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往期內容

抗生素??請您別亂用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16日 16:52



  1、劉又寧 教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從事呼吸內科臨床、科研、教學工作 對呼吸衰竭、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左圖)

  2、孫忠實 教授 中華醫學會臨床藥物評價專家委員會委員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專家 從事醫院藥學及藥品分類管理工作。(右圖)

  主持人:觀眾朋友們,你們好!這裡是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直播節目,今天我們來聊的是抗生素方面的問題。

  記者:真要是有個頭疼腦熱的一般人都是憑經驗到藥店買一些藥吃,比如消炎藥幾乎家家必備,來聽聽大家的看法:

  群眾:我平時吃過消炎藥,像牛黃上清丸、牛黃片、阿莫西林等。

  群眾:我吃鹽酸環丙沙星膠囊。

  群眾:我吃嚴迪。主要用的是別人介紹、電視廣告、以前使用過效果不錯的藥。

  記者:您覺得消炎藥和抗生素是一種藥嗎?

  群眾:不明白。

  劉又寧:很多人對於用藥有很多的錯誤觀念。首先消炎藥和抗生素不是一回事兒,比如我們説關節炎可以吃一些布洛芬,而抗生素是用來治療由細菌引起的感染的一種藥物。抗菌藥物是一個大的概念,所有具有抗菌效果的藥物都可以稱為抗菌藥物,抗生素只是其中一部分。

  孫忠實:抗菌藥物是一個大的概念,下麵包括兩部分:一部分來自於細菌微生物,我們稱之為抗生素,比如1940年問世的青黴素,1945年出現了鏈黴素,然後出現的頭孢菌素等等。有一部分抗生素現在可以由人工辦法進行半合成,但是我們通常也把它歸納為來自於微生物。另外一種就是合成的,就是我們用人工辦法直接將各種化學原料製作成某一種化學藥物,比如1935年問世的磺胺、1972年左右上市的奎洛酮藥物也就是沙星類藥物。抗生素與合成抗菌藥統稱為抗菌藥。老百姓對於消炎藥有一些誤解,我們通常把消炎藥分為兩類,一類就是非載體消炎藥,一類是載體消炎藥。載體消炎藥就是指的皮質激素,老百姓稱為可的松這一類藥品。另外還有一種非載體類消炎藥,也就是它不具備載體的結構,但是它有載體的那種消炎作用。如果不是細菌引起的炎症就應該使用剛才講到的載體或者非載體類消炎藥。剛才所説的例子比如風濕性關節炎就是典型的不是細菌引起的炎症,細菌引起的炎症具有紅腫痛等典型症狀,那麼我們就要用抗菌藥了。

  劉又寧:抗菌藥物是臨床應用最為普遍的一種藥物,據統計在我們醫院從價值上看普遍達到了30%以上,所以到藥店選擇抗生素也是不足為奇的,因為抗生素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種類也很多,大約有200種左右。

  主持人:採訪時還聽説有人用抗生素喂魚,我還是第一次聽説,這樣做對嗎?

  劉又寧:用抗生素飼養動物我們要引起注意,如果是喂魚,動物身上也照樣會産生耐藥性,可能傳播給人。如圖比如用抗生素喂了豬,豬身上的細菌通過食物鏈和各種途徑照樣可以傳染給人。因此人用的抗生素和動物用的抗生素要嚴格區分開來,用人吃的抗生素來飼養動物是不對的,會導致細菌耐藥的很快增長。

  孫忠實:這樣不僅僅是增加了抗生素的危害,而且還可能引起某些過敏反應,有時候會通過食物不知不覺就把抗菌藥吃到肚子裏了,這樣就埋下了過敏反應的“種子”了。

  主持人:來看一段有關藥店醫師的片子:

  顧客(患者):請問我咽喉痛吃什麼藥好?

  醫師甲:咽喉腫痛如果是發炎了就可以吃一些消炎藥,你原來用過什麼消炎藥嗎?

  顧客:在家裏吃過頭孢,好像沒有什麼效果,吃了三天好像一點效果也沒有。

  醫師甲:那你換用這種羅紅黴素試試。

  顧客:喉嚨裏好像總是有一股痰在裏面,咳都咳不出來。

  醫師甲:那就吃點祛痰的。

  記者:顧客還是拿不定主意,於是又換了一位藥師問問。

  顧客:我有些扁桃腺發炎。

  醫師乙:你用過什麼藥嗎?

  顧客:我在家裏吃過頭孢。

  醫師乙:你是怎麼用的?

  顧客:我是按照説明書用的。

  醫師乙:都吃了兩盒了,應該是有作用的。有兩種解決辦法,一種是換藥,另一種是去醫院準確檢查一下(詢問大夫)。

  劉又寧:是的。很多情況下是很有必要詢問大夫的,剛才這位患者嗓子疼,自己用抗生素。其實喉痛有相當一部分是病毒引起的,這個幾率要超過細菌。如果是病毒引起的喉痛,抗生素是不管用的,如果用了三天沒有作用就不要再繼續使用。病情嚴重一定要去醫院看病,一些嚴重的疾病開始也表現為喉痛,如流感等更嚴重的疾病。藥師這個職業和大夫還是有區別的,應該是藥師和醫生配合起來,這樣更有利於病人。

  孫忠實:患者買藥的時候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處方藥,什麼是非處方藥。國家規定處方藥應該憑醫生處方購買。我們現在最關心的問題就是細菌的耐藥性,細菌産生耐藥性後使得我們今後在處理細菌引起的疾病的時候非常棘手。可能使得我們現在很多抗菌藥幾乎失效。耐藥菌族是很頑固的,一般的抗菌藥根本對它沒有效果。這也是很受全球人類關注的大問題。

  劉又寧:除了細菌耐藥性的問題還有過敏和毒副反應的問題。來看看為什麼細菌會很快産生耐藥性,如圖:細菌有很少一部分是耐藥的,如果我們用了抗生素後就會把容易殺滅的細菌殺滅了,殺滅後就只剩下藍色細菌了,藍色細菌大量繁殖後就都成為了耐藥細菌了。這也叫做抗生素耐藥細菌的富集和篩選作用,把容易殺滅的細菌殺滅後,剩下的就都是不容易殺滅的細菌了。再看看一張圖,圖中所示為大腸桿菌對環丙沙星的耐藥速度。環丙沙星是非常常用的抗菌素,在我國90年幾乎還沒有什麼耐藥,據我們統計大約為3%,以後逐年增加,到了98年就超過60%了。大家還要特別注意所謂奎洛酮這一類藥物有交叉耐藥性。如果開發新的藥物,在國外開發一種新藥需要大約10億美元的費用,10年時間,而細菌産生耐藥性只需要幾分鐘,我們人類的研究是沒法趕上細菌耐藥的速度的。

  主持人:去藥房選藥很多人都喜歡選擇貴的、新的、進口的藥物。這樣做對嗎?

  劉又寧: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首先抗生素不應該成為能夠隨意購買的商品,比如個別細菌感染只能夠使用磺胺治療,大家知道國産的磺胺非常便宜,如果是用進口的藥物,很多根本治不了。所以不同致病源引起的感染要選擇不同細菌,有的時候也許恰恰是那種包裝不好而且便宜的藥物能夠治病。因此抗生素必須成為處方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應用。

  主持人:很多人到了醫院後看見五花八門的藥名不是很清楚如何選擇,應該如何進行選擇呢?

  孫忠實:先補充一點,新藥很多往往沒有經過時間考驗,容易出問題,國際上很多新藥最短上市一到三個月就撤回的有很多,這種做法是得不償失的。藥品名字確實有很多,一種藥品上市後確實有很多名稱,國家規定了通用名,這是統一認可的,第二還有別名,另外還有商品名,這也是最麻煩的,商品名很多,老百姓也願意用商品名。消費者可以選擇商品名,但是必須去諮詢職業藥師,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有很多商品名不同的藥物實際上就是一種藥物。我認為買藥首先還是要看通用名。

  主持人:到底是選用廣譜抗生素還是窄譜抗生素呢?

  劉又寧:廣譜抗生素有時候在經驗治療的時候是需要的,在不清楚到底是哪一種細菌的時候可以使用。但是我們提倡的是如果致病細菌明確最好是用針對致病細菌的藥物,這樣細菌就不容易産生耐藥。如果我們廣譜抗生素掌握的範圍非常寬,其後果就是産生細菌耐藥。我們特別反對的就是有的患者得病後同時採用好幾種抗菌藥,這樣有可能引起過敏或者抗生素之間有一些毒副反應。除非是嚴重的、致命的感染,我們一般是不會採用聯合用抗菌藥的。

  主持人:我們發現現在因為濫用抗生素導致的聾兒非常多,請您説説這方面的情況:

  孫忠實:從五十年代第一個鏈黴素藥品上市以來,這個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完全解決,專業上稱這一類抗生素為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嚴重的耳毒性和腎毒性,有的小孩在很小的時候(比如1-2歲)打一次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拉黴素等就把耳朵打聾了。據我所知我們北京市聾啞學校的相當一部分兒童就是因為打了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致聾的。

  主持人:來看一段記者的報道:

  記者:濫用抗生素所造成的危害問題日益突出,針對這一情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了相關法規,首先要規範抗生素的零售市場。

  邊振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藥品安監司副司長):經過廣泛調查研究,徵求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從2004年7月1日起,沒有列入非處方藥品目錄的藥品品種的抗菌素都要憑醫生處方才能夠買、銷售和使用。這樣一個政策的出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很多專家學者也紛紛表示對這樣的政策表示歡迎。

  主持人:怎樣才能保證這個措施很好的執行呢?

  劉又寧:一個就是需要憑處方,一聲首先要慎重,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儘量不用抗生素。再就是要杜絕來源不正規的處方。另外消費者自身也要理解和支持這項政策。

  孫忠實:食品藥品監督局也加大了宣傳的力度。藥店也要自覺負責,不要因為眼前的利益而不顧我們民族長遠的利益。

  主持人:遼寧王先生 58歲 産生耐藥性後會持續多久才能緩解此症狀?是終生耐藥嗎?

  孫忠實:細菌産生耐藥對於細菌本身來講就是終身的。但是如果我們在一段時間把這種抗菌藥停止使用,那麼細菌的耐藥性還可以逐漸恢復對這種藥物的敏感。因此有的國家和醫院對抗菌藥採取輪作制,在一定時間停止使用某種藥物,讓細菌恢復敏感,這是非常好的。

(編輯:回春?來源:CCTV.com)