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 健康人物

福建青年董斌的故事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04日 15:31

記者採訪董斌
董斌的母親
動完手術的董斌
董斌與母親以及主治大夫在一起

  回首2003,有許多關於生命的話題,令我所感嘆。有的生命脆弱,有的生命堅強,有的生命既脆弱又堅強。18歲的福建青年董斌,他的生命令我所感動。今天,我們請來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著名社會學者何佳弘先生和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個令人感動的話題。

  何佳弘(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著名社會學者):你説到了兩個詞,我覺得都有。第一是感嘆、第二是感動。

  主持人:感嘆什麼?又感動什麼?

  何佳弘:在我們的眼睛裏看,其實18歲可能還是孩子。或者説得更準確一點,真正的生活對他才剛剛開始。但是他已經在面臨似乎是生命的盡頭了。但是令人感動的是,就是他在這個時候,在面對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健康,而是他人的健康,所以這是非常讓人感動的一件事情。可是我們知道,在中國的傳統觀念裏頭,身體膚發授之父母,一般情況下,很多人不太願意觸動它。要説捐獻這樣一個重大的選擇的話,很多人在心裏頭都很艱難的選擇。現在,在中國捐獻雖然還是比較少的。首先,它是人的一種行為,人的行為一方面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其次,其實對這個死亡,大家都一點帶有神秘性的恐懼感。其實這也不只是中國人的傳統,在很多民族的傳統裏面,都有這樣的一種感覺。這又回到剛才説的觀念,我的觀念裏面當然也有一些涉及到宗教信仰,但是它還有一些可能是屬於文化層面的東西,或者人們感情上的一些東西。

  主持人:在咱們中國人眼裏,説起董斌,不管怎麼樣還是個18歲的孩子。可是董斌作為一個18歲的年青人。他怎麼能夠做出這樣一種選擇,他有什麼樣的一種心境?讓我們聽聽董媽媽怎麼説。

  主持人:何老師,剛才我們看了董媽媽的説法,也令人感動。

  何佳弘:對。不管怎麼樣,她最後還是同意了,雖然最後痛哭了一場,其實從捐獻人體器官來講,對於一個死去的人,可能關係並不是太大,畢竟人已經死了。但是很大的障,礙其實是在他的親屬,特別是對他有這麼深厚感情的母親。能夠做到這一點,真是太難得了。

  主持人:那我們知道您是大學教授,如果説,在大學裏面,有人發起這樣一個運動需要您簽名,要在某一個特定時期,捐獻出自己的一些器官。您怎麼對待這個事情?

  何佳弘:説老實話,我以前對這個問題,沒有認真考慮過。但是聽到了董斌的這個事情以後,我覺得我現在的態度,應該是很明確的,我願意在死後捐獻出我的人體器官。

  主持人:不管怎麼樣,你這番話還是令我感動。這使我想起來,我們中國是個人口大國,人口多到13億之多。可是根據我們了解,在捐獻的所謂的供體方資源非常匱乏。

  這方面的情況我們有必要連線一下專門的機構,看看這方面的情況究竟怎麼樣。

  主持人: 那麼您覺得國內角膜等器官捐獻的狀況究竟怎樣?而且這方面的真正的意義究竟在哪?

  潘志強(同仁醫院眼庫潘志強主任):目前來説咱們國內有大量的角膜盲患者(所謂角膜盲,就是因為各種疾病導致角膜的白斑形成,最後引起患者的視力喪失)。據我們國內的早期流行病學統計,應該説,目前的病人數應該是在200萬左右。在咱們中國,這種角膜盲患者,每年能夠治愈的,也就是説通過死者器官捐獻從而成功進行角膜移植,繼而使病人擺脫這種黑暗、重見光明的每年不超過5000例。

  主持人:那麼現在同仁醫院眼庫的供體情況究竟怎麼樣?

  潘志強:同仁醫院從1990年建立眼庫以後,我們就開始對願意死後捐獻角膜的人進行登記。

  目前在我們眼庫登記的人,大概應該是超過了三萬個。

  主持人:何教授,對於這些數字,您有什麼想法?

  何佳弘:可能還是提供者還是太少。

  主持人:那麼以美國為例,它的國家人口是兩億,可是每年實施角膜手術移植的就有5萬例。

  何佳弘:這個比例不低。

  主持人:對,這應該説是一個很高的數字了。

  何佳弘:這樣比較起來,就説明咱們的供體,就是説角膜的貢獻者這種志願者比較匱乏。我相信這裡面,一定有一個社會觀念問題在裏面。我想其實對死者的人來講,捐獻出你的人體的某些器官,沒有任何損害,但是對他人又是一個很大的幫助。從某種意義上講,對我們就是一個舉手之勞,但是善莫大焉啊。

  主持人:你可能拯救一個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何佳弘:我想還有另外的原因,就是現在很多人對捐獻人體器官,當然這是指的是死後捐獻體器官這件事。他可能不太了解,而且也不知道究竟怎麼去捐獻。

  主持人:看來一提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就想起深圳的這個立法。深圳在2003年8月23日,在我們國家首次出臺了關於人體捐贈的立法。當然它的這個法規還是一個市級法規。

  何佳弘:對,這是地方法規。

  主持人:但是不管怎麼樣,真是點燃了我們國家相關法的第一盞燈。那麼這部法規有兩位人士,算是推動者和倡議者,他們的動作算是功不可沒。我們的記者就採訪到了他們。

  姚曉明(深圳首部器官捐贈法的倡議者、推動者):《深圳經濟特區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的出臺,確立了醫生和病人的義務和責任,確認了捐獻者的義務和責任,這樣就使中國的器官移植有法可依。董斌是我們國內器官捐贈條例出臺之後的第一位提出在死後捐獻角膜的最小的成年人,所以他的精神感動了深圳人、感動了中國。

  吳江影(深圳首部器官捐贈法的倡議者、推動者):讓別人的器官恢復他的功能,甚至能夠延續他的生命。這種提升來説是一種精神境界,這絕不單單自己是一種身體健康的概念,這應該還是一個心理健康的概念。只有精神上的昇華才能使他有這種心態。

  主持人:看完這個小片,何老師我看您的眼神都濕潤了。一定很感動是吧!

  何佳弘:是的。因為我覺得那個小片裏邊,那個姚博士他説的也很好,就是董斌這個事不僅讓他感動,而且讓深圳感動,甚至讓全國都感動。我覺得這個話説得確實不過分,因為董斌的事,他實際上還在讓我們重新審視、重新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價值究竟何在。

  主持人:對。從這個角度説,我也有個感受,就是説他本人捐獻這個事情,好像是一個醫學方面的事情,是關於健康的事情。但是我們現在來看,其實它觸及了我們社會文明層次的發展。18歲的董斌令我們感動,可是他的事情我們經過傳播,很多人都很關注,很令人關注董斌的現狀如何,讓我們來看一看。

  主持人:正像董斌説的“新年新氣象”,他的新氣象表現在他的病情比較穩定,我想很多人都會為此而安心了。何教授,你覺得看完之後,心情也可以放鬆一下。

  何佳弘:對

  主持人:因為董斌他把自己的愛心獻給了他人,那麼我想社會上也一定會有更多的人,把同樣的愛心或者更多的愛心回報給他。這就是咱們中國老話説的“好人有好報”。在董斌生病的時候,他的實習單位、他的母校,都給了他很多的關愛。現在就

  讓我們看看,他們對董斌有什麼樣的祝福。

  何佳弘:他們的祝福非常真誠,這也使我想起了董斌。作為一種健康新事件,它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身體的健康,健康變成了社會事件。社會上的人如此關愛他、祝福他,同時表達了一種最好的祝願。

  主持人:是。

  何佳弘:現在社會各界表現出的對他這種愛心的回報,我心裏也在想,我真的希望大家的這種愛心,能夠再一次創造人間的奇跡。這也使我想起咱們經常關注健康事件,一旦有健康問題發生的時候,很多社會上的人,都會表現出很多很多的愛心,這也是我們這個社會文明進步的一個表現。

  主持人:對。

  何佳弘:我覺得社會公眾的愛心,確實能夠共同建造我們生活中的健康之路。那麼這個健康之路對個人來講,既有生理上的健康、也也有心理上的健康;對社會來講,既有物質上的健康,也有精神上的健康。

  主持人:古人曾經説過一句話,就是我們前面實際已經提到的,“莫以善小而不為”。如果大家都從自己的身邊做起,做出一些這樣或那樣的小善,積累起來就會成為社會中的大善,就可以使我們的社會變成更加美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18歲董斌感動了2003年,我相信也會感動2004年,不僅感動了他的家人、他的親友,也會感動著我們所有的人。那麼節目最後,我們要祝福董斌,也要祝福所有的好心人,好人一生平安。

(編輯:回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