他看的頻率。

  解 説:同樣是兩家專業的婦産科醫院,在同一個問題上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如果説天津這家醫院在技術上暫時還做不到對早産兒進行相關的檢查,那麼它們連最起碼的告知義務也做不到嗎。在科學知識與責任心面前,這家醫院缺乏的究竟是什麼呢。

  王長功:(李雨宸的姥爺)你知識少了,你責任心要強的話,我想這個問題能彌補50%。就拿孩子來説吧,如果它真正要是責任心強的話,囑咐我們兩句,四個孩子不至於造成今天這個後果。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他們是一個,是一種冷漠的群體,這種人缺乏基本的人性。

  解 説:就在這四個家庭把醫院告上法庭之後,又有兩個早産兒出生在天津這家婦産科醫院,他們同樣因醫院沒有履行告知義務而最終失明。在這樣的事實面前我們不禁要問,這難道僅僅是缺乏科學知識與責任心的問題嗎。究竟是什麼在保護著醫院,讓它們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得如此冷漠呢。

  片花二

  面對從天而降的災難,四個家庭將承擔怎樣的壓力和痛苦。

  一場官司打兩年,究竟是什麼力量把他們推向無助的深淵。

  請繼續收看本期節目:誰對我的眼睛負責。

  正 片

  解 説:盲童楊蔚依的父親曾經把自己關進漆黑的洗手間,他想知道,如果和女兒一樣什麼都看不見,自己將會體驗到什麼。

  楊德山:(楊蔚依的父親)就好像在懸崖上,不知道自己往前走是路,還是往後走是路。這時候恐懼是發自於內心的,真正的恐懼,在這時候我體驗孩子,孩子真是可憐,太可憐了。

  解 説:這種恐懼的感覺,同樣被其他幾名盲童的父親所深刻了解。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我嘗試是把眼睛蒙上的,拿一塊布蒙上,轉兩圈過來之後,你在你自己家裏頭,一個很熟悉的環境中,你自己不敢邁腿了,手伸出去摸的情況下,你也不敢把手臂伸平了。當走出去兩三步以後,你不敢走了,再走第三步第四步的時候,你會很害怕的。

  記 者:您覺得視力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對一個人來説。

  黎曉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中心 教授)那太重要了,説他聽不見都沒關係,或者不能表達都沒有關係,但是他看不見這個世界,整個生活的意義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記 者:主要的信息來源就是靠它。

  黎曉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中心 教授)最主要的信息來源。

  解 説:從2002年8月起,四名盲童的家長先後向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醫院對孩子的失明承擔賠償責任。為了打贏官司,只有初中文化的劉東江一頭扎進了醫學圖書館,開始學習有關的知識。

  記 者:為什麼自己去圖書館找。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怎麼説呢,説句實在話,醫生這個行業,不老説實話的,在群眾中這個威信是相當低的,這個行業,整體行業人,就是比較低的。

  記 者:你不信任他們。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不是我不信任他們,是群眾們根本就不信任他們。

  解 説:以前從未進過圖書館,平時連小説都不看的劉東江,在一年多的時間裏瘋狂地自學了上百本醫學專業書籍。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如果説,你要我去做手術我幹不了,但是如果説你要讓我去講這些理論的話,反正,我應該也能有一定的,最起碼我能給人講,能給專業人士去講的。

  記 者:有這個自信。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有的。

  解 説:儘管家長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當我們的記者前往天津調查時,這場打了已經快兩年的官司依然沒有結果,直到現在,天津市醫學會還沒有做出相應的醫療鑒定。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他們的訴訟道路走得這麼艱苦呢。

  王長功:(李雨宸的姥爺)天津市有點屁大的事情,報紙都做宣傳,可是為什麼這個事它不宣傳,為什麼,這個根兒在什麼地方。你説這根兒在哪兒,天津市目前捂得這麼嚴實,根兒在哪兒。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千萬不要幹那些見不得人的東西,想通過一些不正常的,不正當的渠道,去把這個事情擺平,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法律是公正的。

  解 説:在調查中,劉東江還告訴我們的記者,他認為在法院做出證據保全之前,天津的這家婦産科醫院已經篡改了兒子劉維鏵的病例。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實際上就是説,醫生的話,應該是知道這個孩子出事,或者是有可能出事,他們已經做了預防性的改動。

  解 説:這是劉東江指出被篡改的一條記錄,可以看出,這條記錄的字形大小和字間距與上面幾行有明顯的區別。另外,按照病例書寫規範的要求,醫生必須隔行簽字,但這段記錄不是。

  字 幕:該兒因缺氧給予氧療,易引起早産兒視網膜病變,現在雙眼神靈活,對光反射,眼睛可隨眼前物體轉動,計劃近期請眼科專業醫師檢查眼底。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我是請了兩個專業的主任醫師幫我去看,因為單憑我的力量是不可能看出來的,他們是不認識的,我一人給他們複印一套這個東西,可以説是背對背地找這本病例,到最終的結論,兩個人找出的這本病例的改動的地方,或者是不符合用氧規範的地方,不符合醫療常識的地方,幾乎是一樣的。

  解 説:這是劉東江指出被篡改的另一條記錄,上面寫著:請眼科醫院王主任會診示,角膜透明,瞳孔等大,大小正常,前房正常,需進一步散瞳看眼底,明確診斷,出院後眼科醫院隨診。劉東江説這次會診根本不存在。

  字 幕:請眼科醫院王主任會診示,角膜透明,瞳孔等大,大小正常,前房正常,需進一步散瞳看眼底,明確診斷,出院後眼科醫院隨診。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最關鍵的,老百姓最認同的一點,你要收我費用的,

  記 者:這個沒有費用記錄。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沒有費用記錄。你跨院會診的話,連交通、跨院會診費的話,怎麼也得一百塊錢,這筆錢誰掏了。

  片花三

  醫院與家長對簿公堂,面對失明的孩子,它們究竟如何回應。

  在遙遙無期的官司面前,家長們又將如何繼續這場守衛光明的“戰爭”。

  請繼續收看本期節目:誰對我的眼睛負責。

  正 片

  解 説:調查中四名盲童的家長向我們表示,在法庭交換證據時,這家醫院不僅不認為自己存在過失,而且態度還十分惡劣。

  岳 軍:(岳兆祥的父親)説孩子沒有眼睛,你開發他其他功能,當時我聽了這句話,就感覺怒不可遏,當大夫有這樣説話的嗎。

  王 穎:(李雨宸的母親)它們醫院的人就説,這些孩子都不應該救活的,都應該死的,這是他們當醫生説的話嗎。

  解 説:醫院還在法庭上指出,家長們提出的賠償費用過高。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醫政科的那位女士,她説了,她所知道的人的平均壽命只有47歲,説我們是一個無賴,算的那麼多是無賴的行為。

  記 者:你們算了多少。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我們是按天,平均壽命70歲多一點算的,因為這種孩子,是終生需要人照顧的。

  解 説:據資料介紹,上個世紀70年代,在日本曾經發生過一起類似的訴訟案,雖然醫院一方列舉出種種理由,但最終敗訴,法院認為,既然已經有美國的前車之鑒,日本的醫生完全可以通過學習和交流避免悲劇的發生。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這個承認錯誤並不是丟臉的事情,丟臉的是知道錯誤,而去掩蓋錯誤不改正錯誤,這是丟臉的。真正説要勇於説承擔錯誤,承認錯誤,改正錯誤的話,對你整個醫院,或者醫療行業,整體的工作是一個促進。

  楊德山:(楊蔚依的父親)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醫院再別犯類似的錯誤,再造成其他孩子的損害,就堅持把這個訴訟走下去,堅持把這個事情讓社會了解得更多一些。

  解 説:在與醫院的“戰爭”中,劉東江是最堅定的一個。他有一張特殊的名片,上面印著:為了即將出生早産兒的安全,為了已致盲孩子的權利,讓我們共同努力,搶救生命,保障健康。為了方便和全國各地的患兒家長聯絡,劉東江還專門開通了一部小靈通手機,無償地為他們提供醫學方面的幫助。

  記 者:最終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你,不停地做這件事。

  劉東江:(劉維鏵的父親)可能就是説,一個正常人的良心吧,一個良心,作為一個做父親的愛心吧。

  解 説:儘管官司一拖在拖沒有結果,但四個孩子在一天天長大,他們沒有清楚地看到這個世界,就永遠墜入了黑暗,在他們的記憶中連母親的樣子都沒有留下。現在,四個盲童的眼睛正在像幹蘋果一樣慢慢地萎縮下去,那雙曾經漂亮的眼睛只能成為父母心中永遠的回憶。

  孫惠穎:(劉維鏵的母親)在路上看到別人的孩子,用眼睛去發現東西,哎呀,特別好奇,然後問媽媽,跟媽媽那種眼神的交流,我嫉妒極了,真的,因為我跟我孩子之間,不會有那種眼神的交流。

  解 説:目前我國每年出生的低體重早産兒大約有120萬。由於過去的搶救成功率很低,這些早産兒很少能夠活下來,所以早産兒視網膜病變也沒有得到重視,現在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和救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早産兒可以活下來了,但是如果他們的生存要以失去光明作為代價,那麼他們的生活又有什麼意義。在血的教訓面前我們必須警醒,在救治生命的同時,我們還應該做好什麼。

  解 説:就在我們的記者結束調查離開天津時,劉東江打來電話説,有一名湖北中翔市的家長和他聯絡,在那裏又發現了30多個患上早産兒視網膜病變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全國究竟還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

責編:回春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