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內容

我為鄉親出趟診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6日 15:16

  1、劉克玲 秘書長 《我為鄉親出趟診》組委會

  2、張侃 教授 《我為鄉親出趟診》倡議人之一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裡是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我為鄉親出趟診”活動方面的問題。

  主持人:《我為鄉親出趟診》活動是怎樣的一項活動呢?

  劉克玲:這項活動是根據中宣部等14部委關於深入開展全國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大型公益活動,主要是為了億萬農民的健康而組織實施的,首站在甘肅。我們衛生工作的重點在農村,因為那裏更加需要。

  張侃:解放後的調查發現農村衛生非常薄弱,當時有30%的縣沒有醫院,80%的區沒有衛生所,七八十個村莊甚至沒有醫生。那時候的疾病也很多,天花、霍亂、麻疹等流行病很厲害,國家採取組建醫療隊的辦法,派了很多的醫療隊去撲滅疾病。在這個過程中農民們就提出一個很深刻的問題,那就是希望能夠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這個問題引起了我們的思考,最後研究認為就是要建立農村醫療基層組織,培訓醫務人員。因此當時的醫療隊起到了加強農村醫療建設的&&作用。國家也很重視醫療衛生工作,我們又想到了用醫療隊這種形式再來起到一次&&作用。

  主持人:從個人的角度來説,參加這樣的活動有哪些考慮?

  劉克玲:我們醫生有著很好的傳統,因為醫生這個職業就是要解除病人的痛苦,因此醫生本人就應該愛護人、關心人的生命,而農民又是最需要醫療衛生幫助的群體,因此這樣的活動的開展也在情理之中,也是醫生職業的要求和良好的傳統。

  主持人:一起來看看活動啟動的儀式:

  旁白:金秋時節《我為鄉親出趟診》甘肅行的出發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甘肅廳隆重舉行。在這裡聚集了老中青三代醫務工作者,他們都是自願參加此次我為鄉親出趟診活動的。

  胡亞美(中國工程院院士 當年醫療隊隊員):我是去張掖肅南縣裕固族自治縣。

  李佩文(中日友好醫院 當年醫療隊隊員):我是1967年下半年去的,去的是甘肅高臺、臨澤這些地方。

  傅天真(北京同仁醫院 當年醫療隊隊員):我們離開那裏已經31年了,現在還記得那個鄉叫做倪家營鄉,是一個很艱苦、很邊遠的地方。

  旁白:在志願者中還有許多年輕的醫生,他們懷著對老一輩醫務工作者的敬佩和對醫療下鄉工作的熱情,從各地走來。發出倡議的著名醫學專家和衛生部相關領導出席了出發儀式,他們希望通過醫療隊的活動,將黨和政府對農民的關懷帶到基層。許多當年去過甘肅的老醫生們一起回憶起當時的青春歲月,三十多年過去了,一切仍然是歷歷在目。當年奔波在甘肅鄉間的年輕醫生如今已經是兩鬢斑白,許多人也以成為了著名的醫學專家,今天他們要再為鄉親出趟診。

  劉克玲:吳階平、胡亞美等老專家發出倡議一週後就有100多人來報名,我們挑選了69名,其中有27為是曾經去過甘肅的,不僅僅是老專家,還有一批年輕的志願者,最大的82歲,最小的只有20歲。

  主持人:來看看醫療隊出發後到達當地的一些情況:

  旁白:醫療隊到達蘭州後立即奔赴各自的服務地區,此次為鄉親出診活動在甘肅有三個點,行程最遠的是張掖地區,距蘭州市大約500多公里,張掖是河西走廊上主要的糧食基地,在這裡生活著漢、藏、蒙等38個民族,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老隊員們三十年後到達這裡感到這裡的變化實在太大了。今天當百姓得知北京醫療隊又來到了他們身邊,他們仍然用他們質樸的方式迎接著遠方來的白衣天使,從早到晚張掖市人民醫院的各個樓層裏,來找北京醫生看病的病人絡繹不絕。

  張侃:我當時是第九批到達那裏的醫療隊隊員,前八批醫療隊已經在那裏和群眾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醫療隊隊員對農民很熟悉,農民同樣也很熟悉醫療隊員,這種感情是很多批醫療隊共同建立起來的。當時我去的時候生活非常苦,一些群眾經常自己去打野鴨子給醫療隊送來,隊員們當時非常感動,這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情。醫生盡心盡力給農民朋友治病,農民朋友也真心對待隊員。

  劉克玲:這次有些病人都是提前了兩天來挂北京醫生的號,等到北京來的醫生看過之後他們也感覺心裏塌實了。群眾對於北京來的醫生是非常信任的。

  張侃:這次去我們發現北京醫療隊和當地群眾的感情三十多年來仍然聯絡的非常緊密。周總理曾經對醫務工作者提出兩點,一個是思想過硬,一個是技術過硬,農民信任醫生就是信任的這兩條,而醫生對待農民也就是這兩條。

  主持人:來看看醫生們三十多年後返回甘肅發現了哪些變化:

  旁白:第二天醫療隊離開市區來到縣鄉,我們隨傅天真大夫來到了他們當年工作過的倪家營鄉衛生院,從市區到鄉衛生院60公里的路程走高速公路40分鐘就到了,二三十年前傅大夫他們坐拖拉機要走4個多小時。

  王師傅(司機):當年就是在露天院子裏做手術,鼻竇炎手術的時候連電燈都沒有,頭抬起來就做。

  旁白:來到衛生院,傅大夫想尋找一下當年的線索,可是已經找不到當年的影子了。這裡不僅房子變了,人也變了。當時這個鄉衛生院只有一個赤腳醫生,而現在這裡有六位醫生,小小的診所裏也有了一些簡單的醫療設備,可以做心電圖、B超、透視檢查,這與當年相比,醫療隊員感慨頗深。

  傅天真:當時條件非常有限,當地群眾對我們的期望很大。當然現在雖然有了一些變化,但是還缺乏一些檢驗設備,比如尿常規檢查、血液常規檢查等設備,如果能夠有這些設備,這些醫生又是全科醫生,再加上一些輔助檢查,就應該是比較完善了。

  張侃:看到這個狀況非常高興,我87年和95年去過,當時也有很大改變,可是回想起第九批隊員去的時候就只有三大件,也就是聽診器、血壓表、體溫計。現在變化真大,看到後很興奮。

  劉克玲:九十年代國家衛生部、財政部專門為加強農村基層醫療水平做了一些工作,現在我感覺在全面開發功能上還有欠缺,還有掌握技術人員的基本技能還有不足。

  主持人:接著來看醫療隊的工作情況:

  傅天真:當時傳染病很多,麻疹、小兒麻痹後遺症、流行病都很多,同時當時營養不良、佝僂病、營養不良性貧血等也很多。現在看來基本上都是一些兒科常見病,傳染病基本沒有看到,大家對孩子保健方面的需求加強了,在這樣的基層知道給孩子吃配方奶粉,跟過去的概念就不一樣了。

  劉克玲:三十年後現在他們喝上了自來水,用上了煤氣,環境綠化也好多了。這次去我們發現主要是有一些生活方式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現在有很多了,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另外還發現風濕病很多,還有的患者開始並不把感冒當回事兒,可是到後來損害到了心臟,有一個28歲的患者都到了心衰的程度了,因此我們感覺到他們渴求預防疾病的知識。

  張侃:當時我去的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風濕病心臟病晚期的老太太,我們給她用了毛地黃後,一週後她終於可以睡著覺了,她非常高興,我們當時也很高興。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