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專家提示

乳頭溢液要防哪些病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11日 13:37

  在非妊娠期和非哺乳期,擠捏乳頭時有液體流出稱為乳頭溢液。乳頭溢液是乳腺疾病的常見症狀之一,據統計,以乳頭溢液為首要症狀就診者佔乳腺疾病的3%~14%,發生率僅次於乳腺腫塊和乳房疼痛。如果出現的乳頭溢液是單乳頭溢液者,多數跟以下幾種乳房疾病有關:

  1.乳腺導管擴張症:患有此病的部分病人,早期首發症狀為乳頭溢液。溢液的顏色多為棕色,少數為血性;溢液化驗檢查可見有大量漿細胞、淋巴細胞而無瘤細胞。此病好發于40歲以上非哺乳期或絕經期婦女。發生溢液的乳暈區有與皮膚黏連的腫塊,直徑常小于3厘米,同側腋窩淋巴結可腫大、質軟、有觸痛。若併發感染時,腫塊局部有紅、腫、熱、痛的炎症表現。

  2.乳管內乳頭狀瘤:此病以40歲~50歲者多見,75%的瘤體發生在鄰近乳頭的部位,瘤體很小,帶蒂而有絨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化驗檢查溢液內可找到瘤細胞。有時病人仔細觸捫乳房,可發現乳暈下有櫻桃大的包塊,質軟、光滑、活動。

  3.乳房囊性增生:以育齡婦女多見。部分病人乳頭溢液為黃綠色、棕色、血性或無色漿液樣,化驗檢查溢液內無瘤細胞存在。此病有兩個特點:一是表現為乳房週期性脹痛,好發或加重於月經前期,輕者多不被病人介意,重者可影響工作及生活。二是乳房腫塊常為多發,可見於一側或雙側,也可局限于乳房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個乳房。腫塊呈結節狀且大小不一,質韌不硬,與皮膚無黏連,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腫塊在月經後可有縮小。

  4.乳腺癌:部分乳腺癌病人有鮮紅或暗紅色的乳頭溢液,有時會産生清水性溢液,無色透明,偶有黏性,溢出後不留痕跡,化驗檢查溢液內可找到癌細胞。45歲~49歲、60歲~64歲為此病的兩個發病高峰。其起病緩慢,病人在無意中可發現乳房腫塊,多位於內上限或外上限,無痛,漸大。晚期病變部位出現橘皮樣皮膚改變及衛星結節。腋窩淋巴結腫大、質硬,隨病程進展彼此融合成團。

  如果出現的是雙乳頭溢液,那麼很可能為全身性疾病所致,如血友病、紫癜病、內分泌失調等,可由內分泌專家進行相關檢查確診。此外,有的乳頭溢液現象是屬於生理性的,如停止哺乳一年內,多數婦女仍會有少量乳汁分泌;妊娠中晚期,一些孕婦的雙乳可擠出少許清淡色的初乳;少數婦女在強烈的性高潮後,由於乳房血管高度充血,乳房脹大,乳頭勃起,也會出現短時間的溢乳;婦女進入更年期,由於內分泌紊亂,會使部分婦女分泌少量乳汁。這些情況都不屬於病態。還有一種假性溢液的現象,常見於乳頭凹陷者,由於乳頭表皮脫落細胞積存于凹陷處,引起少量形似液性豆渣樣的滲出,時常有臭味。這是一種炎性滲液,並非由乳腺導管排出,所以叫假性溢液。一旦拉出凹陷的乳頭,保持局部清潔,“溢液”即會消失。

  總之,乳頭溢液是一個重要的乳房症狀,其中10%~15%可能是乳癌。出現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做溢液涂片細胞學檢查。近紅外線乳腺掃描對乳暈區導管病變的陽性診斷率可達80%~95%。B超檢查、鉬靶照片也有相當的準確率。選擇性病變導管造影檢查是乳頭溢液常用的一種檢查方法,對有乳頭溢液的良惡性的鑒別診斷具有較大的價值,它還能為醫師提供手術切除範圍準確定位。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